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发展环境

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发展环境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国内环境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他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为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恢复和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环境基础。[1]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外经济贸易成为先行先试的重要领域,中国对外贸易掀开新的一页。

一、国内环境

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他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为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恢复和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环境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重大举措的思想理论基础。1982年,党的十二大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导向。这一时期,以放开外贸经营权为主的外贸体制改革相应开始启动,主要解决了外贸行政管理权集中于中央、各方面缺乏外贸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在邓小平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发展对外贸易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试点兴办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的特殊出口型区域(经济特区等),并从特区向沿海、从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二是开始探索贸易方式的创新(加工装配等“三来一补”业务);三是改革高度集中的外贸计划体制,不断理顺外贸管理机构,重点推进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调整外汇管理体制,完善外贸经营环境。

二、国际环境

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国际政治局势总体趋于缓和。在经济领域,国际产业转移渐次推进,亚太地区的部分国家和地区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实现了经济腾飞。20世纪70年代,美日等国开始向“亚洲四小龙”(即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转移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亚洲四小龙”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通过加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在开放的条件下走上了现代化、工业化道路,实现了经济腾飞,也带动了东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不少发达国家出现了产能过剩带来的滞胀,大量资本和技术闲置,需要寻找新的投资场所。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面临货币升值等压力,需要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经济进入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新阶段,发达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急需在世界各地寻找新的生产和经营场所,我国面临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外贸的重要战略机遇。

三、对外贸易思想发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同志直接领导和推动下,全党全国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只有解决好思想路线问题,才能提出新的正确政策,首先是工作重点的转移,还有农村政策、对外关系政策,以及相应的一整套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1]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外经济贸易成为先行先试的重要领域,中国对外贸易掀开新的一页。

(一)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奠定对外贸易发展的理论基础

1.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

邓小平的开放思想不是单一的对外开放,在提出对外开放政策的同时,也阐明了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二者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邓小平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2]“一个对外经济开放,一个对内经济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3]“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对内开放就是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4]“我们制定了两个开放的政策,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不行……这是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

在邓小平理论中,改革与开放是同义语。[5]对内改革就是对内开放,就是要打破地区、部门间的封闭和割据状态。对内改革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还应包括政治领域。对外开放也是对外改革,就是要解决国际经济关系方面旧的封闭体制的遗留问题。对外经济领域的开放事实上是从体制改革和区域开放开始的。只有用开放性的观点看待国内外的问题,才能从战略高度把握开放与改革的辩证关系

2.对外开放的基本性质

对外开放必须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的开放。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6]经济上的对外开放是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的,绝不是另搞一套。邓小平指出:“我们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外国的技术,利用外资,是为了搞好社会主义建设,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技术问题是科学问题,生产管理也是科学,这些都是人类社会长期探索积累的智力成果,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邓小平强调指出,“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阶级性。”[7]

3.对外开放的国际布局

在对外开放的初期,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邓小平对中国对外开放的国际格局进行了重要部署。我国的对外开放并不是只向某一个或某几个国家开放,而是在打破意识形态基础上的面向全球的战略性布局。邓小平指出:“对外开放,我们还有一些人没有弄清楚,以为只是对西方开放,其实我们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们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等主要从那里来。一个是对苏联东欧国家的开放,这也是一个方面。国家关系即使不能够正常化,但是可以交往,如做生意呀,搞技术合作呀,甚至于合资经营、技术改造呀,156个项目的技术改造,他们可以出力嘛。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这里有许多文章可以做。所以,对外开放是三个方面,不是一个方面。”[8]

邓小平关于三个方面开放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进一步指明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对象和层次。邓小平强调,“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9]“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这种帮助不是单方面的。中国取得了国际的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中国对国际的经济也会做出较多的贡献。”[10]

邓小平面向所有国家开放的思想,不仅对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经济格局进行了总体设计,也向各种类型国家开放的重点内容和合作领域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既指明了对外开放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表明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国愿意为推动国际的经济发展承担责任,做出更多贡献。

4.对外开放的国内布局

在推动对外开放政策制定与落实的同时,邓小平也就对外开放的国内布局进行了精心部署。他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就是不是收,而是放。”[11]“我们的对外开放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12]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13]在特区的作用和建设方面,邓小平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将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随着开放形势的发展,邓小平明确提出“要顾全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一个大局是沿海地区率先加快对外开放,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即到20世纪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初步达到小康水平时,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就要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东部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5.对外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目标

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都是为了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宏伟目标:

第一步,在20世纪80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人均500美元(以198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价计算,下同)。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 000美元,初步实现小康。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中国进入了小康社会,届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这个目标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目标。”[14]

