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文本误读看“转形问题”

从文本误读看“转形问题”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罗雄飞我们的分析表明,马克思的转化理论包含着两个逻辑环节,即商品价值决定向有误差的商品价值决定的转化和有误差的商品价值决定进一步转化为生产价格。这与他们误读马克思的经典表述密不可分。这里的“现在”,指的是研究生产价格的场合。在这里,马克思还进一步从全社会的总生产方面进行了说明。对这一问题的忽略,正是产生“转形问题”的认识根源之一。

罗雄飞

我们的分析表明,马克思的转化理论包含着两个逻辑环节,即商品价值决定向有误差的商品价值决定的转化和有误差的商品价值决定进一步转化为生产价格。可是,众多学者却跳过了有误差的商品价值决定这一关键性逻辑环节。这与他们误读马克思的经典表述密不可分。

马克思在假定投入资本不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情况下论证了商品价值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之后,针对投入资本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情况有如下一段经典表述。这是所谓“转形问题”的发源地,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这里详加分析。

马克思谈到,生产资本的要素通常要在市场上购买,并且不变资本“在这里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利润”[220],即便是必要的生活资料,其生产价格也难以完全吻合平均日工资的价值产品。在此基础上,他集中指出:“以上所说,对商品成本价格的定义是一种修改。我们原先假定,一个商品的成本价格,等于该商品生产时所消费的各种商品的价值(加有酬劳动)。但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对它的买者来说,就是(构成)成本(的)价格,并且可以作为(构成)成本(的)价格加入另一个商品的价格形成。因为生产价格可以偏离商品的价值,所以,一个商品的包含另一个商品的这个生产价格在内的成本价格,(其不变资本部分)可以高于或低于它的总价值中由加到它里面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构成的(成本)部分。必须记住成本价格这个修改了的意义,因此,必须记住,如果在一个特殊生产部门把商品的(不变资本部分的)成本价格看作和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相等,那就总可能有误差。对我们现在的研究来说,这一点没有进一步考察的必要。无论如何,商品的成本价格总是小于商品的价值这个论点,在这里仍然是正确的。因为,无论商品的成本价格(的不变资本部分)能够怎样偏离商品所消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这个过去的误差对资本家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商品的成本价格是既定的,它是一个不以资本家的生产为转移的前提,而资本家生产的结果则是一个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也就是一个包含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价值余额的商品。此外,成本价格小于商品价值的论点,现在实际上变成了成本价格小于生产价格的论点。对生产价格和价值相等的社会总资本来说,这个论点同以前关于成本价格小于价值的论点是一致的。尽管这个论点对特殊生产部门来说要加以修改,但其根据始终是如下的事实:从社会总资本来看,它所生产的商品的成本价格小于价值,或者在这里从所生产的商品总量来看,小于和这个价值相一致的生产价格。商品的成本价格,只是涉及商品中包含的有酬劳动的量;价值,是涉及商品中包含的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总量;生产价格,是涉及有酬劳动加上不以特殊生产部门本身为转移的一定量无酬劳动之和。”[221][4]184~185[222]

这段话的主旨是,在投入资本转化为生产价格之后,如何进行商品的价值生产。这种价值生产是有误差的价值决定,它不同于没有误差的价值决定。以这种有误差的商品价值为基础的生产价格决定与没有误差条件下的生产价格决定也是两种不同的情况,不能混淆起来。有误差的价值决定构成价值与生产价格关系的一个独立的逻辑环节。马克思指出,作为投入品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之后,“成本价格”的定义必然要进行“修改”,因为这种修改了的生产资料的“成本价格”和“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相比,“总可能有误差”。但是,即便投入的成本有误差,商品按价值原理进行生产仍然是可能的。因为以生产价格计量的生产资料和有酬劳动构成的“成本”尽管与其价值存在量的误差,但它必然“小于商品的价值”(这个产出商品的价值也必然会有相应的误差)这个论点依然是成立的。因此,“这个过去的误差对资本家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即这个误差不会影响到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因为资本家生产的结果“是一个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在这段话的末尾,马克思强调:“此外,成本价格小于商品价值的论点,现在实际上变成了成本价格小于生产价格的论点”。这里说的是,在有误差的“成本价格”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这个价值也必然会有相应的误差),也会依照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原则转化为生产价格。这时,“成本价格小于商品价值的论点,现在实际上变成了成本价格小于生产价格的论点”。这里的“现在”,指的是研究生产价格的场合。在这里,马克思还进一步从全社会的总生产方面进行了说明。[223]

接着,马克思暂时撇开与价值有误差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价格,对“成本价格”、“价值”、“生产价格”进行了具体说明。

上述分析表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包含着投入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即投入有误差的条件下,应该如何理解商品的价值决定这一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忽略,正是产生“转形问题”的认识根源之一。在马克思看来,任何规律或规则,在不同条件下其作用形式都会有差异,因此,在“一般条件”下要得出与“特殊条件”下完全相同的结论是不可能的,能够证明的只是这样一个思想:在“特殊条件”下价值规律是生产价格决定的基础;在“一般条件”下价值规律仍然是生产价格决定的基础,尽管两者的表现形式必然有差别。由于跳过了有误差的价值决定这一关键性逻辑环节,人们必然把马克思的转化理论简单化,从而无法根据不同条件理解价值规律在生产价格决定中的基础地位和不同形式。这样,不但核心思想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科学的理解,人们还进而试图解答不同条件下两对总量应该同时相等这样一种违反基本思维规律的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