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哈尼族的形成及其启示

云南哈尼族的形成及其启示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哈尼族的自称和历史名称很多,不过其音义基本一致。“解放后,根据哈尼族大多数人的意见,以人数最多自称‘哈尼’为本民族统一的名称。”哈尼族在隋唐时期进入云南哀牢山亚热带山区。但是,对哈尼族来说,则是最好的避难所,哈尼族在此长期定居下来,并由游耕民族发展成为“梯田民族”。
云南哈尼族的形成及其启示_七彩云南 印象边疆:云南民族文化考察研究

古代氐羌族群的迁徙分化导致哈尼族的诞生,频繁南迁使哈尼族从游牧群体变成游耕民族,定居哀牢山区使哈尼族从游耕民族发展成为梯田民族,而部分继续迁徙定居较晚的哈尼族则更多地从事山地农耕,散居于其他民族中。

一、哈尼族概况

(一)哈尼族名称

国外称哈尼族一般为“阿卡”。国内哈尼族的自称和历史名称很多,不过其音义基本一致。自称主要有“哈尼”“豪尼”“黑尼”“和泥”等,历史名称有“和夷”“和蛮”“和泥”“禾泥”“窝泥”“斡泥”“俄泥”“阿泥”“哈尼”等。但不论是自称中的“哈”“豪”“黑”“和”等,还是历史名称中的“禾”“窝”“斡”“俄”“阿”“哈”等都从“和”音,其义为“和人”。“解放后,根据哈尼族大多数人的意见,以人数最多自称‘哈尼’为本民族统一的名称。”[2]

(二)哈尼族分布

哈尼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也是云南特有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哈尼族人口已有166万多人,是我国人口超过百万的18个少数民族之一,在全国排行第15位,在云南仅次于彝族和白族,位居第三位。云南省哈尼族分布较广,共有119个县市有哈尼族人居住,其分布区域在北纬21°到26°,东经99°到104°之间,也即云南南部元江(红河)、澜沧江两江的中间地带,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广阔山区,处于汉、彝、白、傣、拉祜等族分布的中间地带,并有苗、瑶、回、壮、布朗等民族分布其间[3]。从行政区划角度来说,主要聚居区是今天的红河、元阳、金平、文山、绿春、江城、元江、墨江等地[4]

国外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境内的北部山区,人口总数约50万人。其实,他们都是从云南迁徙而去的。

(三)哈尼族语言文字

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内部又分为哈(尼)、(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三种方言和若干土语[5]。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各方面原因,哈尼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历史上也不曾使用过其他民族的文字。1957年,中国政府帮助哈尼族创造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其历史及文化主要靠示范身教和口耳相传。不过,其特殊文化阶层,专门性的传承人——摩匹[6]师徒采用连名制[7]、歌词连名[8]记忆系统使其民族历史和文化世代沿袭功不可没。

二、云南哈尼族的形成

(一)族群分化:哈尼族诞生

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纳西族同源于古代氐羌族群。简单地说,古代氐羌族群的分化导致哈尼族的诞生。

云南哈尼族大部分源于南北朝至唐朝初的民族分化组合过程中,从僰 、叟、昆明等族中分化出来的“和蛮”[9]

哈尼人诞生在“努玛阿美地方”[10]。“努玛阿美”是哈尼族传说中的地名,是今天居住于哀牢山区的几乎所有不同支系的哈尼族共同认定的古老家园,那是遥远北方一条江边的美丽的平原,也即今天大渡河金沙江交汇的地区。

(二)频繁南迁:哈尼族从游牧群体变为游耕民族

人口的繁衍,生产的发展,阶级的分化,民族的压迫,疫病的流行以及对生活的追求等多种因素导致哈尼族频繁南迁。哈尼族的古代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漫长曲折的迁徙史。

古代羌族原游牧于青藏高原。公元前3世纪,也即秦献公时,前384至前362年期间,秦朝势力迅速扩张,进行大规模征服邻近部落的活动,居住于青藏高原的古羌人游牧群体受到攻击,不得不从遥远的北方往南方流散迁徙。

哈尼族不仅在定居大渡河畔之前有过“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涯,而且定居农耕之后又因战争等原因被迫离开古老的农耕定居地而再度迁徙,在隋唐时期迁徙进入云南哀牢山与蒙乐山(今无量山)亚热带一带。

“因频繁的战争,哈尼先民被迫离开滇中腹地,南迁进居红河南岸的哀牢山。在频繁的南迁过程中,民族内部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或同源异流,部分成员的血缘纽带逐渐松弛,以致融合于其他民族中。如清代后期,六诏山一带大部分哈尼族便融合进当地的其他民族中,剩者逐步迁入哀牢山区,与当地原居哈尼族聚合,散居于哈尼族地区的其他民族的部分成员,也先后融合进哈尼族中。现今绿春一带自称‘哈欧’的,原为文山、广南等地的壮族,宋朝时侬智高起义失败后融入哈尼族。至今老人们还认为自己是‘侬人’之后。”[11]

哈尼族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往南迁徙,从事不定期游耕农业,从而使哈尼族从游牧群体变为游耕民族。不过,哈尼族的这种迁徙游耕农业使其具有了较强的农耕环境适应性和包容性,创造性地把游耕农业从古老的定居农业中发展出来,为走向更高层次的定居农业——梯田农业打下了坚实的经验和技能基础。

