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华文化复兴与教育者的使命

中华文化复兴与教育者的使命

时间:2022-05-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文化复兴与教育者的使命在人类文明长河中,有许多智慧需要我们汲取。这里,我就“中华文化复兴与教育者的使命”这个话题,谈点不成熟的认识,就教于家乡的各位老师。中华文化复兴,至少是我们中华民族百年的梦想。而且,中华民族的经济和社会的复兴需要文化的复兴作为支持、动力和保证。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中,也获得很高的认可。

中华文化复兴与教育者的使命(1)

在人类文明长河中,有许多智慧需要我们汲取。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不断汲取其智慧,不失为明智的选择。仅就中华文明史而言,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无数先贤哲人,都留下了许多珍贵品,有待于我们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深入挖掘并自觉传承。这里,我就“中华文化复兴与教育者的使命”这个话题,谈点不成熟的认识,就教于家乡的各位老师。

一、文化复兴——圆华人百年之梦

在2006年底举行的中国文联第八次全代会和中国作协第七次全代会上,胡锦涛主席明确提出了中华文化复兴的理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从而发出了中华文化复兴的动员令。中华文化复兴的理念不是现在刚提出来的,近代以来的智者、先行者就不断发出呼唤,成为我们当代提出中华文化复兴的先声。

中华文化复兴,至少是我们中华民族百年的梦想。近代列强打开中华国门后,依然傲视天下的大清国处于被动挨打的落后状态,原来领先于世界逾千年的中华文明落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是近代以来那些智者、先行者们一直在苦苦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思前想后难免追究到我们的古老文化,不少国人认为我们落后了的传统文化成为现代化的严重障碍。在此大背景下,难免出现西化思潮,简单否定自身的文化,不惜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于是出现了无根和忘本的百年。无根和忘本直接带来的感觉必然是“失落”和“无助”。

无根和忘本的百年,教育首当其冲。1905年尽管废科举,但为培养“华魂洋才”,学校中还保留了“读经科”,正规教材中还有儒家经典;民国之初,废除了“读经科”,从此,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出现长达百年经典教育的缺失。“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步显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觉醒,然而,因为直捣“孔家店”不甚顾惜其“货架”上的“珍贵品”,恨不得“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由此而留下撼“孔家店”之憾。“文化大革命”破旧立新,将孔子以来历代儒家先贤、儒家经典妖魔化,传统文化灾难深重,中华民族几乎成了数典忘祖的民族。早在1933年10月,潘光旦先生在《忘本的教育》一文中就透彻地分析了时人的心态:把一种错误或一种弱点推溯到“孔二先生”身上;以2500年后的事归罪到2500年以前的一个个人的身上,可谓“罪人斯得”;这必然在教育上养成了“古旧与罪恶”变做通用名词的一种风气。在失去文化认同的前提下,很难进行文化的保护、弘扬与传承。

我们注意到,在当时来华的部分西方学者看来,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自己的文化并不是很理智,过于信奉西方的价值,对于自己的文化往往采取否定的态度,看不到自己文化当中有价值的因素。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之问题》中就明确指出:西方知识的流入给中国带来了许多必需的刺激,然而必须反对对西方的机械式的模仿,应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

难能可贵的是,某些仁人志士依然善待中华文化,确信不远的将来就会出现中华文化的复兴。首次明确提出了“振兴中华”口号的孙中山,在对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方面就很有自己的见解。他主张:取欧美之民主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前旧有文化而融贯之;用古人不为古人所惑,役古人不被古人所奴。胡适尽管是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但经过反思很快就明智地提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思想。在他看来,欲再造文明,舍弃“国故”是不可能的。梁漱溟预言:在不远的将来是中华文化的复兴,它如同西方文化在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复兴一样。张君劢主张复兴儒家思想,认为儒家思想的复兴与现代化并不相悖,恰恰相反,会让现代化植根于更稳固和更坚实的基础之上。钱穆确信中华民族复兴的前提是,要有民族自信心复活和民族意识复兴,而归根结底要有民族文化复兴,即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尊重和随之而来的民族情感皈依和民族意识认同。张东荪相信“保存国粹与从事欧化乃是根本上不相冲突的”,文化传统不能凭空斩断而移植外来的,否则会影响自身的消化力。牟宗三认为,儒家与现代化并不冲突,儒家能够为现代化提供各种内在资源。贺麟也预言:今后中国哲学的发展,有赖于对西洋哲学的吸收和融会,同时中国哲学家也有复兴中国文化,发扬中国哲学,以贡献于全人类的责任

