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旅游产业而言,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是潜在的,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旅游资源的再次开发,是指已被利用的旅游资源的继续开发。独特性原则,首先要求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把挖掘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作为出发点,尽可能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从战略上认识到所拥有资源的优势,并通过开发措施使其原有特色更加鲜明,有所创新和发展,从而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完整、独立的旅游形象。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 旅游学基础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旅游资源开发,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客观存在的事物和因素,通过一定的经济技术活动,使之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对旅游者形成吸引力的一种过程。当这种开发的目的是商业性的时候,旅游资源由此而成为旅游产品;当这种开发出自非商业的目的时,旅游资源则由潜在形态转变为现实形态,成为供大众旅游者无偿享用的公益性场所。

对旅游产业而言,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是潜在的,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虽然对于个别旅游者来说,一些旅游资源即使没有经过开发,其旅游价值有时也可以直接得以体现,但从现代的旅游意义上来说,真正对大众旅游者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必须经过一定的开发过程才能加以利用。也就是说,旅游资源要经过旅游产业的加工,追加一定量的、为旅游而投入的劳动,才能为旅游者所观赏、游览和参与。

旅游资源开发有首次开发(或初次开发)和再次开发(或深层开发)的区分。首次开发是指对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某些资源所进行的初次开发,使其转化或变成为旅游资源。如一座民宅,年代久远,规模较大,建筑风格独特,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很高。经过开发,使它面对社会展出,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点。该住宅原本只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民居,只是因为适合某些旅游者的需要,经过开发而成为旅游点,这种旅游开发就是初次开发。旅游资源的再次开发,是指已被利用的旅游资源的继续开发。有的是数量的增加,有的是质量品位的提高,或者是种类的增多,甚至是内涵的丰富等。

需要说明的是,旅游资源是被当作本身就对旅游者有旅游愉悦价值的客体来看待的,而不是必须要借助于开发才赋予其旅游价值。开发的过程仅仅改变旅游资源的可接近性或可进入性,而并不从根本上改变资源的旅游价值(这里所说的旅游价值不是指经济上的价值即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而是指它所具有的能满足旅游者的审美、愉悦等需要的价值)。在现实的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正是由于缺乏这种认识,才出现一边不惜重金在旅游资源分布区内搞所谓景观建设,做一些画蛇添足、似是而非、弄巧成拙等令人颇感遗憾的事情,一边却在破坏着真正的旅游资源及其特定的环境。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1.独特性

旅游活动通常要求旅游吸引物及其周围环境要具有独特性,特别是与主要旅游客源地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性。此种差异性越大,则吸引力越大。这主要取决于该地的旅游资源结构。

独特性原则,首先要求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把挖掘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作为出发点,尽可能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从战略上认识到所拥有资源的优势,并通过开发措施使其原有特色更加鲜明,有所创新和发展,从而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完整、独立的旅游形象。如西班牙就是由于认准了本国旅游资源在“3S”(即阳光、海洋、沙滩)方面的独特优势及对欧洲客源市场的强大吸引力,进而大力投资开发滨海旅游资源,以此取得了世界旅游强国的地位。

独特性原则,还要坚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突出民族特色,增强地方色彩。特定区域内的民族风情、民族习俗、民族文化,是旅游资源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开发过程中,要突出该民族的建筑风格、艺术品位、文化情趣、审美风格等特色,从而形成鲜明的个性和吸引力。

2.市场导向

市场导向原则,是指旅游资源在开发前要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规律,包括需求的内容、满足程度、发展趋势及潜在需求状况和整个市场的规模、结构、支付能力,结合旅游资源特色,确定开发的主题、规模和层次。开发什么样的旅游资源才算是遵循了市场导向原则,这里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旅游客源市场是发展变化的,旅游者的兴趣、爱好等也是发展变化的。在特定时期内某些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有较大的吸引力,能吸引较多的游客前来。但是,经过一定时期以后,它们对游客的吸引力可能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再开发这些类型的旅游资源,会造成浪费。如蜡像馆,因对某些人物塑造的惟妙惟肖,以假乱真,最初吸引了不少观众,开发此类旅游资源对游客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地蜡像馆数量的增加,以及蜡像馆的静态性和不易变换性,对游客的吸引力也逐渐减弱,游客的数量亦日趋减少。

