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研中的辩证思维

科研中的辩证思维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恩格斯指出:“辩证法根据我们研究自然界的实验的结果,证明了:所有的两极对立,总是决定于相互对立的两极的相互作用;这两极的分立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相互联系,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对立之中。”

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科学研究中,探索之成败,收获之多寡,不仅取决于探索者知识储备的丰富程度和是否有献身科学的精神,还取决于是否具有科学、正确的思维方式。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当原有思维方式面对复杂的生命奥秘无法奏效时,科研工作者往往要对传统思维方式进行必要的淘汰,运用、探索乃至创新适应新情况、新问题的思维方式。因而,一个科学工作者要想在科学上有所发现,有所建树,必须学会选择和运用各种辩证思维方式的艺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科研选题、科研设计、实验设计、提出假说、研究成果的理论分析都有赖于科研工作者的辩证思维能力。

一、对立统一思维

正确的科学认识离不开对立统一思维规律的指导,对立统一是科学认识的根本方法,贯穿于科学认识的始终,是科学研究中思维方法的一条主线。

要想正确把握对立和统一的关系,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恩格斯指出:“辩证法根据我们研究自然界的实验的结果,证明了:所有的两极对立,总是决定于相互对立的两极的相互作用;这两极的分立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相互联系,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对立之中。”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只有从对立统一观点出发,去认识事物,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体地说,正确把握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理解对立面转化和统一性的实质

对立和统一关系中的统一性问题是很重要的。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统一性的实质。为什么对立面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为什么对立面能够互为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彻底弄清楚这些问题必须了解统一性的实质问题。

大家知道,对立面双方互相联结,互相渗透等,这是矛盾的统一性,那么现在要进一步问:这种联结、渗透、贯通、依存等又是依据什么呢?也就是说,对立面双方的联结构成统一体,又能互相转化,必然有根据,否则双方毫无联系,各自孤立,那就没有什么统一性可言,当然更谈不上互相转化。那么这个依据是什么?这个依据就是对立双方的联结点(或中介、共有点、共同点),这个联结点是把握对立统一关系的根本点,它就是我们理解矛盾统一性的钥匙。

顾名思义,联结点就是对立双方相互联结之点,或共有之点,对立双方通过这一点才能联系起来,有了联结点双方才能由此达彼,相互渗透,互相转化。同样,也正因为有了联结点,对立双方才能构成一个统一体,长期以来在解释对立统一关系时,理解所沿用的“由此及彼”的“桥梁”“中介”等概念的含义,就会把握得更加准确了。

(二)握对立双方的联结点

对立双方的联结点是双方的共有点,它具有双重性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与计算机能构成人——机统一体,是由于计算机有专门的软件设备,能把人的语言翻译成机器能懂得的语言,也能把机器的语言翻译成人懂得的语言。这套翻译系统就是人机对立双方的联结点,没有这个联结点就没有人机的统一性。可见,正确地把握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必须掌握统一性的实质,而对立双方的联结点就是把握统一性的实质及其相互转化关系的关键。

(三)把握对立与统一的本质联系

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是事物最本质的联系,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联系之中,它们的相互联系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对立之中。因此,对立关系有辩证统一性,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世界上的事物正是由于这种对立统一关系(通过联结点)相互联系起来,构成了事物的普遍联系。也正是通过中介,事物或者发生“链条式”的联系,或者发生“网络式”的联系,形成立体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世界上有没有彼此毫无关系的孤立事物呢?没有。只有彼此间联系的具体形式不同,而无彼此间不联系的事物。石头与鸡蛋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统一性?对这样的问题要作具体分析,石头与鸡蛋也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诚然,石头不能孵出小鸡,鸡蛋也不能变成石头。但是,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如我们拿两种极不相同的物体——例如,一块陨石和一个人来比较,那么我们由此得到的共同点便很少,至多只有重量和其他一般物体属性是两者共有的。但是,在此两者之间还有一个无限系列的其他自然物和自然过程,它们使我们有可能把从陨石到人的这个系列填补起来,并指出每一物体在自然系统中的地位。”可见,即使是极不相同的两件物体它们之间也有联结点,只不过中间环节多,联系显得疏远些而已。因此,掌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也是正确地把握对立和统一关系的重要一环。在科学认识中,我们所运用的根本方法是对立统一方法,只有正确把握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才能在科学认识中正确地贯彻和应用这一根本方法,取得成果。

二、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

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都是以比较、分析、综合为特点的思维。由于其思维的方向或角度不同,形成了纵向与横向两种不同的思维活动。

