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和平发展。中国发展和强大,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力量就会大大增强。现在,有些国家片面解读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以为中国为了求发展会降低原则和底线,因而屡屡制造事端、进行挑衅。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也都应走和平发展道路,而不能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那一套。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自从世界上出现社会主义国家以来,在国际关系中就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问题,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外部条件,制定正确的对外政策,是无产阶级执政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个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以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为依据,以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为出发点,在同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斗争中,制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和平发展。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是新形势下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走向。

社会主义由于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也就消灭了对外侵略扩张的社会阶级根源。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同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它特别需要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以便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是以和平思想为基础的,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对外关系上的鲜明体现。马克思在抨击普法战争时指出,当德法当局进行残酷斗争的时候,两国人民却互通和平与友谊的信息,向人们展示出光明的未来,未来“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因为每一个民族都将有同一个统治者——劳动!”[1]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二天,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就通过了“和平法令”,向各国人民发出和平的呼吁,并宣布向一切交战国提出停战和的建议。列宁指出:“只有工人阶级才能在夺取政权以后,在行动上而不是口头上执行和平政策”。[2]以后,列宁针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国家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的思想。他说:“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希望同各国人民和平相处,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用来进行国内建设”。[3]社会主义苏联积极推行和平的对外政策,在资本主义包围和帝国主义干涉的恶劣环境下,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遗憾的是,后来苏联领导人违背了列宁的教诲,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在世界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以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为己任。邓小平说:“对这个问题,不仅我,还有中国其他领导人,包括已故的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都多次声明,中国最希望和平。”[4]“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5]“我们把争取和平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争取和平是世界人民的要求.也是我们搞建设的需要。没有和平环境,搞什么建设!”[6]邓小平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统一起来,把“主张和平”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具有深刻的含义。主张世界和平的,不一定是社会主义者,但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损害别国主权,搞霸权主义,破坏世界和平事业,那就既损害了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形象,又损害了本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所以,邓小平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是谁也动摇不了的。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7]社会主义中国用自己的实践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发展和强大,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力量就会大大增强。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贯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为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始终不渝的,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但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有前提、有原则、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些话掷地有声,明确无误地表明了中国在坚持和平发展的同时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底线和不可动摇的决心。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都是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都是不得冲击和触犯的战略底线。触及底线就是侵犯。近代以后的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国家和民族核心利益的底线一再退缩。今天的中国,国力增强,民心凝聚,远非当年受尽欺凌、一盘散沙的旧中国。今天的中国军队,实力强大、众志成城,是一支现代化的威武之师,亦远非当年的北洋水师。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威胁。现在,有些国家片面解读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以为中国为了求发展会降低原则和底线,因而屡屡制造事端、进行挑衅。西方一些人则给我们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扣上“强硬”等帽子,极力渲染“中国威胁论”。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我们一如既往坚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发展中国家定位,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始终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的方针,力避成为国际矛盾的焦点,防止陷入冲突对抗的漩涡。但我们决不把走和平发展道路与维护国家利益割裂开来,决不把自己的手脚束缚起来,在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能退让,该合作的合作,该斗争的斗争,一切以国家核心利益为依归。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善于管控危机,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和平是必须共同来维护的。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也都应走和平发展道路,而不能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那一套。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和平发展道路才能真正走得通、走得远。

