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历史发展趋势

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历史发展趋势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当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征。第一种观点认为,观察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历史进程,不仅要看到危机、战争和阶级斗争等因素,而且要十分重视社会经济革命和经济发展这个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资本主义自身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对资本主义延缓衰退起了关键性作用。

7.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历史发展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过自我调整和变革,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和新特点。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根据现有的研究,可以概括如下:

在生产力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形成和发展,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即农业的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即工业的比重由缓慢上升到逐渐缩小,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则迅速扩大;社会财富积累迅猛增长,虽然也有短期的动荡和危机出现,但经济仍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出现了新的飞跃。如卫兴华、陆象淦等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特别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加速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也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在产业结构层面上,出现了转向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科技化的趋势。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大幅度下降。庞仁芝、周敏凯、陈国新等从生产力要素的新变化论述了生产力的变化。劳动者方面:劳动力结构变化很大,脑力劳动者比例攀升,素质显著提高;劳动工具方面:发生革命性变革,由传统的“三机系统”(动力机、工作机、传动机)发展为“四机系统”(增加了电脑控制机);劳动对象方面:人工合成材料的问世,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信息资源这一非物质资源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对象的物质范围。此外,作为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管理,由于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等的运用,而获得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在生产关系方面,有学者认为,由于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导致生产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不断进行调整,实现国家与垄断资本的进一步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当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征。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使所有制形式、经济运行机制、劳资关系、分配关系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还表现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经济国际化达到一个新的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如毅飞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一系列调整: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企业股权分散化。在劳资关系上,采取包括允许部分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等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在分配关系上,许多发达国家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求是》课题组则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庞仁芝认为,生产关系的变化,首先表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发展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国家干预、管理和调节经济生活各个方面[46]

在上层建筑方面,有学者认为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实现了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构成、权力结构中各权力主体的关系和活动都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二是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国家在调节社会各阶层矛盾方面的作用也越发突出;三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四是意识形态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虽然未变,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却更加鲜明[47]。如许志功、姜鲁鸣、庞仁芝等认为,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实现了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又有新的拓展;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这表明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48]。常欣欣认为,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还有两点变化:对国家权力机构的监督和制约的内外因素大大加强;国家权力的重心由议会向政府转移[49]

在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方面,对当代资产阶级的变化,张仲秋、李会欣认为表现在:一是内部结构的变化,在家族资本家继续存在的情况下,经理资本家人数上升,成为当代资产阶级的主要组成部分;二是家族资本家对企业控制方式的变化,从直接控制逐步过渡到间接控制[50]。当代无产阶级的变化表现在:一是白领工人的数量超过蓝领工人;二是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参与生产过程,成为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工人数量超过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工人数量;四是产生了不同于传统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新的社会力量[51]。如张仲秋认为,当代无产阶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工人绝对数量增加迅速,素质提高;产业工人已占主体地位;白领工人超过蓝领工人。庞仁芝认为,工人阶级构成日趋复杂化、多层次化;工资收入增加,生活明显改善;劳动时间缩短;不少人成为股票的拥有者;劳动者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等途径获得帮助[52]

根据上述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术界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形成了以下几种不同看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观察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历史进程,不仅要看到危机、战争和阶级斗争等因素,而且要十分重视社会经济革命和经济发展这个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资本主义自身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对资本主义延缓衰退起了关键性作用。首先,国家与垄断资本主义的结合扩大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其次,国家干预和调控职能的发挥,使当代资本主义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经济领域,由于国家的干预使资本主义变得不是完全“无计划”、“无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在分配领域,通过税收制度、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机制,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收入分配不公,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在政治领域,通过发展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制,起到了政治“减压阀”的作用。因此,在发展和停滞两种趋势中,20世纪资本主义的主要趋势仍是发展。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在总体上仍然有力地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是必然会到来的,但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这种过渡的任何征兆[53]

第二种观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消除其基本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是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巩固资本主义的统治而对其生产关系进行的某些局部调整。这种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没有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由此产生的经济危机与社会冲突,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干预,未能从根本上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福利政策不但没有改变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反而强化了这种关系;税收调节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分配不公的现状。总之,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没有也绝不可能在资本主义体系内得以解决,不管前面的路还有多长,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54]

第三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向未来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过程。应根据历史的未来发展对资本主义的命运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当代资本主义有了巨大新发展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也有一定的增长。但不能指望通过这些因素的发展,资本主义就能自然而然地转变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必须通过革命。至于这种革命采取什么形式,只能由未来资本主义乃至整个世界发展的实际来回答[55]。虽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不会改变,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与社会形态的发展和转化一样,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一个相当长久的过程。

总之,对未来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趋势的预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既要有现实主义的态度,也要有历史主义眼光;既要看到它发生深刻变化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没有变化的一面,特别是那些基本的规定其本质和发展趋势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透过复杂的社会现象,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未来走向作出科学的预测。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是在保持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条件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接受或者促成这些变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