纵向思维,亦称历时性思维。它是把事物放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对比中进行分析与综合,揭示事物在不同时期或阶段的特点及其前后联系,从而把握事物及其本质规律性的思维过程。

由于事物从过去到现在乃至将来的发展,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状态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和道路,我们称事物的这种发展状态为纵向发展,人们跟踪事物的纵向发展进行思维,称为纵向思维。

纵向思维的特点:其一,历时性。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考察事物,再现事物的发展过程,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其二,稳定性。指在历时性的比较中,所考察的对象必须是同一的;其三,预测性。从过去与现在的比较中推断将来,用对事物将来的推断指导未来的行动。

横向思维,亦称共时性思维。它揭示历史上的某一横断面,从并存事物现象及其内部诸要素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等空间关系及系统结构方面,揭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及规律性,寻找事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异同的一种思维活动。由于任何事物都处在极其广泛的空间联系之中,我们称事物的这种联系为横向联系,根据这种联系进行的思维是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的特点:其一,共同性。是指把历时性确定下来以后,研究在同一时间事物在空间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其二,横断性。在对事物的横向比较中,把研究的个体放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充分展现事物各方面的相互联系,从而揭示纵向思维过程中不易察觉到的问题,发现自己的优势或弱点;其三,开放性或广阔的空间性。指把事物置于广阔的空间,置于丰富多彩的复杂关系中,在周围不断开放的环境中,经常不断地输入和输出转换信息,增强与外部联系,吸收他方长处,增强活力。

两种思维方式各有特点。纵向思维是较为封闭的思维活动,横向思维又不能解决认识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因此,两种思维方式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各自所长,克服不足。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和重大的发明、发现,无不运用了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例如,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研究,就来自许多科学家多年对细胞本身的纵向研究,以及与其他物质横向比较。1869年,有的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细胞中含有一种与蛋白质、脂肪或糖类都不一样的物质,称为“核素”。后来,有人根据它能用碱性染料着色,将核素命名为“染色体”。20世纪初,了解到染色体与遗传性的密切关系,它的活动服从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1909年,将这些与遗传有关的物质起名为“基因”。次年,美国摩尔根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中成直线排列,一些相连的基因有共同传送遗传信息的倾向,这就使寻找遗传信息载体的研究从染色体缩小到基因。1944年,实验证明了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后来,又发现DNA的双螺旋(向右)结构,人工合成DNA。目前,DNA的研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进展。从对细胞研究到DNA的发现,不难看出,科学家们把对DNA的纵向研究与其他物质横向比较结合起来,发现了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这种方法正是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相结合的结果。

三、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

求异思维,亦称同中求异,是有意识地把熟悉的事物看成是陌生的,按照新的理论来加以研究。即在相同、相似的事物之间看出不同之处。

求同思维,亦称异中求同,是对陌生事物持熟悉的态度,采用对熟悉的事物的态度衡量比较。即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相似之处。

科学或技术的产生是求异和求同的产物。那些最基本的学科如物理、哲学等主要是求同的产物,而那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如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断裂力学、科学哲学则是在那些最基本学科基础上求异而得。爱因斯坦求异,在牛顿力学之后建立相对论;罗巴切夫斯基等人求异,形成了非欧几里得几何。可以这样说,任何一门学科,如果不能经常异中求同,就不能吸收新的养料,丰富充实。如果不能同中求异,则不能突破旧的规范,向前发展。因而,求同与求异思维应该密切配合使用。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一般先用老方法、旧理论去解释新现象、新问题,如果用老方法、旧理论不能解决,则应另辟蹊径,寻找新方法,扩展旧理论,或者根本抛弃旧理论。也就是先求同,不得已才求异,这遵循情感阻力最小原则。伽利略、爱因斯坦都是在不同程度上继承了前人的成果(求同)后,才通过求异思维发起物理学变革的。

四、精确思维与模糊思维

精确思维是指思维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确定性,或者说是指思维中关于事物相对独立和相对静止时所显示出来的“非此即彼”的现象。模糊思维则是指思维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指思维中关于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过渡所显示出来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模糊思维和精确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转化。这种转化,既表现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如人类思维大体经历了从古代朴素模糊性思维到近代精确性思维再到现代科学的模糊性思维;又表现在具体认识过程的不同阶段上,如具体认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模糊性思维和精确性思维的主次地位会互相转化;还表现在思维参照系的变化上,如测量中精确性与模糊性转化,决定于单位的取舍,同一对象的某一属性,用大单位测量,其结果比较模糊,用小单位测量,其结果比较精确。

