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归宿的理论

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归宿的理论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归宿的理论部分,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教材相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内容阐述和结构安排上同样有不少新变化。第四章阐述关于资本主义形成及其本质的理论。三是关于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规律的原理。

3.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归宿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归宿的理论部分,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教材相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内容阐述和结构安排上同样有不少新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原则,注意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联系,强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审视和分析资本主义,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这部分内容包括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和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其中既包含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等重要理论,还包含了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分析等内容;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考察时,既有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方面的考察,也有对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考察;既考察它的历史和现实,也分析它的发展趋势。纵横结合,引导和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

第四章阐述关于资本主义形成及其本质的理论。这一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入手,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分析,阐明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第二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第三是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理论。

第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都与商品经济密不可分,因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必须首先剖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定性、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所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是从商品开始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内容丰富,其中包含了商品经济运行的诸多原理:

一是商品二因素原理。该原理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本质特征,也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二是劳动二重性原理。该原理认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两者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三是关于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规律的原理。该原理认为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四是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原理。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五是价值形式发展和货币起源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价值形式是随着交换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货币是价值形式历史发展的结果。六是关于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原理。该原理说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到解决。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其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并第一次明确了是什么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和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同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这些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其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及分配等各环节的分析,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可分述如下: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在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中包括劳动力商品理论、生产二重性理论和资本积累等理论。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阐明了劳动力商品的性质,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式,但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首先是流通形式的区别。货币的流通形式是:W-G-W;资本的流通形式是:G-W-G’,G’=G+ΔG,ΔG就是剩余价值。这个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相矛盾的,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在市场上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就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就是价值的源泉,而具备这种特性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条件是: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但丧失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劳动力商品理论说明劳动力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生产二重性理论。马克思在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生产二重性理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一方面通过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成为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通过抽象劳动把新创造的价值加到新产品中去,并成为产品价值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劳动者一天里新创造的价值等于其劳动力的价值,那么这个过程就没有产生剩余价值,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一天里新创造的价值大于其劳动力的价值,那么这个过程就带来了剩余价值,这是价值增值过程。价值增值的关键在于,存在劳动力这样一种特殊商品。总之,剩余价值是商品价值中由工人劳动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一部分价值,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看,生产使用价值只是价值增值的手段,价值增值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生产二重性理论揭示了资本增值的秘密,阐明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性质,指出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出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得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这一重要结论。

在生产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了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学说。马克思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即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马克思认为,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资本价值增值过程中所发挥的职能是不同的。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称为不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会改变自己的价值量,称为可变资本,它不仅能再生产劳动力价值自身的等价物,还会形成剩余价值。马克思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学说深刻说明了剩余价值形成的实际过程,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基础。

剩余价值生产两种形式的理论。马克思在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衡量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的这一重要概念,并重点研究了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两种基本方法: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二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揭示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的方法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揭示了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法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的一般、必然的趋势,它是在每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激烈竞争中逐步实现的。

资本积累理论。出于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追逐和应对竞争压力的需要,资本不断进行着积累。把剩余价值不断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积累是资本家利用其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价值去扩大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以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因此伴随着资本积累,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财富的创造者——无产阶级却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因此,资本积累的结果必然导致社会财富的占有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不仅如此,资本积累还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提高的趋势,形成相对过剩人口。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从而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

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马克思从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等方面阐释了资本增值的条件,揭示了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并在对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规律,进一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所包含的对抗性矛盾。这种对抗性矛盾的表现就是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工资和剩余价值分配理论。马克思在区别了劳动力和劳动的基础上,揭穿了在工资问题上的假象,科学地解决了工资的实质,指出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资有两种具体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工资数量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基本经济关系。剩余价值要在资本家各利益集团之间进行分配。在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资本在部门间的流动,使得利润率平均化,形成了等量资本得等量利润的分配规则。在此基础上,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分别获得了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地租等相应份额,完成对剩余价值的瓜分。马克思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表明,雇佣工人不仅受到企业主的剥削,而且受到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剥削者的剥削。

第三,关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理论。与“98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相比,在这一章中新增了一部分关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内容。一定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的性质及发展程度,归根结底决定于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又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基础,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尽管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集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但仍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他多次分析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指出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指挥权必然造成对政治的统治权和对精神的指导权。

关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理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二是关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的理论。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主要阐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以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该原理认为,在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中,资本主义的国家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对外职能是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等。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原理阐明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资本主义的各项政治制度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维护自身利益和巩固其政治统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过重要的进步作用。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关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的理论,主要阐述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来源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该原理认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同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该原理阐明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及政治特点,体现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从思想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上层建筑。

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归宿。这一章以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变化为中心,阐述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私人垄断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实质和作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张的基础、主要形式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特点,当代社会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这一章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发展的理论;二是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理论;三是关于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及最终归宿的理论。与“98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相比,这一章的侧重点有所变化。在阐述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私人垄断,再从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再发展到国际垄断后,重点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进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必须回答的问题。

第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发展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阐明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形式和特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当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垄断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尽管形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但垄断的产生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也使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无论是从竞争目的、竞争手段和竞争范围等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阐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存在形式及其本质。该理论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私人垄断资本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日益突出,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从而导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四种存在形式:第一种是国家占有并直接经营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进行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未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阐明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本质上讲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为其发展服务,是私人垄断资本为维护其垄断地位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它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更好地保证了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它的出现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为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所进行的调整,因此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到了国际垄断。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理论阐述了垄断资本对外扩张的动因、形式及其后果。该理论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在国内建立垄断统治后,必然要向外扩张,建立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张既有经济动因,如为国内过剩资本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为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或为确保原材料和能源供给等;也与垄断资本在政治上、文化上和外交上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是这些原因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张。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张有三种形式: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在这三种形式中,商品资本的输出在自由竞争阶段占主导地位,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张对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资本输出的不断增加和垄断资本势力范围的迅速扩大,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彼此的竞争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与冲突也更为激烈。在此背景下,促成了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经济领域的矛盾与危机。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或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很多,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等都是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

第二,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理论。该理论主要阐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该理论认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新变化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新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新变化、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新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新变化以及政治制度的新变化等。导致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也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的推动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扬弃和自我否定的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做出的自我调节。该理论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三,关于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最终归宿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节的能力尚未穷尽,当代资本主义暂时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最终归宿的理论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当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