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研思维与人文修养

科研思维与人文修养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0年来,我校获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在内的各类奖项共计40余项。学校还成立了电子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联作为发展和繁荣我校社会科学事业的组织机构,把全校社会科学工作者团结在一起,使我校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工作有了新的拓展和历史性突破。同时,为进一步推动、繁荣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出台各项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积极从事人文社科科学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总结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一、发展概况

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建设的多学科性大学。学校以“顶天、立地、树人”为科研工作定位,努力构建“三足鼎立”(军事电子科研、以国家各类基金为代表的基础研究、与企业合作为主体的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架构。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倡导学科之间相互尊重和包容,相互借鉴和融合,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等方面实现了卓有成效的发展。2001—2010年,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科研实力、科研成果、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学术梯队的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均有了显著提升。

二、主要成绩和举措

(一)科研实力显著提高

1.科研经费、科研项目数量持续稳定增长

2001—2010年,在充分调动和发挥我校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项目集成,坚持重点突破的原则的基础上,我们精心组织了各种科研项目的申报。共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教育部、科技部、四川省、成都市等各类横向、纵向项目660多项。其中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项,文科教师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50项,主持四川省、成都市社科规划和科技计划项目126项,总经费5300余万元。这些数据反映了我校承担科研任务的能力、实力有了显著提高。

2.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成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服务不断作出新贡献

在科研项目的支撑下,我校产生了一大批高质量成果。10年来,我校获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在内的各类奖项共计40余项。发表论文4000余篇,其中SCI25篇,SSCI12篇,ISTP560篇,EI210篇,专著、各类教材200余部,译著24部。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产学研结合,目前已有部分科研成果成为四川省制定灾区恢复产业重建、“十二五”规划提供重要理论和政策依据,部分成果应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及行业用户,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对政府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和组织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明显

学校不断加强研究平台的建设工作,学校新增工信部重点实验室1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区域公共管理信息化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电子商务实验室”,并先后成立了多个校企联合实验室、校级研究中心。目前,全校已经形成省部级研究基地、校级研究所(研究中心)、校企联合实验室多个层级的科研创新体系。在此基础上,学校将通过已有的平台进一步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重大项目的谋划布局,整合校内学术资源,优化力量配置,突出我校现有成果、人才优势的作用以及独特学术资源和优势。继续加强各级人文社科科研基地建设,形成学术高地,抢占学术制高点。

(三)科研人才、团队队伍建设势头良好

在科研项目的支撑下,在课题负责人的带领下,我校形成了以专家为代表的、结构合理、具有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团队,培养和稳定了一支从事人文社科科研的人才队伍。现有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的教师322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1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50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9人,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专家24人。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四川省教学名师3人。

(四)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不断拓宽国内、国际学科交流与合作的渠道,提升学校的科研影响力。2001—2010年,我校多次组织人文社会科学类国际会议,并逐步培育具有我校自主品牌的,能够在国际学术界形成重要影响的国际会议。例如,我校与美国公共管理学会联合主办了公共管理国际会议,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最知名的公共管理学科交流平台之一,在国内公共管理学科领域成为第一个会议论文集被国际检索、中外高校和学术机构共同主办、与会代表遍及世界五大洲的国际会议,使得我校学科国际影响力有了较大提升。同时,学校还承办了“IEEE服务系统与服务管理国际学术会议”、“2007年中国金融国际年会”、“2007年适应性商务系统国际会议”、“第20届国际多目标决策大会(MCDM)”等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另外,学校不断加大教师、学生互访等方面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每年都派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科研合作与交流,并邀请了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富布赖特学者在内的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到校访问和讲学。推动了我校学科的发展,也加强了与世界先进学术的交流合作。

(五)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1.改革科研管理机构,实施分类管理

我校根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的差异性,于2009年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实施分类管理,对理工科与人文社科施行不同的科研管理和评价。学校还成立了电子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联作为发展和繁荣我校社会科学事业的组织机构,把全校社会科学工作者团结在一起,使我校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工作有了新的拓展和历史性突破。

