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苏联粮棉生产状况看农业现代化问题

从苏联粮棉生产状况看农业现代化问题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苏联粮棉生产状况看农业现代化问题苏联农业的现代化,从着手机械化算起,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这里,仅就苏联的粮棉生产状况做一点比较,看看它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或许对我国正在搞的农业现代化事业,可以提供一点借鉴。苏联粮棉产量的变动就是上述各种因素作用的综合结果。苏联棉花单产之所以居于世界前列,并能保持稳定增产,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苏联粮棉生产状况看农业现代化问题

苏联农业的现代化,从着手机械化算起,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可是直到目前,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稳产高产,特别是粮食产量,忽高忽低,上下波动幅度达几千万吨之多。这是很值得深思的。这里,仅就苏联的粮棉生产状况做一点比较,看看它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或许对我国正在搞的农业现代化事业,可以提供一点借鉴。

一、一个奇特的现象

苏联根据本国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和实现农业集体化的需要,对于农业的技术改造,首先抓的是农业机械化。而在抓农业机械化时,又是从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田间作业机械化开始的。所以,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目前,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全面机械化,而棉花生产除耕地、播种全由机械操作外,收获还有一半要靠手工完成。人们常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可是,苏联的粮食生产全面机械化程度尽管高,生产水平却低而很不稳定;反之,棉花生产的全面机械化程度虽然低,生产水平却高而比较稳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35年(1946—1980年)中,苏联粮食有15年减产,平均2.33年减产1次;棉花有7年减产,平均5年减产1次。其中减产10%以上的年份,粮食11个,棉花没有。粮棉的单产水平,以苏美两国都是增产的1976年为例,苏联谷物亩产233市斤,只有美国谷物亩产468市斤的50%;而苏联皮棉亩产127市斤,相当于美国皮棉亩产69市斤的184%。(1)

现在,再具体地看一看战后各个五年计划时期粮棉的年平均产量的变动情况,见表4-2所示。

从表4-2可以清楚地看出,战后苏联粮棉产量都在增长,但籽棉总产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谷物总产量的增长速度。如果排除掉播种面积变动的影响,则第四个五年计划(1946—1950年)到第七个五年计划(1961—1965年)期间,籽棉单产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谷物单产的增长速度;直到第八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时期起,情况才起了变化。

表4-2

资料来源:《苏联国民经济六十年》,第272—274页;《1980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202页。

苏联谷物生产的全面机械化程度高于棉花生产,但在战后一个很长时期内,谷物产量的增长速度却一直低于棉花,这是为什么?近10多年来,又为什么会起变化呢?下面就来分析这个问题。

二、此中奥秘的探索

大家知道,影响农产品产量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既为气候自然条件所制约,又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既有生产力方面的原因,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原因;既有物的因素,又有人的因素。苏联粮棉产量的变动就是上述各种因素作用的综合结果。

从自然条件看,苏联的特点是:地广人稀,无霜期短,降水量少,气候干燥。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秋耕要求18~20天完成,谷物播种要求5~6天完成,谷物收获要求9~10天完成。在地多人少的情况下,为了抢季节,实行机械化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苏联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用地约占三分之一,其中耕地占70%左右,谷物播种面积占65%。几个主要农业区的降水量都很少,如伏尔加河流域的全年降水量为196~410毫米,哈萨克北部仅200~300毫米。在俄罗斯平原,20世纪以来的80年中,发生旱灾的年份有25个,平均3.1年一次,有时连续两年干旱。不言而喻,面对这样不利的气候条件,不搞好农田的水利建设是不行的。可是,截至1965年年底,苏联的灌溉地总共只有990万公顷,占全部农业用地的1.8%,占全部耕地的4.4%。全苏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其他国营农业企业的灌溉地谷物播种面积仅占全部谷物播种面积的1.5%左右。(2)由于粮田水利建设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抗灾能力极差,因此使谷物生产水平低而不稳。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苏联的棉田全部灌溉,特别是棉花集中产地中亚细亚,水利建设更有悠久历史。它设有专门的机构,全面规划和统一领导所在地区的水利建设。苏联棉花单产之所以居于世界前列,并能保持稳定增产,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作物增产,离不开施肥。苏联的化肥产量不能算少,早在1940年就已成为世界上生产化肥最多的6个国家之一,1965年时仅次于美国。但是,农业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不能保证农业增产之所需。据苏联有关部门计算,1968—1970年,每公顷耕地的化肥施用量比保证增产的需要量少71%~75%,(3)在这以前,缺得更多。应当指出,这是就各类作物的平均施肥水平说的。如从粮棉生产的施肥情况看,则棉花生产所需化肥得到了100%的满足,而谷物生产所需化肥却得不到充分保证,这就不能不影响粮棉的生产水平及其变动。

