首页 理论教育 新型城市化道路基本途径有哪些

新型城市化道路基本途径有哪些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城乡差距不仅是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劳动条件和劳动收入的差距,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不仅是为了分享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还包括对劳动条件和劳动收入城市化的追求。可以说,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主要是发生在城市,但并不只限于城市,如果农村地区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农民随之实现了劳动条件和劳动收入的城市化、准城市化,劳动者在农村地区也可以实现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四、新型城市化道路基本途径有哪些

(一)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所谓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市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空间联系的加深,城市产业向区域产业的辐射或传递的范围和力度逐渐加大,城乡资源配置和分工体系不断优化,从而导致城乡之间产业结构的联动调整,城市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层次不断提升。表现在城市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将会得到优先发展,这些产业的规模扩大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将会直接传递到城市周边的区域,从而会改变区域的资源配置体系和产业结构格局,拉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对区域或农村地区来说,那些与城市发展相关的产业亦即城需型产业将会得到新的发展,如城需型农业、城需型建筑业、城需型制造业、城需型服务业等就会应运而生,而这些城需型产业的发展又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逐步提升区域产业的多元化、高度化和市场化程度。这样,就能从产业层次引导区域经济或农村经济逐步融入城市经济,从广度上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而且,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区域的这些城需型产业又会逐步深入城市企业的市场层次、组织层次和管理层次,通过城市企业在市场、管理、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带动,实现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重组,又从深度上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可见,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表现在城市方面,是城市产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表现在城市周边的区域方面,是区域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这两方面的转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两者的联系程度越高,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程度也就越深。产业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基于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换,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才可能进入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

(二)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从表面上看,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但从实质上看,城市化是区域劳动者就业结构的城市化。因为城乡差距不仅是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劳动条件和劳动收入的差距,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不仅是为了分享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还包括对劳动条件和劳动收入城市化的追求。这样,区域劳动者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也就具有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大批“城市农民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步入就业结构城市化转型的潮流。当然,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最重要的是发挥城市的主导作用,通过城市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不断扩大城市的就业容量,既能使城市劳动者在总体上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又能有一定的余力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但更不可忽视的是,农村地区如能有效地推进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产业结构的另一面是就业结构,两者具有同向变动关系,区域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必然会导致区域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大量的事实表明,农村地区或是发展现代农业,或是发展城需型产业、非农产业,都能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收入,农民可以就地实现劳动条件、劳动收入的城市化或准城市化,也就在实质上实现了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而且,还可以减轻城市的就业压力,改善就业结构城市化的空间质量。在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或大中城市的郊区,相当多的农民已就地实现了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可以说,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主要是发生在城市,但并不只限于城市,如果农村地区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农民随之实现了劳动条件和劳动收入的城市化、准城市化,劳动者在农村地区也可以实现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三)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所谓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是在不改变城乡空间存在的前提下,优化城乡布局的空间关系,拓展城乡经济的空间联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空间影响作用,提升区域的城市化水平。空间结构城市化转型并不只是追求城市规模,而是强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形成城市圈或城市经济圈的空间结构,城乡分割的二元空间结构逐步演变为城乡融合的一体化空间结构。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主要是通过空间开发实现的,经验表明,在“二元结构”比较明显的区域,推进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有两种空间开发模式:一是通过发展城市,依靠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来带动农村发展的空间开发;二是通过发展小城镇,依靠小城镇拉动农村发展的空间开发。前者是以城市为区域中心的合乎梯度规律的顺向带动,可称为城市带动式的顺向空间开发模式;后者是小城镇发展对农村发生突变的推动,可称为农村突变式的逆向空间开发模式。从我国各省区的情况看,这两种空间开发模式都有合理性,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单纯依靠前一种空间开发模式,限于城市的辐射能力,空间结构城市化转型的带动面不会很大;如果单纯依靠后一种空间开发模式,限于小城镇的发展水平,空间结构城市化转型的发展水平不会很高。比较符合实际的是,应将这两种空间开发模式有机结合,走农村突变式的逆向开发模式与城市带动式的顺向开发模式相结合的双向开发模式,可能会更有效地推进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比如,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双向开发模式下的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四)文化和观念的城市化转型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转型,归根到底是文化和人的观念的城市化转型。无论是城市还是区域,都既是空间的概念,又更是文化的概念,但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文化的高地,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文化的凝集与驱动,城市的活力也是来源于文化的魅力。不用说那些历史悠久的城市都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即使是新兴的城市,也会滋生出特有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的基础和源泉是人的观念的城市化,城市文化的熔炉既是居民的文化观念所造就的,同时又持续地造就新一代居民观念的城市化。然而我们不乏看到,在一些迅速膨胀起来的城市,尽管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文化的城市化程度却很低,居民中的非城市化观念也很普遍。在这样的城市,仍然面临着文化和观念的城市化转型课题。城市以外的区域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文化虽有独特的乡土气息,也有封闭的落后习俗;农民的观念虽有极其优秀的品质,也有落后的小农意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区域也面临着文化和观念的城市化转型。传统的城市化道路强调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并不能改变农村与城市的“二元文化”结构;新型的城市化道路强调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可以缩小农村与城市“二元文化”结构的差距,提升农村地区的文化水准,更新农民的传统观念。文化和观念的城市化转型是新型城市化的核心要求,而要走新型城市化的道路,不仅要持续地推进文化和观念的城市化转型,而且要努力地扩大这种转型的空间范围,特别是推进区域农村地区的这种城市化转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