为什么要复兴文化?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起源与目标》中说过:“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轴心时代是指古希腊、中国、印度、以色列,这四大文明在两千多年以前已经形成了四大轴心,其智慧在人类的文明历史发展中经常不断地发挥作用。现在我们倡导“文化复兴”,恰恰反映了人类认识的客观规律,也有现实必要性。改革开放近30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文化发展仍不相适应。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只靠发达的经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发达的民族文化。如果没有文化的复兴,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中华民族的经济和社会的复兴需要文化的复兴作为支持、动力和保证。如果说经济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那么文化复兴就是民族复兴的灵魂。中华民族的文化从未中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也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其本身的价值就值得人们重视和挖掘。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中,也获得很高的认可。1988年,世界上75位科学家包括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首巴黎,昭示人们: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表明中华古老的智慧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人类;不仅有益于过去和现在,而且将贡献于未来。

二、文化自觉——当代国人的觉醒

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国人的文化自觉。谈到“文化自觉”,不能不提到费孝通。费孝通一生关注社会文化变迁,积数十年深思熟虑与文化感悟,在1997年1月明确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在他看来:“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2)他曾用十六个字就“文化自觉”历程作了精辟概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内涵很丰富,而且层层递进。在今天看来:“各美其美”是指对待自己的文化首先要充分认识和认同,要知所取舍,自觉传扬本民族文化之美,并与时俱进;“美人之美”是指理解所接触的文化,以开放和包容的精神理性地吸纳、借鉴他民族文化之美,并为我所用;“美美与共”指自觉地将“己美”与“他美”交融整合,能兼容与创新;“天下大同”指文化多元的世界在相互影响中出现具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形成一套各种文化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同守则,自觉服务于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费孝通曾预言:“19世纪在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人的自觉’,看来21世纪将开始出现‘人类文化的自觉’了,人类开始要认识自己的文化了。”(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的文化建设问题应该说是中国共产党发出的新世纪文化宣言,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时代强音。十七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闪烁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光芒,体现出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强烈的文化自信和积极主动的文化自新,必将开启文化建设的新时代。报告首先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兴国族者必兴其文化。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必须靠中华文化的支撑。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文化在继续发挥道德教化、精神激励、价值整合功能的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升,甚至成为最终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党正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和世界文化发展的时代前沿,审时度势,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员令。报告明确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要求,充分显示了一个背负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执政党强烈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必将唤起和重塑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化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这几年来提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必须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里。实践证明我们中华民族的这片土壤是适合马克思主义生存的。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无论是“实事求是”,还是“与时俱进”,无论是“公平正义”,或是“以人为本”,无论是“小康社会”,或是“和谐社会”,都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挖掘出来的智慧而古为今用。报告提出的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必然要求包含民族特色的文化价值观。报告首次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则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和首善之举。

中华民族要复兴文化,要有全体国民的文化自觉性,要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传承与践履。现在国人的传统文化意识仍然薄弱,但我认为,传统文化的根依然存在,而且永远不会完全消失。我们需要的是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一个自觉和反省,并且重新树立中华文化的自信力和主体意识。我们要和平崛起,最终成为世界强国,自立于世界强民族之林,必须找回中华文化的根,建设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从过好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做起。近几年来,国家重视构建节日文化体系,提出:继续完善中华民族始祖的祭典活动,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国家发改委等网上问卷调查“将五一调整出2天和新加1天用于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在近150万参与投票的网民中,支持率为62.11%,反对者占29.47%,表示无所谓的占8.42%。可见,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放一天假,大家认同度还是比较高的。节日文化现在越来越受重视,但并非没有值得关注和忧虑的问题。有人就“中国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哪个更重要”问题对五所院校大学生作过调查,认为“一样重要”的占31.1%,认为“七夕节重要”的占21.5%,认为“情人节重要”的占23.5%,认为“都不重要”的占23.9%。下面说点轻松的,例如过春节,中国人13亿多,再加上海外的,这么大一个族群的凝聚在一起过的盛大节日,令举世瞩目而惊奇。春节意味着祥和,意味着凝聚,大家团团圆圆,图吉利,图喜气。平常见不着面的,这几天见着了,平常磕磕碰碰的有可能变得客客气气。“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到过年作为莱西人的我,是肯定要回来过年的。有几年我是春节那天或初二回来的,但从老人的表情看得出,我自己也感觉到,没能陪老人一起度过除夕之夜毕竟会留下些许遗憾。这几年就改在除夕夜之前赶回来团聚,其乐融融。把多少钱寄回,不如人回家一会;平常回家多少回,不如春节回家一会;除夕后回,不如除夕前回。这一回,会就踏实一年。这已不仅仅是习俗,而且已蕴涵着春节文化的魅力!

