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对外贸易自改革开放之后开始了飞速的发展。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不仅仅是单纯的数量增长。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也应该具有这一普遍特性。然而,中国对外贸易的现实却与通常的直觉相反。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绩效。1978~2005年,我国保持了年均9.6%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增长了11倍。根据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数据,2005年,我国GDP达到2235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5年的约5%,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首要原因在于成功地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原来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体制的改变一方面纠正了政策和行政命令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扭曲,使市场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调动了经济主体多方面的积极性,使以利益为中心的经济主体有了创新和发展的动力,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此外,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样不能忽视。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来自贸易的资源配置效应,二是来源于分工所带来的利益所得,三是贸易的增长对GDP的拉动作用。

中国的对外贸易自改革开放之后开始了飞速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的权力高度集中,产品种类和贸易数量完全由中央计划决定,对外贸易被12家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完全垄断。对外贸易的主要作用是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贸易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仅占有极小份额,1978年贸易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到10%,出口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不到5%。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增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贸易体制的逐步放开,对于贸易品种、贸易数量的限制逐步取消,贸易经营权也逐渐下放,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大大促进了进出口的增长。20多年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的贸易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DP增长率,出口贸易额占GDP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前的5%跃升至2005年的36%(见图3-1和图3-2),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img5

图3-1 出口占GDP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联合国统计署网站。

img6

图3-2 贸易增长率与GDP增长率:1979~2005年

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不仅仅是单纯的数量增长。与之相伴的,而且更加重要的变化在于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的提升。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初级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据了中国出口的重要位置(如LARDY,1994;基姆·安德森,1996)。当时,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有三大类:石化产品、食品和纺织品。1980年这三类产品以及服装的出口占到了中国总出口的2/3。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到1986年时中国的贸易结构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制成品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产品,当年制成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达到了63%。此后制成品出口的份额一直稳步增长,2003年制成品出口已经占据对外贸易的绝大部分,其比重达到了92.1%,如图3-3所示。

img7

图3-3 货物贸易出口产品构成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贸易年鉴》(2001),《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2004)。

在制成品成为主要出口产品的同时,制成品出口的产品构成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期,服装取代了纺织品成为最重要的出口制成品。然而到了90年代中期,虽然服装出口的总量仍然在继续增加,但是相对份额却逐渐下降,机械和电子产品出口最终取代了其原有的领导地位。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出口的2/3强,在总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将近30%(Thomas Chan等,1999)。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基本特征是农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减少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见表3-1)。农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21.4%下降到1996年的4.3%;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则先经历了一个短暂上升,由1978年的13%上升到了1985年的23%,随后其在总出口中的比重一路下滑,到1996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仅占总出口的3.7%。而人力资本密集的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却一直稳步攀升,从1978年9.5%上升到1996年的29.8%。除了这三类产品的此消彼长之外,非熟练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中的比例总体上比较平稳。非熟练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上下,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则保持在10%~20%。

表3-1 中国出口产品构成(%)

img8

资料来源: Xiao-guang Zhang.2000.,China’s Trade Patterns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MACMILLAN PRESSLTD.

中国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加的现象或许比较令人困惑。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水平比较低,非熟练劳动力丰富,但人力资本相对短缺,所以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并不具有比较优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也应该具有这一普遍特性。然而,中国对外贸易的现实却与通常的直觉相反。对此张晓光(2000)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他在研究中认为,中国的出口结构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特征是因为中国经济的二元结构所造成的。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异常丰富,同时资本短缺,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因此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中国在一些高新技术上也同样具有优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对某些高科技部门和基础科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而且培养了大批的相关人才。因此,中国虽然有些部门仍然在使用六、七十年代的生产技术,同时又可以发射卫星和航天飞船。中国经济这种不平衡发展的二元结构,形成了中国既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同时又在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特殊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