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成功案例及启示

印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成功案例及启示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并促使印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带动了服务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据统计,印度软件业产值与GDP的相关系数达0.98,甚至高于美国。印度新型工业化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印度的发展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未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特别注重教育公平。

八、印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成功案例及启示

(一)20世纪80年代后印度新型工业化回顾

20世纪50—80年代初,中印两国工业化道路历程很相似:工业化初期都仿效了前苏联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很快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双方都曾因过于追求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轻工业及服务业的发展;两国工业化都依靠政府强有力干预。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也给印度经济带来不少问题,重工轻农比例严重失调,国营企业的技术落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印度80年代初也进行了经济调整,但并未从根本上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框架,经济形势很严峻。

1986年,印度政府正式提出“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并出台了《计算机软件出口、软件开发和培训政策》,这是印度开始重视与大力扶植软件产业的重大转折。该战略使印度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更早跟上了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化为核心的全球化新浪潮。这时期,美国等国出现了电脑普及高潮,印度向美国派出了大批程序员,系统学习软件技术,为美国公司提供技术产品和劳动力,增加了印度软件企业在美国发展的机会。到80年代末,西方公司开始大量雇佣印度程序员,印度软件外包迅速崛起,不断向海外出口软件及服务。

进入90年代,互联网迅速普及,对网络软件需求急剧增加,印度又抓住这个机会,进一步大力发展软件业:一是为跨国公司提供特殊的软件定制服务;二是由合资企业在印度开办软件中心,培养国内软件人才;三是直接为西方公司的软件项目提供解决方案,通过网络把国内外的软件服务业务连成整体。1996年,印度编制了2020年技术远景规划,旨在使经济增长转向技术驱动模式,最终成为发达国家。

印度在发展软件业过程中,实施任务小组报告制,极大激发了全民性的软件技术竞争。并促使印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带动了服务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据统计,印度软件业产值与GDP的相关系数达0.98,甚至高于美国。1980年印度软件出口额仅400万美元,到2005年,软件及服务出口收入达234亿美元。

印度新型工业化取得了显著成就。1991—2005年,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6%,产业结构迅速升级:在GDP占比中,服务业从43.7%上升到51%,农业从30.93%下降至24.4%,工业从25.38%下降至24.6%。同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在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印度进步显著,在效率和创新方面十分突出。而且,印度提出要在2010年成为信息、生物技术大国,要在世界前沿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计划改善教育设施,培养和留住尖子人才,教育开支达GDP的6%。

(二)对印度新型工业化的评价

第一,印度新发展模式是知识密集型、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模式。它紧跟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直接在很高的层面上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同时,印度的发展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未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特别注重教育公平。印度的英语、科技与软件人才多,排在日本、英国等国之前,知识分子数量之多让世界感到吃惊。

第二,印度第三产业的发展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升级衔接得很好,使第三产业自始至终处于良性发展状态。有学者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对印度三次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印度的第三产业无论从时间序列分析还是横截面分析,其产值和就业所占比重都是上升的。这说明,第三产业不仅具有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同时对印度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最大的。

第三,也是最给人以启示的是,印度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打破了没有传统工业发展、服务业就发展不起来的传统规律或认识。印度发展以软件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证明,发展中大国没必要按西方经济发展的老路走,而应抓住信息时代机遇,直接在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四,印度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方面发展还比较滞后,容易出现产业断层和两极分化。这在大国的经济发展中应注意避免。事实上,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可以更好地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两者可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