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苏联经济实践看农业发展问题

从苏联经济实践看农业发展问题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苏联经济实践看农业发展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又是农业的基础。本文主要以苏联的实践为例,就几个对农业发展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为领导决策提供一些参考。根据苏联的经验,制定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时,应把着眼点放在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上。据此,苏联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时,首先动员了各方面的力量,通

苏联经济实践看农业发展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又是农业的基础。粮食不增产、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是上不去的。这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已经一再为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明,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了。但是,口头上承认是一回事,实际干起来却又是一回事。苏联和我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都发生了大抓—丰收—停滞、徘徊—再抓……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现象。为什么?这很值得深思。看来,人们对于农业发展问题的认识,还相当肤浅,远远没有达到自由王国的境界,还有待于大大深化。本文主要以苏联的实践为例,就几个对农业发展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为领导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一、发展农业是一项十分艰巨的长期战略任务

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苏联的农业生产水平还是很低的。据统计,1953年的谷物产量为8 250万吨,人均谷物产量只有435千克,比1913年水平低得多(1913年分别为8 600万吨和540千克)。农业总产值只比1913年增长46%,平均每年增长不到1%。农业停滞落后,严重地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迅速改变农业落后状况,是摆在苏联新领导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所以,赫鲁晓夫一上台,就大抓农业。他通过大规模垦荒、放宽农村经济政策等一系列积极措施,扩大了耕地面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大有起色。1958年,苏联农业大丰收,谷物产量达13 470万吨,创历史纪录,农业总产值比1953年增长50%,平均每年增长8.5%,形势喜人。可惜的是,赫鲁晓夫对发展农业的艰巨性缺乏认识,被胜利冲昏头脑,误以为农业问题已经解决,轻率地改变了原来实行的各项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大搞高征购、穷过渡、瞎指挥,给苏联农业带来了灾难性的恶果。1963年,谷物产量降为10 750万吨,人均谷物产量479千克,又跌到了1913年水平之下。整个农业比上一年减产7.5%,农业总产值比1958年降低1%。靠抓农业起家的赫鲁晓夫也由此垮了台(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取而代之的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更花了很大力气来抓农业。他通过大幅度增加农业投资(农业投资占国民经济总投资的比重达27%);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降低农产品收购任务,一定5年不变,超售加价奖励;由国家财政补贴低价供应农用生产资料,加强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稳定农村所有制形式,鼓励个人发展副业等措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1978年,谷物总产量达23 720万吨,人均谷物产量908千克。农业总产值比1965年增长45.3%,平均每年增长2.9%。但从1979年起又陷入了新的停滞、徘徊局面。1981年谷物产量只15 820万吨,比大丰收的1978年减少1/3,农业总产值降低6%。近年来,虽然稍有好转,但谷物产量迄今还没有恢复到1978年的水平。

苏联的实践表明,要改变农业落后状况很不容易,绝不是几年、十几年时间就能奏效的。其所以如此艰巨,是同农业生产的特点分不开的。大家知道,农业生产过程与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周期较长,受气候自然条件的严重制约。各种作物、畜禽、水产的生长周期不同,生产工艺各异,要普遍地实行机械化,比工业难得多。由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变为精耕细作的集约经营,由手工劳动变为机械劳动,实行科学种田、科学饲养,改良品种,建设旱涝保收的稳定基地,非常费时、费力、费钱。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对食品和其他生活用品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消费结构的变化要求相应地调整生产结构。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包括种植业向畜牧业转化,以及种植业和畜牧业内部的生产结构的调整,都有个因地制宜的问题,而且改变人们的耕作习惯和传统,掌握新的生产工艺,也需要时间,需要有个逐步转变的过程,绝不是说改就改得了的。再说,农业主要是生产初级产品,直接供人们食用和作为原料供工业加工,而留作自身再生产用的种子、饲料等数量不多,不像工业生产那样可以通过产品的多次加工而使产值成倍增加。因此,为了根本改变农业落后面貌,达到稳产高产,旱涝保收,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当作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对待,坚持不懈地搞上几十年、上百年。