模糊思维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思维形式,但是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近代,人们崇拜科学和理性,崇拜思维活动的严格性、确定性和精确性,而把模糊思维当作生产力和社会意识落后的标志,当作民族文化结构和知识形态落后的象征。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才着手模糊性思维研究,其原因主要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追求精确性思维时,遇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和困难,这表现在:其一,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要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面貌。精确思维常采用的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的描述方法,有时能准确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但对于那种亦此亦彼的情况,就不能恰当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倒是模糊性思维更能逼真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其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抓住主要矛盾,可是在不少情况下一味地追求精确,反而掩盖了主要矛盾,倒是模糊性思维能撇开支节,抓住主要矛盾。因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还原分析的基础上,模糊性和精确性相统一的思维方式。

五、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指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组眼前和记忆系统中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集中性思维则是利用已有信息,达到某一正确结论。事实上,两种思维过程的结合,才是科学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其原因有三。

1.只有集中了才能扩散 问题的产生是集中思维的产物,问题是集中了现象、价值观、原有的理论规范等方面内容的产物。另外,集中思维是为了更好的发散,因为不是任何发散思维的结果都是正确的,对于那些违背自然界最基本原理的内容应该舍弃。

2.只有发散了才能集中 首先,集中要有东西可集,才谈得上集中;其次,只有发散,才能在每次集中后产生新物质,向最佳方案接近,这样的集中才有意义。

3.发散度高,集中性好,创造水平才会高 发散度高指一个人发散思维的普遍性和独创性的高低;集中性好,则指的是人善于判断,勇于判断。科学研究中某一问题的解决,往往是这个人的思维沿着一些不同的道路扩散;另一方面又必须应用个人的知识和逻辑规律严密地集中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六、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人们的思维总是借助一定的概念或命题而开始,遵循一定的规则、步骤,沿着一定的方向、路线而展开的。其中,思维所依据和采用的起始概念、前提命题,所欲达到的终极目标,运行的方向、路线,运作规则或程序、步骤等,都具有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正反两个矛盾方面,由此则导致了在思维的整个过程及其各个阶段或环节上普遍存在的、可以从正反两个方向切入的思维运动。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种思维运动称作正向思维,那么构成相反方向的思维运动可称作逆向(逆反)思维。这正是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思维运动中的体现。在科学研究中,反证法、归谬法、溯因法、证伪法等方法,均属于对逆反思维的运用。

与从矛盾的单方面出发的正向思维方式相伴相随,逆反思维在思维运动中的意义至关重要。如果没有逆反思维而单凭正向思维,绝不可能产生思维的辩证运动,也不可能导致问题的发现、提出和解决,而只能导致思维的刻板和僵化。当然,正向思维如果作为一种成熟的关于某类问题的解决方式,对于某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通常会起到类比或模型之类的方法论指导和启发作用。然而,它最初的确立仍然离不开逆反思维,并且曾经是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逆反思维而被确定和保留下来的,并且在应用于新问题时,仍离不开逆反思维来发现差异、变化等特殊性。

如果说正向思维具有一定的创造性,那么逆反思维的创造性就更为显著。正向、逆向思维在科学研究中交织使用,它们对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完成有着重要作用。

七、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映,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科学的抽象是在概念中反映自然界或社会物质过程的内在本质的思想,它是在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撇开其非本质属性,使认识从感性的具体进入抽象的规定,形成概念。空洞的、臆造的、不可捉摸的抽象是不科学的抽象。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形象思维就是以记忆中的事物的形象表象为载体进行的思维,形象思维是表象的运动,是各种表象之间的联结。各种表象之间的联结靠的是想象和逻辑。想象是形象思维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这里的逻辑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客观的逻辑”“事物的逻辑”“生活的逻辑”。正是由于形象思维中想象和逻辑的综合作用,使形象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很不同于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的过程始终依靠感性形象,它的思维过程不靠概念思维,而是始终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感性心理功能。尤其是想象和联想是形象思维进行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手段。形象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强调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通过事物的整体形象来把握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而抽象思维的过程始终是依靠概念进行的,就如同形象思维始终离不开感性形象一样。所谓抽象,实质上就是人类将自身对事物的认识去伪存真,保留合理的普遍共识,丢掉表面琐碎的个别形式,经过理性的分析、判断、分类综合等手段,加以提炼与升华。