3.保护性开发

旅游资源,只有经过人类有意识地开发,至少要具备“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的可进入性,有了基本的、并同环境相协调的接待设施,才能被旅游业所利用。特别是近年来,人们意识中的旅游活动不再是单纯的观光活动,而更多地包含了休闲、健身、娱乐等内容,这就需要更多的旅游服务设施,即需要大规模地开发。但过度开发及旅游者的纷至沓来,无疑会或多或少地给旅游资源带来不利影响。旅游资源遭受破坏后,一部分会自然恢复,但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及较长的时间,如植被的恢复;而另一部分则根本不可能恢复,如山体、洞穴、古生物化石及人文旅游资源中的文物古迹,可能导致该区域的旅游业遭受致命的打击。因此,必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一方面,不能过多地增加足以改变资源价值结构的景观项目,应仅仅在附属设施(包括道路、通讯设施、住宿设施等)上进行投资,以改变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并且,这些功能性设施的建设,也要以不破坏旅游资源的审美与愉悦价值为前提。另一方面,在有限地增加一些景观时,也要谋求其内涵和形式与资源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4.效益兼顾

这里所说的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旅游资源开发应尽力照顾到上面各方面的效益。

首先,开发旅游资源要注意生态效益,不要因开发而破坏山体、水体、植被、树木、水质、空气等。相反,要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山体、水体等更加优美,使植被覆盖率更高,使一些花木得到保护,使水质变得更加清洁,使空气变得更加清新。世界上有不少风景旅游地或旅游城市经过开发建设后,使生态环境质量大大提高。如新加坡被称为花园城市,又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城市到处可见鲜花争艳、绿树成荫、空气中清香飘逸,使游人倍感舒适和爽快。

其次,开发旅游资源要注意社会效益,即对社会进步能产生积极影响,包括对人类的智力开发、知识普及、思想教育、社会道德风尚优化等。如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能够开发人们的智力,增加人们的历史、文化、科学民俗、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凡是能对社会进步产生积极作用的旅游资源应首先开发,而对社会进步不能产生积极作用、甚至会产生消极作用的旅游资源,就不能开发。

再次,开发旅游资源应注意开发者的经济效益。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旅游业既然是一种产业,当然就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尽量达到赚取外汇、回笼货币、解决就业、发展地区经济等目的。作为旅游投资者,他的投资和经营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如果开发旅游资源不能带来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甚微,旅游业就难于发展,旅游资源也就谈不上开发。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

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使旅游资源为旅游业所利用,从而使其潜在的资源优势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实际上并非局限在对资源本身的开发上,而是在选定好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旅游资源而对与之有关的接待条件进行开发和建设,以便使旅游资源所在地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旅游环境或接待空间。这些内容主要包括:

1.旅游区的全面规划

对旅游资源所在地区的全面规划,是整个旅游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大多数旅游资源,在经过有意识的开发和建设之前,一般都缺乏现代旅游活动开展的基本条件,难以融入大规模的旅游接待活动。因此,从游览内容、形式、秩序、线路等方面对规划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规划,不仅是指对尚未利用的旅游资源的初次开发,也可以是对已经利用了的景观或旅游吸引物的深度开发,或进一步的功能发挥;不仅指从无到有的一个新景点的具体规划与设计,以及对旅游资源必要的整修和管理,也可以是对现实存在的旅游资源的归整和加工。

2.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开发的最直接目的是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特色,有效地加强旅游者的感受强度,从而使其留下特别美好的印象。通过对地表物体及其空间的合理科学安排,强调和突出旅游景观的功能,创造高效、舒适、诱人的旅游环境的过程,甚至能起到将一般旅游资源设计成高档旅游项目的效果。例如,层次丰富的山谷常给人以幽深之美。这种景观以山麓地带为地形基础,辅以茂密的乔木为条件,构成半封闭的空间,视野狭小而景深较大,有迂回曲折之妙,无一览无遗之坦。幽美在于深藏,景藏得越深,越富于情趣,越显得幽美。在旅游项目设计过程中就应注意游览路线的巧妙安排,使游客能充分领悟或欣赏。而水的动态,不仅要利用水面的辽阔和水势的激荡,还要考虑水流速度和跌水高度,让游客在水体形象变化前后的对比中,触摸到大自然的脉动,欣赏到自然变化的韵律。至于建筑和园林景观的设计余地更大,甚至可成为历史文化的标志、国家民族的象征。

3.提高可进入性

在开发过程中,交通当然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可进入性并非仅指旅游者可由外界抵达该旅游点,而是要“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也就是说,要使旅游者来得方便、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期间活动方便以及结束访问离去方便。所以,可进入性是指旅游目的地同外界的交通联系,以及旅游目的地内部交通运输的通畅和便利程度。因此,解决和提高可进入性程度,不仅包括陆路、水路和空中通道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还包括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营安排。

4.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主要目标虽然是旅游吸引物,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还有基本生活需要,这就决定了旅游地必须向旅游者提供相关服务及其必需的配套设施。对于少数处于初次、甚至是原始开发的旅游资源,大规模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必要的。但在多数情况下,被开发地区在这方面都有一些原已存在的基础。这些原有基础设施在数量(或能力)上和布局上大都是在决定发展旅游之前根据当地人口的需求规模规划设计和建造的。随着外来游客的大量涌入,很可能出现供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因而需要扩建和完善。