2.完善科研管理条例,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积极从事人文社科科学研究

学校专门完善《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工作管理办法与细则》,建立一套程序明确、操作性强、符合实际、闭环管理的项目运行校内管理制度,保证项目的各环节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以期促进高质量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同时,为进一步推动、繁荣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出台各项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积极从事人文社科科学研究。2010年,学校在科技工作大会上专门制定《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若干措施》,措施内容包括:学校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行与理工科不同的资助体系,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逐步建立差异化科研管理和评价机制,对理工科与人文社科施行不同的科研管理和评价机制;继续深化评价激励机制改革,完善奖励制度,对所承担的人文社科科研项目实行管理费免扣或减扣政策,对于优秀成果、评奖成果校内给予适当奖励;加强人文社科类科研基地的建设,形成学术高地,抢占学术制高点,力争省部级平台覆盖我校所有文科学科;加大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的力度,提高人文社科类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我校人文社科研究的国际影响力。这些措施都极大地调动了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教师的积极性。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学校承担了一系列科技部专项项目,主要是关于技术创新方法集成研究与推广应用方面的研究,该项目在省内很多大型企业开展了应用,一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二是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节约了成本,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对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学校承担的“技术创新投资与定价的实物期权模型和应用研究”对技术创新采用和提供双方的投资行为、交互作用模式以及技术创新定价等方面的前沿性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对政府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和组织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学校承担的“跨文化高层管理团队的文化冲突及协商机制研究”项目以高层管理团队、跨文化管理以及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二手资料分析、问卷调查、尝试访谈等方法,构建了以团队过程作为中介变量的合资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研究的理论模型。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门、合资或外资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国内企业以及管理咨询公司采用,并对乐山菲尼克斯公司、拉法基(中国)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案例总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学校承担的“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重建区域规划中的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以在地震受灾最为严重的德阳市磷化工产业为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着重对重灾区重建规划中的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施难点及相关对策与政策进行深入研究,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政策参考,为灾区政府产业重建的科学决策作出积极贡献。

(5)学校承担的“考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竞合关系的四川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模式研究”,重点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主要研究解决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理论探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评析,构筑四川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的总体框架,分析了四川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策实施的难点和相应的解决途径。相应研究成果作为《重要成果专报》呈送四川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等各有关部门领导,成为四川省制定“十二五”现代服务业规划的重要理论和政策依据。研究成果已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部分企业应用。

(6)学校承担的“成都广播电视推进‘三网融合’的对策研究”在借鉴了美国、欧盟、日本三网融合的发展模式,分析了上海、杭州、深圳、哈尔滨、武汉、重庆等兄弟城市的发展经验,预测了三网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及其给成都市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根据成都广播电视业和电信业发展状况研究了成都市的发展对策。

(7)学校承担的“成都市广播影视‘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手段,以统计年报为基础,深入分析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的构成,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设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供给、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保障、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质量、电影公共服务设施、电影公共服务供给、电影公共服务保障、电影公共服务质量八个方面构建比较指标体系;从可获得数据、定性分析两个方面,绝对水平、均衡水平两个维度,城乡比较、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三个角度,建立比较框架;以2005—2010年成都市广播电视统计年报、2009年35个样本城市广播电视统计年报以及其他统计数据、相关资料为基础,对成都市广播影视城乡绝对水平、城乡均衡水平、纵向绝对水平、纵向均衡水平、横向绝对水平、横向均衡水平进行了测算分析。

(8)学校高度重视科研项目与基础教学、教改项目的契合,发挥自身优势,另辟蹊径,通过一系列科研项目和教学项目整合,以科研促教学,依托“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听力教学研究”、“大学英语数字化教材开发模式探索研究”等部级项目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等教学、教改项目的研究,努力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十年磨一剑,在2009年,“大学英语”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英语语言文化欣赏”、“英国文学”等课程也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

四、“十二五”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紧密围绕电子科技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以“顶天、立地、树人”为科研工作定位,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增强人文和管理科学研究的能力

实施人文、管理学科研究支持计划,加强研究项目培育和研究基地建设,不断强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积极承担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大研究课题,参与各级政府和企业管理重大决策的咨询和论证工作,在国家和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进一步提升人文、管理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2.完善科研管理体制与机制

改进管理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按照理、工、管、文不同类型,探索符合自身规律的科研政策和组织结构形式。积极推进与各类创新主体之间人才、资源、信息和技术等的开放共享,探索建立跨学校、地区和部门协同创新的科研模式。建立科学的分类科研考核制度,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形成科研促进教学、支撑学科发展的良好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