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归宿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归宿的理论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归宿的理论,是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运作机制,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之历史趋势而形成的科学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作为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运作的本质及其最终归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之一,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以上两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及

2.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归宿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归宿的理论,是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运作机制,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之历史趋势而形成的科学理论。有关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内容的教学,不仅是确保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所不可或缺的,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未来走向。

(1)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归宿的理论何以作为教学的重点

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归宿的理论之所以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重点,一方面是由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来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及历史归宿的理论分析,至今对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运动规律,他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由此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价值增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理论作为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运作的本质及其最终归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之一,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历史上看,最先考察剩余价值的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者,他们从流通领域寻求剩余价值的起源。而后古典政治经济学,把考察对象由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探求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对剩余价值的起源、实质及其运动规律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科学见解。例如,威廉·配第从地租形态上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但他把地租和剩余价值混为一谈;重农学派则提出了“纯产品”学说,明确提出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产生,这为分析剩余价值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但他仍局限于从地租形态上去认识剩余价值,而不了解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斯密批判了重农主义的片面认识,把剩余价值的研究扩大到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认为一切生产部门的劳动都是利润的源泉,而地租和利润都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但是,他把剩余价值和其现象形态即利润混淆了;李嘉图把利润看成是工人耗费劳动的结果,承认工资不过是工人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为资本家所占有,但是李嘉图和斯密一样,没有把剩余价值和其特殊形态区别开来,没有从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中抽象出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因此,在他们的研究中没有人能真正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马克思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发现剩余价值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不支付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并就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他首先对剩余价值进行一般形态的考察,然后再对它的各种具体形式进行考察,从而完成了剩余价值理论创立的全过程,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最终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也揭示了在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趋势。因此,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前者科学地说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后者则科学地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之所以被称为划时代的第二个伟大科学发现,这是因为:

第一,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规律,彻底弄清了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从理论上揭示了资本家赚钱的秘密,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就是价值增值,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必然引发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无法克服的矛盾和危机。马克思认为,人们之间各种社会关系中起决定意义的是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集中体现为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土地所有者这三大阶级之间的阶级关系。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对立,根源正在于经济利益上的对立,即资本家阶级及土地所有者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占有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表面上来看,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资本家按劳动力的价格购买劳动力,这种交换是等价交换,是按商品交换的一般原则进行的。但是,由此带来的结果则是,工人得到劳动力价值(工资)之后把它用于个人消费,结果仍然是一无所有;而资本家则获得了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这种相互对立的经济关系,决定了这两个阶级的阶级地位,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也决定了这两个阶级之间、资本家阶级与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乃至资本家阶级内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第二,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性。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分析了简单商品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析了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由协作向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以及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发展,分析了个体生产向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所有这些都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所以取代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后,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曾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同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解决。“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6]马克思用丰富的、无可辩驳的材料和科学的理论分析,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内在的客观规律。

基于以上两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归宿的理论,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本质及其最终归宿,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这正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其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运行本质及历史进程的分析,为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商品经济社会,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同样也揭示了在商品经济中运行的一般经济规律,把握这些经济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例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认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本质及最终归宿的基础,它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典型的商品经济社会的分析,所得出的关于商品价值的本质和价值量的规定,价值形式的演变和货币的本质,以及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等都是对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揭示,这些理论对我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又如,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剩余价值生产的运动规律,而且也蕴含了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是商品生产的一般的共有的经济范畴,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马克思曾指出:“一切剩余价值都是以一定的劳动生产率为基础的。”[7]他还说,“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本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8]由此可见,在存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只要存在一般剩余劳动,这种一般剩余劳动在使用价值上就表现为剩余产品,表现在价值上就是剩余价值。实际上,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范畴,马克思研究的虽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剩余价值问题,但他没有把剩余价值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范畴,而是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在一定劳动生产率基础上、在商品经济不同发展阶段上共有的范畴。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如果我们把工资和剩余价值,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独特的资本主义性质抹掉,那么,剩下的就不再是这几种形式,而只是它们为一切社会生产方式所共有的基础。”[9]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般剩余劳动,作为超过一定的需要量的劳动,必须始终存在”[10]。这就是说,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是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学范畴,它们的形成和积累对一切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剩余劳动和剩余劳动产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存在的。没有生产发展水平的提高,就没有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没有超过必要劳动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上述观点,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现象和经济运作规律的认识。