5.建设旅游专门设施,形成一定规模的接待能力

旅游专门设施是指那些虽然也可供当地居民使用,但主要供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服务设施。换言之,如果当地没有外来游客,这些设施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这类设施主要包括宾馆饭店、旅游问讯中心、旅游商店、娱乐场所等。由于这类设施主要供旅游者使用,因此必须根据旅游者的需要、生活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设计建造,并据此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是开展旅游活动的物质保证。现代旅游不同于古代旅行,它是人们的一种高级享受,设施的质与量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决定人们是否光顾该旅游区。因为设施不完善所造成的问题常常使那些打算享受舒适旅游生活的人们产生怨言,从而冲淡了诱人的旅游资源带来的快感。

6.完善旅游服务

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增添或减少旅游资源吸引力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旅游服务,并培训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人员。国际旅游界将旅游服务归属在以下几个部门:商务部门、通讯服务、建造和相关的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保健类和社会服务、旅游和旅行相关的服务、观光和消遣服务、文化和体育服务、交通服务等。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以国际标准体系要素制定的ISO9000系列,尤其是ISO9004—2(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二部分——服务指南)作为旅游业标准化管理的手段。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序

1.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为了使各项旅游资源能得到最充分、最合理的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期工作中,首先应该摸清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家底,对于地域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更是如此。所以,这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不了解旅游资源,缺乏详细正确的认识与评价,开发建设就无从谈起。

旅游资源调查可以分为普查和重点调查2类,前者是为了全面掌握规划地区旅游资源的状况,包括所有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保存现状等;后者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例如为了设计某一旅游项目,为了加强对特殊旅游资源的保护等,而对某一类或某一特定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两者会交叉进行,相互补充。因为在耗时较长的普查过程中,有可能发现极有价值、且开发条件较好的旅游资源,就可以及时进行详细规划,将其列入重点开发范围,这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而充分开发某一旅游资源,也需要摸清与其相关的旅游资源的分布与开发状况。

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调查、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景观特色和个性等。对自然旅游资源,应科学解释其成因及演变;对人文旅游资源,应查清其历史渊源及文学艺术价值等,最后写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的评价就是从合理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及取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对规划区域内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及其外部开发条件等进行综合评判和鉴定。这是一项极其复杂且难度很大的工作。这主要是由于旅游资源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结构十分复杂,种类及性质千差万别,而且,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专业的评价者往往有着不同的审美观,因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是,旅游资源评价是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前提。只有通过对一定区域内旅游资源的评价,才能对旅游资源的品位、特质、开发条件等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从而明确该地区旅游资源在同类旅游资源或所处更大区域中的地位,确定不同旅游资源的开发序位,为制定旅游开发步骤提供科学的判断标准或理论依据。

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其旅游价值、功能、空间组合特征及旅游容量等,以及区位条件、客源市场、自然和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条件、开发效益等开发条件的评价,一般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方法。

【小资料3-3】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

一、旅游资源调查

1.基本要求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保证成果质量,强调整个运作过程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充分利用与旅游资源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研究成果,完成统计、填表和编写调查文件等项工作。调查方式以收集、分析、转化、利用这些资料和研究成果为主,并逐个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包括访问、实地观察、测试、记录、绘图、摄影,必要时进行采样和室内分析。旅游资源调查分为“旅游资源详查”和“旅游资源概查”两个档次,其调查方式和精度要求不同。

2.旅游资源详查

适用范围和要求:适用于了解和掌握整个区域旅游资源全面情况的旅游资源调查;完成全部旅游资源调查程序,包括调查准备、实地调查。要求对全部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调查,提交全部“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调查组工作:调查组成员应具备与该调查区旅游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有关的专业知识,一般应吸收旅游、环境保护、地学、生物学、建筑园林、历史文化、旅游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参与;根据本标准的要求,进行技术培训;准备实地调查所需的设备如定位仪器、简易测量仪器、影像设备等;准备多份“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资料收集范围:与旅游资源单体及其赋存环境有关的各类文字描述资料,包括地方志书、乡土教材、旅游区与旅游点介绍、规划与专题报告等;与旅游资源调查区有关的各类图形资料,重点是反映旅游环境与旅游资源的专题地图;与旅游资源调查区和旅游资源单体有关的各种照片、影像资料。

实地调查程序与方法:

(1)确定调查区内的调查小区和调查线路

为便于运作和此后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统计、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将整个调查区分为若干调查小区。调查小区一般按行政区划分(如省级一级的调查区,可将地区一级的行政区划分为调查小区;地区一级的调查区,可将县级一级的行政区划分为调查小区;县级一级的调查区,可将乡镇一级的行政区划分为调查小区),也可按现有或规划中的旅游区域划分;调查线路按实际要求设置,一般要求贯穿调查区内所有调查小区和主要旅游资源单体所在的地点。

