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来去”的初步发展

“来去”的初步发展

时间:2022-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2 “X来X去”的初步发展到了六朝时期。“来、去”动作义的弱化,分别在动词后,作趋向补语。“X来X去”已具有一定的凝固性。沿着这一思路,“来、去”进一步的发展可能会由表示确定的“相反方向”进而表现为“方向不定”,甚至没有方向。

6.2 “X来X去”的初步发展

到了六朝时期。“来、去”作为动词补语的“V来V去”开始出现;在“A来A去”中,“来、去”搭配产生共同的虚化义;“N来N去”未有发展。但总的例句数量仍然很少,各发现一例:

(11)弟子本亦避役,竟无能习学,[冬来春去],岁岁如是。(六朝《三国志裴注》)

(12)因太祖出行,常四时使人馈遗,又私迎之,延以正坐而己下之,[迎来送去],有如昔日。(同上)

(13)“世俗之人,交不论志,逐名趋势,[热来冷去];见过不改,视迷不救……凡如是,则有不如无也。”(六朝《抱朴子》)

另外,还有一例代词性“X来X去”:

(14)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六朝《三国志裴注》)

从例句(12)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的“X来X去”中的“来、去”已经有了更为虚化的用法,开始用在动词后,只表示动作的趋向。据王平(2007)考察,“V来/去”的用法初步产生于战国末期,但比较罕见,到汉代有了初步发展,已经用得比较频繁。这与六朝时期“迎来送去”的出现相一致,是在“迎来”和“送去”已出现的基础上产生的。“来、去”动作义的弱化,分别在动词后,作趋向补语。

例(13)“热来冷去”中,“冷、热”之所以能够与“来、去”在语义上进行“超常”搭配,是因为“来、去”的搭配使用产生了新的隐喻用法。在这里,“来、去”不具有动作义,无法产生空间位移,但仍然保留“由彼到此”、“由此到彼”的意义,只不过,这一意义不在空间域之内,而是表示“世俗之人”之间的“相互往来”,这一更为抽象的意义是意念当中的趋向,不同于现代汉语中以“热、冷”为核心的“热来冷去”:他的态度总是热来冷去的。可以看到,在这一例子中“来、去”搭配后,通过隐喻,脱离空间域,可以表达“交往、往来”的意思,运用的范围扩大,可与“冷、热”的引申义相搭配。

在前面出现的例子中,“更来”和“更去”、“迎来”和“送去”、“冬来”和“春去”,包括“自来”和“自去”,“X来”、“X去”都可单独表达一个事件,可以单说。而“热来”、“冷去”必须一起使用才有完整的意义,“来、去”搭配所表示的“往来、交往”的虚化义才能被人所理解。“X来X去”已具有一定的凝固性。

综上来看,“迎来送去”这一用法的出现表明“来、去”已经发生了虚化,作为动词补语的出现,这为“V来”、“V去”整合为一个格式提供了条件。而进一步虚化的原因是:“来”和“去”的搭配使用的频率。这使它们更容易融合为一个新的更为抽象的意义。在格式中,“来、去”搭配很容易抽取“方向相反”义,这一意义没有很实在的内容,并且很容易被引申,春秋时期就有“礼尚往来”、“老死不相往来”的说法,在所检索的古代语料中也可以看到“往来”、“去来”的引申义产生得比较早的用例。如果说在最初的例句中,“来、去”尚可保留较为实在的词汇意义,那么在后来的发展中,X的意义将更为突出,并且X通常作为相同、相类的动作或性状在格式中重复两次,“来、去”也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仅表示“反复”义。

从构成形式上来看,唐以前的“X来X去”中,“X来”、“X去”的结合是一种叠加,而非融合。需要重视的是,这两个动作的“相关性”,它们或者共同表示某一事件,如“迎来送去、冬来春去”;或者为相同的两个动作,只是方向不同,如“独往独来、哭往哭来”。格式通过相关或相同动作的叠加实现了“量增”,在形式上可以表示为“1+1”,但在具体例句所表达的量却是“1+1>2”。“X”动作了两次,这是格式表示“反复”的语义基础,在句中可以找到相关的表达,如“迎来送去,有如昔日”,“冬来春去,岁岁如是”,“世俗之人,交不论志,逐名趋势,热来冷去”,这句表示的是“世俗之人”的一般性特征。这些表达“惯常性”的语义很容易被附加在“X来X去”格式上,表达“反复”义。

沿着这一思路,“来、去”进一步的发展可能会由表示确定的“相反方向”进而表现为“方向不定”,甚至没有方向。“X”只要可重复便可,格式将不再体现出位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