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二论“中心开花”

二论“中心开花”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讨论华中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时候,本文拟再谈“中心开花”。

(1986年5月)

在讨论华中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时候,本文拟再谈“中心开花”。

“中心开花”的战略,是指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应由东部向中部推进,从华中经济区“中心开花”,带动内地发展;华中经济区应从武汉“中心开花”,带动周围地区的国内外贸易、经济、技术的发展。

一、“地区投资重点”应及早由东部向中部推进

我国经济在地区的发展上应该是有重点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发展的地区重点,首先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它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措施投资两大内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基本任务应该是:正确确定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措施的总规模,合理安排投资比例和使用方向,统筹规划新建、扩建和更新改造措施项目,努力提高投资效果。

在“七五”期间以至90年代,党中央已经建议将能源、原材料两大“项目重点”放到中部地区。那么,“地区投资重点”放到哪一个经济地带是最佳的方案呢?我们认为:“地区投资重点”放在中部为上策。这是基于以下两种考虑:

1.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在福建、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在沿海先后开放十四个港口城市和海南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以及辽东、山东两个半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大大加速了。这是可喜的一面,但也带来了问题:第一,沿海大城市的规模过分膨胀,在上海、天津等地大企业太多,水源不足,因超量开采地下水而发生地面沉降现象,只好从相当远的地方去引水;第二,沿海城市交通运输突出紧张;第三,工业偏集沿海的状况又有发展,沿海与内地工业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又在扩大。目前开放地区的人口只有一亿多,而工业总产值却占全国一半以上,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个数据。“我国经济在地区的发展上应该是有重点的,但绝不是机械地等待建设好一块再建设另一块。”[1]

2.地区投资重点由东部向中部转移,可以扩大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和规模。只有内地工业加速发展了,才能为全国工业增添新的活力,才能增强我国的工业实力,才能把中部地区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特别是随着长江中游、汉江、湘江、沅江、赣江的开发,将带动内地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提高西部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

二、全国应从华中经济区“中心开花”

华中经济区在整个国家战略布局中,处于搞活内地、搞活长江的关键地位。其一,加速华中建设,可以加快内地建设,为全国谋求最大利益;其二,华中是全国的精华地区,是潜在生产力最大的地区,加速开发可以得到少投入,多产出的效益。

华中有十大丰富资源:

1.粮食丰富:两湖平原(包括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是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也是生产水平较高的南方商品粮基地。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华中地区有粮食,为发展工农业和第三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水产丰富:洞庭湖、鄱阳湖是我国淡水水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发展水产业的历史悠久,基础良好,劳力充足。湖北是我国最大的鱼苗产区。湖北枝江以下的沿江一带,湖南的湘江都是我国鱼苗的著名产区,全国各地的鱼苗依靠“两湖”(湖北、湖南)大量供应。

3.经济作物丰富:丰富的经济作物能为轻纺工业的发展和出口创汇提供物资基础。华中地区经济作物居全国前列的有:(1)棉花,全国棉田最多的省是湖北。鄂豫两省是棉花集中产区,又是棉纺织加工中心。(2)芝麻,全国芝麻主产区有五个省,其中河南、湖北两省的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3)油菜,江汉平原、鄱阳湖湖滨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油菜产区。(4)茶叶,湘、鄂、赣三省都是茶叶的重要产区。(5)红枣,河南是红枣主要产区,河南新郑的灰枣是红枣中的优良品种。(6)黄花,全国以湖南产量最多,约占全国产量一半以上。(7)柑橘,鄂、赣、湘都是柑橘主要产地。(8)黄连,是我国的特产药材,湖北是黄连的主要产区之一。(9)烟叶,以河南产烤烟最多,河南许昌是我国最早的三个重要烤烟基地之一。(10)黄麻,是我国特产,我国历来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麻生产国,湘、鄂、赣是我国黄麻的著名产区。华中地区的经济作物美不胜收,信手拈来就有十大拳头产品。

4.矿产资源串富:湖南锡矿山是世界上最大的锡产地;湖南水口山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铅锌矿;湖南湘潭锰矿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在赣北和鄂东找到了特大型铜矿,其中大冶是我国重要铜矿基地;我国铝矿以河南的开采量最大;河南鹤壁、焦作、平顶山都是有名的煤炭基地。

5.水资源丰富:水是农业的命脉,又是发展工业和航运的必要条件,没有丰富的水资源是难以兴办工厂的。这里是长江汇集支流最多的地带,有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水,有“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湖泊众多,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华北、西北发展工农业的严重问题是缺水,华北、西北耕地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径流量不到全国的10%,而华中地区却得水独厚。

6.能源丰富,特别是水能源丰富:葛洲坝水电站、丹江水电站分别建在湖北的宜昌和丹江口。河南是全国煤炭和石油储量丰富的省份之一。

7.工业有基础:华中地区的机械工业发达;武钢是我国的大型钢铁基地之一;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是我国陶瓷工业基地。华中各省有丰富的食品资源,“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是永不衰败的工业,它应成为华中地区发展最快的工业,并可大量出口,为国家早创汇、多创汇。

8.旅游资源丰富:华中地形丰富多姿,古迹名胜荟萃,饮食业也发达。可以将一批旅游点组建成四大旅游群:三峡自然风光旅游群,三国故事旅游群,洛阳“九朝故都”旅游群,九江、庐山、鄱阳湖旅游群。