过好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必然会遇到如何对待西方节日的问题。大家不妨翻翻中国人自己制作的2008年日历,洋人的节日不厌其详,什么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平安夜、圣诞节等等全写上了,我们自己的节日却轻描淡写,有的日历干脆不出现农历,我们不知道这到底是投谁之所好!就“母亲节”而言,中国有自己伟大的母亲形象,如孟母,何必要过洋人的“母亲节”呢?自2007年,不少有识之士把“亚圣”孟子出生日作为“中华母亲节”而倡导,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就到莱西讲过,莱西政府已有可贵的行动,在此就不多说了。但据我调查,目前大家对将孟子出生日作为“中华母亲节”的认同度还比较低。世界上第一个母亲节也是从小范围发起的。看来需要一个过程,文化认同本身就需要一个过程,至于达到文化自觉,那绝非几日之工。

三、认知与传承——教育学人的使命

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贵在国人的文化自觉,而教育工作者肩负着特殊使命。

(一)要全面认识并正确对待祖国传统文化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是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我们对祖国文化的认识必须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或局部的,还要分清精华与糟粕。就总体而言,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中华民族创造了饱蕴本民族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中华传统文化尽管有些成分带有历史局限性,但其精华之处,如强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尚中贵和、和而不同,厚德载物、虚怀若谷,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崇真务实、实事求是,崇德重义、亲仁善邻,尊老爱幼、敬业乐群,尊师重教、好学修身,忠厚勤勉、朴素节俭,等等,都值得吸取。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延续,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避免全盘肯定或简单否定传统文化的极端态度;必须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

(二)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增强文化认同感

所谓“经典”,是指那些能够穿越时空,给一代代人带来心灵震撼和滋养的杰作。经典不仅能提供知识,而且能发掘潜能,启迪智慧,丰富精神世界,消除颓废,超越平庸。一个人多诵读传统经典,就会多吸收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提高其人文修养,使其言行雅致,人格丰富,具有坚韧的品质,追求崇高的人生价值。当然,对同样一部经典,诵读者会各有取舍,也会见仁见智,但不可奉为金科玉律。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的载体,没有经典的民族往往是没有精神和价值支撑和文化身份的民族;经典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之所,经典被焚毁、否定或忘却,借以安身立命的共同价值就没有了基础,也就难有文化认同,这样的民族就成了一个灵魂飘泊、精神恍惚的民族,一个既不能回答“我们从哪里来”也不能回答“我们到哪里去”的民族。

中华文化经典就是中华文化精神价值的载体,是重新确立中国人文化认同之根,培养中国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之本。要重新寻回中国的文化自我,重新确立中国的文化认同,就必须从诵读经典做起,尽早恢复经典的教育地位。诵读经典需从儿童抓起。牟宗三先生曾形象地说:少儿读经是中华文化的储蓄银行,中华文化最好的货币就是经典,在年幼时将最好的货币存在他们心中,他们长大后一定会知道怎么用。不难设想,近几年开始诵经的孩子,20年后或许会真正成为富有中华文化素养的中国人,或许会成为按照圣贤教诲立身处世的堂堂正正的新型“君子”。因为他们熟知和领悟中华数千年来共奉的文化经典,容易认同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共守的基本道德价值,容易践行源于人类心灵的常道、常理,会以更高的文化自觉完成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基于此,近年来出现了“国学热”和“读经热”绝非偶然。我们通过调研欣慰地看到,多数地市县教育局长对“国学热”、“读经热”给予理解和认同。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到:“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内容。”对此,91.4%的县市教育局长表示“基本认同”或“完全认同”。值得赞赏的是,莱西市教体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诵读经典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全国县市教育局长研修班作过介绍,后来在新乡、香港等地也作过介绍,均受到好评。我最近先后两次回到莱西参观考察了四个市区和乡镇的6所小学、2所幼儿园,校园中浓浓的中华文化氛围,朗朗的经典诵读声音,伴之以歌舞演唱,确有当年司马迁“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之感,由此令人不难看到莱西未来的希望,也让我不禁联想到自己远离经典的童年,实有早生数十年之憾。