形象(直感)思维是凭借表象或形象进行的思维,它具有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的一般特征。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根本区别即在于它不是凭借抽象的概念而是凭借具体的表象来思维。但是,形象思维并不是头脑中原有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形象的概括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因而形象思维的产物既是具体的、生动的,又是高度概括的,反映着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形象思维主要包括表象、回想、联想、想象、情感等因素。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往往是相互关联、交融并用的。它们既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

抽象思维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初级形态,它的概念具有确定性和抽象性,它从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出发,反对事物的自相矛盾。辩证逻辑思维是抽象思维发展的高级形态,它的概念具有灵活性和具体性,它从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出发,强调思维反映事物的内在矛盾。

八、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

逻辑是一种严格遵守思维规律的规则,逻辑思维是运用一系列逻辑推导的方法来提示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具有严密性、间接性、自觉性、必然性等特点。而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化的思维方式,它对其思维对象做出迅速直接的理解和判断,完全不受逻辑规则的制约,它有时是一种原有逻辑程序的简化和压缩,有时又是一种逻辑程序的“违反”。所以它具有直接性、突然性、瞬时性、或然性等特点。古今一切科学发现表明,科学创造并不是某种单一的思维过程,它是各种思维形式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里,逻辑思维因素和非逻辑思维因素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1.科学创造基于逻辑思维,始于直觉思维 科学创造是逻辑思维在学习、接受、研究前人的背景知识的时候陷入困境,并且在逻辑思维本身的程式化的局限性使之不会产生思维跃迁,改由富有自由度的直觉思维加以把握而开始的。

科学创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毋庸置疑,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创造性直觉,是灵感的闪现。但灵感决不会凭空产生,“灵感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大脑”。诚如彭加勒所说:“出其不意的灵感只是经过了一些日子仿佛是无效的有意识的努力后才产生的。在做出这些努力的时候,你往往以为没有做出任何有益的事情,似乎觉得选择了完全错误的道路。其实正相反,这些努力并不像原来认为的那样是无益的,它们推动了无意识的机器,没有它们,机器不会开动,也不会产生出任何东西来。”所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之前的准备、酝酿期,研究者首先必须对经验材料进行广泛的思考和研究,而这个长期艰苦的探索过程正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线的。

2.直觉思维是逻辑思维的“飞跃”,逻辑思维是直觉思维的验证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研究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有意识的探索。由于对问题长期的思索,其思维活动达到某种临界状态,或因外界某一因素刺激而受到启发,或因某种联想,顷刻间把研究者的潜在观念、智能都充分激发出来。于是,长期紧张工作的逻辑思维的渐进过程突然中断,久思不解的问题在突然闪现的触发信息指导下迎刃而解。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一定的关节点上就引起质的飞跃”。所以,综观科学创造史可以发现,许多科学问题的解决,往往不是在研究者有意识的苦苦思考中,而是在长期思索之后的某一出其不意的瞬间,在散步时、在闲谈中甚至在梦境里实现的。例如,门捷列夫在将上火车之际,突然闪现一个新灵感,解决了他20年来未能解决的难题,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阿基米德浸入浴盆之时,豁然开朗,解开了使他困惑已久的“王冠之谜”;美国发明家赫威想发明缝纫机,不知试验了多少次都失败了,却在一天晚上的睡梦之中得到启示,解决缝纫机的针眼设计问题,获得了成功。这类例子举不胜举。

3.科学创造是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对立统一过程 科学创造不是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机械相加,而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互相依存、互相交替、互相作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突然的顿悟,是一种创造性直觉,是非逻辑化的“跳跃”。然而,这种科学的直觉认识,事后往往能得到逻辑的证明,在其过程的阐析中,就会显露出其中的逻辑细节和推论的合理性。这就不能不承认顿悟阶段中的逻辑因素存在。正因为这一点,有人甚至强调创造性直觉是逻辑过程的压缩、内化,具有逻辑思维的浓缩性。

就科学创造验证阶段而言,它是一个以逻辑思维为主导的过程,但也不能没有直觉思维的参与。因为论证方式、实验方法的选择并不具有必然性,它既受到主体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还必须依赖直觉思维的直接把握。

九、分析性思维与整体性思维

分析性思维目的在于认识事物构成的要素及其静态结构的秩序;整体性思维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演变过程及其动态系统的秩序。这两种方法本来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但在人类思维中却经常处于分离甚至对立状态,只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才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两者的结合。

古代,人们习惯采用整体思维方法,是根据少量的直观材料,依靠直觉对世界总体形成一些猜测性的总体的原则(笼统)的区识,然后再从这些总原则去演绎推论出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即以综合法为主。

