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所谓“转形问题”的总体说明

所谓“转形问题”的总体说明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罗雄飞一百多年来,一直有人对马克思的转化理论表示强烈质疑。依照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两对总量的关系存在多种情况。所谓“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从不同的经济学方法论看有不同的意义。因为新古典经济学在这里理解为“特殊条件”的东西,依照马克思的方法论思想,恰恰就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一般条件。

罗雄飞

一百多年来,一直有人对马克思的转化理论表示强烈质疑。其主要理由是:在所谓“一般条件”下,投入转化为生产价格后的总生产价格、总利润不能与纯粹的价值生产(所有商品按价值出售)得出的总价值、总剩余价值同时相等。本文的研究表明,这种质疑既是以片面地、绝对地理解马克思的转化理论为前提,又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

依照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两对总量的关系存在多种情况。在所谓“特殊条件”下,投入转化为生产价格后的总生产价格、总利润与纯粹的价值生产(所有商品按价值出售)得出的总价值、总剩余价值同时相等,这是众所公认的;在所谓“一般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的成本价格存在误差,这两对总量不能同时相等,这同样符合马克思转化理论的要求,这一点是人们长期没有认识到的。对于马克思的转化理论,参与争论的几乎所有学者都始终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逻辑环节,这就是:在投入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先有一个成本有误差的价值生产问题,并且这一有误差的价值生产依然需要转化为生产价格的生产。在本文设定的条件下,由于成本价格误差多少,在此基础上生产的商品价值便误差多少;总成本误差多少,在此基础上生产的总价值就误差多少,这种有误差的总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总生产价格也会有等量的误差,因此,用有误差的成本生产出来的两对总量依然可以同时相等,这是一种动态平衡。并且,随着总成本的误差被消除,投入转化为生产价格后的总生产价格、总利润与纯粹的价值生产(所有商品按价值出售)得出的总价值、总剩余价值的不一致也会同时消除。可见,如果转化理论得到全面理解,所谓“一般条件”下投入转化为生产价格后的总生产价格、总利润与纯粹的价值生产(所有商品按价值出售)得出的总价值、总剩余价值不能同时相等,丝毫不影响生产价格决定以价值规律为基础这一基本原理。因此,只要我们全面地、辩证地理解马克思的转化理论,就不可能从中找出所谓的“逻辑问题”。

另一方面,依照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在不同条件下得出绝对相同的结论。因为任何一种规律或原理,不同条件下的作用形式及其后果必然是有差异的。因此,在不同条件下求证一个完全一样的具体结论,既偏离问题的实质,又违背基本的思维规律。在这里,问题的实质不是两对总量是否在不同条件下能否同时相等,而是生产价格的决定能否始终以价值规律为基础。本文的论证对此做出了肯定回答。

所谓“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从不同的经济学方法论看有不同的意义。对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言,所谓“特殊条件”,是说明生产价格必须以价值一般为基础的必要条件;所谓“一般条件”,是生产的常规条件。因此,只要摆脱新古典经济学的话语霸权,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思想,投入转化为生产价格后的的总生产价格、总利润与纯粹的价值生产(所有商品按价值出售)得出的总价值、总剩余价值只能在所谓“特殊条件”下同时相等的结论,并不能把劳动价值论贬为“特例”。因为新古典经济学在这里理解为“特殊条件”的东西,依照马克思的方法论思想,恰恰就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一般条件。

依照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假定所谓“一般条件”,就是预先假定,投入转化为生产价格后的总生产价格、总利润不能与纯粹的价值生产(所有商品按价值出售)得出的总价值、总剩余价值同时相等。因此,所谓“一般条件”下投入转化为生产价格后这两对总量不能同时相等,是同义反复;要求在所谓“一般条件”下求证投入转化为生产价格后这两对总量同时相等,则是赤裸裸的逻辑悖论。明确了这一基本认识,就可以推断,国内外关于所谓“一般解”的证明,都难以令人信服。它们或是陷于逻辑上的循环论证;或是在各种隐蔽的所谓“特殊条件”下求“一般解”;或是未预先说明,便跳出新古典分析方法的逻辑要求,没有在“一般条件”下论证它所要求的两对总量同时相等。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8.

