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与管理

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与管理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式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实现与国内经济互补。中国外贸中,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超过50%。改革开放后,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巨大成就,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节 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与管理

一、我国利用外资概述

外资是指来自国外的资金或资本。利用外资是指利用来源于国外的资金或资本进行经济建设和从事对外经济活动。外资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后,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我国外汇储备增加、资金匮乏状态扭转,我国对外资的利用也由“超国民待遇”向公平竞争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式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萌芽试探阶段(1979—1984年),主要特征是外资来源以中国港澳台为主,投资规模也偏小。

第二阶段:初步投资阶段(1985—1991年),外资来源仍以中国港澳台为主,但已有欧美日公司来华投资。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1年)。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我国国内掀起了经济发展新高潮。以列入全球500强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外商直接投资自此开始大量涌入我国。仅在1992年当年便比1991年增加一倍以上,超过了100亿美元。到1996年,更是突破了400亿美元大关。外国直接投资逐渐居于主要地位。

第四阶段:稳定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以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外商对华投资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5年来,我国每年新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都在三四万个左右,年均实际投资金额超过600亿美元。我国的对外开放度不断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2008年,我国批准外资项目27514个,实际利用外资952亿美元,2009年,我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435家,同比下降14.83%,实际使用外资900.33亿美元,同比下降2.56%。其中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588家,实际投入外资35.76亿美元。欧盟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578家,实际投入外资59.52亿美元。

2009年,对华投资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中国香港(539.93亿美元)、中国台湾(65.63亿美元)、日本(41.17亿美元)、新加坡(38.86亿美元)、美国(35.76亿美元)、韩国(27.03亿美元)、英国(14.69亿美元)、德国(12.27亿美元)、中国澳门(10亿美元)和加拿大(9.59亿美元),前十位国家和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88.3%。

二、我国利用外资的特点

我国利用外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规模不断扩大。从开放初期每年利用外资20多亿美元发展到现在每年800多亿美元,增长了几十倍,并且外资增长的速度也很快。

(2)形式多样化。开放初期用外资的形式主要是对外借款,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利用外资的形式已由过去的对外借款为主转变为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目前,利用外资的形式多样化,对外借款、直接投资、跨国并购、发行国际债券、我国企业在境外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境外投资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

(3)项目质量日益提高。随着国家利用外资政策的不断调整,外商投资项目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一方面,项目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过去外商每个项目平均投资规模大体为20万美元,而现在每个项目平均投资为200万~300万美元,并且世界500强中有480多家已在中国进行投资。另一方面,外商投资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日益增多,效益越来越高。

(4)结构日趋合理。一方面,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过去外商投资项目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宾馆、游乐设施有一定的比例,而现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保险业、农业等外商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外商投资的地区结构逐渐趋于合理。过去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80%以上的外资都集中在该地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利用外资很少。目前,虽然外商投资仍然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但外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有了大幅度增长。

(5)外资来源多元化。改革开放后一定时期内我国利用外资的市场主要是亚洲,其中日元、港币等资金占有相当的比重,而来自西方国家的投资较少。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来自西方国家的投资越来越多,其中美元、欧元、英镑、加元、澳元等资金占的比重越来越大,2000年以来,第三世界有不少国家开始对我国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项目不断增多。从总的情况看,来自亚洲的投资仍处于主导地位,但投资来源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6)境外投资发展转快。境外投资也是利用外资的一种形式。我国境外投资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实现与国内经济互补。现在中国有不少企业积极发展境外投资,截至2007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达937.46亿美元,涉及能源开发、贸易、加工业等领域。

(7)作用越来越大。外资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一些行业中外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GDP增长中,外资的贡献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分析,1984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平均超过10%。中国外贸中,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超过50%。外资的进入解决了中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换代,带来了先进的管理体制和方式,培养了人才,增加了就业,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三、当前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巨大成就,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面对新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以市场换技术没有完全达到目的。我国利用外资一个很重要目的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提高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2)外商投资结构欠合理。改革开放后,国家多次调整政策,引导鼓励外资投向国家急需的产业项目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外商投资结构仍不尽合理。

(3)假外资问题不容忽视。改革开放后一定时期内有少数企业走出国门,发展对外投资。党的十六大后,中央明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然而,部分内资企业将资金带出后没有发展对外投资,而是在国外转一圈后再对国内投资,即国内资本外流后再回流,这就是假外资。

(4)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不高。近年来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一味追求利用外资的规模,而忽视质量和效益,甚至不计成本,不顾后果。

(5)投资环境不尽合理。从投资的硬环境看,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外商投资的需要,有些基础设施还没有,有些公共设施不配套等。

四、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新时期我国利用外资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积极推动并购方式的资本流入,对外资并购保持充分的警惕。发达国家作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主体,其对外投资的鲜明特点是资本输出以跨国并购为主要形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其他集体投资基金发挥了重要作用、单笔交易金额巨大。在世界经济高增长、企业收益得到改善及低利率等背景下,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并购投资也越来越踊跃。要提升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规模,相关部门宜加大对国际主流资金的吸引,而积极推动并购方式的引资,改变以往以绿地投资为主的引资方式,既可以增加来自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投资资金,也有利于提升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此外,应该重视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并购行为可能潜在的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如2006年的“凯雷收购徐工案”以及2007年的“娃哈哈事件”,对外资并购我国国内各行业龙头的“斩首”行动,相关部门应保持警惕。

(2)加大外资对服务行业的引导,减少制造业顺差增长能力。由于世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已基本进入尾声,而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外包在明显加快,我们应该积极调整引资结构,通过政府行业指导和控制,主动引导外国直接投资加大在金融、保险和租赁等非制造业行业的投资,使发达国家对华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外国投资企业在制造业产生的贸易顺差,减轻我国来自人民币汇率升值和贸易摩擦的国际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大幅增加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FDI,全面提升我国FDI的层次和质量,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3)完善批发零售业的相关法规,加快培育本土大型零售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宜加大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的执法力度,以抑制零售业的无序竞争,防止恶意并购;加大对地方政府执法的监督检查力度;在贯彻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健全中小批发零售企业政策扶持体系;尽快减少或取消在土地竞价等与批发零售企业经营业绩密切相关的领域给予外资零售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4)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根据区域发展需求确定农业引资战略。相关管理部门宜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加快建立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完善农业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率;完善国内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稳定农民种粮收益预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确定差别性的农业引资战略,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应积极引进国外高新农业技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新的产业体系,对于自然条件较差,农业生产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则应将引资重点集中在农业基础设施、农村教育、扶贫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

(5)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一方面,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外商投资的硬环境,尤其要在交通运输、供电供水、邮电通信、公共设施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同时重点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努力改善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健全并不断完善外商投资的软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