从上可见,苏联谷物生产的机械化虽优于棉花生产,但水利化和化学化则不如棉花生产。因此,总的说来,谷物生产技术条件不如棉花生产技术条件好,这是苏联谷物生产水平低而不稳,棉花生产水平高而比较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再看粮棉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1958年以前,苏联集体农庄生产田间作业的机械化,完全是由机器拖拉机站承担的。它收取的实物报酬的标准很高,据1934年规定,为集体农庄进行全套农活,如获中等收成或较高收成(每公顷收获谷物5~13公担),机器拖拉机站工作的实物报酬要占总产量的30%~45%,收成较差(每公顷3公担以下),实物报酬也要占产量的20%左右。(4)根据苏联集体农庄年度报表的综合资料,1937年集体农庄支付给机器拖拉机站的实物报酬,占谷物总产量的13.9%,占谷物商品产量的45%。(5)以后虽有所降低,但所占比例仍很高。

1933—1957年,苏联对谷物实行义务交售制。义务交售的定额,先是按照集体农庄的计划播种面积计算,后改为按固定给集体农庄使用的耕地面积计算。1933年1月19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关于集体农庄与个体农户向国家义务交售谷物》的决议中规定,谷物的义务交售定额为:有机器拖拉机站服务的集体农庄,在主要产粮区为每公顷2.1~2.9公担,非主要产粮区为每公顷0.5~1.9公担;无机器拖拉机站服务的集体农庄,其义务交售定额提高25%左右,即主要产粮区为每公顷2.5~3.3公担,非主要产粮区每公顷0.8~2.2公担;个体农户的义务交售定额,比集体农庄提高5%~10%。(6)根据苏联集体农庄年度报表的综合资料,1937年集体农庄的谷物义务交售量占谷物总产量的12.2%,占谷物商品产量的40%。(7)

国家规定的义务交售价格极低。据苏联书刊提供的资料,在1930年代,谷物的义务交售价只能补偿其生产费用的10%~15%。(8)到1950年代初,由于农业生产中耗费的化肥、农药等的价格提高,而义务交售价固定不变,以致竟不足以补偿生产费用的十分之一。(9)

由于棉花生产中只是耕地、播种实行机械化,而收获仍靠手工操作,所以集体农庄为种植棉花而支付给机器拖拉机站的实物报酬,比种植谷物支付的实物报酬低得多。同时,棉花实行预购制。集体农庄根据预先同国家签订的合同安排棉花种植面积,并在收获后交售符合质量标准的籽棉,国家则预付一定数额的定金,并保证供应棉花生产所需要的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为了鼓励扩大棉花生产,国家规定的棉花收购价格比谷物的义务交售价高得多,而且还有一定的附加和换货优待。

这样,苏联种植棉花的集体农庄的经济收益就大大超过种植谷物的集体农庄的经济收益。根据1952年的调查材料,一般种植棉花的集体农庄每个劳动日的收入相当于比较先进的种植谷物的集体农庄一个劳动日收入的2.1~2.6倍,如与落后的种植谷物的集体农庄比较,两者相差竟达17倍。(10)

集体农庄种植棉花既然有着如此优越的经济条件和经济收益,当然乐于扩大生产规模,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单产水平,从而保证了棉花的稳产高产。与此相反,集体农庄种植谷物,负担既重,收益极少,连维持简单再生产也有困难,又怎能不“听天由命”呢?——风调雨顺,收得多些;一遇灾害,产量锐减。

后来,虽然取消了谷物义务交售制和实物报酬制,却实行高征购政策,把生产用种也收购一空,结果“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在粮食采购结束以后就向国家申请拨给种子”。(11)同时,虽然提高了谷物收购价格,却又实行“浮动价格”,即根据收成好坏而变动收购价格。在1958年收成较好的情况下,谷物价格比原定标准价降低了15%,而以后歉收年份,价格也没有提高,因此,“收购谷物的价格补偿不了生产谷物的费用”。(12)谷贱伤农,竭泽而渔,生产当然上不去。

