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社科科研团队创新实施办法

人文社科科研团队创新实施办法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基地,11个人文社会科学类二级学院,45个人文社科研究机构。人文社科学术梯队结构趋于合理。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年均1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年均13项,年均竞争性科研经费1100余万元,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年均发表CSSCI论文350余篇。

“十五”以来,西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学校发展规划,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文基地建设为载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取得了较快发展。

一、总体情况

此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经过十年建设和发展,人文社科三级学科体系基本形成。现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校级重点学科。多层次、多学科、多领域的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人文基地和研究机构等基层学术组织格局基本确立。现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基地,11个人文社会科学类二级学院,45个人文社科研究机构。人文社科学术梯队结构趋于合理。现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832人,其中,正高职称144人,副高职称265人,分别占活动人员总数的17.31%、40.26%;具有博士学位90人,硕士学位275人,分别占活动人员总数的10.8%、33.05%;45岁以下研究活动人员650人,占活动人员总数的78.13%;256人次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甘肃省领军人才。人文社科研究实力显著提高,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年均1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年均13项,年均竞争性科研经费1100余万元,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年均发表CSSCI论文350余篇。学术交流活动广泛开展,学术视野不断开阔。开办了“师大讲堂”,每年举办学术、艺术月活动,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组织常态化的校园学术报告,以学术性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发展。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过程,以信息化推进人文社科管理的现代化,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主要成绩

1.实施知识创新计划,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为提升创新能力学术竞争力,培养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从2000年开始,此校从贷款资金中投入620万元,启动了一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对“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及“西北开发可持续发展研究”等12个项目给予重点支持。2001年,投入380万元实施二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对“西部开发过程中甘肃法制环境研究”等20个特色研究项目进行了重点资助。2006年,制定了《三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更加注重科研创新团队和学术骨干的培养,项目重点依托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突出应用对策研究,加强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先后分三批共资助创新团队项目35项、骨干培育项目55项。2009年,此校制定了《2009—2015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每年投入2000余万元,实施“一个工程五个计划”。

2.实施项目培育计划,科研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该校注重突出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师范特色和时代特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地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力稳步增强。争取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945项,人均研究课题2.3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0项,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国家社科基金获准立项数均达16项,位居全省首位,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现零的突破;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92项,中央其他部门研究项目74项,省、市、厅局研究项目603项,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641项,港澳台及国际合作项目15项,学校社科项目412项。争取竞争性科研经费13000余万元,并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递增。其中,科研事业费6810.41万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部委级项目经费2792万元,省、市、自治区项目经费575.51万元,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经费3072.95万元,国际合作项目经费369.95万元,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青年学术骨干成长较快

为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促进科研可持续发展,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此校从1999年开始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每年投入一定经费资助青年教师科学研究。2009年,制定了《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资助项目管理办法》,每年投入150万元,实施45岁以下青年教师科研项目资助计划,设立青年骨干项目和青年一般项目。加强对青年骨干的学术训练,造就青年学术领军人才,为学校科研创新基地平台和创新团队提供后备力量,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在历年的省部级社科项目立项中,此校30%的项目承担者是青年骨干,而且受到学校青年教师基金资助的占70%以上。

4.实施精品奖励计划,标志性成果显著增加

该校通过教师岗位考核、科研津贴和优秀成果奖励等措施,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出版社科专著、编著教材、工具书、古籍整理、译著等590部,其中专著298部、编著教材212部、工具书30部、古籍整理28部、译著22部;发表学术论文7684篇,人均发表论文0.92篇。其中,国家权威刊物论文314篇、CS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565篇,应用成果268项,其中,提交有关部门203项,被采纳数38项;获准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487项,其中,省部级社科成果奖216项,厅局级社科成果奖271项;在历年的省社科成果奖和省高校社科成果奖中,我校的获奖总数、级别位居全省首位,2009年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和我省省属高校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零的突破,充分显示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优势和地位。

5.实施学术繁荣计划,学术视野不断开阔

为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学术争鸣,营造学术氛围,开阔学术视野,坚持“品牌化、届次化、高水平、广参与”的原则积极开展人文社科学术、艺术活动,开办了“师大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社科管理专家作学术报告,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十一五”期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2次,国内重大学术会议和学术论坛63次;邀请国内著名学者来校作学术报告174场次,学术研讨会、竞赛、展览、演出等专题活动65场次,从多个层面增强了崇尚学术的理念、促进了学术交流与繁荣。同时与台湾真理大学、台湾辅仁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境)外著名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我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主要经验