(2)选定调查对象

选定下述单体进行重点调查:具有旅游开发前景,有明显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单体;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表调查区形象的旅游资源单体;对下列旅游资源单体暂时不进行调查:明显品位较低,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违背的;开发后有损于社会形象的或可能造成环境问题的;影响国计民生的;某些位于特定区域内的。

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对每一调查单体分别填写一份“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见本标准附录B)。调查表各项内容填写要求如下:

①单体序号:由调查组确定的旅游资源单体顺序号码。

②单体名称:旅游资源单体的常用名称。

③“代号”项:代号用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表示,即“表示单体所处位置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单体所属类型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单体在调查区内次序的阿拉伯数字”。

④“行政位置”项:填写单体所在地的行政归属,从高到低填写行政区名称。

⑤“地理位置”项:填写旅游资源单体主体部分的经纬度(精度到秒)。

⑥“性质与特征”项:填写旅游资源单体本身个性,包括单体性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人事影响等主要环境因素。

⑦“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项:包括旅游资源单体所在地区的具体部位、进出交通、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点)之间的关系等。

⑧“保护与开发现状”项:旅游资源单体保存现状、保护措施、开发情况等。

⑨“共有因子评价问答”项:旅游资源单体的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或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和使用范围、污染状况与环境安全。

3.旅游资源概查

适用范围和要求:适用于了解和掌握特定区域或专门类型的旅游资源调查;要求对涉及到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调查。

调查技术要点:参照“旅游资源详查”中的各项技术要求,简化工作程序,如不需要成立调查组,调查人员由其参与的项目组织协调委派;资料收集限定在与专门目的所需要的范围;可以不填写或择要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等。

二、旅游资源评价

(1)总体要求:按照本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本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评价主要由调查组完成。

(2)评价体系: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

(3)计分方法: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

(4)等级划分: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四、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2.可行性论证

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论证分析主要包括经济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社会环境可行性分析等。这是资源开发的前期工作,也是开发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由于可行性研究不足而造成决策上的错误,其后果将是很严重的。因为旅游地的建设绝大部分表现为固定资产形式,耗资巨大,一旦建成,格局已定,难以再做重大改变。所以有必要缜密研究,谨慎从事。

(1)经济可行性分析 是可行性论证分析的主要内容,主要确定旅游资源的开发项目是否能够产生令投资者满意的经济收益。一般先进行投资条件分析,判断近期内可以获得多大规模资金;然后进行社会经济基础和开发基础条件分析(如投资政策、物价水平、交通、通讯、水电设施等);接着进行投资效益评估,预测可能达到的潜在市场开发的规模和旅游者人均可消费的水平,从而测算出总的经济收益;最后根据预算投资额和资金流动周期,核算出旅游收入额、收回投资的期限、投资回收率和赢利水平。通过经济可行性分析论证,可选择那些投资效益较好的旅游资源优先进行开发。

(2)技术可行性分析 主要用于判断旅游资源开发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先要分析旅游资源开发的技术要求和施工难度,然后对一定时期内的施工条件、施工设备、施工技术和工作量进行评估。对这些因素都要进行充分论证,提出每一项工程建设的经济技术指标,既做到技术过关,又注意节约资金,从而产生良好的施工技术效益。

(3)环境可行性分析 旅游活动是人在地理空间的运动现象,必然要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各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旅游资源开发必须进行环境可行性分析,包括基本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旅游地的社会基本设施条件、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态度等。

3.开发方案设计和实施

开发设计是在调查评价和可行性分析基础上,确定旅游规模和开发内容,拟定旅游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和总体构图,最终制定出旅游资源开发设计的总体方案。

旅游规模的确定是受客源市场和旅游环境容量限制的;开发内容则是按照市场的需求和资源的功能和特性确定。对要开发的各种旅游项目进行相关分析,以确定各种活动之间的相依或相斥关系,从而有效地进行功能分区;在各功能分区内为各种设施、活动寻找适当的位置,如野餐区必须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浓密的遮荫、稳定的土壤表层、良好的植被覆盖及方便的停车场。

在设计中必须围绕满足游客的需要这个核心,让游客在活动的参与中得到某种身心益处,真正达到创造符合人们生活环境的目的。设计还应同时满足功能上及美学的需求,建立经济价值观与人类价值观的平衡,将规律性与变化性合理组合,使环境充满生气与和谐;利用线条、形状、质感、色彩效应、封闭效应及优势效应创造一种实质的经历,兼顾管理方便,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制定好旅游资源开发设计方案之后,进入开发的具体实施和经营运行阶段。但旅游资源的开发并不应就此止步,而要根据市场信息反馈和需求结构的变化,进一步认识旅游资源与旅游功能的价值,优化已形成的旅游设施与服务系列,维持并不断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