(2)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归宿理论的重点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归宿的理论,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体系。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入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从历史过程来讲,都与商品经济密不可分,因而,要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必须首先剖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定性、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是从商品这一现象入手的,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创建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因而这部分的教学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二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由此从总体上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归宿。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运作本质的理论基础。关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教学中应重点阐述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构成价值实体的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抽象劳动。

第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它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也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关。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的过程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第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与规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并未违背价值规律,相反这种背离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时,价值规律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后果:一方面,它自发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另一方面,其作用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和盲目性,因而难以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第四,货币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货币的具体形式及货币的职能也在不断发展。货币的具体形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第五,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等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都源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一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商品经济和私有制的存在,决定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到解决。

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中可以引申出一些重要的、具有认识和实践指导作用的结论:其一,马克思关于价值的实体是劳动以及劳动二重性的观点,第一次明确告诉人们,是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和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人们正确理解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二,马克思关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观点要求人们,在发展商品经济的过程中自觉按照价值规律办事,注意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其三,马克思关于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结果的观点告诉人们,货币的出现是和商品生产紧密联系的,货币的产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的出现也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其四,马克思关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的观点告诉人们,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中一切其他矛盾的源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及分配的理论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作本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关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应重点阐述如下基本观点:

第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阐明了劳动力商品的性质,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成为“自由人”,能自行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丧失劳动资料,成为“无产者”。劳动力作为商品,不但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而且还具有其特殊性——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而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这并不等于说,剩余价值是由全部资本带来的。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变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重要物质条件,但只有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才带来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资本家总是尽可能地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方法。

第三,资本积累的结果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胜利的历史趋势。为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要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不断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利用其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价值去扩大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以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伴随着资本积累,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财富的创造者——无产阶级却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因此,资本积累的结果必然导致社会财富的占有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不仅如此,资本积累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因此,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从而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第四,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在流通中实现的。要深刻认识资本增值的秘密,不仅要考察资本的生产过程,还要考察资本的流通过程。个别资本的运动过程包括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两个过程。资本循环要经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三个不同阶段,在这三个不同阶段,资本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并依此转化,完成整个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值,才能不断地带来利润。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就是资本周转。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只有实现了这双重补偿,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要实现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和价值上的双重补偿,客观上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决定了两大部类的生产具有盲目性,会导致两大部类生产在规模上和结构上经常处于失衡和脱节状态,直至引发经济危机。

第五,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有两种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也包括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制度,如“泰罗制”和“福特制”。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工资水平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提高,但这并不改变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第六,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剩余价值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资本在部门间的流动,使得利润率平均化,形成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分配原则,在此基础上,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分别获得了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地租等相应份额,完成对剩余价值的瓜分。从这一点看,雇佣工人不仅受到企业主的剥削,而且受到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剥削者的剥削。

第七,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种基本矛盾表现为:其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其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种周期性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阶段性决定的。

从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中,也可以引申出一些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的重要结论:其一,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剩余价值生产的观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逐,是永无止境的,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一切方面,都服从于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需要,受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其二,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所揭示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具有当代意义。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如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规律、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社会资本再生产与流通规律、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等,不仅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对于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如根据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的观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积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积累机制,同样要依靠企业追求利润的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同时,还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只有将这两方面形成一个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积累的不断增长。又如,根据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规律,要求社会生产必须按比例发展。按比例是指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相互适应和价值量上相互协调两个方面的统一。只有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物质形态上互相符合需要,才能进一步谈得上数量上的协调。全面把握按比例的要求,对于有效地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运行本质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及最终归宿的理论。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重点突出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第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社会化和资本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深度、广度也日益增强,资本输出、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经济全球化就是它的突出表现。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和客观进程。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和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则既是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发生着一系列新变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另一重要原因。经济全球化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外部条件。

第四,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此起彼伏、曲折复杂。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着三个方面的客观条件:提供最重要的物质准备即生产走向社会化;提供着社会化管理机构的准备形式即垄断组织和国家垄断;提供着资本变为社会财产的过渡点即股份公司和垄断资本。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和最终归宿的观点中,可以引申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其一,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新形式的观点告诉人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在其制度范围内对生产关系所作的调整,这种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其二,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重要趋势的观点出发,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利弊,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做到趋利避害。其三,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的理论没有过时。“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不能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确实发生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重大变化,但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接受或者促成这些变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但这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其四,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的观点,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因而应当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同时这一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