二、必须科学地制定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1958年苏联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后,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①农产品产量,特别是粮食产量增加很多,超过了当时的消费需求,长期存在的供不应求的状况,突然变成了供过于求。②农民交售的粮食和其他农畜产品数量大大超过了国家原定的计划收购任务和收购资金额度,但又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大量收购。③产量或者说收购量超过了现有的仓储容量以及工业加工能力,使大量的农产品无处存放,不能及时进行加工生产。④大量农产品直接投入市场,长期存在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消费者从以往物资短缺情况下的抢购心理转化为选购心理,挑挑拣拣,许多农产品滞销,造成积压、腐烂、变质。一时间,农民争着卖粮、卖棉、卖猪,收购部门则压级压价,甚至拒购停收。人们由此觉得农产品生产过剩了。于是,压缩生产规模,降低收购价格等等主张不胫而走。当时,作为最高领导人的赫鲁晓夫也陶醉于大丰收的喜悦中,作出了农业问题已经解决的错误判断,进而规定了不适当的政策。

其实,上述新情况、新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农产品过多只是个假象。以粮食为例,据苏联有关部门计算,要比较充分地满足口粮、种子粮、饲料粮、工业用粮和储备粮等多方面的需要,必须达到人均吨粮的水平,即按人口平均计算,粮食的年产量要达到1 000千克。而在1958年,苏联的人均粮食产量只有736.5千克,离满足需求还相差一大截呢!人们之所以被假象(表面现象)所迷惑,症结是目光短浅,心中没有个大目标。因此,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一时丰收后可能产生的错觉和盲目乐观情绪,并防止决策失误,就必须科学地制定一个明确的农业发展战略目标。

根据苏联的经验,制定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时,应把着眼点放在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上。因为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据此,苏联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时,首先动员了各方面的力量,通过科学的测算,制定了人们按生理标准每人每年所需食品和衣着品的消费量,如:肉类和油脂(包括家禽和屠宰的副产品)为82千克;牛奶和奶制品(折成牛奶)405千克;蛋292个;鱼和鱼制品18.2千克;糖40千克;植物油9.1千克;水果和浆果、莓果(不包括制酒的)113千克;蔬菜和瓜类146千克;土豆97千克;粮食制品(折合成面粉)110千克;织物50.1平方米,其中:棉织物31.2平方米,毛织物4.2平方米,丝织物10.3平方米,亚麻织物4.4平方米;针织外衣4件;针织内衣9.4件;长短袜8.3双;皮鞋3.6双。然后,据此推算出各类产品的需求总量(考虑到人口自然增长因素)。这样就不难揭示出各类产品的供需差距(现有生产总量与需求总量之比)。由于受现有生产力水平和其他多种条件的限制,上述供需矛盾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只能分阶段逐步缓解。于是,苏联制定了阶段性目标及其实施步骤和措施。例如,在1982年5月制定了到1990年的苏联食品纲要,1985年又制定了到2000年的消费品生产发展纲要。这对克服盲目性很有益处。苏联在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三、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苏联农业发展的道路,根据斯大林的构想,是先集体化后机械化。1928年,为解决农业中个体小生产、商品率很低与工业生产大发展、农产品需求激增的矛盾,开展了全盘集体化运动。到1932年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的集体化,个体经济变成了集体经济。与此同时,建立了大批机器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机耕机收,收取实物报酬,到1950年代初苏联也基本上完成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但是,由于全盘集体化运动中,犯了强迫命令、违背自愿原则的“左”倾错误,特别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了生产力水平。结果,集体化不仅没有带来农业增产,反而造成了很大破坏,粮食减产,牲畜饲养头数锐减,很多年都恢复不过来。而机械化的实现,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当然,苏联在1950年代初的机械化水平还不高,主要是做到了大田翻耕作业的机械化,即使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谷物生产中,也只是做到了耕种和收割的机械化,田间管理还得靠手工劳动。至于在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生产中,严格地说,还谈不上什么机械化。加上农业机械的数量还不多,不配套,供应不及时,质量也较差,这就不能不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实际效果,起不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应有作用。

这里,值得引起人们深思的是,1960年代以来,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了,然而仍旧没有带来农业的大发展。谷物生产已全面机械化了,其产量却很不稳定,迄今没有过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棉花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比谷物低得多,大多数作业主要靠手工劳动完成,如棉花摘收,直到1984年,机械化程度还只有29%,但它却能长期保持稳定增长,生产水平居世界前列。这是为什么?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须作具体的深入的分析。(1)不过,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考虑农业出路问题时,眼界要放宽一点,不能局限于机械化。

苏联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加上工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急需从农业中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来。在这种情况下,搞农业机械化是十分必要的。但农业生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单靠机械化绝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根据苏联的经验,只有对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把机械化同水利化、化学化、良种化,以及生产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等结合起来,加上政策对头,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才能收到促进农业发展的实际效果。简单地说,就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具有比农业机械化更为丰富的含义和内容。

