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华文化的复兴与中国历史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华文化的复兴与中国历史文化产业的发展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中华文化的复兴与中国历史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的和平崛起带来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国发展历史文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很多障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成为发展我国历史文化产业的重要课题。

三、中华文化的复兴与中国历史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的和平崛起带来了中华文化的复兴。发展历史文化产业,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发展历史文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很多障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成为发展我国历史文化产业的重要课题。

1.中华文化的复兴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中国历史文化是全球各种文明中唯一没有出现中断的、万年绵延的伟大文明的集中体现。直至清代中叶以前,中国一直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国民经济体和世界经济文化的几大中心之一,中国文化与古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犹太等文化并称古典文明之最。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从夏商周三代,中经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到宋元明清,上溯几千年甚至百万年都可以找到历史文化的依据和根源。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而在历史上中国又恰巧为低度的文化所包围。中国始终是“文化的输出者”或“文化的出超者”,那时中国确实拥有“万国衣冠拜冕疏”的“天朝荣光”。1840年,西方文明挟起枪炮,以侵略者及蛮荒探险者的姿态横冲直撞地叩开中华民族的大门,中华民族在转眼之间,完全暴露在西方的枪炮之下。中国的“中”的世界观遭到了挑战,从前所环绕的“低度的文化”所形成的“华夏至上”的历史条件也已经不复存在。西方的科学技术,西方的文化使整个世界的结构产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数千年来所有的“天下”观念已成为幻影。由于中国对外的节节失败,步步沦陷,几乎使中国的思想政治、经济组织、社会结构发生了彻底的形变。在中国文化全面的失落形势之下,孔庙已尽失昔日的光彩。从而,民族的“思想模态”如赖伐生所说,由“我的,所以必是真的”变成了“西方的,所以必是真的”(west and true)。这是一个180度的转变,所谓“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观念就是在这种价值取向转变下产生的。鸦片战争以后的较长历史时期中,一些知识分子在西方的船炮威胁下失魂落魄,产生了一种颓废的情绪,认为中国的文化一无所值。开始对中国的历史全面否定,国人陷入文化自卑的泥淖之中。

1915年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为标志而兴起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使新文化运动达到新的高潮,掀开了思想解放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崭新一页。国人不断接受新文化的洗礼,文化观念不断发生着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二百方针”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提出后,我国科学文化事业逐渐繁荣,创造了多姿多彩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但“文革”时期,文化领域遭受浩劫,历史文化成了“彻底破除”的对象。

改革开放以后,国人不断奋斗与努力,不仅将内忧外患、积贫羸弱的中国改造为独立自主、初步繁荣的现代国家,并且和平崛起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中心之一,外国观察家称许为“重返全球第一国民经济体之旅”。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和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200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的统计,1990—1999年,全球59个主要国家中,中国人均GDP增长率排名第一。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1978年的GDP为3 624.1亿元[7],2005年的GDP为182 321亿元,增长大约50倍。一些机构和学者还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出预测。世界银行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都估计,到2020年中国GDP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开始崛起。

崛起不仅意味着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强大,还包括了道德和文化上的复兴。古今中外历史上大国的强盛,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和广泛传播。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也是中华历史文化最繁荣、影响力最大的时期。在全球化时代,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就必须构建起文化复兴的国家战略。没有或丧失自己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或国家不是真正的民族或国家。中华文明的复兴并不仅仅是经济发达、国际地位充分提高,更应该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得到很好地继承与发扬。

2.中国发展历史文化产业的必要性

在今天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发展历史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人类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发展历史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大众综合素质、欣赏口味的进一步提高,那些通俗甚至庸俗化的文化产品不可避免地最终被大部分消费群体所抛弃。镶嵌有文化信息的特色商品特别是对于蕴涵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文化商品会得到社会大众的青睐。同其他产业相比,发展历史文化产业所凭借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增加价值。历史文化产品投入少、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历史文化产业,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选择。

