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而完整地阐述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各种因素,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是指不符合当前教育形势发展的旧观念,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要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必须有适合创新意识生存的文化传统。但同时却疏于学生的情感培养,忽视了最丰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将教育过程变成了不利于培养创新人

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胡  科

(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学院 成都 610054)

摘要:本文首先界定创新素质的含义,并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即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高效科学的评价机制;营造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素质 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依靠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时代向我们的教育提出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使我们有能力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高等院校,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己任,加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素质的含义

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1]

创新意识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精益求精的意识,面对任何未知的问题、未知的领域有勇于尝试的冲动,是不断探索、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求新、求异的兴趣和欲望;创新意识是创新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是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并充分发挥其创造的潜能。

创新思维是由相辅相成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所组成,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其明显特征包括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力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可以使学生顺利解决新的问题,牢固地掌握新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

创新知识是指在某一领域具有独到的见解或较深的造诣,具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及时汲取最新的知识;创新知识是创新活动的坚实基石,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有米之炊。

创新能力是把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转化为有价值、前所未有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实践能力,是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在实践中的确证和外化。创新能力要求学生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较强的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创新心理素质。

创新人格是指具有敢于怀疑、批判、冒险的科学精神,挫折面前不气馁、不动摇,决不因困难和挫折放弃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勇于突破思维定式的束缚,有较强独立性的品格。创新不仅需要智力因素,也需要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可以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思维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因此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使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和浓厚的兴趣。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

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现有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前沿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思维敏捷,但缺乏创新思维的方式。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大学生的想象力逐渐丰富,思维敏捷,尤其是逻辑推理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然而由于知识面狭窄,知识的吸收是独立的,出现“见树不见森林”的现象。机械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缺乏必要的合理整合,致使思维方式往往是直线式,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全面性和深层次,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千篇一律,没有太多的新意和突破,最明显表现在发言、作业、试卷、论文中缺乏新意。

3.有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大学生经过不断的脑力劳动,大脑皮层下产生某些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神经联系会彼此刺激,产生灵感。然而灵感往往是昙花一现,此时若有较强的创新技能,会使灵感成为现实。创新技能是指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能力、创新成果表达能力及物化能力。国内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应试能力较国外学生具有很大优势,但在动手操作能力与运用创新技法能力方面却远远弱于国外学生。

4.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缺乏毅力。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有待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毅力是人类自觉确定目标,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实现自己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能动性和个体积极性的集中体现。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甚至放弃追求

三、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因素

科学而完整地阐述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各种因素,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较多,既有社会文化、外部环境、教育水平等外部因素,也有个人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等内部因素,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直接因素。

1.教育理念束缚[3]。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是指不符合当前教育形势发展的旧观念,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传统文化的负面效应。传统的儒家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极其巨大。儒家文化在人生态度、求知精神、怀疑精神、思维方式等方面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而在科学精神、师生关系、功利价值、学习风气、管理模式等方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的阻抗因素,主要来自已有的文化传统,突出表现在文化上注重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偏重“中庸”的思维方式。要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必须有适合创新意识生存的文化传统。(2)僵化的教育理念。大学教育普遍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了较大作用,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却疏于学生的情感培养,忽视了最丰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将教育过程变成了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枯燥的发展智力过程。高校要尽快转变僵化落后的教育理念,摆脱传统培养模式的桎梏,以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为导航,实现由“承传型”、“标准件型”教育观念向“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应试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观念向重视学生情感与理性协调发展的观念转变;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转变;由重视培养学生竞争的观念向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观念转变。

2.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手段单一是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重要因素。单一的教学手段侧重于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教学内容以传授知识为重,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方式多为灌输式。而且,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忽视其他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活动能力薄弱的后果。应该向应用型的双向教学方式转变,综合运用问题式、启发式、研讨小组、案例教学、活动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变单一课堂讲授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克服“传授-接受”式教学手段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弊端,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育技术落后。目前高校仍存在教育技术落后的现象,这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而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可以优化配置并重新整合学科课程,从而以全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实现效率最大化。Internet和计算机校园网络使教学互动更快捷简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校际之间都可以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大大节约资源搜集和获取的时间和成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使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改变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接触先进科技成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四、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对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的研究,我认为,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方法,挖掘学生所具有的创新潜能,他们的创新能力势必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4]。创新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具体和深入,是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院校,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要以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改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为此,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为主的教育方式,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二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培养其创新心理素质。三是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

2.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首先,教师应保持思想观念上的超前性,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其次,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教师不应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应当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发挥组织、引导、控制的作用。最后,教师要有接受学生挑战的勇气,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

3.改革课程体系[5]。要实践教育创新,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树立多元化人才观,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因材施教,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条件。具体来讲,一是拓宽课程选择面,完善课程转换体系,使学生可以跨专业、跨院系学习。二是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是实施主辅修学习制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喜欢的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专业。四是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五是开设“创新学”课程,训练学生的灵活性思维、求异型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开发他们思维的敏捷性、精确性及变通性,激活他们的创新潜能和创新的主动性,掌握创新思维的策略。

4.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首先,构建一个创新型的教学内容体系,将最新的科学概念和科研成果及时地融入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开放性、多元性与全面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客观物质世界,引导他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其次,采取主体参与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利用课堂辩论、CAI授课、学生演讲和专题论辩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再次,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学校可以设立开放型实验室,建立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再其次,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及特点,有意识地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最后,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图文、声像等多媒体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

5.建立高效科学的评价机制。首先,改革现行考试制度,由于现有的考试方式主要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测试,用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高低,这就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可以赋予教师适当的权利,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如书面答卷、科研论文、产品设计、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试,做到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考评,以此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其次,改变那种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质量的观念,构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思想道德修养、身心健康水平、文化技能特长、科技创新能力、组织活动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最后,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

6.营造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环境。学校创新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创新教育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校园的硬环境,如建筑改造、实验室仪器设备更新等;另一方面要制定目标、积极倡导、落实措施、合理组织、有效监督、正确评价,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软环境,即一个平等、信任、宽容、进取的和谐氛围。其措施包括[6]

① 教育行政部门适当放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按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必备的条件。

② 高校以严格与宽松的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为原则对学生进行管理。

③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通过各项活动的锻炼,张扬个性,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广泛开展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和报告,加强学生之间、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扩展学术视野。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激发创新激情,以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高校应站在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高度,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然而,要彻底突破传统教育模式,走出困境,还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只要我们竭诚努力,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教育模式转型,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辉,程建军. 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1-53.

[2] 张鹏,于兰,刘助柏,张岩岩. 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2005,(3):50-53.

[3] 彭旭,胡弼成. 略论传统儒家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3):65-66.

[4] 潘建广,何彗星. 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225-227.

[5] 黄春林.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2005:12.

[6] 安江英,田慧云.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06,(1):29-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