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合作

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合作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利用外资1987—1991年,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引资金额由1987年的84.52亿美元增加到1991年的115.54亿美元,并在引资工作中不断积累了利用外资经验,这在1987—199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所体现。

一、利用外资

1987—1991年,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引资金额由1987年的84.52亿美元增加到1991年的115.54亿美元(见表5-17),并在引资工作中不断积累了利用外资经验,这在1987—199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所体现。

198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利用外资必须把握三条原则:第一,借外债的总额要有控制,外债结构要合理,要同自己的偿还能力和消化能力相适应;第二,一定要用在生产建设上,重点是出口创汇企业、进口替代企业和技术先进的企业;第三,利用外资要讲求经济效益,创造的纯收入,无论如何不能统统花掉,一定要留足及时还本付息的部分。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国际信誉,立于不败之地。”

198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利用外资要广开渠道,根据偿还能力和国内资金与物资的配套能力,保持适当的规模和合理的结构,正确引导投资方向,提高使用外资的综合效益。重视吸引外资直接投资,大力发展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注重利用现有企业同外商进行合作,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使外商能够按照国际通行方式在我国投资和经营。”

198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发展独资企业:“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吸收外资和引进技术都必须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要鼓励和吸引外商来我国多办一些独资企业,多办一些利用我国现有企业进行改造的合资合作企业。”

199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根据情况提出利用外资要重点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今后利用外资的重点。对新的外商投资,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予以引导,把握好外资投向。”

199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外资参与我国企业技术改造:“进一步改善国内投资环境,积极帮助办好现有“三资”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争取多吸收一些外商投资,并鼓励外商积极参与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

表5-17 1987—1991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概况

资料来源:《1997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

二、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1987—1991年,我国积极开拓国际承包劳务市场,加强管理和协调,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迅速发展。

(一)对外承包工程

对外承包工程合同数量由1987年的616份增长到1991年的1171份,增长了90%;合同金额由1987年的16.48亿美元增长到1991年的25.24亿美元,增长了53%;完成营业额由1987年的11.14亿美元增长到1991年的19.70亿美元,增长了77%。(见表5-18)

表5-18 1987—1991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

资料来源:《1997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

(二)对外劳务合作

对外劳务合作合同数量由1987年的833份增长到1991年的7267份,增长了772%;合同金额由1987年的2.41亿美元增长到1991年的10.85亿美元,增长了682%;完成营业额由1987年的1.46亿美元增长到1991年的3.93亿美元,增长了169%。(见表5-19)

表5-19 1987—1991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

资料来源:《1997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

三、对外投资和对外援助

(一)对外投资

1987—1991年,中国具有一定经营规模、技术基础和管理水平的知名企业大多走出国门,对外展开了投资经营。由于我国的外贸公司是在单一的计划经济和产品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经营分工限制较严,不利于综合运筹、搞活经营;工贸脱节、产销脱节,难以对市场变化做出灵活反应,经济效益低、竞争能力差,贸易渠道和经营方式比较单一,面对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大型跨国公司的日益发展,我国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外贸公司向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其中国际化就需要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以下特征:投资总量依然不大,投资主体以国有大型外经贸企业扩展到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金融机构。如1988年首都钢铁公司在美国注册成立了一家独资公司,1988年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开展集团化、多元化和国际化试点。[16]投资的地域分布大大拓宽,分布在全球93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行业也不断扩大,由以餐饮业为主的低层次服务业扩展到渔业、制造业、采矿业、运输业、金融业、服务业等20多个领域。

(二)对外援助

1987—1991年对外援助的地位有所下降,占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的比重都不高,这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和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

【注释】

[1]刘向东:《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实践》,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页。

[2]刘向东著:《中国对外经贸政策与改革纵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

[3]参见:《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九章,《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10月。

[4]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86年12月19日“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5]傅自应主编:《中国对外贸易三十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6]同上。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91年1月28日“视察上海时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85年8月1日“特区经济要从内向转向外向”,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87年6月12日“改革的步子要加快”,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1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84年2月24日“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11]《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九章“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10月1日。

[12]《江泽民文选第一卷》1988年5月2日“开发浦东新区”,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91年1月28日至2月18日“视察上海时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14]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页。

[1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86年6月10日“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16]李钢,李俊主编:《迈向贸易强国——中国外经贸战略的深化与升级》,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27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