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状况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状况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状况一、当代大学生消费内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和人际交往消费等几个方面。有关调查表明,平均每增加一个高校学生,将增加10 000元左右的消费。2.消费结构的多元化越来越明显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状况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内容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杂费、考证、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旅游、娱乐)和人际交往消费(人情、恋爱)等几个方面。有关调查表明,平均每增加一个高校学生,将增加10 000元左右的消费。其中,学费约5 000元左右,平均占50%;伙食费约3 000元左右,占30%;住宿在500元左右,占5%;交通、通信约400元左右,占4%;文化娱乐600元左右,约占6%;其他消费约占5%。

(一)基本生活消费

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大学生的生活费需要也不一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300元的占12.09%,在300~500元的占44.41%,在500~700元的占34.17%,在700元以上的占9.33%。可以说,大学生消费在静态上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而在动态上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二)学习消费

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费、书杂费、考证消费和电脑消费等。

1.学费

大学生学费因学校所处的地域、类别、专业等的不同也有所区别。农、林、师等院校因享受国家政策,所收学费一般相对较低,而其他院校的收费也因专业的不同而不同。另外,由于院校所处的地域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尽相同。

2.书杂费

大学生除了购买基本的专业教材外,其学习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书目上。

3.考证消费

近年“考证热”在各个大学校园里悄然兴起。大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出国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等,名目繁多,相应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等自然不菲。不少学生甘心对考证进行高额投资,以增加职场竞争中的筹码。

4.电脑消费

很多大学生以宿舍为单位,采取集体所有、分担成本的方式购买电脑。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大学生自己拥有电脑。同时,在高校,计算机网络已覆盖了许多大学的宿舍,在宿舍上网业已成为时尚,大学生的上网费亦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开支的一部分。

(三)休闲及娱乐消费

1.休闲消费

大学生闲暇生活中,最经常做的事情是上网、自习自修、读消遣杂志、读文学作品、书法、音乐、绘画等,这些活动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诸如参加课题、集体活动、打牌下棋、与人聊天等需要集体参与的交往性活动,却较少参加。主要是他们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之余,更希望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干扰。

2.旅游消费

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学生纷纷热衷于出外旅游。例如广东的调查显示,有70.4%的大学生在假期参加过旅游,有40.4%的被访学生平均每次旅游花费在800元以上,其中花费在1 500元以上的占了34.9%。

3.娱乐消费

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相当可观。进迪厅、打台球、遛旱冰、去练歌房、开Party、……另外,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热潮影响着他们的娱乐消费。一部《泰坦尼克号》就足以让大学生体会到偶像崇拜所迸发的力量,这部电影的门票,最低10元、最高80元,很多大学生看了不止一遍。(四)人际交往消费1.人情消费

现在,学生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请客者档次越高,赴请者的随礼也就越高。人情风的蔓延,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

2.恋爱消费

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有的是来自“奖学金”的,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生活费的来源趋于多元化,依附与独立并存

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还是来自家庭供给,家庭尤其是城镇较富裕家庭为大学生消费热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主要是因为城镇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资源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加之父母觉得孩子读大学是一件荣耀的事情,担心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一个人在外地吃苦,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生活费用这方面从优补贴孩子。大多数家长不很支持孩子的创业及勤工助学活动,因为在家长眼中,仍然是传统的上学就该好好念书的思想,而兼职等活动会影响学习、分散精力。所以就算有的家庭相对困难,但是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理,决定了这些家庭仍然会尽力为孩子提供比较可观的费用来读完大学。

作为学生自己,大学生们又多具有明显的独立意识与倾向,并在行动中有所展示。有关部门研究表明,很多大学生并不认为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甚至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在学校社团及社会中介的帮助下,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兼职渠道。他们从校园内走到校园外,从家教走向写字楼,甚至开始了自主创业。因此,当代大学生自我造血能力的增强,也再度为他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走向信贷消费提供了物质后盾与信心支持。

2.消费结构的多元化越来越明显

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网络通信支出、非正规学历考试培训支出、娱乐情感(恋爱与人际)支出、IT/数码支出、旅游支出、网络与通信支出、化妆品支出等形形色色的诸多方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与时代特征的是各类考试培训、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等。很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接受非学历教育的各类考试培训呈不断上升趋势。同时大多数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另外大学生个人拥有电脑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

3.大学生之间的消费差异普遍存在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差异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从而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家庭在城市和城镇的占少数,多数家庭在农村。而大部分全国招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因为经济水平较低,他们每月的生活费很多在300元以下,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一般在300~600元,甚至已有极少数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超过了1 000元。与此同时,大学所在地的东西部的差异,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乡的差异也很明显。比如,大学生的IT/数码产品拥有率就与高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保持着一致性,经济发达的华中、华东区相对于西南、西北区在各类IT/数码产品的拥有率上普遍都要高。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从当代大学生消费的表现来看,一部分大学生在消费中逐渐出现了一些不正确或不科学的消费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消费意识观念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各种信息不断输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中。人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耳闻目睹了发达国家形形色色的高档消费和现代化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包括消费意识、消费观念在内的西方价值观也在不时地冲击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生活准则。这在客观上,对年轻大学生追求高消费、超前消费等观念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少学生视勤俭为寒酸、视浪费为慷慨、视奢侈为高雅,艰苦朴素不再被看作美德,而追求时髦、超前消费、先花未来钱已成不少大学生奉行的消费时尚。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健康思想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他们在价值取向上偏向金钱、追求享受。在这样一种生活环境的影响下,以及这种人生价值取向的思想意识支配下,其消费意识容易陷入误区。

2.文化消费方面

文化消费是指人们以满足精神文化需要为主导性消费趋向的物质资料消费。它是相对于物质消费的精神层次的消费,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会影响到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及生活方式。大学生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其文化消费理应是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的。近年来,虽然高校文化消费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但随之出现的问题也不少。据一些调查显示,大学生文化消费的整体性层次偏低,过多倾向于娱乐性、消遣性。另外,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理轻文、重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轻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的倾向。大学生宿舍书架上摆满专业性工具性书籍,社科类书籍很少,这从中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在当今的文学艺术领域,应该说健康的、引人向上的作品仍然占据主要阵地,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不健康的作品,不仅通过书本文字,还通过电子游戏、音像、互联网等文化市场吸引了不少大学生,使他们沉迷其中。

3.物资和闲暇消费方面

校园生活相对比较单调而且比较清苦,与校外生活的多姿多彩形成强烈的反差。耳闻目睹社会上的一些“大款”一掷千金的豪爽,不少大学生很是羡慕。一些学生争相效仿,互赠礼品、互相请客的“人情消费”在校园里很是风行。有些学生为追求时髦,在消费上互相攀比,几百元一套的牛仔服是常见的,甚至不惜千金配备电脑、手机、MP3等。一些大学校园周边的餐馆生意兴隆,特别是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之际,为迎新送旧,餐馆里经常是学子满座。一些学生用奖学金,甚至困难补助费来请客,以显示自己的豪爽、大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