第二,发展历史文化产业是人类进步的必然要求。法国的弗朗索瓦·佩鲁教授在《新发展观》中指出:如果新的发展研究不能深入到人的思想深处,那么,对于这种研究以及有这种研究所要求的总体调整的思考将会是肤浅的,并且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在我们的改革实践中,如何明确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把经济的增长与人类及社会的进步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能否成功的关键。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情,而是全民族甚至是全人类共同的事情。在当今社会,忙忙碌碌的人们很少能够停下脚步细看我们身边的世界,也很少在一定的高度上思考一下我们的昨天,放眼一下我们的未来。也许让这些忙碌的人停下来很难,但我们可以让人们忙碌的对象发生一些改变,在这些对象中加入一些有价值的文化元素,通过量上的改变最终达到质的改变,在流行文化解放我们感官欲望的同时,用真正有生命力的历史文化精神来填补我们解放出来的思想内核,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保存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使社会真正地得以发展,使人自身真正地得以完善。

第三,发展历史文化产业,是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发展理论及发展实践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仅仅把发展定格为经济指标的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极其肤浅和狭隘的,更重要的是赋予发展理论以人类特有的人文内涵。“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8]社会现代化的根本内涵决不仅仅是生产技术的现代化,究其本质来说应该是文化的现代化,是人的精神的现代化。文化即人化,人类的发展史证明,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人类的优秀文化,各个民族的文化灵魂无不体现为人类为自身追求真善美而做的努力。把蕴涵人类优秀传统的历史文化加入到我们所感知的日常生活中来,以市场为手段,以商品为载体,不但是在最大限度地吸收利用人类所创造的价值,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市场经济的反作用力,保证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3.中国发展历史文化产业的优势

中国有发展历史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广大人民群众也有消费历史文化的需要。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社会及政策环境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是发展历史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

第一,中国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有着5 000年文明长河而不曾中断的国家,悠久的历史文明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种类丰富。就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唐墓的壁画、皖南的民居、长沙马王堆的汉墓、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风景名胜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武夷山古建筑群、布达拉宫、苏州园林、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大足石刻、洛阳龙门石窟,还有众多的出土文物等等。另外,还有“传统戏剧(包括昆曲、藏戏、川剧、汉剧等)、民间工艺(包括剪纸、泥塑、面塑、雕刻、竹编、纺织及印染等)、民间音乐歌舞(包括器乐、木偶、皮影、曲艺等)和民间特技(包括口技、杂技和中国功夫等)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往往都包括三个层面的东西:第一层面为物,即文化成果的物化形态,如物态化的古琴、云锦、剪纸等本身,乃承载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第二层面是文化活动过程,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有机结合,包括记忆、仪式、信仰等,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层面;第三层面是文化精神,即物质对象中所凝结并显现出来的深邃、崇高的精神价值,这是无形文化遗产的根本内核。”[9]这些先人的遗泽构成了我们这个古国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这些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做好保护和利用,发挥其产业价值更具有时代意义。譬如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广大昆曲工作者,积极把昆曲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精神文化商品投入到市场当中,与市场相接轨,再加上政府部门的积极配合,使昆曲艺术又焕发了青春。当然,在昆曲被世界肯定之前,我们的广大昆曲爱好者就为保护昆曲艺术而煞费苦心。因此,我们不能等到别人评定我们的东西为“好东西”的时候才加以重视和保护,我们应该自身积极挖掘我们真正的传统文化艺术,使得那些将要消失的“绝活”得以延续和发展,传承生生不息的历史文化。

第二,中国和平发展的社会环境及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政策环境。和平的国内外环境为发展历史文化产业提供了基础性保障。战争对于文化尤其历史文化而言是毁灭性的灾难,每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带给我们的是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甚至是毁灭,八国联军烧毁皇家园林圆明园,一颗璀璨的明珠陨落了,留给中国人民的是永远抹不去的伤痕,留给世界文化的则是永远的遗憾;“文革”十年动乱,历史文化遗产满目疮痍。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失去了就意味着在这个星球的永远消失。历史是明镜,人为的破坏无疑是为历史文化挖掘坟墓,在和平与发展的环境下更应慎重对待历史文化遗产,这是全世界人民应有的责任良知

