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淺談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中子學的地位及意義

淺談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中子學的地位及意義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談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中子學的地位及意義_諸子學刊第9辑談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中子學的地位及意義鄒 豔目前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視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中,人文素質教育必不可少,而要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子學正是一劑“良方”。因此,子學在當今大學生心目中是陽春白雪,不免曲高和寡。再次,子學的普及

淺談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中子學的地位及意義

鄒 豔

目前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視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學界對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也多有探討。2004年,《光明日報》就曾展開關於“人文素質”的討論。近年來也出現了不少探討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論文,如:周金生、彭書雄《人文學科與人文素質》[1]、王申紅《通識教育與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2]、駱賓等《論國學教育與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3]、侯景娟《文學經典閲讀與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研究》[4]、黄景中《詩書教育與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5]、譚朝炎《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6]等。儘管學界很關注傳統文化對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中的積極作用,但大多凸顯的是傳統文化中例如唐詩宋詞等文學經典,以及陶淵明、杜甫等大詩人的人格魅力在人文素質教育中的熏陶作用,對子學在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和意義討論相對少些。

陶行知説過,千學萬學學做人,“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7]。教育部1998年頒佈的《關於加强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大學生的基本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大學生如何從汲取知識的主體順利地成長為用知識服務社會的主體,是“天之驕子”跨出象牙塔時要走好的第一步。人文素質是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的關鍵。筆者由於一直在高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除了為中文系的學生授課外,還為全校學生開設了公共選修課,因而有機會接觸到工科、理科,以及中文系之外的其他文科專業的學生。在十幾年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有意識地關注當代大學生的擇業觀、價值觀,發現文科專業背景的學生與純理科專業背景的學生在人文素養和人文理想上存在很大的區别。人們也越來越感慨現代高度發達的網絡和壓力山大的生存空間給當代大學生帶來的極大困擾。“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當代絶大部分大學生在象牙塔裏學習和生活的心理狀態。他們或為生活奔波,或為學業忙碌,周圍洋溢着濃郁的商業氣息。學校的文化牆和宣傳欄中充斥着各種考級廣告和兼職信息。在商業運作和商業信息司空見慣的象牙塔裏,人文素質的培養和人文知識的積累難免顯得有些薄弱。

受實用主義價值觀影響,當代大學生普遍表現出務實化、個人化和功利化的特點。綜觀目前在校大學生人羣的生活狀態,大致可以概括為三類:考證族羣、實踐族羣、考研族羣。考證一族與社會實踐一族殊途同歸,其目標都是就業。考證的同學在短短四年内不僅要考英語四、六級證書,還要考電腦等級證書、教師資格證書、英語口譯證書、報關資格證、普通話等級證,甚至機動車駕駛資格證也是很多在校生人手一本的證書。社會實踐一族則花很多時間奔波於就讀城市的各行各業中,他們以獲取社會實踐經驗為主要目的,加强對社會的瞭解,積累社會經驗,尤其是職場經驗,有的同學甚至以在讀生的身份赴國外機構從事勤工儉學。考研一族則抱着繼續深造的目的,在加强英語學習的同時,加緊對自己感興趣領域的專業知識的學習。在華燈閃爍的都市裏,在寧静而匆忙的校園中,這些腳步匆匆、目標明確的追夢者也有茫然的時候。當被問及理想時,他們滔滔不絶,頭頭是道,目標明確,但是當被問及自己與社會、與他人的關係時,卻常常啞口無言。因為在很多人看來,一切努力似乎只是為了個人的理想,而這個理想又大都聚焦於“小我”。當遇上困難與挫折後,當現實與理想發生衝突時,他們往往會變得茫然失措,也容易失去前進的動力。事實上,除了上述三種類型外,還有極少一部分同學,既没有短期目標,也没有長遠計劃;既看不起為生活忙碌、為學業匆匆的同伴,也不想利用培養技能的各種機會。在他們看來,一切都來得自然而容易,根本不需要努力和打拼。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中,人文素質教育必不可少,而要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子學正是一劑“良方”。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詩·小雅·車轄》。鄭玄箋注:“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朱熹注解説:“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則可仰,景行則可行。”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專門引以讚美孔子:“《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後來高山景行往往成為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的代名詞,而這恰恰是在校大學生對子學的感受。子學産生在先秦社會,是先秦諸子對社會、宇宙、人生、世界的看法,是歷經幾千年大浪淘沙沉澱後的精神財富。那麽為何在當代大學生的心目中,子學卻顯得陌生、莊嚴、肅穆,常常使他們敬而遠之呢?究其因大致如下:

首先,子學的文學性不强。在中國文化初創時期,子學便以非純文學的形式出現在歷史舞臺上。先秦哲人留下的著述,不論是儒家道家,還是墨家、法家等,都是以説理文的形式出現,是哲人表述自己政治主見的言論。非純文學的特殊角色決定了子學側重哲理的思辨,閃現的是智者的智慧,不同於一般的文學作品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或鮮明、高大的人物形象。在幾千年的傳承過程中,子學的接受主體主要出現在哲學領域。即便是以寓言説理見長的《莊子》和以比喻説理見長的《孟子》、《荀子》,故事性也没能成為主要亮點。因此,在傳播和接受的過程中,文學性不强的子學在後世的接受範圍較為有限,自然也就不會被當成啟蒙讀物來推廣了。這是子學未能成為諸如四大名著、唐詩宋詞那樣“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經典的重要原因。

其次,子學距離當代社會時代久遠。子學産生在社會轉型期,是商周以來傳統知識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子學的創始者是早期文化的承擔者,代表了社會生産力向前發展對社會生産關係提出的新要求,是春秋和戰國時代最新思想的代表。孔孟、老莊、韓非子等對變化中的生産關係提出了自己的構想。然而,隨着幾千年的君主專制統治,子學的自由與獨立的精神在獨尊儒術的大一統思想下被壓抑了,棱角也被磨平。儘管在宋明理學家的努力下,子學得到了與時俱進的新發展,但是早期子學精神的自由靈魂卻漸行漸遠,以至今天,除專業士人之外,子學很容易被當成哲學家、學問家之事看待。因此,子學在當今大學生心目中是陽春白雪,不免曲高和寡。

再次,子學的普及工作尚未充分。子學在世人心目中更多的歸屬於哲學,往往被看成是哲學家的事情,與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大關係。由於先秦子學産生在文學尚未獨立的時期,子學著作出現之初便以哲學著作的身份展現在人們面前。儒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是治國之道、為政之道。老莊的清静無為思想是出世之道。法家、墨家的思想體系也均針對社會秩序的建立和維護。對芸芸衆生而言,政治是少部分人的事情,每天的衣食住行才是實實在在、關係到切膚之痛的。因此,子學經典對普通人而言,僅僅是偶爾去崇敬、景仰的“另一個世界”,即便是當代大學生,對子學也只是保持心嚮往之、力卻有所不及的敬意。

“人文之始,肇自太極。”(《文心雕龍》)人文肇自太極,太極乃世界本源。人類作為萬物之一,具有與萬物同源的屬性,因此天人和諧共存、天人合一具有天然的基礎。要實現這種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文關懷是重要途徑。《周易》説:“剛柔交易,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關懷是人格塑造的核心,而人格塑造又是整個人文素養的核心。人文素質包括思想素質、知識素質、審美素質等。素質教育是指將人類的優秀文化成功地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等環節,使其内化為人的人格、氣質、修養等,成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内在品質。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主要包括人文知識、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四方面。其中,文化理念是人文思想的核心,人文方法則是學會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決問題,是人文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可見,人文精神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和人文方法。蔡元培《全國臨時教育會議之開會詞》説:“當民國成立之始,而教育家欲盡此任務,不外乎五種主義:即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公民道德、世界觀、美育是也。五者以公民道德為中堅,蓋世界觀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軍國民教育及實利主義,則必以道德為根本。”[8]道德、人格修養是人文素質教育的關鍵,子學的豐富内藴與深邃思想可以為大學生人格塑造提供營養。

子學關注社會、關注國家,可以為當代大學生樹立宏觀理想、培養人文關懷、塑造人格指引方向。子學中的儒家强調積極入世,被無數志士仁人尊為人生守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孟子·公孫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學》)這些思想均體現了儒家高度的責任感,並使儒家獲得了極大的、恒久的信任。即便在國門開放的時代,也被衆多外國友人接納,甚至被視為打造世界“新人文主義”的核心。美國評論家、新人文主義文學批評運動的領袖白璧德先生,對儒家哲學給予了高度評價,視儒家思想為解決社會價值危機的唯一出路。“五四”時期,一批知識分子出國留學,在他們冷静客觀地比較中西文化後,發現西方文化並非盡善盡美,也存在諸多弊端,於是便以理性的眼光和同情的態度看待儒學的價值。對家國的奉獻思想也讓儒家獲得了最廣泛的支持。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哲學同樣體現了子學對社會的關注,“至德之世”和“小國寡民”從另外的角度對治理社會和國家進行了設想。當代大學生在商業經濟大環境下,過於重視知識和技能的獲取,普遍追求功利性的學習效果,對個人以外的世界關注較少,為大衆和社會的服務意識較為薄弱,奉獻精神較為缺乏,這些人格上的不足與他們的立志不高遠、理想不宏大有密切關係。過於重視功利主義,就會局限於對實際收益的知識和技能的訓練;過於重視謀生能力的培養,會導致人被物質異化,使人淪為職業培訓機構或技術訓練的機器。在中國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曾經出現過宣揚“大我”,淡化“小我”的創作潮流,“大我”指革命者,“小我”指詩人自己。儘管這種創作理念打上了特殊時代的烙印而被抨擊過,但呼唤“大我”即强調個人對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實屬必要。新時代下,“大我”不僅僅是精英和無我的代名詞,還代表了一種民胞物與的胸懷,那就是既要有愛國主義和民族認同的志向,也要有樂於助人、珍視友情的品質,以及關愛家庭和重視親情的情感態度。

