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苏联向集约化过渡失败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从苏联向集约化过渡失败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苏联向集约化过渡失败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这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重大决策。到1990年,苏联不仅没有完成经济发展的集约化过渡的任务,经济增长额中靠集约型获得的比重反而降低了。二苏联经济发展向集约化过渡失败的原因很复杂,涉及许多方面。

苏联向集约化过渡失败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这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重大决策。为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亟须了解和借鉴外国的经验。本文主要研究原苏联经济发展向集约化过渡的实践,并通过对其失败原因的分析,从中探究出一些对我有益的东西。

大家知道,苏联建国以来一直把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这种高速增长,主要是靠不断扩大基建规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增加投资,增加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物质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获得。简单地说,就是主要依靠各种生产要素的大量追加投入获得。十分明显,这是一种粗放型或者说外延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增长方式。由此产生的苏联经济的特征或者说它的痼疾是:投入多,产出少;消耗大,效益小;速度高,效率低。人们常说苏联经济是一种浪费经济、短缺经济,实在是切中要害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规模日益扩大,而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降低,西部自然资源逐渐枯竭,资金紧缺,使得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再靠大量追加投入来求增长是难以为继了。正是在社会再生产条件逐步恶化、粗放经营的潜力日趋枯竭的情况下,苏联于1969年提出了生产集约化的方针。1976年2月召开的苏共25大把实行集约化、提高效率和质量,作为经济战略的核心。1981年2月召开的苏共26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在1990年前完成经济发展向集约化为主的道路的过渡。1986年2月召开的苏共27大又提出,要在全面集约化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尽管苏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不小,也相应地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但是,苏共第25、26、27次代表大会规定的指标均未达到,苏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种种努力完全落空。到1990年,苏联不仅没有完成经济发展的集约化过渡的任务,经济增长额中靠集约型获得的比重反而降低了。

据统计,苏联集约型扩大的生产的比重,按社会最终产品指标计算,1966—1970年为35.2%,1971—1975年为26.9%,1976—1980年为30.5%;按社会总产值指标计算,分别为39.1%、32.9%、24.6%。(1)1980年代的变动情况,没有现成资料。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由1976—1980年的3.3%,下降为1981—1985年的2.7%和1986—1989年的2.7%;投资效果的增长速度由1.1%降为1%和-2.8%;基金产值率的增长速度也不断下降(分别为-2.4%、-2.5%和-1%)看,经济增长额中靠集约型获得的比重是更趋缩小了。(2)特别是1990年,苏联经济出现了负增长,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基金产值率的下降幅度(分别为-3%和-6%)大于国民生产总值的下降幅度(-2%),表明苏联的经济变得更粗放了。(3)

苏联经济发展向集约化过渡失败的原因很复杂,涉及许多方面。过去,人们往往偏重于从政策措施及其贯彻状况的角度与分析探究,列举出诸如“雷声大,雨点小”;“举措不当,实施不力”等种种表现来说明。虽然也揭露了一些问题,但停留在表象,没有触及它的要害。我以为,只有全面地深入地分析苏联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才能揭示苏联向集约化过渡失败的根本症结。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是由其内在矛盾决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不例外。本着这种认识,下面侧重分析苏联社会经济生活中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起制约作用的4个基本关系及其矛盾表现。

(一)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与集约化的矛盾

大家知道,原苏联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农业占很大比重,工业生产集中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生产力布局很不合理。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和大规模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展,产业结构层次有所提高,但因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农业落后,轻工业过轻,重工业畸重,社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环境保护问题也很突出。同时,由于经济建设仍偏重于西部,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状况改变不大。随着西部的自然资源逐渐枯竭,其生产所需原材料、燃料越来越依赖东部,运输困难,成本上升。所有这些,严重地阻碍了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与向集约化过渡的要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这样,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加强基础建设;实行战略东移,使生产力布局合理,就成了实现经济发展向集约化过渡的当务之急。然而,要加强农业,加强交通运输等基础建设,加快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开展环境保护,需要耗费大量的投资,而这种投资又不能在短期内得到回收。因此在一定时间内,整个国民经济的投资效果就不仅难以提高,反而可能趋向下降。这样,就形成了新的矛盾,即战略东移、加强农业、加强基础建设的效益滞后性与完成向集约化过渡的时限之间的尖锐矛盾。

(二)科技、教育与集约化的矛盾

大量事实表明,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特别是在1956—1975年经济翻两番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作用,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来加速科技进步,提高国民教育文化水平,收到一定的成效。据统计,1971—197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额的80%,工业产值增长额的84%,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4)而劳动生产率增长额的50%以上,是靠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获得的。(5)另据苏联学者计算,1960—197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额的37%来源于劳动者教育文化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6)