(三)敬重和推崇中华圣贤人物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历史长河中如果没有出现伟大的人物哪怕是一个,这样的民族是可怜的;但是如果有了伟大的人物,我们不去珍视他,敬重他,则是可悲的。我们中国有很多伟大的人物,我们应该懂得如何善待他们。首先要通过读其书而知其人,感悟其人生,仰慕其人格,汲取其智慧。其次要以世论人,正确判断其历史功绩,在判断其历史功绩时,主要看其比前人超出了什么。再次要自觉维护伟人的声誉。像孔子这样伟大的人物,既有超出前人的许多方面,又有供我们学习、吸收的人生智慧和育人智慧,对这样的伟大人物我们就更应倍加珍惜和敬重。

这里列举几个关于如何借用孔子名誉的案例。先看“孔子学院”。自2004年11月以来,我国政府以“孔子”命名在全球已设立了210多所“孔子学院”(含“孔子学堂”),看重的是孔子的文化意义。这样一来,韩国人着急了,力图推出“世宗学堂”;印度人着急了,急于推出“甘地学院”;日本人着急了,力图推出“圣德太子学院”。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清楚,这三国的代表人物都是“最高统治者”,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师”,在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都难以与孔子相媲美。再看中国教师节时间的选定。我国设立教师节,有比没有好,但定在每年的9月10日,似乎缺少文化内涵。我们在对地市教育局长的调研时有的局长提到,这一天已被确定为“世界防自杀日”,坚决要求将教师节改在每年的9月28日,也就是孔子诞辰日。但我们的调研显示,教育局长中“完全认同”或“基本认同”的没到一半,还有抱“无所谓”态度的。看来将孔子诞辰日作为教师节时机尚不成熟。依我看,只是时间问题。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是师德的表率,是人格楷模,如果从几千年中华文明史中遴选师德模范,孔子应当是首选。作为推崇伟大的人物,还有一些值得提出质疑的现象。我下载的这张照片大家可能在网上见过,像推销服装之类的广告,把孔子和老子的头像用电脑等工具安装到西装革履的现代人身上,感觉不伦不类,令人啼笑皆非!

(四)乐于文化传承,善于将当地文化资源融入教育之中

近些年,“创新”是个很时髦的词,但我以为,就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而言,首要的在于传承,要乐于文化传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胡锦涛主席曾就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作过经典性表述:“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我们不妨借题发挥,追加一句:“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也往往是最好的创新。”

文化传承,需要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当代教育之中,也需要将当地文化资源融入教育之中。莱西有很好的文化底蕴,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很多先人留下的值得我们珍惜的珍贵品。我们注意到,何思源于20个世纪30年代题写的“乐育可风”,内涵丰富,影响了莱西一中和不少学校的教风。2005年7月,我陪同几位院校领导来莱西,当我第一次见到何思源题写的“乐育可风”,不禁叹为观止。10天前,我陪同北京师范大学黄济教授到莱西,尽管先生87岁高龄,又经路途疲劳,加之细雨蒙蒙,但我还是建议先生“到此一游”。国学造诣颇深的黄先生当然很“尽兴”,一见便脱口而出孟子的名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4)这里有我拍到的一张照片:雨伞下黄先生和张为才局长、王志超副局长在研读碑记。建议大家深刻领会“乐育可风”之涵义,大兴“乐育”之风,以育人为人生最大乐事。前不久,我在青州一中看到何思源为该校题写的校训中有“敬业乐群”之语,其中也有一“乐”字。看来我们有必要对何思源“乐教”思想做进一步研究。莱西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五)挖掘中华创新因素,着力培育创新人才