9.交通方便:华中地区水陆空交通比较发达。河南是陆路交通要道,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纵横贯穿全省。湖北是全国的腹地,水陆空的交通中心,京广铁路与长江航线交于武汉,襄渝、汉丹、焦枝、武大、铁灵等铁路在全省交织。湖南北有湘、资、沅、澧四大水系通长江,京广、湘桂、浙赣、湘黔、娄邵等铁路在省内纵横交叉。江西北部以内河航运为主,南部有浙赣、鹰潭铁路相通。

10.科技有力量:湘、鄂、豫、赣四省文化发达。仅以武汉市而论,武汉现有市以上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科研人员,在全国大城市中居第三位。武汉现有高等院校和拥有的正副教授、在校学生,仅次于北京、上海。华中地区人才多,为经济腾飞提供了智力条件。

开发华中地区,条件很好。除了必要投资以外,特别希望中央给政策:一是华中地区对外开放政策,允许武汉进一步对外开放,作为华中与外商经济贸易往来的市场。二是交通上给政策,使华中真正成为交通枢纽。目前武汉火车不能直达厦门,飞机航班不能四通八达,更不能直通国外。给华中地区以政策,就可以消除外商投资徘徊观望的顾虑,大大加快引进外资和我国商品打入国际市场的步伐。

三、华中经济区应从武汉“中心开花”

就华中经济区来说,则要从武汉中心开花。把武汉开辟为内地国际贸易商埠,谋求与外商合作,引进外资、先进技术、设备,用以加速华中经济区的现代化,加快内地建设。

1.在武汉建立内地的国际市场,与外商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对外商来说,到华中来投资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是有丰富的资源,劳动力多,工资又低,并有潜在的巨大市场;二是投资环境好,社会秩序好;三是在华中投资可以很快得到较好的效益。这些条件可以满足日本企业追求长期稳定的目标、考虑企业的永久发展的要求,可以消除有些美国人认为的“中国在沿海大量吸引外资,没有理论根据,只是权宜之计”的想法。从华中地区来说,武汉对外开放,以武汉市场为桥梁引进外资,用以弥补发展中建设资金和技术不足的问题,可以利用国际上的四大资源:一是国际市场上有八千亿美元的多余资金在找出路;二是有一百多万个先进技术专利可以转让;三是有一百多万已退休的各种专家人才可以招聘;四是国际市场上每天有40亿单元的信息量在发送,我们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具有很高价值的经济技术情报。

2.武汉的地理优势突出:从全国看,武汉地处我国内地的中部,地理位置“得中独厚”,“得水独厚”,在全国“承东启西,南北对流”当中,处于“中心辐射”的地位,发射功能大。武汉历史上一直是内地最大的物资集散地,“货物之至者无数,且不问多少,一旦可尽”。[2]汉口这个商埠世界皆知,自从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开辟汉口为通商口岸以后,外商在武汉曾经开过的银行有:英国麦加利银行和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美国花旗银行、比利时华比银行。外商来汉贸易的有十七个国家,包括英、法、俄、美、德、丹麦、荷兰、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匈牙利、日本、瑞士、秘鲁、巴西等。打上汉口的牌子,具有很高的商誉

华中地区经济技术走向联合,存在着客观上的有利条件:一是各地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二是矿产水力资源丰富,但各省分布不同;三是人口众多,都需要开拓市场,扩大就业门路;四是各地生产力水平高低不一,地区差异显著;五是各个地区组成社会消费是有差异的,相互需求不同,决定了有相互进行贸易的条件。为了发挥各地优势,增强华中经济实力,需要狠抓三大项目协作:

1.以武汉为媒介,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带动华中社会旅游,发动旅游攻势,带动内地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旅游可以媒介友谊,媒介科学技术文化,媒介经济贸易。发展旅游可以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利用武汉国际市场,开展图书展览、博物展览、商品展览,举办音乐会、戏剧会、电影会,举办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会,联合拍摄电影,组织考古和三峡科学考察,举办国际性专业会议,组织大学、科研单位的学习班和科研协作。提供价廉方便的旅游设施和优质服务,招揽国外游客。发展包机运输,把客人从客源国运到武汉,再通过武汉由铁路、公路、轮船运到各旅游区。南斯拉夫、西班牙等国就是通过包机带来大批客人,它比开辟定期航班便宜。

2.联合西南、陕西,开发川江、荆江、汉江、湘江、沅江、赣江和两湖(洞庭湖和鄱阳湖),利用武汉对外开放,在华中组建各种类型的工农业商品基地,大力发展出口外销、经济特区需要的商品。

3.建立中国“硅谷”,把科技转化为产品,走科技→生产→扩散之路,组织华中地区经济技术协作,生产早创汇、多创汇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中国要想经济腾飞,必须有中国的“硅谷”,没有中国“硅谷”,就投有技术密集型工业,也就没有精密机械和复杂机械打入国际市场,那只能是长期落后。

中国的“硅谷”建在哪里?武汉东湖是很理想的地方。我们要把它用起来,把科技转化为产品,为华中经济腾飞服务,为内地和全国的经济腾飞服务。

尖端技术产品用途广泛,大有发展的潜力和余地。现在电子计算机不仅用于工业生产、国防、科研、通信、金融等部门,而且开始进入农业生产以至家庭生活。

电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有销路。

我们不要迷信,怕“尖端技术产品”几个字,实际上尖端技术产品当中也有高档、中档、低档产品之分,关键在于生产出“名牌”来。我们暂时生产不出“高档名牌产品”来,但是我们可以生产出“低档名牌产品”来打入国际市场。华中地区只要联合起来,建立中国的“硅谷”,走科技→生产→扩散之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电子产品定能在国际市场打开局面,挤入尖端技术产品的国际行列。

(与肖国金合写,载《学习与实践》1986年第5期)

【注释】

[1]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2]见南宋范成大的《出蜀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