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双版纳州桥头堡建设中外资利用的思考

西双版纳州桥头堡建设中外资利用的思考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双版纳州桥头堡建设中外资利用的思考龚识俨在全省加快建设桥头堡的背景下,西双版纳的发展迎来了又一次良机。主阵地的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撑,西双版纳州桥头堡建设急需外资的支持。西双版纳就在这一地区的前沿,促进西双版纳州外资利用,加快桥头堡建设步伐,是西双版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

西双版纳州桥头堡建设中外资利用的思考

龚识俨

在全省加快建设桥头堡的背景下,西双版纳的发展迎来了又一次良机。2008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边境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加上昆曼大通道的贯通,西双版纳作为内地与东南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再次得到加强。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西双版纳州积极主动、超前谋划桥头堡建设,实施了“开放活州”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对外开放及参与桥头堡建设的目标任务,力求实现外贸、外经、外资、外游倍增计划,推进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基地、现代服务基地建设,努力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桥头堡建设的主阵地。主阵地的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撑,西双版纳州桥头堡建设急需外资的支持。

一、在加快桥头堡建设新的时期我州外资利用的优势

在沿边开放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已进入实质性阶段。2010年1月1日,拥有19亿人口、2万亿美元GDP、1. 2万亿美元贸易额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西双版纳就在这一地区的前沿,促进西双版纳州外资利用,加快桥头堡建设步伐,是西双版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西双版纳在吸引外资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是气候优势。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具有中国大陆唯一、世界其他地区少有的热带雨林气候,是发展反季节休闲度假旅游的好地方。二是生物资源优势。西双版纳森林覆盖率高,动植物资源、山水资源异常丰富,各类资源组合优良,易于联动开发。三是交通优势。西双版纳是云南唯一具有水、陆、空口岸的地区,昆曼大通道、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线以及泛亚铁路中段更加强化西双版纳成为国际通道的作用。四是区位优势。西双版纳与泰国是近邻,与老、缅山水相连,是我国面向东南亚的前沿,具有外引内联的区位优势。五是民族资源优势。西双版纳有多个世居民族,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服饰、美食、民居、歌舞等多方面的资源十分丰富。六是知名度优势。西双版纳是享誉世界的旅游目的地,地域品牌的价值不可估量。七是发展优势。在近邻中泰国、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家的乡村建设较为落后,而西双版纳的乡村建设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有示范吸引力。这几方面的优势是西双版纳旅游业、生物产业和物流贸易业发展的优良条件。

二、我州利用外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西双版纳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模糊,外资利用方向不明,城市吸引力下降

由于西双版纳经济发展定位不明确,没有明显的优势发展方向,外资利用没有形成合力。近年来大理、丽江旅游异军突起,腾冲、石林等地游客分流明显,西双版纳的旅游地位有所削弱;昔日“五景之首”的西双版纳被清迈、琅勃拉邦等国外新兴休闲城市在市场上所超越;普洱茶文化因为原思茅市更名而受影响。当前,西双版纳的城市中心性不强,总体经济实力不强,城市辐射影响力下滑,旅游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弱;西双版纳城市外向度不够,国际化进程较为缓慢,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呈现低端化特征,旅游产品老化单调,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城市产业和城市功能亟待升级。

(二)对于外资利用期望值过高,规划不够长远,工作开展不畅

由于对外资利用中的招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招商部门的人员编制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在全省各州市中,最多的达到28人,而我州招商部门工作人员仅有8人,专业的招商引资队伍难以形成。与此同时社会对外资期望较高,认为一切问题都要通过招商引资来解决,给招商引资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造成了招商引资现实的“零门槛”还附带优惠的状态,降低了西双版纳的品牌价值。同时本地人力和资金消极,“等、靠、要”思想严重,本地特色品牌开创滞后,市场知名度低,“走出去”的政策难以落实。建设规划缺乏特色和长远性,重复建设比比皆是;通过主动招商实施产业规划、协助城市特色培养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外资利用中招商工作处于被动,造成产业的选择不利于集中优势形成龙头产业;更不利于加长产业链,发展精细高端产品,散乱的、细碎的企业多处于资源消耗型的初级状态,造成了产业发展与全州生态立州战略之间的矛盾加剧。

(三)物流不畅为西双版纳利用外资建设桥头堡带来了阻碍

从2009年6月召开的东盟华商会和昆交会可以看出来,由于国家的政策导向及中缅印公路、第三欧亚大陆桥和泛亚铁路的规划建设,使得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正在成为贸易商的新宠,云南备受青睐,目前中缅印公路仅完工一段,第三欧亚大陆桥也还在建设当中,昆曼大通道的全线通车为西双版纳赢得先机。但实际上昆曼大通道虽然全线贯通,却由于各国政策和需求差异,导致物流不畅。原4 000亿美元的预测物流量,目前仅实现1亿美元。GMS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的功能未能发挥出来,由于通道阻塞造成的物流成本增加抵消了劳动力成本的优势。GMS合作项目中涉及多种农鲜产品,时间比距离更加的宝贵,交通工具的停滞不前比让其不停地运转浪费的钱更多。

(四)外资引进的量不足,不能满足桥头堡建设发展的需要

由于资金不足,西双版纳的传统产业升级难以实现,不能满足桥头堡建设的需求。在西双版纳的经济支柱产业中,传统的粮胶糖茶都处于基础生产的状态,橡胶加工层次低,农产品的加工和贸易都较为薄弱,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极低;旅游业产品陈旧单一,更新换代的速度跟不上发展的需求,影响力有下降的趋势;物流业领航能力未能发挥,陆上运输能力亟待新企业加盟拉动。现有企业带动力弱,产业链不长,经济规模效益未有发挥。

