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进口替代年

进口替代年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进口替代30年30年代以前,智利是一个原料生产国。实际上,“进口替代”是多数发展中国家所选择的工业化道路。事实上,智利等少数拉美国家在30年代开始实行“进口替代”时,主要也是着眼于发展工业,似乎并未提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是战后发展经济学出现以后才提出来的。

第一节 进口替代30年

30年代以前,智利是一个原料生产国。当时国民经济的运转主要靠开采硝石、铜等几种矿产品并向国际市场出口,以换取国内所需要的日用消费品和其他工业产品。经济界通常都把当时的智利经济称为严重依赖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外向型经济。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智利经济的沉重打击,主要表现为出口锐减,贸易比价恶化,进口能力下降。1925~1929年期间与1905~1909年期间相比,智利的出口量增加80.2%,进口量增加31.5%;而1945~1949年期间与1925~1929年期间相比,出口量仅增加14.5%,进口量减少31.3%。后一个阶段出口量虽然仍有所增加,但由于贸易比价严重恶化,出口收入反而减少。如以1925~1929年期间的贸易比价和进口能力基数均为100,1949年已分别降为47.9和51.9,即智利1949年时的进口能力仅及危机前夕的一半。[2]因此,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以后,智利已经无法继续靠外贸渠道获得必需的工业品供应。如果把上述危机前后两个阶段的人口增长(分别为25.5%和36.4%)考虑进去,矛盾就更显尖锐。鉴于国民经济运转所依赖的相对有利的国际市场条件已不复存在,智利遂于30年代末期开始“通过本国的生产来取得业已不能从外部交换中取得的东西”,[3]逐步从外向发展转入内向发展,即开始推行“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

30年代智利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固然是由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促成的,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又带有必然性。实际上,“进口替代”是多数发展中国家所选择的工业化道路。即发展民族工业,首先是轻工业,以替代进口消费品,进而出口本国的工业品以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并逐步形成本国的工业体系。因此,在智利和其他一些拉美国家,通常也把“进口替代”称为“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工业化是所有国家实现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从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获得独立的国家实现经济独立所必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智利在30年代所作的上述战略抉择是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实行“进口替代”的拉美国家就越来越多。因此,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在总结战后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时认为,1950~1965年,拉美地区的经济进程“是以工业保护极高的进口替代战略为其主要特点的”。[4]

严格地说,“进口替代”并不是一种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经济发展战略,而只是一种部门的发展战略或工业化战略。事实上,智利等少数拉美国家在30年代开始实行“进口替代”时,主要也是着眼于发展工业,似乎并未提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是战后发展经济学出现以后才提出来的。在拉丁美洲,战后由于发展主义思潮的流行,过多地强调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即所谓“尽量把饼做得大一些,大家才能多分得一点”。这种观念妨碍了人们在执行“进口替代”的过程中更多地注意经济发展的全局和综合平衡,以求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许多拉美国家通过实行“进口替代”,虽然取得了民族工业较大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明显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等成果,但比较普遍地存在农业和能源部门落后、“城市化”发展过快、国内资金积累能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工业缺乏竞争能力等问题。60年代中期,拉丁美洲虽然出现了由“进口替代”向“出口替代”的转变,但许多国家在提高工业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方面并未取得明显进展。

智利实行“进口替代”的第一个阶段,即从30年代末至50年代左右,是比较顺利的。1938年人民阵线在智利大选中获胜。人民阵线是在智利人民反法西斯主义斗争中形成的一个多党政治联盟,执政以后由激进党人士为主组织内阁,政治上提出反对法西斯主义、开放民主等主张;经济上提出以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发展民族工业、改善人民生活为宗旨的经济政策,开始实行“进口替代”。人民阵线在1942年和1946年又连续两次在大选中获胜,一直执政到50年代初。因此,经济政策具有较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智利在刚开始实行“进口替代”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由于资本货物的进口受到限制,工业生产,主要是消费品生产难以较快发展。资本货物进口之所以困难,因为还必须同时进口相当数量的消费品。核心的问题是缺乏资金。为了缓解这个矛盾,智利在1939年成立国营“生产开发公司”,并赋予公司很大的自主权。生产开发公司着重从两个渠道筹集资金。一是向国外借贷。当时从国外取得资金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特别是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步取代英国和德国在拉丁美洲的地位,正极力向这一地区扩张势力,问题在于智利当时的经济基础薄弱,私人企业还不具备取得国际信贷的条件。生产开发公司的建立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二是把国内私人企业的资金动员到工业建设方面来。具体办法是由国营公司与私人企业合资兴建各种加工企业。由于国营企业控制着自然资源,了解市场的供需情况,私人企业也乐于借助国家力量来发展自己。相当一部分合资项目建成以后,政府又将它们全部交给私人去办。这对于私人企业家是颇有吸引力的。生产开发公司还从工业和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着眼,抓了一批重要项目的兴建与扩建。如兴建太平洋钢铁公司和一批小型水电站,扩大水泥化工和纸浆生产能力,加速煤炭和石油勘探、开发,增加甜菜、畜牧生产,扩大耕地,改进农业技术,等等。这些项目均以利用本国自然资源为基础,除太平洋钢铁公司主要利用美国提供的资金和技术以外,其他项目技术要求不高,投资也不大,但可以较快地解决部分原材料、中间产品和能源的供应,缓和进口的压力。50年代初,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曾经指出,智利建立国营生产开发公司在拉丁美洲是个创举,似乎智利在发展工业方面找到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30年代和40年代,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智利经济的增长速度并不快,年平均增长率为2.6%,但是,工业却有较大的发展。1945~1949年期间和1925~1929年期间相比,工业生产增长125.9%,工业品进口量减少35.3%,工业品拥有量增加29.9%。[5]到1950年,智利的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9%,超过农业产值(占10.9%)一倍以上;在拉丁美洲,智利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略低于阿根廷(占23.2%)而高于其他所有国家。[6]