[2]卫兴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结构和学习的意义.当代经济研究,2002(11);何炼成.《资本论》第一卷教学与研究中的学术争鸣.湘潭大学学报,2005(5);奚兆永.我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观当代经济研究,1998(6).

[3]郭大力观点参看其《关于马克思的〈资本论〉》一书,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6~7页;熊映梧、张魁峰观点参看蒋绍进主编的《<资本论>研究综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周治平观点参看陈征等编《〈资本论〉的对象、方法和结构》中的相关论文,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徐茂魁.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理论学习,2002(2).单就“生产方式”的理解而言,冯文光、陈俊明等持大致相同的看法(参看陈俊明《〈资本论〉终篇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不过,陈俊明虽然认为“直接性对象和间接性对象构成了整个《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总体”(《〈资本论〉终篇研究》,第260页),而直接性对象又包含资本主义生产的诸环节,但他又认为:资本主义财富及其生产“以资本关系为灵魂”(《〈资本论〉终篇研究》,第27页),因此,其研究对象似乎还是侧重生产关系。

[5]于金富.从《资本论》结构重新认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当代经济研究,2001(3).

[6]马家驹、陈招顺、李石泉、林白鹏的观点参看蒋绍进主编的《<资本论>研究综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吴易风的观点参看“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胡钧的观点参看“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再认识”,(《经济学家》1997年第2期)。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32\446.在现实生活中,我国高考的阅读理解的答案,不也经常闹出原作者考不及格的笑话吗?

[8]马克思.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87.

[9]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便指出: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论和经验主义,在社会状态中将失去它们彼此之间的对立,因为通过“实践”能克服这种对立;“真正的唯物主义”将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理论的基本原则;应该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结合起来,使其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行动。(参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8、96、105页。)这些思想有些是包括在对“费尔巴哈”的肯定性评价中的,但是,从后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费尔巴哈的反思可以看出,这时他对费尔巴哈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把自己的一些思想当成了费尔巴哈思想的引申。这种认识最初可能具有“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哲学色彩,但马克思并没有沿着哲学路径发展这种认识,而是很大程度上将它归入社会发展理论中。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第2版,2000:111.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第2版,2000:111.

[12]马克思.资本论:3卷.人民出版社,1975:714.

[13]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82.

[14]马克思.资本论:3卷.人民出版社,1975:934.

[15]笔者个人认为,可以把“价值”理解为:在广泛分工和交换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基于一般人类劳动耗费的以商品使用价值为物质承担者的通过交换过程支配社会的使用价值的权力。因为“价值是……权力”,因此,价值关系就是权力关系,商品的价值属性就是生产关系的物化,是权力的物化,产品的商品形式和货币都是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权力的物的体现。资本家没有耗费劳动而获得的这种权力,则是一种异化的权力。这样,人们就能很好地理解,何以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对价值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只有商品才体现这种社会权力,“价值对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资本论》第1卷61页)。在此基础上,价值的内容规定、量的规定、形式规定可以作进一步的展开。当然,这还是限于特定层面的“定义”,因为这里的“商品”范畴依然只是劳动产品。

[16]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8.

[17]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350.

[18]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330~3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5年版)第30卷第318页有相同的提法。

[19]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11.

[20]赵学清.《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和德文第4版“生产方式”概念的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6).

[21]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344.

[22]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354.

[23]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421.