市场经济和国家的有力政策为历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经济带给中国的是前所未有的改变,经济发展有了正确的目标和途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相应的对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历史文化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发展成一种产业而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在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当属旅游产业。把历史文化包装成商品供人消费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只要和历史文化遗迹有关的产业都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各个地方都在积极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争创历史文化旅游名城也成为城市发展的必要战略。市场经济让人们更多地发现了历史文化的经济价值,这些对于发展历史文化产业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当然不可否认,我们的历史文化产业只是刚刚起步,历史文化的经济价值有时被强调得过多而忽视了其本有的文化价值,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规范操作及其对历史文化的损害,这些已经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市场经济为历史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是提供了一个发展的环境,至于如何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历史文化产业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事实上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第三,我国人民群众对历史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必然要寻求新的市场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成员人均占有财富的逐步增多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社会需求的结构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就会对更高层次的需求有一种积极的动机。当前,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人的较低层次的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社会人,也就是所谓的“经济人”,将会自然而然地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人们开始追求一种精神文化含量更高的生活和消费,社会经济开始向精神文化消费转型,人们花钱不完全是购买物质生活的必需品,而是越来越多地去购买具有内涵的文化商品,购买精神的享受、审美的体验。而历史文化是几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发展历史文化产业可以创造出蕴涵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化产品,这样既可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4.中国历史文化资源转型的困难和障碍

传统历史文化在从人文资源向产业资源的转型中也存在很多障碍,我们应该对此充分认识,这样才能促使历史文化产业更好地发展。

第一,边缘化。历史文化的专业性造成解读困难。历史文化得到充分认可,需要克服一系列障碍,我们把这些传播中的历史文化资源自身的问题称作它的认同弱势。一方面,历史文化知识具有较高深度,不是普及化的素材,容易造成受众的接受困难;另一方面,中国的历史文化容易因为地域的问题,不被大家所普遍关注,其整体意义上传播和研究价值容易被忽略。我们所说的边缘价值,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没有认可度。从狭义历史文化资源来说,知名度是有的,比如以陕西与四川为代表的西部历史文化声名远播,不能够说没有市场。但是史学以及由其延伸出来的具有专业性和一定难度的知识学科,诸如文学、文艺学、哲学宗教学、美学、艺术学等等都不易为很多人理解和接受,传播起来会碰到一些解读上的困难。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历史文化知识看作一种非主流的精英文化,而在文化的历史上,从来就存在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二元对立,精英文化注定就是为少数人所创造和分享的,它总是存在于普通人的文化程度之上,被大多数人所排斥[10]。历史虽然是大众创造的,但是史学与考古学却是少数知识分子所掌握的技能,这些历史文化仅仅在这群专业人士之中创造、传播和分享,对于周围的大千世界来说,它们却是孤立的。

人们对文化知识的认识是有惯性思维的,精英文化,或者说是历史文化被普遍认为是不具备流行性和复制性的东西,它们不够通俗也不能供人娱乐,所以,即使很多人能够在旅游中欣赏文物古迹的美丽外表,却不能真正辨别它们作为历史文化资源的知识价值和产业价值,对它们的接受也只能停留在一瞬间的感官感受上罢了。

第二,曲高和寡。历史文化隐含着文化定位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人们对待历史文化资源的心理决定了历史文化产业的市场局限。以历史文化类的电视纪录片为例,由于此类节目具有高度专业知识,曲高和寡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收视率相应偏低,此类节目长期处于非主流的境地;另一方面,从广义的历史文化来说,因为没有销路,电视制作者也缺乏制作此类节目的动力,使得这样的节目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生存状态,不能有成体系的精品出现。

历史类纪录片向来都是被称为“苦口的良药”,虽然制作精良,寓意深刻,但是对受众要求高,不能走流行化的路线,像某些电视人所说,这类节目就是“一群精英做给另一群精英看的”[11],完全不能奢望有很高的“回头率”,总之是有一些天然的缺陷。文化类节目一向难做,文化和影像存在巨大的偏差。在收视率排行中,文化类节目往往不能和新闻类、电视剧、益智类节目相比;阳光卫视在开播初期兴致勃勃希望将文化与商业融合,打造“历史人文类主题节目库”,到后期遭遇广告和受众的滑铁卢,不得不于2003年转让出了70%的股份,由历史文化频道转变为娱乐综合频道。这些都显示了文化与市场的分裂。