但是国际比较显示,苏联的生产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落后于美国。据西方估计,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苏联的电子技术塑料工业技术比美国落后10年左右,化纤技术落后20年左右,其他如金属冶炼和加工技术、原子能发电技术等方面也都落后于美国。每万名人口中的大学生数也大大少于美国。同时应当看到,苏联军工生产技术先进,而民用生产技术却很落后,机器设备老化相当严重。加上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赶不上科技进步的要求,大量工人的技术等级同上岗标准不符,结果使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只能在低水平徘徊,如社会劳动生产率只及美国水平的40%。苏联的基建投资与美国大体相当,国民收入却只及美国水平的67%。这就是苏联当时面临的科技、教育相对落后与向集约化过渡的一大矛盾。

十分明显,要使经济发展转向集约化轨道,就必须加速科技进步,加强技术改造,强化国民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优先增加科教投入。可是,这种投入的效益很难立竿见影。再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改造,必需耗费大量资金,其效益则将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显现。这样,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效益滞后性与完成向集约化过渡的时限之间,也形成了新的尖锐矛盾。

(三)传统经济体制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

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对国家工业化的实现和战后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及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许多弊病,主要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从而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这样,就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的提高。

适应经济集约化的要求,苏联于1979年7月作出了《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和加强经济机制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作用》的决议,1980年代又决定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但因没有搞清楚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什么,而只是在计划经济前提下寻求计划与市场的最佳结合,不能根本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的痼疾。实践表明,传统经济体制成了向集约化过渡和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

(四)政治形势与经济集约化的矛盾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苏联经过痛苦和艰难的摸索,终于比较明确地提出要向市场经济过渡,企图通过经济转轨,发挥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来提高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向集约化过渡的任务。这一构想是对路的,但操之过急,特别是妄图用政改促经改,决策失误导致了政局失控。各派政治斗争尖锐,民族冲突迭起,全国一片动乱。这样,不仅使经济体制改革不能有序地进行,而且连正常的生产秩序、经济秩序都遭破坏,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停顿,经济急剧衰退。经济危机、民族危机、政治危机等交织在一起,造成了社会的全面危机,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苏联的解体。在这种情况下,又怎能实现集约化过渡呢?!

苏联向集约化过渡的实践表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的内在规律,是落后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提出的重大课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力布局、调整投资政策、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改变思想观念和传统习惯等许多方面,是一项相当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

经验证明,实现经济集约化,通常要经历先局部集约化、再全面集约化的发展过程。所谓局部集约化,是指变手工劳动为机械劳动,通过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活劳动耗费。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基金装备率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集约化表现为大量占用基金的形式。单位产品的活劳动耗费量是降低了,但单位产品的基金占用量并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所谓全面集约,则是全面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全面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也就是说,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的活劳动耗量;又提高基金产值率,降低单位产品的基金占用量。同时,还要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耗费量。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超过劳动基金装备率的增长。集约化表现为节省基金的形式。

这里需要指出,大量占用基金的集约型扩大再生产与节省基金的集约型扩大再生产,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更替的两种形式。因为,在以机械化劳动或自动化劳动代替活劳动的不同阶段,各种各样的物化劳动的消耗是必不可少的。在初期的机械化阶段,当取代手工劳动时,大量占用基金的集约再生产形式占优势。在掌握这种机械化水平时期,优势地位将属于节省基金的形式。向生产的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过渡,又同初期的大量基本建设消耗相联系,并引起大量占用基金的再生产形式比重的增加。集约型再生产的某一形式占优势,是与社会生产物质技术基础的发展紧密联系的。

要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粗放型还是集约型,或要确定它的集约化程度,就必须计算出经济增长中由粗放经营获得的产值增加额和由集约经营获得的产值增加额各占多大比重。粗放所占比重大于集约所占比重,属粗放型;反之,集约所占比重大于粗放所占比重,则为集约型。据此,经济增长额中靠集约型获得的比重,就成为评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综合指标。而为了正确算出这一综合指标,必须先计算投入产出率。“投入”系指人力、物力、财力等诸生产要素投入的总和。“投入”与“产出”均按价值量计算。

这里应当强调指出,为监督、检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单靠一个综合指标是不够的,而要建立一套合乎科学的,又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子系统:①说明活劳动节约的指标——劳动生产率及其提高(%),经济增长额中靠劳动生产率提高获得的比重;②说明资金节约的指标——投资效果及其提高(%),基金产值率及其提高(%);③说明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物质资源节约的指标——单位产品物耗降低(%)或单位物耗的产值提高(%)。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因此,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当包含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反映和评价科技进步的综合指标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反映和评价劳动者素质的综合指标是就业人口的教育文化水平和技术等级。

有没有这样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是不是把它付诸实施,对推进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不能掉以轻心。

(《世界经济文汇》1996年第3期)

【注释】

(1)〔苏〕《经济科学》1981年第10期。

(2)〔苏〕《1989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9页。

(3)〔苏〕《1990年苏联简明统计数字》,第40页。

(4)〔苏〕《1982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36、41页。

(5)《苏联经济若干问题》,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5页。

(6)《苏联经济若干问题》,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2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