(五)外资利用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不够,难以树立桥头堡新形象

在外资利用过程中的“零门槛”状态为我州带来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的问题屡见不鲜。一方面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另一方面污染违法成本远远低于污染违法所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西双版纳的神奇美丽自然景观和声名远播的地域品牌价值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成为坚固桥头堡中的蛀虫巢穴。

三、桥头堡建设机遇期西双版纳利用外资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定位、统一思想,形成利用外资建设桥头堡的合力

外资利用工作是全州桥头堡建设中十分重要的部分,需进一步加大力度积极宣传引导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和各项相关政策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通过宣传工作明确外资利用以“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世界精品生态旅游区,把西双版纳建设为东南亚各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周转中心,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南药和热带生物产品的培育输出区”为工作指南,将“四个基地”有重点地进行选择建设,突出一个特点、拔高建设水平,以带动整个西双版纳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二)重视人才、加强规划,建立桥头堡建设中的长远发展机制

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尊重知识和技术。把吸引人才作为桥头堡建设工作的一个部分,不要怕外来人才抢占了本地资源,以开放的态度和实现价值的平台广纳贤德,加大力度引进各相关行业的先进技术、人才,舍得本钱、舍得力气、舍得面子网络各方人才落户西双版纳,为西双版纳的长远发展建立人才后备军,通过丰厚的人力资源,积极开创本地品牌,形成城市吸引力。加强桥头堡建设中的外资利用规划,以规划带动长远发展,减少资金的浪费,提高外资利用效率。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关系中,产业发展是第一性的,城市建设是第二性的(从辩证关系看,城市建设会反作用于产业发展) 。”通过整体规划,克服浮躁作风,注重整体性和协调性;集中力量培育优势产业,形成西双版纳地区的特色,增加桥头堡的吸引力。

(三)引入专用资金,畅通物流渠道,推动桥头堡建设

由于昆曼大通道事实上的通而不畅,影响了西双版纳开放活州战略规划的实施。但针对昆曼大通道通而不畅的局面我国正在和泰国、老挝积极协商,寻求解决的办法,CBAT (跨境交通协议)第一次会议于2009年7月召开,云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朱晓阳透露,禽流感过后中老双方先试行昆曼公路的3 000辆汽车自驾游。2009年9月份中老泰三国就该问题进行协商和研讨,2010年7月三国再次协商,以期得到最后的解决,这样一来,通过西双版纳衔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陆上通道即将打通,昆曼大通道实际上通而不畅、抵消了部分交通区位优势的问题不久即可得到实质性的突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抓住机会,建设起良好的物流发展软硬环境,为物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飞速发展的准备,切不可坐失良机,措手不及。

(四)确立外资利用的准则,为桥头堡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我州有着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前景,但总的来说起步较晚,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外资利用的经验,加强对我州州情的调查研究工作,规范利用外资。当前,要挑选专业的人员以长远眼光、全局范围来审视我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确立发展的方向。加大力度培育和发展我州的地区特色和区域个性,尽快显现地区个性魅力,一方面利于吸引更多关注的眼光,为培育成熟的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为自由贸易区形成后抵御外来商品冲击,保障本地产业竞争力做好准备。在制度建设上要花大力气,在实施现有一个文件三个配套制度的同时,起草建立完整的外资准入制度,顶住压力,以绿色生态无污染作为第一标准,严把外资准入关,以绿色GDP为考核标准,避免实际上的得不偿失。确立将绿色GDP贡献率考核制度,并将其作为给予优惠政策的一项条件,吸引环保生态产业的进驻,保证生态立州战略的顺利实施,以保障持续协调全面发展的可能性。“零门槛”未必是最佳状态,2009年昆交会各国参展商的意见就是现实的例证。在具体的招商工作中要转变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公主招驸马”式的优选政策。主动寻找需要的产业和企业,摒除看似优良但会破坏整体性的项目。避免“金鱼没捞到,虾米一大箩”,造成“扔不能扔,吃不能吃”的两难境地。

(五)加大外资利用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生态,借助外资项目树生态建设桥头堡的新形象

在《新版纳战略》中指出的西双版纳发展的定位:高度上要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先导城市”,从广度上要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大金三角’国际性枢纽城市”,从深度上要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国际级热带雨林休闲城市”。该定位高远、准确且明确,是西双版纳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唯一出路。西双版纳以热带雨林闻名于世,更因为是同一纬度唯一的一块绿洲而成为诱人的传奇,而今通过卫星地图观看,热带雨林的特色景观已经痕迹渐淡,城市地位和影响力逐年下降,我们不得不注意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前车之鉴如云南高原明珠滇池,至今污染治理费计投入63亿,而实际上利用滇池水获得的收入不过千万。在发展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生态,就是在保护和提升西双版纳的地域品牌,增加西双版纳地域无形资产的价值。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认真对待现有资源,保证全州的固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永续升值,保护西双版纳的地域品牌。围绕我州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目标,坚持西双版纳地区系统定位,逐步清理不符合全州发展目标、淡化地区个性和特色的产业。在发展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生态,出实绩,形成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吸引外资,通过外资企业宣传西双版纳生态特色的双赢局面,增加“西双版纳”作为地域无形资产的价值。西双版纳的桥头堡建设尚在起步阶段,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可以避免,要防患于未然,为西双版纳的可持续发展把好关。

(龚识俨,女,汉族,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讲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