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用外资论

利用外资论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证明我国要利用外资,“以营生产”,“发达国家资本”,实现国家“富强可与欧美并驾”,防止被列强瓜分,改变全国人民的悲惨境遇,解决民生问题的目的定能实现。力主以民间经济往来方式利用外资,不通过政府,以摆脱外交上一切纠葛,使外国政府不便过问,避免外国政府的干涉。孙中山利用外资,发展实业的奋斗目标在旧中国无法得以实现。

四、利用外资论

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在规划发展国民经济的时候,苦于“民穷财尽”,发展实业,“款既筹不出”,“时人等不及”的四无(无资本、无技术、无人才、无时间)的窘迫形势下,“无已,惟有募集外资之一法(67)”。

他强调利用欧战后国际资本急于寻找出路的“天与之机”,大量引进外资。借鉴美国筚路蓝缕,惨淡经营百年,雄居世界第一的经验;又以日本为例,说明原来最小、最穷、最弱国家经过明治维新,一跃而跻身列强,“皆得外债之力”。证明我国要利用外资,“以营生产”,“发达国家资本”,实现国家“富强可与欧美并驾”,防止被列强瓜分,改变全国人民的悲惨境遇,解决民生问题的目的定能实现。

可在旧中国引进外资,振兴实业,是一个复杂而又痛苦的过程。一方面要面对“荒岛孤人”思想,批判传统的“孤立自大,关闭自守”,“富于排外”的迂腐政策心理,“一言及外债,便畏之如酖毒,不知借外债以营不生产之事则有害,借外债以营生产之事则有利(68)”。另一方面还要抵制崇洋媚外,卖国投敌的洋奴思想,他们出卖民族利益,出卖国家主权,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造成严重威害,严正揭露清廷、北洋政府在利用外资上的卖国投降行为,第一丧失主权,第二浪用无度,第三必须抵押。

利用外资的三条原则。孙中山提出“一不失主权,二不用抵押,三利息甚轻(69)”。其中第一条至关重要,他一再告诫国人,“惟止可利用其资本人材,而主权万不可授之于外人,事事自己立于原动地位,则断无危险(70)”。又说:“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71)”。在处理外债事宜时,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坚持了这一原则立场。1912年四国银行团拟以财政监督为条件,或以关税、厘金为抵押商谈借款,遭到孙中山的断然拒绝。1924年他取道日本北上时,列强再度以借款为诱饵,施加压力,同样遭到他的拒绝。

具体形式方法。他主张“两害相权,当取其轻。故吾人欲用外资,当择一利多害少之方法实行(72)”。力主以民间经济往来方式利用外资,不通过政府,以摆脱外交上一切纠葛,使外国政府不便过问,避免外国政府的干涉。对于他倾注了极大心血的铁路事业则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例如签订合同时“尚须附带条件:其一条件,此纯为商业性质,不稍含政治意味;其二条件,公司有随时监察之权;其三条件,中国可不俟期满,得备价赎回(73)”。唯其如此,才不致过于失利。他还主张要有专业化知识和发展实业的前提条件。驰骋在世界经济市场上,没有专业知识,不聘请顾问,训练人才,传授经验,就会受骗上当,蒙受损失。他还主张不要只知金钱不知时间,不要错过时机,抓住天与之机,以防顾小失大。主张利用外资可采取“一、借资兴办,二、华洋合股,三、定以限期,批与外人承筑,期满无价收回(74)”。并认为其中第三种方式与中国国情最相宜,是最善之策,“中国如能利用此项办法,其成功自必伟大”。可这些作法早为洋务派人物张之洞,张謇提出并有所实践,而张之洞以“借债”为“上善”,张謇以“合资”为“利用外资最普通方法”。孙中山则更倾向于代办或批办,这样既可充分发挥外资作用,又可解决国内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不足的困难。他期待引进侨资,号召华侨为祖国实业前途的发展贡献力量。

孙中山利用外资,发展实业的奋斗目标在旧中国无法得以实现。社会性质未来个彻底改变,中国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没有自主权,没有独立的地位,他的一切设想或学说都不过是一种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理想。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我们应认真研究,郑重对待孙中山的货币金融学说,为中华之腾飞汲取有益的营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