世界历史表明,维护和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从来都是以实力为基础的。离开实力的和平是靠不住的,没有实力作后盾的国家核心利益是难以维护甚至维护不了的。对中国来说,关键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办得越好,就越有条件把握机遇、化解挑战,也就越能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使国家更加富强,使人民更加富裕,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一,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我们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我们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将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指大国、强国依仗其经济和军事实力,欺负、压迫和支配小国、弱国,妄图在世界上或某一地区称王称霸,甚至推行把本国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强加于别国的政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国际局势紧张和动荡的根源,是战争(指世界大战)的根源,是对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的严重威胁。毛泽东同霸权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邓小平说;“毛泽东思想在世界上是同反霸权主义的斗争分不开的”[8]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长期争霸对峙的局面结束后,美国政府领导人摆出“独霸世界”的架势,到处干涉别国内政,推行妄图“领导全球”的新秩序战略。因此,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的稳定乃至一个国家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社会主义国家如的安全,就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邓小平在讲到我国的对外政策时,总是把维护世界和平和反对霸权主义联系在一起。他说:“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正确的外交路线和对外政策,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谁搞霸权就反对谁,谁搞战争就反对谁。”[9]几十年来,我们中国一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管谁搞,也不管是全球性的还是地区性的,中国都是旗帜鲜明地予以坚决反对。我们主张,世界各国不论大小、富贫、强弱,都是独立自主、主权平等的国家,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都有权参与协商解决国际事务,不能由一个或几个大国垄断;任何国家都不应谋求霸权或推行强权政治,都不得以大欺小、以富压贫、以强凌弱;各个国家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来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任何国家都不得干涉别国内政,不能把本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模式强加于别国;世界上的事应由各国协商解决,而不能由一两个超级大国说了算。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目的在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因此在反对霸权主义的同时,不反对同他们在别的领域的合作关系,如果他们做了有利于世界和平或有利于第三世界发展的事,我们就支持。我们党和政府多次声明,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斗争,看作自己神圣的国际义务,并强调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第二,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新形势下,我们将继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我们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我们将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我们将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加强人大、政协、地方、民间团体的对外交流,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社会基础。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了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主要是将和平共处的含义具体化了,将和平共处的范围扩大了。1953年12月,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就中国西藏地方与印度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从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即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议将这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准则。以后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都把这五项原则确认为处理两国关系和各国关系的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提出.便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亚非广大新独立国家的积极赞同和支持,在国际社会激起了巨大的反响。l956年针对苏联在处理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上的大国主义做法,中国政府在声明中指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该成为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和相互关系关系的准则,社会主义国家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他们的关系更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之上。这样,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被具体化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仍为处理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之间关系的准则,进而发展为处理社会制度相同国家及一切国家之间关系的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括了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代表了各个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几十年我国的外交实践和国际关系发展的历史证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利平共处五项原则。”[10]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不但在我国同一百多个国家签署的双边关系文件中得到确认,在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和一系列国际关系中不断被引用或重申,而且它已被联合国大会确定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通行于国际事务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发展国家同友好合作关系的基本原则。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发展,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我们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决个允许别国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屈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这样,什么问题都可以妥善解决。倡导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现在确实需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准则。国际关系新秩序最主要的原则就是不干涉别国内政,不干涉别国的社会制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非常明确,干净利落,清清楚楚,最有生命力,最经得住考验,能够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服务,能够为不同发达程度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左邻右舍服务,应当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在和平共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关系中,要特别注重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睦邻安邦符合中国和邻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促进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新时期以来我国把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重点,做了大量的工作,解决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的最好时期。

第三,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互利共赢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鲜明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我们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我们将加强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协商妥善解决经贸摩擦。我们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必将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第四,坚持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当前,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合作共赢成为大国之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理彼此关系的最大公约数。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世界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理念和“合作共赢”等战略思想。他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全面阐述了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和各国人民一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思想,提出了“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应该共同享受安全保障”的鲜明主张。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明确提出了推动建设“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主张。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又提出了“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主张。这些论述和新提法,展示出一种全球性思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合作共赢”,是新时期国际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只有推动实现和衷共济、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才能切实增进人类共同利益,有效应对各种全球重大危机和挑战。唯有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实现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避免一些国家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从根本上维护好各国利益,确保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合作共赢”新理念,顺应了各国相互依存日益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的时代潮流,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昭示了全球化发展时代中国外交的新思维和新思路,也展现了中国政府致力于推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积极负责任大国形象。

推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是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国关系关乎世界和平与全球战略稳定,在我国总体外交布局中处于关键地位。美国是影响我国和平发展的最大外部因素,对美关系攸关我外交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庄园会晤”时,牢牢把握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就涉及两国关系发展方向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沟通,精辟阐述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中美就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了重要共识,这不仅有利于中美关系长远发展,而且有利于巩固我国在大国关系新一轮调整互动中的主动有利地位,对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国家处理相互关系、对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也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我们致力于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将为中国和平发展和世界未来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发展,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坚定选择。我们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同各国人民一直推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推动国际秩序起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版,第19页。

[2]《列宁全集》第32卷,第2版,第145页。

[3]《列宁全集》第37卷,第2版,第354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4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7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117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8页。

[8]《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2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8页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