第三步,在21世纪用30到50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再过50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4 000美元的水平,在世界上虽然还是在几十名以下,但是中国是个中等发达的国家了。那时,15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就是6万亿美元,这是以1980年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计算的,这个数字肯定是居于世界前列的。”[15]“如果达到这一步,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二,是真正对人类做出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16]

在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同时,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对外开放。他指出:“实现我们的目标,不是很容易的。讲大话,讲空话,都不行,要有一系列正确的对内对外的方针和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确定了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政策,没有这样的政策不可能成功。”[17]总之,没有对外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就难以完成,人民就不会富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无从体现,国家就不可能强盛起来。

6.对外开放的立足点

在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关系上,邓小平始终倡导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吸收别人的科技成果、管理经验和资金,以此来增强我们自己的自力更生能力。他指出:“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不可能走‘捷径’。我们要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也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但是必然要以自力更生为主。”[18]“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19]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邓小平明确指出:“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同时,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几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就是一个证明。所以我们说,帮助是相互的,贡献也是相互的。”[20]

7.对外开放具有长期性

邓小平在论述对外开放问题时,将对外开放的长期性问题摆在了重要地位。中国的对外开放,绝不是短期的政策,而是一项长期的、坚定不移的基本国策。

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奋斗目标,到本世纪末这是一个阶段,还有第二个目标,要再花三十到五十年达到,打慢一点,算五十年吧,五十年离不开开放政策。”[21]“一个国家要取得真正的政治独立,必须努力摆脱贫困。而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中国执行开放政策是正确的,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如果说有什么不足之处,就是开放得还不够。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22]“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否则,我们自己的人民也不会同意。”[23]他还特别强调,“如果开放政策在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不变,那么到了后五十年,我们同国际上的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改变了。”[24]“我们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25]

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指出:“实行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26]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策写入了我国新宪法,确定了对外开放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二)邓小平对外经济贸易思想指明了对外贸易发展方向

邓小平不仅在宏观上提出并阐述了对外开放的理论,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科技文化落后的特点,就对外开放的基本领域——对外经济贸易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主张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发展对外经贸关系。

1.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从战略高度把握对外贸易发展

邓小平一贯重视发展对外贸易。早在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就对进口与出口之间的辩证关系做了论述。在谈到我国当时商品进出口结构时,他指出:“有一些原材料,我们一时解决不了,必须进口的,还是要进口一些。如化纤厂搞起来了,缺少某些化工原料就不能生产,不进口怎么行?要进口,就要多出口点东西。这里有一个出口政策问题。出口什么?要大力开采石油,尽可能出口一些。工艺美术品等传统出口产品,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出口。化工产品也要考虑出口。煤炭也要考虑出口。”[27]同时,他指出:“外国都很重视引进国外的新技术、新设备。把他们的产品拆开一看,好多零部件也是别的国家制造的。……要争取多出口一点东西,换点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回来,加速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28]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提出,实际上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仅仅是“互通有无,调剂余缺”手段的思想禁锢,实质上是从比较优势角度指出,扩大我国优势产品出口创汇能力,努力解决改革开放初期外汇缺口问题,以进口国内稀缺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等,加速国内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从战略高度看待和发展对外贸易。面对我国持续的外汇短缺和外贸逆差,邓小平提出,“逐年减少外贸逆差是个战略性问题”。并指出,“中国是一个大的市场,许多国家都想同我们搞点合作,做点买卖,我们要很好利用。这是一个战略问题。”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最终具体化为我国“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长期战略决策。[29]

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1984年,邓小平指出:“现在我国的对外贸易额是400多亿美元吧?这么一点进出口,就能实现翻两番呀?我国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美元的时候,我们的产品怎么办?统统在国内销?什么都自己造?还不是要从外面买进来一批,自己的卖出去一批?所以说,没有对外开放政策这一着,翻一番困难,翻一番之后再前进更困难。”[30]邓小平将对外贸易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进行论述,既包含了把对外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更重要的是把对外贸易发展提高到实现发展战略的高度。

1985年,邓小平又进一步指出:“中国这么一个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对外贸易额去年才刚刚达到500亿美元。如果对外贸易额翻一番,达到1 000亿美元,国际上的市场不就扩大了吗?如果翻两番,达到2 000亿美元,中国同国际上交往的范围就更大了。贸易总是一进一出的,如果达到翻两番,中国容纳资金、商品的能力就大了。一些发达国家担心,如果中国发展起来,货物出口多了,会不会影响发达国家的商品输出?是存在一个竞争问题。但是,发达国家技术领先,高档的东西多,怕什么?”[31]这段论述实际上指出了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将要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甚至产生贸易摩擦,中国要有在竞争中发展的勇气。二是发达国家拥有先进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强,中国的发展不会对它们构成威胁,双方应在加强国际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妥善处理摩擦和纠纷,不断拓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空间和潜力。