特别是赫鲁晓夫违背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大搞瞎指挥,给苏联谷物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他不顾苏联的具体条件,强制推行美国的种植玉米的经验,极力宣扬种植玉米是为农业打开了最富裕的前景,威胁“谁对这种作物采取保守主义立场,他就可能被生活从鞍子上扔下来”。(13)同时,全盘否定草田轮作制,下令毁掉大片牧草地改种玉米。1962年,玉米播种面积达3 700万公顷,占各类作物播种面积总数的六分之一以上。但是,多数地区玉米不能成熟,连赫鲁晓夫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实际上收到的是水。(14)许多地区因种玉米挤掉了小麦,如乌克兰,1962年玉米面积比1953年扩大4.5倍,冬小麦面积则缩减了42%。结果,玉米生产上不去,整个谷物产量大幅度下降,由传统的粮食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盲目扩种玉米还打乱了轮作制,使休闲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1953年的15.8%下降到1963年的2.8%,大大降低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加重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1965年苏共中央三月全会后,一再强调要“始终不渝地、不断地使农业生产集约化,加强其物质技术基础”,保证农业生产特别是谷物生产的“更大的稳定性”。为此,增加了对农业的投资数额和比例,在更新农业机械设备的同时,增加了化肥供应量,扩大了土壤改良和水利建设工程。1977年与1965年相比,化肥供应量增加1.85倍,灌溉地和排干地面积增加近1倍,(15)从而使谷物生产技术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加上1965年起谷物的计划收购任务减少了6%~20%,规定5年不变;废除“浮动价格”,并提高了分区统一的收购价格50%~100%;对超计划交售部分按基本收购价格加价50%给予奖励。这样,使谷物的收购价格比较接近于它的价值,从而保证每一个正常生产谷物的农庄农场得以补偿其生产费用,获得赢利。此外,从1966年7月起,对农庄庄员实行“有保障劳动报酬”,参照国营农场职工的工资标准按月发放,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正是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才使近十多年来的苏联谷物单产水平得到了较快的增长。

但是,由于粮田水利建设的落后面貌尚未得到根本改变,1980年,全苏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跨单位农业企业的灌溉地谷物播种面积仅占全部谷物播种面积的2.7%,其中小麦仅占2%。(16)同时由于谷物生产所需化肥仍未得到充分保证,据1976年的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全苏施用化肥的谷物播种面积仅占该年谷物播种面积总数的50%,实际施肥量只有保证单产计划所需施肥量的40%~50%,(17)这就不能不继续影响到谷物生产水平及其稳定性。

三、几点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概括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苏联粮棉生产的实践表明,只有对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和治理,把机械化同水利化、化学化结合起来,变粗放耕作为集约经营,才能收到增产的实际效果。长期以来,苏联的谷物生产粗放,它的全面机械化程度虽然较高,但因严重忽视了粮田的水利建设,加上肥料也无保证,以致谷物单产水平低而很不稳定。反之,棉花生产的全面机械化程度虽然较低,但由于实行集约化经营,棉田的水利建设搞得较好,所需化肥又有充分保证,因而棉花单产水平高而比较稳定。近10多年来,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方针,粮田的水利灌溉条件和供肥情况有所改善,加上农机具的性能、功效也有所提高,遂使谷物单产水平有了较快的提高。

应当指出,农业现代化的含义比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机械化的内容要宽广得多。一般地说,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行集约化经营,极大地提高作物单产和畜产品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逐步做到农业生产工业化、专业化,保证农业的稳产高产。它包括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水利化,运用现代化科学实验手段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改良土壤和自然条件,改革耕作制度,以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熟练技能,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形式和方法等等丰富的内容。简单地说,农业现代化就是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管理农业。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只有准确地全面地理解农业现代化,才能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尽量少的人力和物力,生产出尽量多的产品,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第二,苏联粮棉生产的实践还表明,对于农业生产技术措施、耕作制度等等的改革或变动,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而决不能违背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机械地搬用别国、别地的经验,搞“一刀切”,瞎指挥。

在实行农业技术改造时,先化什么,后化什么,哪些地方先化,哪些地方后化,也一定要从本国本地农业生产需要最迫切、增产效果最显著的方面着手进行,不能千篇一律。世界上固然有许多国家首先搞的是机械化,但一些沿海国家,如日本、荷兰,则是优先水利化、化学化而后机械化的。根据苏联的情况,从全国范围看,谷物生产先搞机械化是适当的,但在干旱地区不灌溉,在低洼地区不排水,吃了大亏。