1.学科建设是提升科研水平的重要平台

按照“优化结构、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思路,积极走学科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创新之路,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金字塔”式的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10个省级重点学科全部通过专家验收,取得7个优秀,3个良好的优异成绩,其中教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在27个三级指标中以全A的成绩验收为优秀。完善的学科体系为科学研究持续发展、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促进知识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教育、艺术、文史哲基础学科特色和优势凸显,一批有特色的基础学科,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平台和国家基础研究重要基地的组成部分。

2.人文基地建设是促进科研创新的重要载体

该校加强人文基地和研究机构建设,促进学术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创新团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经过六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验收,其中学术片总排名全国第12位,成果指标总排名全国第9位,标志性成果总排名全国第6位,充分显示了在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水平和能力。以传统文化、教师教育、城镇旅游规划、边疆政治稳定、西北史地、民族问题研究等为特色的一批与甘肃乃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人文基地逐步发挥着“思想库”、“人才库”和“信息库”的作用。

3.创新团队培养是促进科研持续发展的关键

该校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更好地凝聚和激发团队的创新活力,已形成年龄、职称、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学术梯队,尤其是高层次专家学者的人数大幅度增加,有力地支撑了人文社科研究的发展。现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832人,其中,正高职称144人,副高职称265人,分别占活动人员总数的17.31%、40.26%;具有博士学位90人,硕士学位275人,分别占活动人员总数的10.8%、33.05%;45岁以下研究活动人员650人,占活动人员总数的78.13%;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名、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3名、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名、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9名、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30名、甘肃省领军人才40名,为人文社科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4.突出优势特色是科研发展的根本动力

该校结合区域社会发展需要,突出区位优势与特色,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智力、知识、技术的需要,围绕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的战略目标,增强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发展等服务的能力;发挥教育资源优势,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积极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服务。多年来,学校与教育部、国家民委、甘肃省教育厅和甘肃省民委等单位紧密联系,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依托,积极承担民族教育研究课题和咨询服务工作,目前已发展成为少数民族教育研究领域和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信息咨询中心,并在国内外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着更加显著的作用。

5.创新管理机制是促进科研发展的重要保证

该校研发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管理信息系统》,制作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手册》,制(修)订了《创新基地平台建设管理办法》、《西北师范大学科学研究项目、成果分类办法》、《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资助办法》、《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及《科研项目配套资金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组织科研管理人员和青年教师科研培训,组织科研发展与对策咨询会,增强科研管理的民主性,树立大科研、大成果的理念,以合作求发展,打破闭关自守搞科研的局面。

四、标志性成果

1.基础理论创新

《先秦文学编年史》(共112万字),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填补了目前我国文学史研究领域中没有先秦文学编年史的空白;“全先秦文”、“全先秦诗”和“先秦文论全编要诠”的《先秦文学基础文本研究》中的《新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书3500万字)、《先秦文论全编要诠》(全书80万字)被列为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在国家古籍整理重点规划项目中该校同时有两项成果被列入。《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入选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主编的“西北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丛书”(共6卷),部分成果先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并先后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图书一等奖、北方十六省教育图书优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2.应用咨询决策

(1)西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研究。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及对策”、“西部开发与我国地缘经济安全战略研究”、“西部地区生态建设补偿机制、配套政策和评价体系研究”,被中宣部国家社科规划办编发入《成果要报》,报党和国家领导人参阅。

(2)城镇旅游规划研究。先后承担完成了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与政策研究、甘肃省城镇化道路的正确选择、甘肃省酒泉地区城镇体系规划、赣州市城市经济规划研究、福建省惠安县市城镇体系规划以及省内外60多个城镇、景区的规划论证和可行性研究以及陇南舟曲灾后重建规划等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3)丝绸之路申遗研究。先后承担完成了甘肃省增列世界遗产规划研究、甘肃潜在世界遗产的价值发掘与初步评估、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对策研究——建设丝绸之路世界遗产、加速西北文化旅游业健康发展等国家社科项目成果,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太部的高度评价,为修改《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提出了很好的建议。2007年,丝绸之路申遗启动,该校2名研究人员被确定为甘肃省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4)西北民族教育创新研究。取得的《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与“两基”攻坚跟踪研究》成果“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困难与对策”,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与决策》第39期编发;另一成果“西部地区的就业潜力与对策”,被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参考资料》第170期编发,报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印发各省(区、市)党委、人民政府。该校1名教授参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起草工作,并担任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成员。

五、“十二五”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该校人文社科研究发展要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深刻把握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实施第四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拓宽研究领域,立足西部问题,瞄准学术前沿,凸显和充分发挥优势学科和应用学科在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成为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中心和智能团。具体包括: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创新基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计划和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资金配套计划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