(三)哀牢定居:哈尼族从游耕民族发展为梯田民族

游耕农业形态与迁徙不断、极不稳定的初期阶级社会形态相适应。游耕农业的内容较为复杂,耕作方式往往因迁徙之地而定。不过,游耕农业因迁徙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游耕农业的特征是:居无定处,每到一地毁林开荒,打塘点种。游耕农业民族大多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也即流动的刀耕火种农业。哈尼族也就是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积累了游耕农业经验和技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哈尼族在由北而南迁徙的过程中,由于其农耕文化传统,他们总是寻找适宜农耕的坝子居住。云南的坝子是最早被开发的农业区,早有原住民居住,迁徙而来的哈尼族难以在此长久定居,然而,在这些坝子中哈尼族吸收了丰富的平坝农耕经验和技术。

哈尼族在隋唐时期进入云南哀牢山亚热带山区。这里是被中原人视为千里赤地,瘴疠流行,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化外蛮荒之地。但是,对哈尼族来说,则是最好的避难所,哈尼族在此长期定居下来,并由游耕民族发展成为“梯田民族”。

哈尼族凭借其在游耕农业中积累的丰富农耕经验和技能,依靠哀牢山区“山有多高,水有多深”的特殊地貌、气候、植被、水土等立体性特征,使用流动的刀耕火种农业技术创造出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的良性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即梯田农业。这正是“从事迁徙游耕农业区的民族,在迁徙前已从事定居农业,有着丰富的农耕经验和技能,因而游耕民族一旦再度定居从事农业,其发展就极为迅速,甚至会出现农业的创造性奇迹”[12]

(四)迁徙交往:哈尼族从聚居民族成为散居民族

哈尼族主体自从迁入哀牢山区后,其他哈尼族人继续流散迁徙,其基本方向仍然是向南,于是在普洱、西双版纳等地乃至东南亚诸国的北部山区都有哈尼族分布。在清代,金平、绿春的哈尼人还越境迁入越南,老挝和缅甸也有哈尼人迁入,而迁入缅甸的哈尼人,二战时期由于日军的入侵,再次被迫迁入泰国。

迁徙进入哀牢山区的哈尼族,由于人口众多,定居稳固,将平坝农耕移入深山,创造出了梯田农业,并形成了独特的梯田农业文化;而其他继续迁徙,散居分布于其他民族居住地的哈尼族,由于定居较晚和环境等原因,更多地从事着山地农业,有的则保留着刀耕火种农业,他们的文化也更容易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

三、云南哈尼族形成的启示

从云南哈尼族的形成过程来看,笔者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启示值得注意。

(一)少数民族的形成往往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原因

1.特定的历史背景会导致民族间不断地融合和分化

一般地,特定的历史背景会导致民族间不断地融合和分化。例如,哈尼族就是由古代氐羌人受到战争威胁分化而成的。进入云南后的哈尼族人有些融入其他民族,当然,也有其他民族成员融入哈尼族。

2.在我国古代,特定的历史因素使不少民族不断地迁徙

在我国古代,特定的历史因素往往造成不少民族不断地迁徙。例如,哈尼族因为战乱,以及与所迁徙经过的地方的定居民族交往的矛盾等原因,为了谋求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哈尼族先祖不得不频繁地从我国北方往南方迁徙,以便寻找安居乐业的理想家园。

3.特定的地理环境会导致特殊的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形式的产生和发展

一般而言,特定的地理环境会导致特殊的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形式的产生和发展。例如,哈尼族定居云南哀牢山区后,凭借红河和哀牢山这两个天然屏障长期定居,也因此创造出了蔚为壮观的梯田农业和举世闻名的梯田文化。

(二)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等因素使少数民族在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等方面与汉族不同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等,各少数民族在各自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经济现状、教育水平、民族心理等方面与其他民族,特别是与汉族相比,具有许多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在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人才资源开发等许多方面,需要注意贯彻实施“因族举措”[13]原则。以哈尼族为例,经过漫长而艰辛的频繁迁徙和大山大河的封闭,哈尼族表现出比较温和不好战的特点。这一点我们不仅可以从实际的田野调查工作中感受得到,还可以从哈尼学研究专家们的著作中看出。正因如此,对于民族工作,我们一定要注意落实好“因族举措”原则。譬如,在各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有必要根据各少数民族的民族心理等来选择适当的开发途径、措施和战略等,或者说需要坚持“因族开发”[14],而不能搞“大一统”或“一刀切”。

【注释】

[1]参见曾豪杰《云南哈尼族的形成及其启示》,《沧桑》2008年第2期,第30、31页。

[2]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民族调查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编:《哈尼族简史简志合编》,1964年,第14页。

[3]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大体是傣、壮等族分布在河谷平坝,汉、白、回等族分布在城镇和交通沿线,哈尼、彝、拉祜等族分布在高寒山区。

[4]王文光编著:《云南民族的由来与发展》,德宏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页。

[5]王文光:《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7页。

[6]指哈尼族祭师。

[7]指主要家族沿袭财产和血缘继承关系的父子连名制。

[8]原始氏族地缘政治统属关系的地名连名制。

[9]黄巧碧:《红河州哈尼族的族源与迁徙》,《云南档案》2005年第2期,第13、14页。

[10]毛佑全:《哈尼族文化初探》,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

[11]黄巧碧:《红河州哈尼族的族源与迁徙》,《云南档案》2005年第2期,第13、14页。

[12]王清华:《梯田文化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13]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05月28日,第一版。

[14]曾豪杰:《因族开发: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