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沃尔夫哲学的两重性和历史地位

沃尔夫哲学的两重性和历史地位

时间:2022-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沃尔夫还是第一个使莱布尼茨哲学成为德意志民族的哲学的人。沃尔夫还最早把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用德语发表,虽然他不同意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沃尔夫哲学和前此的西欧大陆唯理论哲学一样,蕴涵有两重性。总之,上述诸种调和倾向表明,沃尔夫哲学依然具有折中的两重性质。在近代哲学中,沃尔夫哲学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沃尔夫哲学的两重性和历史地位

如前所述,沃尔夫是莱布尼茨哲学的直接继承者。他的哲学本身并无新颖独创的见解,其主要原理几乎都从莱布尼茨唯理论哲学导出。其内容和特征乃在于为提供17世纪思辨“形而上学”的完整结构,力图排除莱布尼茨哲学中的不一贯或矛盾之处,把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纳入系统的形式;并用孤立的片面的抽象的思维范畴来说明“形而上学”的对象上帝、灵魂和世界,和用斯宾诺莎的数学方法来陈述“形而上学”。按照沃尔夫的看法,真正的科学应当有自己的体系的阐述;在德国,他就是认为必须使“形而上学”具有科学性质和严整体系的第一个人。他铺下了德国人系统地研究哲学的地盘;后来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都严格地遵循这个观点,重视哲学的体系化。

沃尔夫还是第一个使莱布尼茨哲学成为德意志民族的哲学的人。众所周知,莱布尼茨的哲学著作绝大多数是用欧洲通行的拉丁文或法文书写的。而沃尔夫对莱布尼茨哲学作系统论述的著作则大部分是用其祖国的语言——德语书写的。其间他奠定了德语的哲学词汇学。这就促使莱布尼茨哲学在德国获得了广泛的传播,成为德国的公共财产。沃尔夫还最早把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用德语发表,虽然他不同意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黑格尔对此曾说,“只有当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掌握了一门科学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门科学属于这个民族了;这一点,对于哲学来说最有必要”(13)。毕竟祖国的语言对于人们表达和理解一种哲学是最直接的。在当时,用德语书写哲学的,也还有与莱布尼茨同时代的德国启蒙哲学家托玛秀斯和契尔恩豪森,他们也分担了这种贡献。

正是基于上述对莱布尼茨哲学的系统化和广泛传播,沃尔夫哲学才形成为一个学派;他的一位学生毕尔芬格尔把这种哲学叫做“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当然,这一名称不尽精确;它多少忽略了沃尔夫与莱布尼茨的不同之点。实际上,沃尔夫对莱布尼茨哲学的解释还有偏向于笛卡尔的方面,他不仅把斯宾诺莎的方法和莱布尼茨哲学结合起来,也还把笛卡尔的一些原则和这种哲学结合起来。

沃尔夫哲学和前此的西欧大陆唯理论哲学一样,蕴涵有两重性。首先,如前所述,沃尔夫一方面曾深受近代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哲学的影响,在宇宙学上是一个严格的彻底的机械论者,明确地主张物体是机器,有生命的物体也是机器,世界按机械的力学规律必然运转,并可通过数学计算和逻辑推导作严格的描述;但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他所处时代在德国和英国流行的目的论的理论,认为世界不可能机械地被创造,它只是在上帝把它置于秩序中后才能开始机械地运动,运动的规律依赖于上帝的安排和命令。对他来说,整个世界和诸物体的构造都旨在实现上帝的智慧和目的。这说明,沃尔夫哲学具有调和机械论和目的论的企图。众所周知,莱布尼茨在世界动因问题上曾力图把“动力因的解释”和“目的因的解释”调和起来,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动力因和目的因;目的因是本质、基础,动力因是现象,从属于目的因;整个自然界最后都要从属于上帝的目的。如他说过,“物体的自然力量全都服从机械规律;而心灵的自然力量全都服从道德规律。前者遵循致动因的秩序;而后者遵循目的因的秩序。前者没有自由地行事,像钟表那样;后者则是有自由地施行,虽然它们严格地和这样一种钟表相一致,另一种最高的自由因已事先使这钟表和它们相一致”(14)。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沃尔夫的观点乃是他为避免他的对手们针对他的宿命论观点的攻击而继承莱布尼茨这种调和倾向的结果。

其次,沃尔夫还在认识论上具有调和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倾向。沃尔夫的“形而上学”强调用理性思维把握对象和用数学方法陈述知识,这表明他是一个唯理论者;但他并不完全忽视经验的作用。如他作为唯理论的心理学者认为自己建立的是关于灵魂的纯粹唯理论科学;可是这一学说乃以对灵魂能力进行分类为根据。这一分类表是:“Ⅰ.认识能力:(1)低级活动:肉体的感觉,想象,创造能力,记忆(遗忘和回忆)。(2)高级能力:注意和思索,悟性。Ⅱ.愿望能力:(1)低级活动:愿意和不愿意、感性的欲望和生理的嫌恶,激情。(2)高级能力:欲望和不欲,意志自由。”在这里,认识能力显然是从“低级官能”、感觉能力开始的。这就是说,实际上他总是在用感觉、心理活动的事实来规定灵魂实体,以经验论的心理学为基础的。关于这点,冯特曾说过,“沃尔夫在自己的经验论心理学中,企图只从基本的表象力中引导出各种能力,而他的唯理论心理学大部分都是研究这个问题的”(15)。此外,沃尔夫在谈论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区别时,认为物理学是关于世界的偶然特性的经验学问,并提倡研究者坚持观察和实验,否弃对关于感觉不到的事物的未知原理的抽象假设。这也是他企图调和唯理论和经验论倾向的表现。当然,这并不排斥在他的“形而上学”中唯理论是绝对的基本的方面。总之,上述诸种调和倾向表明,沃尔夫哲学依然具有折中的两重性质。