到了近代,这种方法已经同科学发展不相适应,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从总体上去了解世界的大致轮廓,不仅要求分门别类地去研究世界上的各种对象,而且要求深入到对象内部,对其中的各部分做出精确的刻画。适应这种需要,就形成了近代的以分析为主的分析和综合法。

所谓的分析法,就是把一个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对各个部分分别独立地加以研究。这种分析的特点是“分解”“分割”。

所谓综合法,就是把分解出来的各部分再“组合”在一起,各部分机械地相加。这种综合的特点是整体各部分相加的总和等于整体。近代的分析法与综合法是各自分离的、对立的。直到现在还有深刻影响。正如阿尔托夫勒在《混沌到有序》中所说:“在当代西方文明中得到最高发展的技巧之一就是拆零,即把问题分解成尽可能小的一部分。我们非常擅长此技,以致我们竟时常忘记把这些细部重新装到一起。”

现代科学的理论思维,是分析性思维与整体性思维的结合。分析不能离开整体的目的和指导,整体也不能离开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补充的。分析是从整体出发,对研究对象进行分解,研究分解出的每一部分,但不停留于此,重要的是分析各部分在整体中的不同地位与联系,抽取出在整体中占主导地位的具有普遍性的东西。分析是为了综合,为了认识整体。整体性思维是以分析性思维的精确性为基石的。

十、二分法思维与系统法思维

辩证思维的二分法是揭示矛盾的对立双方及其关系,以认识该矛盾的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或问题即矛盾。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着的两方面,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这就是辩证法两点论。运用两点论去思考和认识事物或问题,就是二分法。因此,二分法是认识任何矛盾的辩证思维方法。这种方法既把矛盾双方分解开来,即“一分为二”,又把矛盾双方联结起来,即“合二为一”,在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中把握矛盾的本质。

系统法是以系统观为依据把对象作为系统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地认识和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在认识事物时注意两种思维的关系。

1.二分法和系统法相结合是认识客观矛盾的必然要求 辩证思维的二分法和系统法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相互规定、相互作用,构成一对相互结合的辩证思维方法。在客观现实中,任何事物、过程都不是单一的矛盾,而是包含着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有机联系构成复杂的矛盾群体,一种矛盾群体又处于与其他矛盾群体相互联系之中。在这里,如果把矛盾群体看作矛盾系统,那么每一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系统的一个要素。或者说,每一矛盾都成了复杂矛盾整体的一个部分。人们认识客观对象,既要认识矛盾系统,也要把握构成矛盾系统的各个要素(矛盾)及它们的相互联系。当人们认识矛盾系统中的各个单一矛盾(子系统),或单一矛盾各个构成要素(规定性)时,就必须运用二分法;而当人们认识矛盾系统或子系统时,就必须运用系统法。因此,二分法和系统法相结合是思维反映客观矛盾的必然要求。

2.认识客观事物时两种思维相互渗透 辩证思维的二分法和系统法各自都蕴涵着对方。二分法是以认识矛盾双方及其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在客观现实中,不仅矛盾自身包含着两个对立面的统一,而且矛盾之间也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等之间都既对立又统一。认识矛盾自身双方的关系要应用二分法,研究矛盾之间关系也要应用二分法。当我们从矛盾系统出发连续运用二分法认识一种又一种矛盾及两种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直到把握矛盾系统的本质规律时,实际上就运用了系统方法。

3.两种思维在认识活动中发挥不同的功能 辩证思维的二分法和系统法的辩证统一,也是它们充分发挥认识功能的需要。二分法以揭示矛盾双方的本质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己任,它的职能就是深入认识某种矛盾的本质。因此,运用二分法有助人们深刻地认识对象。但是,要正确理解一种矛盾的性质、特征、地位和作用,必须联系其他矛盾加以思考,这就需要运用系统法参与分析。而且要认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也要联系其他的有关情况加以考察,否则,就不能获得全面的理解。

总而言之,在医学科研中人们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及研究中的发明创造,是借助已知的认识、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的。认识事物是将已有知识的类化,即寻找事物的类似点,发明创造是已有知识的叠铸,即旧知识的重组。显然,知识和方法是认识事物、发明创造的两个必备的条件,但知识经验本身还不是智慧,它必须通过科学思维方法的调制才能转化为智慧。而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是思维方法的多元互补构成的辩证思维。突破一般常规思维的惯性,摆脱“思维定式”的负效应,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才能不断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推动科学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