[24]除了前文引证的材料外,还可以参看《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31、350、358、418、480、486、492、567页。在这里,我们也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即使将生产方式区分为两个层次,且分别对应不同的理论层面同时运用,在个别场合,“生产方式”的含义还是难以理清,例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指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这里似乎可以引申出生产方式即生产关系总和的结论。然而,马克思在《资本论》的一个脚注(同上,第99页)中又把这一思想修正为:社会的经济结构即“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样,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Ⅰ”基本上具有相同内涵,而这里涉及的“生产方式”则应理解为“生产方式Ⅱ”。如果说这种变化体现了马克思理论的自我完善过程的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993页的说法则对本文的立论带来了直接的挑战,那里有“同这种独特的、历史规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具有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的说法,而从前后文的联系看,这里的“生产方式”只能理解为“生产方式Ⅰ”。不过,这种情况暂时仅仅发现这一处,而《资本论》第3卷又不是最后定稿,因此,可以姑且看成是马克思的一个疏忽。逻辑严密的说法应该是:“同这种独特的、历史规定的生产方式相应的生产关系……具有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这种“相应”可以在“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应”或“与封建生产方式相应”的意义上理解。

[25]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830.

[26]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470.

[27]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8.

[28]马克思.资本论: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2.

[29]罗雄飞等.《资本论》简论与导读.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21.

[3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0.

[31]学术界绝大部分人都认为马克思1844年的时候没有接受劳动价值论,甚至认为马克思这时反对劳动价值论,这是极为错误的。这种认识的根源,主要是过于注重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一致性,以致用恩格斯代表马克思、用恩格斯解读马克思。从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看,否定古典经济学的倾向是极为明显的。

[3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73.

[3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71.

[3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33.

[3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66~67.

[36]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351.

[3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0~51.

[3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1.

[39]内容尽管相同,但批判对象的重点有所不同。《资本论》中批判的矛头直指斯密,而《剩余价值学说史》的矛头主要对准萨伊

[40]马克思恩格斯选全集:12卷.人民出版社,1974:759.

[41]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30.

[42]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70.

[43]关于《资本论》与“六册计划”的关系,尽管马克思在1862年12月28日致路·库格曼的信中有如此明确的交代,仍有一些学者质疑马克思后来实际上完全放弃了“六册计划”。他们的理由是,1863年以后马克思从未提起过这一计划。笔者认为,这种质疑毫无根据,纯属主观臆断。从《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注释74”的提示看,对于《资本论》第二、三卷,马克思只是在第一卷刚出版后的1867年和1868年,不得不多次向人们作一些解释说明,而从1870年至1883年的近14年时间里,仅仅有5次提到这部分内容。这种情况是因为马克思“对于在某种程度上用未来的桂冠款待公众感到万分讨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38页)。他连自己全身心从事的理论工作都如此“三年一提”,对于尚未实际进行的“六册计划”的其余内容,自然不可能挂在嘴上。这反映了马克思极其严谨的治学精神,以此臆断马克思放弃了“六册计划”的其余内容,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卷.人民出版社,1958:143.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18.

[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卷.人民出版社,1971:163.

[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卷.人民出版社,1971:293.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卷.人民出版社,1971:294.

[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卷.人民出版社,1971:295.

[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卷.人民出版社,1971:296.

[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卷.人民出版社,1971:162.

[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2卷.人民出版社,1965:511.

[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人民出版社1998.50.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多次强调过,例如该47卷206——207页、265——266页,这里不一一列举。

[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人民出版社1963.412.