再说,无论是机械化、水利化或化学化,都还有一个怎样化的问题,也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拿机械化来说,世界上一些农业先进国家的搞法就很不相同。如荷兰是实现以排灌和畜牧业为重点的机械化,日本则是实现固定作业和田间作业的机械化。日本在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过程中,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着重研制乘坐式水稻插秧机,不用拔秧机;农用动力以小四轮拖拉机代替手扶拖拉机;水稻收获机以割捆机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为主;水田耕作采用旋耕,不用犁耕;等等。而苏联在机械化过程中,研制、生产和供应的农机具往往不能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耕作条件的需要,如在库班地区的辽阔草原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国以及其他西北各州的小块田地上,都同样使用重型履带式拖拉机,用同样的联合收割机,出产的许多机器在其技术经济指标方面不符合农业生产的需要,连供应农村的汽车,通常都不适合运输农业货物。这怎么行呢?

由于农机具的供应不对路,或者不配套,加上质量较差,维修和管理不善,常常贻误农时,影响收成。如前所说,谷物收获要求9~10天完成,但实际在一个月以上。据计算,延迟收获一周,损失将达四分之一,延迟收获两周,损失将达三分之一,在收获季节多雨雪的地区,损失就更为严重。而苏联棉花收获的机械化虽然至今没有解决,但因其集中产区的劳动力比较充裕,所以能够弥补机械化不高的缺陷。

第三,苏联粮棉生产的实践还表明,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有正确的农业经济政策来保证,否则仍然不能收到增产的实效。

过去,苏联的谷物采购政策和价格,规定得很不合理,很不适当。取之过多,给的代价很少,竭泽而渔,严重地阻碍了谷物生产的发展。1965年以来,减少了谷物计划收购任务,提高了收购价格,并实行超计划交售加价50%的奖励办法后,使从事谷物生产的农庄农场有利可图,才使谷物单产水平增长得快起来了。

在苏联的棉花生产中,也发生过这种情况。如1949年大大提高了籽棉的收购价格,导致籽棉产量迅速增加。后来,在1958年到1962年间,取消了附加奖金和换货优待,禁止向种棉花的集体农庄出售谷物,使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和总收获量都下降了。1963年初,集体农庄的棉花价格提高了20%,国营农场的棉花价格提高了12%,恢复了向种棉花的集体农庄出售谷物。结果,下一年的棉花单产就从1962年的每公顷18公担提高到21.5公担。

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在相同的气候自然条件下,农业生产技术改革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这种技术改革的科学效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实行的经济政策正确、适当、合理,就能很好地调动农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技术改革措施的作用,达到增产的目的。反之,实行的经济政策不正确、不适当、不合理,不仅不能调动而且势必挫伤农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农业生产技术改革措施即使很科学很先进,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达不到增产的预期目的。所以,涉及农业的经济政策,一定要符合农业经营者的物质利益原则,一定要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才行。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增刊)

【注释】

(1)参见《苏联国民经济六十年》、《1980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联合国《统计年鉴》(1976年)。

(2)据《1965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277、365页资料计算。

(3)〔苏〕《经济问题》1971年第6期。

(4)参见《农业集体化决议集(1927-1935年)》1957年俄文版,第489页。

(5)莫伊谢耶夫:《苏联农产品采购的经济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58年版,第118页。

(6)《苏联粮食问题的理论和政策文献》,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51—256页。

(7)莫伊谢耶夫:《苏联农产品采购的经济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58年版,第118页。

(8)A·H·马拉菲耶夫:《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理论的今昔》,1975年俄文版。

(9)〔苏〕《计划经济》1967年第8期。

(10)参见克拉耶夫著:《苏联集体农庄制度的胜利》,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87—604页。

(11)勃列日涅夫:《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刻不容缓的措施》,《真理报》1965年3月27日。

(12)勃列日涅夫:《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刻不容缓的措施》,《真理报》1965年3月27日。

(13)赫鲁晓夫在乌拉尔农业先进生产者会议上的讲话,1961年3月2日。

(14)赫鲁晓夫:《苏联共产主义建设和农业的发展》第6卷,第317页。

(15)勃列日涅夫在1978年苏共中央七月全会上的报告,1978年7月3日。

(16)据《1980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224、228、241页资料计算。

(17)〔苏〕《计划经济》1978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