苏联在使农业由生产技术落后的个性小生产逐步变成为现代化的社会大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带根本性的缺陷,就是他们按照产品经济模式来构想农业的发展。结果想找出路,却身不由己地走进了死胡同。

实践表明,商品经济是不能逾越的。要加速农业发展,必须致力于把落后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逐步变成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使农业生产由面向国家计划转而面向市场需要,使农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积累,扩大生产。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作为商品生产者的农业企业,将会产生强烈的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实行科学管理的内在动力,从而才有可能大大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大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要使农业生产商品化,大大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就必须放宽农村经济政策,从根本上改革僵化的农业管理体制,否则是不行的。从苏联的实践经验看,改革管理体制的难度比放宽政策大得多。在放宽政策方面,如降低农产品收购任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实行各种奖产奖售措施,允许和鼓励居民经营个人副业,允许农庄农场自行销售部分农产品等等,只要领导肯下决心,国家舍得花钱,还是比较容易办到的,见效也较快。问题是看能否坚持贯彻执行。而要根本改革长期实行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就不那么容易了,阻力很大,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长期实行粗放经营和传统管理体制造成了人们的惰性和习惯势力;②僵化的理论观念,静止地教条主义地看待社会主义,动不动就把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新的改革措施,说成是背离社会主义原则,或说成至少是对社会主义原则的削弱,而把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来固守;③改革必然带来利益和权力的再分配,从而引起既得利益者的抵制和反对。但是为了加速农业发展,即使阻力再大,也得改,否则就没有出路。

这里应该承认,苏联对于农业体制改革还是很重视的,而且几次起步都先于工业体制的改革。就农业体制改革的条例看,也强调了农庄农场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自主权,规定国家主要抓农业商品产量,即农产品收购量,不得干涉农庄农场的生产经营活动,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做到。农庄农场仍然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执行计划的生产单位,而不是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它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极大限制,生产当然很难上去。加上部门和地区分割,农业与其前后部门(指给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和农产品采购、加工、销售、储运等部门)的关系不协调,严重影响了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根据苏联近年来的实践,特别是苏共中央六月全会通过的《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基本准则》,农业体制的改革,将同工业和其他部门一样,首先着眼于改变企业的经济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能够自主经营。企业拥有作为商品生产者所应该拥有的权利,又承担作为商品生产者应该承担的责任。企业不再以完成国家计划为基本任务,而以满足社会需要,完成用货单位(包括国家收购部门)的定货为基本职责。企业实行自筹资金和完全经济核算制。国家不再对企业的义务负责。然后围绕搞活企业,理顺各种经济关系,对计划工作、价格形成、财政信贷、物资技术供应等进行综合配套改革,为企业实现自主经营创造必要的条件。

从1988年起,苏联将取消指令性计划指标,不再统一调拨和分配物资;除重大的新建项目外,不再给企业拨款;产品价格也不再完全由国家集中制定,而实行集中价格、合同价格和自由价格相结合的价格体系;等等。国家通过下达控制数字、长期稳定的经济定额和限额、定货,运用各种体现商品货币关系的经济杠杆,协调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也就是采用经济方法来制约企业行为,引导企业沿着国家预定的方向发展。

在农业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上,则广泛推行集体承包以及家庭承包,将劳动者的收入与其劳动的最终成果直接挂钩。

在农业管理的组织结构方面,则按照专业化协作和农工一体化的要求,建立和发展农工联合公司,并在中央和各加盟共和国相应地建立国家农工委员会,统一领导农业及其有关部门的活动,把农工综合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制定计划,安排工作,保证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实践表明,这样做有利于加强各个生产单位和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以共同的经济利益为纽带,使农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和为农业服务的所有单位都关心农业生产的最终成果。同时,也有利于把地区管理和部门管理结合起来,消除管理中的平行、重叠现象,减少领导层次,精简机构,节省开支。

随着改革深化和政策放宽,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使苏联农业生产有了新的起色。1986年,谷物产量回升到21 010万吨,肉产量(屠宰重)1 800万吨,奶产量10 120万吨,蛋807亿个,比1980年分别增长11%、19%、11%、19%。整个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7%。现在看来,苏联如能坚持实行目前的根本改革措施和放宽的经济政策,将使农业生产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当然,究竟如何,还得由实践来检验。

(《世界经济情况》1988年第6期)

【注释】

(1)参见拙著《从苏联粮棉生产状况看农业现代化问题》,载《苏联经济若干问题》,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8—18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