相互开放市场和贸易平衡

在对外贸易中,单方面扩大出口和增加进口都是不可持续的贸易发展方式。在扩大贸易交往时,为平衡贸易,彼此都应该开放市场。中国扩大开放的同时,也希望其他国家扩大对中国的开放。以开放换开放,实现互利共赢发展。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中外代表时指出,“经济上的开放,不只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恐怕也是发达国家的问题。现在世界上占总人口3/4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是重要市场。世界市场的扩大,如果只在发达国家中间兜圈子,那是很有限度的。”[32]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希思时指出,中欧“双方都应开辟贸易途径,贸易总是一来一往的,中国买欧洲产品,欧洲也买中国产品。中国买进外国产品总要有偿付能力……希望欧洲的企业界对中国产品进出欧洲市场创造条件”[33]

2.大胆利用外资

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把吸引外资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补充。他指出:“吸收外国资金,这是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不用担心它会冲击社会主义制度。”[34]“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样做不会也不可能破坏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倒是觉得现在外国投资太少,还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35]针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有利变化,邓小平指出,“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36]

1984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吸收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补充。当然,这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带来的消极因素比起利用外资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毕竟要小得多。危险有一点,不大。”[37]

利用多种形式的外资

1979年,邓小平在《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中就曾指出,要充分研究一下怎样利用外资的问题。邓小平对陈云关于两种外资的分析表示赞同,两种外资分别是指自由外汇和设备贷款。但不管哪一种,都要利用,问题是怎样善于使用,怎样使每个项目才能比较快地见效,包括解决好偿付能力的问题。善于使用外资的方法,邓小平认为,“主要的方式是合营,某些方面采取补偿贸易的方式,包括外资建厂方式,我们要下这么个决心,权衡利弊、算清账,略微吃点亏也干,总归是在中国形成了生产能力,还会带动我们一些企业。”[38]在引进项目时,邓小平也特别强调,要学习、吸收先进技术,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借鉴国际上通过对外举债实现经济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邓小平强调,对外举债应主要用于发展生产,而不是用于解决财政赤字。在外债的具体使用上,邓小平指出应把外债用于加强基础工业和农业。同时,邓小平也强调,对外举债也是改革开放的内容。

积极利用华裔、华侨力量

外商来华投资,“包括一部分华侨的投资,这部分也可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形式,但是绝大多数华侨都是带着爱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祖国这个愿望来的,与纯粹外国投资不同”。[39]因此,“我们欢迎海外的华侨、华人都回来走走。一是了解我们的国家,二是看看有什么事情可以参与,可以尽力。我相信,在海外的华侨、华人会热心支持我国的建设事业。”[40]邓小平将华侨、华人来华投资的性质与其自身的特质结合起来分析,并与我国的对外开放联系起来。这是邓小平创造性地为我国对外开放打开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大规模利用外资开启了闸门。

3.大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加强科学技术领域的对外开放

邓小平对我国科学技术所处的地位与状况做出了科学判断,他指出:“我们现在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造,同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4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科学技术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大,科学技术力量还很薄弱,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42]针对盲目排外思想的禁锢,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一段时间,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叫做‘崇洋媚外’。现在大家明白了,这是一种蠢话。”[43]

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一是“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二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要学习人家的长处”。[44]

科学技术、管理经验没有阶级性

“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45]先进技术是科学,生产管理也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借鉴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46]

针对我国经济管理、科技等人才短缺的现象,邓小平提出:“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对这个问题,我们认识不足,决心不大。搞现代化建设,我们既缺少经验,又缺少知识。不要怕请外国人花了几个钱。他们长期来也好,短期来也好,专门为一个题目来也好。请来之后,应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一个战略问题。”[47]同时,也应该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重视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

邓小平非常重视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没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就无法实现这一中心任务。“引进技术改造企业,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凡是引进的技术设备都应该是现代化的……世界在发展,我们不在技术上前进,不要说超过,赶都赶不上去,那才是真正的爬行主义。”[48]我们引进先进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49]。在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邓小平还特别强调,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营方法,更有效地利用先进技术设备。邓小平关于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思想极具前瞻性和预见性,为我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奠定了良好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