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学科科研手段包括哪些

人文学科科研手段包括哪些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顺利通过评估。在老挝筹建“老挝苏州大学”,目前已获得老挝国家批准,正式招生。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坚持我们自己的发展特色,形成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和明确的研究方向,使之成为能够代表我校人文社科研究水平的“品牌”。其中《解读苏南》一书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仪式。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紧紧围绕“立足苏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影响海外”的发展方针,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显著成绩。

一、总体情况

该校现有人文社科类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省级优势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普通教育文科本科专业49个,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教育学、体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

二、主要成绩

(1)在社科项目和科研经费方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02项。其中,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6项、省部级项目546项,获得科研经费3250万元、横向经费超过3000万元。承担了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8项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项目获得突破,入选成为“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首席专家单位。

(2)在社科成果和获奖成果方面。共取得科研成果万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418余篇,其中在CSSCI期刊上发表4761篇,其中,2006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12篇;出版著作1305余部;获得省部级人文社科奖励176项(包括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成果(人文社科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文库1部。

(3)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顺利通过评估。省部级研究基地4个,校级研究机构28个。该校主办并编辑出版的《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是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其前身为1906年创刊的《学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它一直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收录,并入选2010—2011年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9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该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学科齐全,纸本藏书343万册。其中外文图书30万册、线装古籍15万册,1949年前报刊2943种,中外文期刊纸本3385种;电子图书110多万种,外文电子期刊1.7万种,中外文数据库69个;高性能服务器53台,存储容量达54 T,用户可全天24小时通过网络实现在线访问;2008年入选国务院授予的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部级科技查询工作站(综合类)。

(4)在学术交流方面。十年来,该校举办社科类国际性学术会议20多场,全国性学术会议100多场,举行全校性学术报告会200多场。该校先后与20多个国家的近百所大学签订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并着重加大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合作,先后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滑铁卢大学、英国曼切斯特大学、比利时澛文大学等建立了交流关系。在老挝筹建“老挝苏州大学”,目前已获得老挝国家批准,正式招生。

三、主要经验

十年中,该校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地位的认识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2010年该校进行了组织架构的创新,设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更好地发挥其对人文社科研究的服务、引导甚至整合的功能,以期真正成为新的发展引导动力。它改变以往的办公格局,从原来的各部门独立办公到现在的集中办公,从原来的各自为政到现在的集体服务,从原先的机关形象转变为如今的服务为本,单纯的形式变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每位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补位意识。

2.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科研环境

十年中,该校有关部门在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科研规划、科研项目申报、科研获奖申报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该校也充分挖掘潜力,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多管齐下,增加科研投入。

3.确立“顶天立地”的重大科研主攻方向

所谓“顶天”,就是指科研要瞄准国际、国内一流的科研水平,不断超越自身科研发展平台,最终掌握科研的制高点、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科研事业的质的主体性的发展。所谓“立地”就是指科研要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只有不断扎根自身的实际才能进一步确保科研事业发展的活力和科研为国家发展服务的不断实现。“顶天立地”是我们科研的重大主攻方向和目标,要做到“顶天立地”,就要“上天入地”。“上天入地”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科研发展过程。

4.以立地为宗旨,积极进行地方经济文化研究

以服务谋发展,以贡献求支持,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服务。该校进入苏州市专家决策咨询智囊团的专家有50名,近2年来提供给省市各级政府咨询报告50余项。该校还与苏州市合作共建了“苏州人口研究所”、“苏州人力资源研究所”、“苏州大学党建研究所”;与中国出版社合作成立了“苏州大学出版研究所”,成为了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首批研究基地。这些研究所充分发挥了研究优势,以贡献赢得地方的更多支持。

5.抓住特色科研方向,发挥自身品牌优势

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坚持我们自己的发展特色,形成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和明确的研究方向,使之成为能够代表我校人文社科研究水平的“品牌”。

例如,对“区域(苏南)经济社会发展”这一“211工程”重大项目的研究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该项目研究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苏南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突出两大理论重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开展了三层次研究——对苏南发展的经验总结,发展科学的分析,发展哲学的反思;建设四大方向:苏南社会发展研究、苏南经济发展研究、苏南地方政府体制改革研究、苏南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取得五大建设成果——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学术条件建设上都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原定计划。关于苏南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不断出炉,构成了我校的科研特色品牌,其中围绕苏南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率先完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这一主线,出版了五大丛书,共46部。其中《解读苏南》一书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仪式。

6.加强学科交叉,培育新的科研生长点

该校在加强传统学科建设的同时,利用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把握当今学科交叉综合的大趋势,大力推进学科融合,面向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多学科协同攻关,以此为契机实现学科之间、学科门类之间的大跨度交叉,不断开拓新兴或交叉学科领域,努力形成大规模集团作战的局面。该校一级学科博士点将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8个,博士后流动站由2006年的4个增长到10个。