在近代哲学中,沃尔夫哲学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沃尔夫自年轻时起深受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的经院哲学的影响,他的哲学就是莱布尼茨和笛卡尔的“形而上学”与繁琐的旧经院哲学传统的结合;但他的唯理论思想表明,他虽把理性思维理解或归结为“知性思维”,毕竟是在强调惟有凭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形而上学”的对象,从而用理性思维取代了宗教信仰,排除了经院式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在他那里,近代西欧大陆唯理论哲学中具有的理性启蒙精神并未消失。他一度曾遭到虔信派的攻击,被冠之以“无神论者”的罪名,勒令离境,其主要原因即在于此。

但是,另一方面,从近代西欧大陆唯理论哲学的发展看,沃尔夫哲学不仅把莱布尼茨哲学系统化,而且把它浅薄化了。首先,沃尔夫的“形而上学”与灵魂不朽的观点,甚至还与浅薄的目的论观点相联系。关于这点,恩格斯曾指出,“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最高的普遍的思想,是关于自然界安排的合目的性的思想,是浅薄的沃尔夫式的目的论,根据这种理论,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而整个自然界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16)。实际上,如果一般关于事物的概念或由存在的事实所提供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在自然科学面前都不能成立,那剩下来的惟有尝试着采取另一种手段,就是看关于现今世界的所有事物及其属性和秩序的经验,能否提供一种证据,帮助我们回到关于存在着最高实体的信念中去。换言之,沃尔夫目的论的出现乃是合乎思辨“形而上学”本身逻辑发展的需要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沃尔夫继承和膨胀莱布尼茨前定和谐学说的必然结果。这样,如果说,在17世纪“形而上学”尚具有积极的、世俗的内容;那么,到18世纪,“形而上学的全部财富只剩下想象的本质和神灵的事物了”(17)。这是沃尔夫“形而上学”体系浅薄性质的重要表现。

其次,沃尔夫虽然师从莱布尼茨哲学,但他也还是对它作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如他的“形而上学”不承认单子所具有的力就是知觉力;他在谈论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学说时也仅限于身心关系而不涉及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等等。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他的“形而上学”把莱布尼茨哲学中富有探索精神的积极的辩证法因素都抛弃了。如前所述,莱布尼茨哲学曾涉及关于同一性和差别性、间断性和连续性、主动者和被动者、量变和质变、个别和一般、有限和无限、可能性和现实性以及自由和必然、善和恶等等一系列成对的范畴,他对它们的解释在不同程度上都蕴涵有“亦此亦彼”的对立统一的因素;而沃尔夫则对它们都作了“非此即彼”的理解和解释。在他那里,莱布尼茨哲学中所表露出来的辩证法因素是看不到的。朗格对此曾说过,“莱布尼茨是在散乱的形式上偶然发表他的深邃思想;但在沃尔夫,一切都成了体系与法式。思想的锐锋失去了”(18)。这是沃尔夫哲学的极端浅薄的性质的又一表现。沃尔夫对莱布尼茨哲学的种种浅薄化表明,他的哲学作为莱布尼茨哲学的直接继续,已片面发展成为纯粹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体系,是十足的“假学问”了。可以说,他的哲学更多地体现了那个时期德国市民资产阶级特性的软弱和保守的方面。

沃尔夫哲学在德国以至西欧大陆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康德哲学问世之前,他的哲学一直成为在德国各大学讲坛上有直接影响的官方哲学;他的著作被当作“教科书”使用。在当时,美学家鲍姆加滕(1714~1762)和苏尔兹尔(1720~1779)、神学家莱马尔斯(1694~1768)、认识论者蓝谟伯特(1728~1777)以及美爱尔(1718~1777)、门德尔松(1729~1786)等都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的信徒。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求学期间也曾是沃尔夫主义者。此外,法国在18世纪40年代也曾出现过不少信奉沃尔夫唯理论的人;在西班牙和意大利,沃尔夫的著作甚至受到许多天主教哲学家的欢迎。诚然,沃尔夫所倡导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一直延续到黑格尔时代,才受到沉重的打击;但沃尔夫哲学作为学派则在他死后,在“通俗哲学”的冲击和虔信教派思想的复活下,不久就瓦解了。沃尔夫哲学在18世纪的出现和瓦解宣告了和标志着近代西欧大陆唯理论哲学发展的终结,正如休谟哲学是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发展的终结一样。

【注释】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85页。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88~189,187页。

(3)李石岑:《朗格唯物论史》(上卷),中华书局1941年版,第469页。

(4)转引自卡拉毕契扬:《康德哲学的批判分析》,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06页。

(5)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65页。

(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1页。

(7)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2页。

(8)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4~105页。

(9)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3页。

(10)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7、108页。

(1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29页。

(12)引自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91、192页。

(1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87页。

(14)陈修斋译:《莱布尼茨与克拉克论战书信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2页。

(15)见冯特:《生理心理学的基础》;转引自卡拉毕契扬:《康德哲学的批判分析》,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28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9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2页。

(18)李石岑:《朗格唯物论史》(上卷),中华书局1941年版,第4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