子學關注人情、人性、人生,是當代大學生提升自我修養的金鑰匙。孔子對為政之道提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顔淵》)這些思想顯現了孔子對“民”的重視和對“人”性的尊重。事實上,子學普遍對“人”充滿了敬意,各家各派都對人情、人性進行了有效探索。墨家有“兼士”,儒家有“君子”,道家有“赤子”、“至人”、“神人”、“聖人”,這些都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孔子强調“仁者,愛人”,認為關愛他人是仁者的處事之道。孟子主張“人性本善”,人之有“四端”猶如人之有四肢,對人性進行充分肯定。道家也强調人性,重視人性的真、實、自然,“念德之厚,比於赤子”,推崇單純如渾渾無知的嬰兒,以及“遊乎無何有之鄉”、“遊乎塵垢之外”、飄飄然的藐姑射神人。道家推崇的是特立獨行的人格,對此,張岱年論述為:“人之本性,道家亦名之曰‘性命之情’,情者真實之義,性命之情即性命之真。”[9]墨家的理想人格則是“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要求有很好的内在品質,能言善辯,擅長各種技能和知識,能够做到:“為高士於天下者,必為其友之身,若為其身;為其友之親,若為其親。然後可以為高士於天下。是故退睹其友,饑則食之,寒則衣之,疾病侍養之,死喪葬埋之。兼士之言若此,行若此。”(《墨子·兼愛》)

子學的人性觀照為大學生提升人文素質開拓了思路,提供了借鑒。儒、道兩家向來為士人思想的兩翼,古往今來,儒家激勵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揚帆起航,道家又為在奮進途中坎坷失意的人們提供精神家園。教育部在《關於加强大學生文化素質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大學生的素質教育,以文化素質為基礎,文化素質又以人文素質為重點。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三重生命的統一體。教育的終極不是關注教育本身,而是關注人。追求人性的完美、和諧發展,是教育的志向。當代大學生除了技能訓練,培養科學精神外,更應重視自身人文知識的積累、人文素養的積澱、人文氣質的培養,提升人文素質,充分挖掘自身的内在道德品性。

人文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人做人”,學會做人的首要任務就是勵志,只有志向明確而堅定的人,才不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在挫折和困難面前才能保持一顆持久而堅韌的心。著名心理學家加涅認為,人的素質可以分為先天素質、習得素質和發展中形成的素質三大類。先天素質是不能改變的,習得的素質是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的,發展中形成的素質是先天和後天相互作用的結果[10]。因此,加强勵志教育就是充分培養和挖掘“發展中形成的素質”。

隨着時代的變化,人們的價值體系和社會存在價值都在發生變化。當代大學生從原來的“天之驕子”變成了“天之焦子”,他們的擇業觀、人生觀、價值觀、家庭觀的形成都離不開社會的大環境。據一份關於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和心理素質的調查報告顯示,當代大學生在價值觀上出現了“功利化”、“多元化”傾向。部分大學生受不正之風和消極腐敗現象的不良影響,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影響,把“挣很多錢,當官發財”作為人生幸福的標準,失去了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甚至一些大學生産生了厭學情緒,不刻苦學習,一些人把大學文憑作為出人頭地、謀取金錢地位的跳板,學習上缺乏動力。在心理年齡上則表現為滯後發育,對家庭的依賴心理比較嚴重。面對各種壓力和困難,大學生表現出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脆弱。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大學生大都感到彷徨、迷茫、無助。這和當代大學生成長的環境有關,獨生子女在家集各種寵愛於一身,從小幾乎没受到挫折,物質享受又往往極為豐富,從而使得不少人缺乏艱苦奮鬥、獨立自强的精神,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遇到困難或緊急情況經常感到不知所措,遭受失敗後也往往悲觀失望,同時還容易受到外界的左右。可見,人文精神的培養和人文素質的提高有待於信仰和志向的驅動。