[55]关于逻辑起点,国内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卫兴华先生认为:《资本论》第一篇《商品和货币》,是研究货币转化为资本前的商品与价值关系及其发展历史过程的,这与老一辈学者如王亚南、王学文等人的观点相一致。而卫兴华先生又进一步认为,分析简单商品与价值关系所得出的价值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对包括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在内的一切商品生产都是适用的,因而,研究“简单商品等于是研究商品一般”。(参看《〈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结构和学习意义》,《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11期)李建平教授在分析了恩格斯的相关论述之后认为,《资本论》逻辑起点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分析起点的商品同商品生产的历史的起点相一致;二是指逻辑起点与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的历史起点相一致。他强调:“后一个一致是主要的、基本的”。(参看《掌握〈资本论〉方法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1期)陈俊明教授从客体与主体统一的角度出发,认为《资本论》开篇的“简单商品”,“它一方面是暂时抽去资本关系的商品,另一方面又是资产阶级财富的细胞”。(参看《〈资本论〉:客体与主体统一》,《福建论坛》2006年10期)李绪蔼教授指出:马克思对商品和货币进行最抽象的分析时,并没有离开资本主义这个“主体”,那种认为分析起点的商品是前资本主义商品的观点,“使马克思的分析离开了资本主义社会这个主体”。(参看《〈资本论〉中的唯物主义方法》,《学术界》1996年3期)骆耕漠教授、葆良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初发表过类似的看法。(参看蒋绍进主编《〈资本论〉研究综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58页。)在这些观点中,由于受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认识影响,无论是把分析起点看成是前资本主义简单商品,还是看成资本主义商品,大致上都是把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对应起来,而陈俊明教授的看法似乎在一定程度实现了两者的脱离,即把逻辑起点看成对于资本主义商品研究的不同于历史起点的单纯逻辑起点。另一方面,上述几种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恩格斯“《资本论》第三卷增补”中存在的认识偏差,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委婉地承认这种偏差,有些人则力图加以调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资本论》的体系和逻辑结构的认识。

[56]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8.学术界关于这一论述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笔者认为,这里的“生产方式”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社会的物质生产的技术状况及其技术的、社会的结合形式”。参看本章前一节。

[57]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11.

[58]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12.

[59]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8.

[60]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47.

[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人民出版社1979.37.

[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人民出版社1979.332.

[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人民出版社1979.72.

[64]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74~75.

[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485.

[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514.

[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468.

[6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466.

[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464.

[7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471~472.

[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477.

[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465.

[73]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34~135.

[7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49.

[7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102.

[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141.

[7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153.

[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154.

[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173.

[8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63.

[8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174.

[8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197.

[8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205.

[8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299.

[8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160.

[8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344.

[87]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216.

[8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200.

[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201.

[9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55.

[9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62.

[9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513.

[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68~469.

[94]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192~193.

[95]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193.

[9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248.

[9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76.

[9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189.

[99]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90.

[100]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92.

[101]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104.

[1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299.

[10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141.

[10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153~154.

[105]马克思.资本论:3卷.人民出版社,1975:369.

[106]马克思.资本论:3卷.人民出版社,1975:370.

[10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8卷.人民出版社,1985:360.

[108]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213~214\215~216.

[109]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32.

[110]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32.

[1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1卷.人民出版社,1998:458.

[112]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92.

[113]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81.

[11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311.

[115]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98.这种商品生产为价值而生产,它不注重产品是怎样的使用价值,也不注重劳动的具体方式,因而这种价值生产是资产阶级生产的最抽象的形式;同时,它也是最一般的形式,因为基于普遍的分工、交换和相互依赖体系的简单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基于其意识形态的的抽象的理想化的形式,它以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为现实性存在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规定的“实在”的表现形式。

[116]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99.

[1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44~445.

[1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45.

[119]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98.

[1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1卷.人民出版社,1998:442.

[121]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105.

[1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9卷.人民出版社,1982:9.

[1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9卷.人民出版社,1982:10.

[1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9卷.人民出版社,1982:4.

[1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9卷.人民出版社,1982:4.

[1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9卷.人民出版社,1982:5.

[1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4.

[1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0.

[1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180.

[1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313.

[1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1.

[1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2.

[1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2.

[1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3.

[1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58.

[1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56~457.

[1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8卷.人民出版社1985:162~164.

[1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5.

[139]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186.

[140]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93.

[1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514.

[1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281.

[143]马克思曾经指出:“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是所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般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9卷,79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这一论断正是在形式逻辑的意义上作出的。马克思有时依照形式逻辑表述“一般”规定,而另一方面,他基本上不赞成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抽象出一般规定的做法。

[144]事实上,把《资本论》第4卷即“剩余价值理论”部分与前三卷分割开来,是不科学的,这样无法真正体现出马克思所说的“艺术整体”的效果。只有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对待,“资本论”这个主标题与“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个副标题,才能结合起来。并且,两个方面不是简单地外在地结合在一起,而且互相渗透、互相支撑着。

[145]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8.