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创新内涵。重温故知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是强调在继承基础上的再创新。创新需要挑战权威和书本。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5),就是对经典的挑战;孔子所谓“当仁,不让于师”(6),颜元所谓“不随声”“不可附和雷同”(7),黄宗羲所谓“天子之所是未必是”(8),则是对权威人士的挑战。有了这种质疑的、批判的、挑战书本和权威的精神,才有创新的可能。不拘一格,立贤无方,不“执一”,不拘古礼,并适度权变,才会有创新。强调“自强不息”——效法天道积极有为自主求新,主张“厚德载物”“并行并育”“和而不同”,多元包容才利于创新。“疾虚妄”,“重效验”——崇真务实精神必然带来创新。越名教而任自然、展个性,反对“思不出位”“以同自慰”,启发诱导、举一反三,更是当今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这里着重谈谈启发式教学问题。大家应该记得,2006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师范大学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大学的课堂是实施的启发式教学还是灌输式的?其中一个学生巧妙地回答:我们现在是从灌输式向启发式过渡。总理关心的问题显然已有深思。他说实际上启发式教学不是西方人的发明,是孔老夫子的发明,因为孔子比苏格拉底早出生82年。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9)什么时候开导,什么时候引发,如何开而弗达,如何引而不发,什么时候既不启也不发,都应善于把握时机,各当其可。这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富有内涵。然而,直到如今,不少教师尚未深刻领悟启发式教学的真谛和妙用。不久前,我们在某市观摩了一所名校的一位老师上的一节国学教学示范课,这位老师在10余分钟内接连提了20多个问题,其中多数问题根本构不成问题,即使是问题,也是老师预设的简易问题,没有学生思考、发现和提出的问题,甚至根本没有为学生留下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假如教师或学生一节课能发现和提出一两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并加以探究,其意义就非同小可。所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我认为,当前在素质教育问题上要有新的突破,必须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多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探究的空间。

(六)汲取中道智慧,培育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君子”人格

中华民族历来是“尚中贵和”的民族。“中庸之道”是中国的道统。理想人格的培养,需要借用古老的中道智慧。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欲成就的理想人格,就是基于中道而要求集真善美于一身。与此相适应,其教育活动便成为修德育智求美之事,将修德、育智、求美融为一体。

首先,修养“中庸”之“至德”。就“中庸”本原之义而言,它是孔子树立的一种道德理想。孔子在感叹“中庸”之德的衰落而使民不兴行的同时,依然执著地将“中庸”视为“至德”,即最高的道德准则。“德者,得也,得事宜也。”“德”的含义即是做事适得其宜,直道中行,无所偏倚,也无愧于心。可见,“德”本身就含有中正之义,故早就有“中德”之说。按“中庸”原则,孔子要求弟子仁礼统一、义利兼求、博文约礼、仁智相辅、知行并重、改过迁善,达于“至德”境界。

第二,以“权变时中”观培育智者。致中庸之难,孔子颇多感叹:“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10)。由此可知中庸在孔子心目中的分量。“中庸”不仅是择善之学,而且是善择之学,尤其是要真正做到权变而时中,则非智者莫能为。难怪乎孔子称赞舜以“大智”,且列“智”为“三达德”之首。“中庸”并非可知而不可即,它“造端乎夫妇”,理应视为人人可行的常道,但决非那些自暴自弃的昏愚之人所能常行的。因为,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弃者则绝之以不为。故孔子称那些自绝于智善之人为“下愚”,也就是“困而不学”者。除此之外,孔子均满怀信心地予以教化。为普遍启迪民智,孔子倾注了毕生精力。他广收门徒,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适度而灵活地运用教学原则和方法,尤其重视使学生由知变智,由愚变明,由柔变强,充分体现出理智时中的人格教育思想。

第三,以“中和”审美观培养完美人格。“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荟萃,很早就与“美”结下了不解之缘。孔子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1);从“中和”观念出发,要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2),既要满足个体官能的合理欲求,又要使个体欲求符合于社会伦理道德;尤其强调用社会道德来规范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使之无过而无不及,力求成为“尽善尽美”“文质彬彬”的君子。孔子的“中和”美育观,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对人生境界的升华,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构成孔子中庸人格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今教育,应将实现人格理想的努力首先放在主体自我身上,高度重视人格修养与完善,追求尚义崇仁、明礼诚信、博学多能、德才兼备,在“内圣”上狠下工夫,努力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不断提升人生境界;与此同时,注重建立事功,致力于实现由“内圣”向“外王”的转化,从而体现出人格理想境界的跃升,实现自身价值的充分展现。孔子的人格魅力及中庸人格论,将激励当代教育工作者“立君子之品格”,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不断增强理性而超越平庸,不懈追求人格完善,努力达于人生之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13)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4)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取决于中华文化的世代传承;中华民族的自强自立有赖于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只要保持文化不败、精神不衰,中华民族必将在忧患中崛起。中华文化的复兴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复兴,贵在文化自觉,重在行动。我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天南地北”莱西人之一员,借此机会,衷心感谢家乡老师多年的培育;愿继续向家乡的老师们学习,不断获得充实和进步;也愿与老师们共同关注,共同期待,共同行动,共同承担起中华文化复兴的光荣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