在我國古代,勵志教育建立在道德教育基礎之上,這種重道德的傳統始自先秦諸子學崇尚道德修養。儒家、墨家、法家、縱横家都積極入世,由於各種原因,墨家、法家、縱横家在後世傳承中逐漸淡出了歷史舞臺。張岱年先生把儒學分為深、淺兩個層面,認為淺層的儒學是指那些維護等級制的思想,而儒學中的微言大義則是深層的涵義。儒學的淺層思想應當批判,而儒學深層的内涵則具有普遍價值。他説:“儒家學説中確實具有一些微言大義,‘微言’即微妙之言,‘大義’即基本含義。微言大義即比較具有深奥精湛的思想,亦就是儒學的深層義藴。”儒學是有時代性的,時至今日,儒學的許多觀點(主要是淺層思想)都已過時,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重要觀點(主要是深層思想)卻具有相對的‘普遍意義’,雖非具有永恒的價值,但至今仍能給人們以深刻的啟迪。儒家的理想是治國平天下,同時也講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將人生之中遇與不遇巧妙地統一。欲“達”要先勵志,要勵志就要修身,因此孔子提出了“君子”作為他的理想人格代表。“君子”被孔子描述為“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君子”除了具備理想的人格魅力外,還要有堅毅、執着的品性:“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朝聞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總之,“君子”要具備優秀品質。這些觀點是超越時代、超越階層的真理。儒學有效地組織社會、安頓人生,已形成滲入國人骨髓的文化基因。其不僅有着深厚的歷史積澱,更有着廣泛的社會影響和久遠的生命力,可以為當代大學生理想的確立和追求指引方向。從為“仁義”獻身的人生追求,到“治國、平天下”的價值追求,均體現了儒家的奉獻精神。

借鑒子學精神,可以加强勵志教育中的人文知識和人文素養。作為以漢語為母語的語境下長大的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經典都有或多或少的接觸,對孔孟、老莊、唐詩、宋詞都不陌生,但常常只能以樸素粗淺的方式體會哲學深邃的思想。大學生雖然是社會的精英人羣,若真正要求他們闡釋經典中所藴涵的豐富内涵,卻往往道不清、説不明。筆者曾經調查大一學生對“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中“文質彬彬”的理解,調查結果顯示絶大部分學生僅僅理解為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有禮貌。事實上,“文”與“質”的内涵極為豐富。筆者從大學生心目中的偶像説起,再談及大學生的理想人格,一方面從人文素養角度講授了“文質彬彬”,揭示其與大學生為人處世的關係,另一方面從藝術審美、文學鑒賞的角度,講授“文質彬彬”在古代文論中的意義。從學生們聽課的積極和熱情來看,筆者認為這堂課的成功主要是抓住“文質彬彬”自身的魅力展開。我們在講授子學時若能結合大學生需要獨立面對生活的實際情況,抓住大學生關心的問題來展開,那麽文學鑒賞、文學理論就生動具體,也更容易為大家理解了,學生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既然子學源自人生,我們在傳授和傳播時,也要立足人生,立足社會,方能真正挖掘子學的精神魅力。

大學生對子學懷着一種崇敬的心情,一方面很想瞭解子學、走近子學,另一方面又礙於時代久遠,解讀起來難度大而失去信心,頗有一種近在咫尺、遠在天邊的感覺。可見,普及子學,讓每位大學生熟悉子學的精神,既是大學生提升其人文修養的内在需要,也是當前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方法。“新子學”的提倡和建立,不僅賦予子學新的時代内涵,也極大地方便當代大學生認識、瞭解、接受子學。牢牢建立在傳統子學根基上的“新子學”必將賦予舊子學新的魅力,使之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人生!

(作者單位:南昌大學中文系)

【注释】

[1]《光明日報》,2004年8月30日。

[2]《人力資源管理》,2012年07期,第180~182頁。

[3]《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年08期,第32~37頁。

[4]《九江學院學報》,2012年03期,第87~89頁。

[5]《教育評論》,2012年05期,第60~62頁。

[6]《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6期,第100~102、110頁。

[7]《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174頁。

[8]《蔡元培文集》,綫裝書局2009年版,第6頁。

[9]《張岱年文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1頁。

[10][美]約翰·S·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王承緒、鄭繼偉等譯,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