[146]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21.

[147]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23.

[148]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74.

[149]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415.

[150]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352.

[151]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20.

[152]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30.

[153]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30.

[1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2卷.人民出版社,1974:759.

[155].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70.

[156]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85.

[157]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28\161.

[158]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200\201.

[159]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96.从写作顺序看,这与1877年11月马克思自己的说明似乎不完全一致,因此,这里说的应该是指手稿成熟阶段的写作情况。

[160]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3卷.人民出版社:1978:583.

[161]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19.

[162]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21.

[163]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24.

[16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244-245.

[165]这三个片段与整个第七篇的内容及逻辑关系并不一致,应作为单独的内容看待。

[166]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3卷.人民出版社,1978:592.

[167]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277.

[168]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415.

[169]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351.

[170]马克思.资本论:2卷.人民出版社,1975:413.

[171]马克思.资本论:3卷.人民出版社,1975:946.

[172]马克思.资本论:2卷.人民出版社,1975:401-434.

[173]马克思.资本论:2卷.人民出版社,1975:402.

[174]亚当·斯密.国富论(上).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67-68.

[17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2卷.人民出版社,1974:736.

[176]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358.

[177]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167.

[178]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619-620.

[179]马克思.资本论:2卷.人民出版社,1975:174.

[180]马克思.资本论:2卷.人民出版社,1975:390.

[181]马克思.资本论:2卷.人民出版社,1975:389.

[182]马克思.资本论:2卷.人民出版社,1975:392.

[183]第2卷第3篇的“导言”章说明了与前后文的关系,第3卷第6篇的“导论”章则是对本篇研究的地租范畴的界定。

[184]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11.

[18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22.

[186]“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国民经济学批判”内涵是一样的,只是翻译的不同,因此,下文将两者作为相同的范畴使用。

[18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0.

[18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人民出版社,1963:248.这种决裂,不能理解为马克思接受劳动价值论的开始。因为在1844年的“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明确肯定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因此,应该理解为马克思决心用全新的思维方法对劳动价值论进行真正科学的论证。并且,这种“决裂”对于理解马克思哲学认识的转变、独特思维方法的形成和马克思经济学的特质,都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正是从这种“决裂”开始,马克思似乎告别了哲学,因为他很少再提起“哲学”这个词了。

[1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1卷.人民出版社,1998:411.

[190]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202.

[191]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244.

[192]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239.

[1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50卷.人民出版社,1985:53.

[19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人民出版社,1979:631.

[195]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283.

[196]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351.

[197]马克思.资本论:2卷.人民出版社,1975:413.

[198]因为马克思的这种风格,他为《反杜林论》写的一小节“批判史”,在恩格斯看来,才会大大超出理论批判的需要。

[19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445.

[20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2002:40.

[20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2002:111.

[2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39.

[20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41~43.

[20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44.

[20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21.

[206]笔者认为,马克思在哲学方面实现了“方法论转向”,他更多地通过独特的思维方法把哲学认识渗透到经济学和其他科学的实证研究中,因此,在否定“哲学”作为独立科学的必要性方面,他比晚年的恩格斯认识得更早,大致在1847年他完成了这样的思想转变,而写作《资本论》第一稿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这方面的自觉意识。因此,唯物史观不能看成“马克思哲学”的一部分,它很大程度上可以看成“科学的”的人类学或广义的社会学。

[20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182.

[208]林金忠.所谓转形问题的方法论症结.经济学家,2011,(6).

