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模式的初期发展

教学模式的初期发展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形势下,赫尔巴特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和教育、教学变革的需要。他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出发提出了“五阶段”教学模式。后来,杜威的门生克伯屈等人创立了“设计教学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实用主义的教学模式。杜威的教学模式弥补了赫尔巴特模式中的不足,强调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节 教学模式的初期发展

从古至今,教学实践中存在众多模式。在我国古代就有人对教学从学的角度进行过总结和概括。例如,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主要是由“学”“思”“习”“行”四个环节构成的。他还在《中庸》一书中,将学习过程被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阶段;荀子则主张学习过程应是“闻”“见”“知”“行”的过程,等等。这些思想都可视之为世界上最早的教学模式。

在近代以前,教学的典型结构是:讲—听—读—记—练,这一模式是极为机械的。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以认识论原理为指导,把教学的一般进程或结构概括为:观察—记忆—理解—练习。18世纪末,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第一次把心理学原理运用于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他以统觉论为基础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四段论教学模式: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其后,戚勒和赖因将这一模式发展成了五段教学法。

进入20世纪之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波及到教育、教学领域。尤其上世纪初发生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给当时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在此形势下,赫尔巴特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和教育、教学变革的需要。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打着反传统的旗帜,提出“进步教育”,主张教学改革。他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出发提出了“五阶段”教学模式。“五阶段”教学模式是杜威儿童中心主义和“从做中学”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杜威从儿童生来就具有某些才能、兴趣和社会需要的本能论出发,提出了他的教学模式——五步法:发生困难—确定问题—提出假设—推论—验证。后来,杜威的门生克伯屈等人创立了“设计教学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实用主义的教学模式。

杜威的教学模式弥补了赫尔巴特模式中的不足,强调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杜威教学模式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本身具有忽视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学的缺点,所以,到20世纪50年代末就受到质疑。

十月革命后,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吸收历史成果,提出了一个较前完备的教学模式: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建国之初,我国学习前苏联教育学,其中就包括学习凯洛夫的这一教学模式。

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结构认识论提出了“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材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做出结论。这一模式兼顾了教和学两个方面的作用,突出了现代教学的特点。与这一模式相类似的还有前西德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范例教学”模式,保加利亚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暗示教学”模式等。

20世纪50年代以后,教学模式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据乔伊斯和韦尔1980年总结统计,共出现了23个教学模式,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有马歇尔和考科斯的社会探索模式,塔巴的归纳教学模式,布鲁纳的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皮亚杰和西格尔的认知发展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罗杰斯的无指导者教学模式,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教学模式等。

这一时期教学模式繁荣的原因有很多: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特别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人工智能、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对教学实践和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思想理论圈内流派迭起,继实用主义教育后,出现了改造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等教育思想或理论,其中一些思想理论创立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新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引起教学工具的现代化和教学工艺的变革,为新的教学模式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教学模式理论的探讨由来已久,但由于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存在分歧,因而导致了教学模式千姿百态、纷繁复杂的局面。更由于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具体形式和变式,因此,在实际中教学模式的数量是不可计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