中国的历史文化节目无论在制作水平还是在受众水平上都不能和欧美相比,一直以来有种说法:发达国家的电视观众爱看新闻和专题片,而发展中国家的电视观众偏爱电视连续剧。有怎样的市场需求才会有怎样的制作需要:如美国有很完善的历史和人文类频道,拥有由博物学者,历史、考古学者,动、植物学者,自然地理学者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人文节目的强大的制作班子[12],Discovery每小时的节目制作成本高达10万—100万美元。并且,他们制作的节目早以内容供应商的身份进入了中国,从VCD的市场来看,Discovery在人文类节目中占了很大份额。在法国文化类节目的收视率高达20%,与中国的0.2%形成鲜明对比[13]。在历史文化节目的制作上,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重视程度、节目策划、节目形态,中国电视人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某些价值观念:历史文化无用论。在《失控的世界》一书中,吉登斯指出:“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今天正在出现两个基本的变迁。在西方国家,不仅公共制度而且日常生活都在远离传统。而世界上其他一些仍然维持传统的社会也正变得非传统化。正如我以前就提到的,我认为这是正在出现的全球社会的核心和关键。”在持续现代化的现代都市社会,历史文化究竟有何价值?人类历史的每一点进步,都仿佛意味着对于过去的一种超越。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则似乎更是相对于传统的一种全面的“革新”。在现代都市中,钢筋水泥结构的高楼大厦,取代了过去木石结构的低矮建筑;宽阔的马路,取代了传统的羊肠小道;漂亮的市内公园,取代了往昔泥泞或杂草丛生之地。大企业、大商场、大歌剧院、大文化广场、大体育馆、大娱乐场所等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都充分地标志着现代城市与传统社会的巨大差异。

在我们这个城市化、现代化的时代,传统的东西似乎是与现代的东西格格不入的,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容易被等同于“无用”。弗吉尼亚·沃尔夫把历史学家想象成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小贩。在他看来,不得不邀请历史学家帮忙实在是一件不幸的事;在他看来,他们的解释就像是兑了大量水的葡萄酒。历史学家是那些穿着环裙的太太或戴着假发的绅士的辩护士。要想在历史中获得教训,寻找指导,那只能是竹篮子打水,因为历史值得尊重的只有他那身外套。约翰·赖弗斯则用一种十字军的气概和热情来征讨历史,他宣布:“上帝不是记忆的儿子,而是直接经验的儿子。你不能在精神中崇拜精神,除非你现在行动。沉湎于往昔的人可能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但绝无望成为一名智者。时间的恢复意味着天堂的失却,而时间的失却则带来了天堂的复得。让死者埋葬他们的尸首吧!如果你想在现实每一刻中活着,你就应当让你身后的每一刻死去。”尼采不时地诅咒着他背负的沉重的人类过去的十字架,他渴望自己能从这十字架中解脱出来,像兽类那样地在旷野中自由地奔跑。在尼采看来,人类的不幸就在于他不像那些只有现在、没有过去的兽类,而必须在过去的重负下生活。历史意识使人类天才受到约束,它麻木了行动者的意志,弱化了个性,扼杀了生命的本能冲动,把人类纠缠得疲惫不堪,以致人类失去了现在的意识,失去了创造的潜能。在以上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一部分人便不会去了解历史、解读历史,当然也就不会去消费历史文化产品,制约了历史文化产业的发展。

5.中国发展历史文化产业的途径

中国历史文化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历史文化产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突围本土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相比于国外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合理程度,我国的文化产业特别是历史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坚持“引进来”的发展策略,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从而使我们在这方面少走弯路。“引进来”就是利用市场开放的机会,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理念及具体的制度措施,把对这方面市场的先进认识引进来。另外,还要坚持“走出去”,通过市场参与,真正理解和懂得别人的行为理念和文化内涵;把自己的文化和文化产品推出去,更好地被别的国家和民族所了解和接受。

比如,“中国京剧欧洲行”、2003年10月至2005年7月举办的中法文化年,都是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结果。

建立起国际观念,可以在相互学习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有利于形成东方特色和个性产品,还可以整合全球华人文化资源,把中国历史文化推向全球,追求更大的消费市场,形成更高的产业增长点。