[209]鲍氏的两篇论文是:《马克思体系中的价值计算和价格计算》(Bortkiewicz,L.von.1906.ValueandPriceintheMarxianSystem,J.Kahane(trans)(1952)in IntemationalEconomicPapers,no.2,pp.5―60.Translatedfrom‘WertrechungundPreisrechungimMarxschenSystem’,ArchivfurSozialwissenschaftundSozialpolitik(1907)XXV.);《论对〈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基本理论结构的修正》(Bortkiewicz,L.von.1907.OntheCorrectionofMarx’sFundamentalTheoreticalConstructionintheThird VolumeofCapital.Jahr.FurNationalokonomieStatistik,1907,34(3),pp.370―85.)。关于转形问题的解法是第二篇论文的主要内容,1942年斯威齐在所著《资本主义发展论》一书中,以整个第七章的篇幅介绍了这篇论文。

[210]罗雄飞.转形问题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拓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87.

[211]在斯威齐所著《资本主义发展论》一书中,用x,y,z表示生产价格系数,用r表示一般利润率。为了更直观些,这里采用杨玉生、杨戈:《价值·资本·增长》(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的处理方法。

[212]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商务印书馆,2000:140.

[213]这种转换还需要有其他一些条件约束。既然各部门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差异被看成是剩余价值按资本量分配的结果,可以认定这种分配对部门间的实物量关系不产生影响。同时,我们可以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当成是一个总体资本家经营的,在将利润转化为投资时,他能对各部门的利润自由使用。

[214]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商务印书馆,2000:140.

[215]这一结论可以扩展到n部门,在同样条件下,最后一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必定等于前n-1个部门的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216]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商务印书馆,2000:141.

[217]这里假定可变资本保持不变,是以马克思的通常做法为依据的。尽管马克思承认,在现实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价格难以完全吻合平均日工资所需要的价值产品,但他通常把可变资本假定为“一定量的总资本所推动的劳动量的指数”(参看《资本论》第3卷162、163、164、235、259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不变资本则必须更多地考虑不同部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差别”(同上,163页),其生产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必然是更加明显。当然,假定可变资本同时转化为生产价格,也不会影响结论,只会增加分析的复杂程度。

[218]在两类情况之外,也存在极少数其他情况,例如丁堡骏教授的“扩大的转化模型”,他在人为改变总资本有机构成的情况下求“一般解”,这已经把握住了问题的实质。这是目前笔者了解到的唯一有意义的“证实”模型。然而,丁教授并没有基于文本对资本有机构成的改变做出充分的说明,因而难以打消一些学者的疑虑。例如王志国先生,他曾谈到:丁教授的论证过程虽然没有问题,但他对资本有机构成的改变缺乏有说服力的交代。另外,还有学者一开始便离开《资本论》第一卷与第三卷的逻辑关系,用一种人为取消“问题”的做法来进行所谓的“证伪”。

[219]张忠任.转形问题的最终解决[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2).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规定在“问题的提起”部分。

[220]马克思.资本论:3卷,人民出版社,1975:180.

[221]马克思.资本论:3卷,人民出版社,1975:184~185.

[222]这里的“成本价格”似乎有两重含义,一是单指构成商品成本的不变资本的价格,二是指除剩余价值或利润外的整体上的成本价格。引文中括号内的黑体字是笔者所加,意在将两重含义统一起来。也许由于是手稿的缘故,两重含义的“成本价格”同时使用,确实显得不很严密,但这种不严密对于熟悉马克思经济学的人来说,都是常识性的,并不影响我们的理解。并且,这段文字似乎是在马克思与疾病进行斗争的情况下写完的,在最后谈到“成本价格”、“价值”、“生产价格”的时候,明显省略了它们中的不变资本,而这里的不变资本又涉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因此,这里的表述方法也是不规范的,好象是草草收场。另外,这部分内容似乎在编辑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179页第二自然段开始至181页第一自然段结束,即“这个论点好象和下述事实相矛盾……只是以一种……永远不能确定的平均情况来发生作用”。这似乎应该编辑在这里引用的这段话前面,这段话开头的“以上所说”,应该指的是这一部分。

[223]这里的黑体字原文是宋体,笔者为把它们突出出来进行了处理。

[224]琼·罗宾逊.经济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25.

[225]乔安·罗宾逊.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商务印书馆,1963: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