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这充分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彰显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诚意。走和平发展道路最有利于维护和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和平发展是我们党基于自身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作出的战略抉择,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中国根本利益,符合周边国家利益,符合世界各国利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的世界眼光、博大胸襟和宽广视野,郑重宣示了当代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懈追求的坚定决心和原则立场。

(1)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与提出

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中国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道路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2003年11月,博鳌论坛首次出现了中国和平崛起道路的新命题。2005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全面论述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专门研究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问题。这是时隔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首次涉及外交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始终高举和平的旗帜,从来没有动摇过。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提出和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和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作出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庄严承诺,强调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这些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下去,永远不能动摇。”这充分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彰显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诚意。

(2)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基本国情的要求,是顺应世界潮流的必然选择。

一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顺应世界潮流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同制度、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正是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顺应世界潮流的必然选择。

二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着眼中国实际的必然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最有利于维护和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因为,和平发展阻力最少,最有利于和有益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平发展的代价也最少,可以实现最大的价值。一个国家取得强国的地位,当然会带来许多益处,但也需要付出代价,理想的情况是收益与代价之比最大。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增长,向世界展示了一条不同于以往西方国家的全新的和平发展道路。尽管这种和平发展也付出了必要的代价,但收益明显大于代价。我国人民的生活大大改善,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对世界的贡献也大幅增加。因此,和平发展是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发展方式。

三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必然选择。历史上,中国人民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和平之路,铭刻下中国古人追求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互利合作的历史足迹。600多年前,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带给世界的是和平与文明。正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总之,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与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我国对外战略的重大宣示,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抉择,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3)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外交实践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文化、历史和民族基因等角度阐释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他倡导的“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的新理念,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坚定主张。这是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高度凝练。

一是通过平等互信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历经多年考验已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要在新形势下继续坚持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坚持主权平等、互不干涉内政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准则下,相互尊重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中国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都应受到国际社会尊重。各国内部的事务由本国人民自己解决,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要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维护和平方面的核心作用,各成员国要积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摒弃冷战思维和单边主义,奉行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

二是通过包容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目前,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世界各国在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有的还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短期内还很难消除。中国倡导开放和兼容并蓄的文明观,大力提倡不同文明间对话和交流,消除意识形态偏见和隔阂,坚持与世界不同文明在相互借鉴与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积极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又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吸收、借鉴世界各国文明的有益成果。

三是通过合作共赢实现本国与他国共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国家伙伴关系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积极落实联合国发展目标,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公开、合理、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使经济全球化成果惠及世界各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