第二,鼓励创新,实现历史文化资源与时代的接轨。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是人的创意,创意的商业价值是难以穷尽的。因此,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经营过程中,要深度介入创意经营,建立价值链条,为产业运作奠定基础。例如,美国文化产业很早就明确了其创意经济的定位。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没有什么文化积淀的国家,它实际上是典型的文化先天不足者。但移民国家的特质和成熟的体制使从事文化产业的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尝试,无拘无束地思考,一往无前地创造。文化产业要求的正是这种大胆的设想和强大的创意执行力。好创意必须与商业化结合起来才能切实产生市场价值,在这方面,作为我们借鉴的范式,美国文化产业对把创意运用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投资、生产、宣传、营销等各个环节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能力。那么在我国文化产业的经营与运作中,也应积极有效地介入深度的创意经营,组合各种社会资源,以社会效益主导经济效益,以商业利润带动文化品牌创造,让历史价值融入艺术作品,建立文化艺术经营的市场链和价值链,为文化艺术的产业化运作铺垫良性发展的有效平台。

任何文化遗产或资源并不能天然地成为产品或商品,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创造,才能成为具有丰厚价值的文化产品。文化生产所依赖的资源可以反复使用,并不是用一点就少一点,但作为内容的文化拒绝模仿和复制,却鼓励进行再创造和创新。在经济学的垄断竞争理论中,保持产品差异被认为是维持产品在市场上垄断的关键力量,文化产品的差异首先是来自价值观及表达手段的独特性。动画片《天鹅湖》不是对柴可夫斯基同名芭蕾舞剧原作的简单模仿,是为了便于儿童理解进行的改编,里面的角色都变成了全新的卡通形象。这样的产品才有创造性,因而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但是我们不能把巨大的文化财产变成巨大的文化包袱,让巨大的文化优越感变成巨大的文化负罪感。为什么我们的花木兰只能做成小人书,而美国却可以把它拍成电影赚足了钱,这就是文化的形式创新问题,我们应该学会利用我们的资源,看看消费者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这样我们才能不至于从一流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国变成二流的没有创意的历史文化产品国。

在创新的过程中,还应分析现代社会接受心理,在历史文化产品中注入现代元素,使历史文化产品具有现代性,实现历史文化资源与时代的接轨。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将使历史文化产业生机无限。

第三,打造品牌,实现历史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现代产业的竞争的重要环节是营销竞争,而营销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品牌,因此,打造品牌是历史文化产业竞争的制胜法宝。

历史文化产业品牌是历史文化产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历史文化产业品牌源于历史文化传统,又以历史文化为特色,成为文化商品的核心,是带动一个综合的经济体系的无形资产的总和。品牌性的历史文化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把传统历史文化有机地融于产品之中,更显得品牌的可“品”之处。历史文化资源最大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凝聚一个地区的文化精神,传承一个地区的文化习俗,具有高知名度的文物古迹还是地区的活招牌,可以提升整个地区的对外形象,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因此,在发展历史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注重把特色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注重以特色文化为代表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集中精力打造人无我有、具有一定影响的特色文化品牌,创造历史文化产业亮点。

第四,实现历史文化的时代张扬——寻求多种产业结合。历史文化产业的最大生命力在于历史文化和其他产业相结合、嫁接、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扩张性历史文化产业。这种新的产业形态最具有新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经济竞争力,在文化产业多种形态中走在最前端,发展空间很大。历史文化与旅游业早已率先结合,这种结合使自然景观成为人文景观,不断增添自然景观的品质与魅力。此外,历史文化产业还可以与传媒业、演出业、娱乐业等多种产业相结合,通过全面交叉嫁接,强力扩展历史文化产业链,提高历史文化产业比重与辐射力。如历史文化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与电视、网络等传媒相结合。陕西电视台的《华山论剑》、《中华大祭祖》就推广了华山的形象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祭祀大典的热潮。以历史文化与电影电视的结合开发影视城也是值得重视的办法。

6.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历史文化资源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传播文化的重要资源,需要保护和传承。而且作为不可再生、价值不可估量的文化资源,如果经营不善,就很可能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历史文化产业要特别注重历史文化的开发与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一,在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即产业化过程中,要杜绝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可持续发展的粗放模式。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文化有了了解和认识,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也逐渐体现出来,人们对此的关注程度和参与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迫切。在开发利用上,一些单位和部门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置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承受能力于不顾,盲目开发建设,违背了保护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由于游客的大量增加,使原本质朴高雅的传统历史文化丧失了特色,变成了商业味十足的旅游点,过多的游人使得不堪重负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迅速遭受破坏。