7.科研队伍由散兵游勇到集团军作战

该校一直在努力改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散兵游勇”的状态,不断加强组织力度,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扶持力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保障,例如青年教师后期资助项目等,使一部分有才华的年轻人能够迅速的脱颖而出,为文科科研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后备力量;进行科研机构改革,使一部分科研人员能够在科研机构中专职从事科研工作,缓解目前许多教师过重教学任务与科研工作间的矛盾,真正发挥研究机构在科研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四、标志性成果

(1)潘桂明教授的专著《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共三卷六册。该书是一部中国佛教思想通史,内容自佛教传入至近现代,涵盖佛教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学派和宗派,及其相关的哲学范畴、哲学命题;阐述并分析了这些范畴、命题的演变过程,揭示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的文化内涵、思维特征和知识取向。同时,通过各个历史时期佛教概念、范畴和命题的阐释,从中国文化整体角度出发,以古代哲学思想的演变为问题意识,辨析了佛教思想与儒、道学说的区别和联系,回答了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该书获得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外国语学院一批中青年教师集中翻译的《墨子》、《梦溪笔谈》、《山海经》、《国语》、《明清小品文》、《庄子》、《诗经》、《牡丹亭》、《紫钗记》等,多部入选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大中华文库”(该文库以高质量的出版水平荣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最高奖项荣誉奖、第三届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奖一等奖,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4月访美时曾将《墨子》、《牡丹亭》、《庄子》、《诗经》等图书赠送耶鲁大学图书馆)。其中,王宏教授英译的《梦溪笔谈》,荣获江苏省社科联2009年颁发的“建国六十年江苏外国语言文学及翻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并由英国帕斯国际出版社正式出版。

(3)文学院范伯群教授主持的新版《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下)》,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作品工程。该书于2010年问世,全书共八编,首次对浩如烟海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作家和作品进行了梳理,摸清通俗文学流派、社团、刊物的来龙去脉和重要作家作品的代表作,并对上述文学现象作出公允评价。在严格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纠正了长期以来文学史中的某些偏见与不实之词,同时也指出了通俗文坛的某些局限性。结合通俗文学的特点,还从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经济学、地域史等多种角度考察通俗文学的价值,提供了较为翔实的通俗文学史资料。

(4)范培松教授的专著《中国散文史(20世纪)》。此论著在2003年被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列为重点出版作品。这部散文史巨著有百万余言,和他在2000年出版的《中国散文批评史(20世纪)》一起,成为国内学术界首部对20世纪百年散文从作品到批评的系统总结和研究的论著,填补了研究的空白。该论著纵观20世纪一百年间中国散文文体的流变,并将两岸三地的散文创作一并纳入了散文史的考察范畴和研究视野。作者立足于散文本体的演变来勾勒20世纪散文史的轮廓,从五四散文的“异军突起”到20世纪末散文的“和而不同”,体例上的编排划分更趋科学合理。

五、“十二五”发展思路

该校为了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将从下面几点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和制度保障:

(1)进一步充分发挥教授治学作用,实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相对分离和相互支持,探索建立中国高校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对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规划、决策、评价、监督和咨询的作用。

(2)改革和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和奖励标准,以有利于提升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质量,多出精品力作。

(3)加强学风建设,响应教育部加强学风建设的号召,建立校级学风建设和学术伦理建设的领导机制,出台相关制度、规章,引导社科科研人员以良好的学风,振奋精神从事科研工作,推出优秀成果。

(4)利用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学科项目、人才培养项目及其他途径,设立学术交流基金,拓展国际学术交流空间,扩大此校学者的学术影响,提升学校学术知名度。优先资助能够进入全国前10位的学科,或有希望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学科,或已经成为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和有希望成为国家重点研究基地的学科主办高层次学术会议。

(5)系统总结百年办学形成的优秀学术传统,系统整理我校学术传统中有重要价值的成果,为各学科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学术资源。强化和谐的校园研究环境建设,强化研究质量意识,加强学风建设。

(6)鼓励科研方法创新,鼓励跨学科研究。开展研究方法培训,举行研究方法讲座,逐步实施并推进学术研讨班制度;推动应用学科与政府和企业联系的平台建设,促进应用学科实践基地的建设。

(7)实施“优秀人文社会科学刊物培育计划”,全力提升现有各种文科学术刊物质量。

(8)加强社科处管理力量,给予必要的财力保障,增强统筹协调职能。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9)加大学校对人文社科研究的投入并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发展资金。

(10)完善科研评价体系。今后将越来越注重重大、突出成果的展现,更注重创新、注重实践,注重应用,而非单纯的以数字说话,以数字排名。工作重心将从单纯的追求项目数转变为悉心培育大家、大作,实施精品工程。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