以西部为例,西部地区在新中国成立的50多年来,特别是近20多年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中,由于人们对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认识不够,采取措施不力,在开发建设中急功近利,只讲索取,不讲保护,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导致破坏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九寨沟等旅游热点,连年超负荷的游客进入,生态、自然、景观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敦煌莫高窟壁画过半染上“酥碱病”,许多壁画在起甲、脱落、褪色,有的甚至仅剩空白的岩壁;个别地方在旧城改造中,过分追求洋、新、奇,而却失去了历史本来面目;延安土窑洞、麦积山石窟以及地方传统剧种、风味小吃、艺术工艺品、特色民居、民俗、民族服饰等文化遗产也渐受侵蚀、破坏和消失,情况不容乐观。

第二,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要注重文化内涵,而不能只看表象复原。不同的历史年代、不同的地域差别,所产生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不尽相同,很多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在开发保护中只注重外在形式的修缮而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挖掘。有些历史文化遗产如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没有严格遵守传统建筑的法式和尺度,随意夸大建筑体量和街区的空间尺度,给人以错觉。更有甚者,在传统历史文化遗产附近另造不伦不类的无历史依据的假古董,严重地破坏了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的形象,玷污了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氛围。

第三,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中要注重开发管理,加大经费支持力度。近年来,中国对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及利用虽然加大了资金投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资金支持力度还不够,特别是用于保护的科学研究费用太少,使得我们在保护利用的理论研究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保护方面的人才缺乏,对于保护的专业指导性不强;在开发和管理方面大多停留在表面的旅游价值上,对历史文化价值缺少挖掘和整理,没有形成开发、利用、保护的完整体系;由于管理混乱而造成了许多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品味下降。

第四,加强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重视和保护。作为非物质形态出现的文化资源,与我们的民族智慧和灵魂血脉相承,保留着我们最纯粹和最古老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但是,这种精神财富正在迅速地离我们远去。比如分布在全国各个角落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有300多个,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现代都市文化的兴起,这些无形文化遗产正日益没落,走向消亡。更不用说曾经广为流传的、人们喜闻乐见的口头文学、民间绝活等等,例如陕北黄土高原的民俗剪纸,20世纪80年代还是铺天盖地,而现在近乎完全消失。

第五,加强针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建设和保护规划。中国正处在一个大建设、大发展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建设与保护、发展与继承的矛盾。要建设,就要有一定的拆迁,就会遇到保护问题;要发展,就有一个如何继承传统的问题。就总体而言,我们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性规划还不够完善,有些地方的保护性规划还相当滞后,保护性的政策法规也不够健全,致使保护工作无章可循,制约了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2006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设立“文化遗产日”对于保护文化遗产意义是积极的,同时也对于全民族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起到提升作用。但设立了“文化遗产日”并不等于我们的文化遗产就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或者是说,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仅有“文化遗产日”是不够的。要真正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还在于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全体国民,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是保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在保护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改变一些地方及官员的一切为经济建设让路的短视行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保护力度,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历史文化保护意识,把文化遗产的保护化为全体国民的自觉行为。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也只有这样,历史文化产业才能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注释】

[1]《关于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市场定价问题》,中国世界遗产网。

[2]〔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邹广文:《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4]《英国旅游产业文化味浓》,载《人民日报》,2003年9月25日第13版。

[5]李书文:《文化产业化的战略问题》,载《软科学》,2004年第18卷,第2期。

[6]孔令友:《挖掘历史文化瑰宝 繁荣秦淮文化产业》,载《求是》,2004年第6期。

[7]《2003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1977—1982年中期规划》,第64页。

[9]龙红:《论人类无形文化遗产》,载《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0]王晓光、秦红:《精英文化能够拯救大众文化吗?》,载《文艺评论》,1997年第3期。

[11]肖静波:《纪录片赌娱乐》,载《青年参考》,2004年4月。

[12]《从枙国家地理杂志枛看人文地理》,www.chinawestnews.net。

[13]田萧吟:《干巴巴的“文化”和泡了汤的“读书时间”》,www.xinhuanet.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