五六十年代是智利实行“进口替代”的第二阶段。1950~1960年,智利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3.9%,1960~1970年为4.5%,可见其发展速度比前一阶段加快了。这一阶段工业继续是经济发展中领先的部门。1952~1970年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5%。按1970年美元价格计算,1970年人均工业产值比1950年(149美元)增长71.8%,达到256美元,比同年拉美地区178美元的平均水平高出44%。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70年为26.9%,同期在拉美地区仅低于阿根廷和巴西。制造业结构也有所变化,非耐用消费品产值所占的比重相对下降,而中间产品、耐用消费品和资本货的比重提高。资本货生产已能满足本国需要的1/4左右。50年代以来农业的发展速度要比工业慢得多。1952~1970年,农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6%。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50年为10.9%,1970年降为7.9%。这个阶段工农业的技术水平、能源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可以说,智利整个社会经济面貌已大为改观。1970年左右,智利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家庭占17%,而巴西、墨西哥则分别为49%和34%;智利的经济自立人口中文盲比例仅占8.2%,是拉丁美洲文盲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

五六十年代是拉丁美洲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阶段,全地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50年代为5.1%,60年代为5.7%。相比之下,智利这个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低得多。如果和同期经济发展最快的巴西、墨西哥等国相比,智利的差距就更大,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为例,1950~1978年智利仅为1.4%,而巴西为4.1%。根据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的统计,同期按人均产值平均增长率高低的顺序排列,在20个拉美国家中智利居第十六位,仅比玻利维亚、洪都拉斯、乌拉圭和海地四国略高一点。如果说,在60年代中期巴西、墨西哥等拉美主要国家开始推行以增加制成品出口为特点的“出口多样化”并相继取得了一定成效,那么在智利却没有出现这种新的趋势,至少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变化。这种情况表明,在“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之下智利经济已呈现出发展活力越来越小的趋势,或者说,这种战略在智利已经面临着不少尖锐的矛盾和问题。

纵观智利实行“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的全过程,有几个基本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1.积累资金的能力低。资金不足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智利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就曾面临资金不足的严重困难,当时主要是通过向国外借贷和与国内私人企业合资的办法来暂时缓解,而恰恰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来刺激国民储蓄率的提高。智利一直是农、矿产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国内投资要求不高,农牧业主、各种出口商,以至于整个社会中上阶层历来模仿欧洲工业国的消费方式。这种情况在工业化时期依然如故。尽管这种情况在拉丁美洲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智利的情况较为突出。1950年、1960年和1970年,拉美地区的平均固定总投资率分别为17.8%、18.4%和19.6%,智利则分别为13.3%、13.3%和13.7%,巴西则分别为24.4%、22%和22.3%。[7]此外,智利在实行“进口替代”的30年中,出口商品结构很少变化,到70年代初铜的出口额仍占出口总额的85%左右。这种出口商品结构不仅缺乏对国际市场的应变能力,而且由于上述期间国际市场铜价下跌而严重影响出口创汇能力。

2.农业和能源部门落后。如前所述,五六十年代农业年平均增长率只有2.6%,如果把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考虑进去,农业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成果就十分有限了。粮食、肉类和乳制品长期不能自给。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策因素。其一,政府长期实行奖工抑农的政策,主要表现为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过大,使农业部门收益太低,农业的现代化也受到限制。其二,从60年代初亚历山德里政府开始,把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土地占有制度不合理。1962年在美国“争取进步联盟”计划的支持下开始搞土地改革,力图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来发展生产力。1965年弗雷政府执政后进一步扩大土地改革的规模。1970年“人民团结”政府执政后土地改革运动更达到高潮。土改过程中征收了数千个地产。土地分散了,但由于资金、技术支援等一系列措施跟不上,因而没有带来生产发展的明显效果。能源部门的情况略有不同。1976年智利能源总产量比1950年增长了2.2倍,从总体上说已超过国内的消费量;但发展很不平衡,能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适应,石油产量只占国内消费量的1/3,每年进口大量石油加剧了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3.工业部门本身发展不平衡。消费品生产的发展先于中间产品和资本货生产的发展自然是符合规律的,但如何安排好这三个方面发展的时间顺序和发展速度并不容易。智利是拉美地区实行“进口替代”最早的国家之一,到70年代中期,工业部门消费品、中间产品和资本货生产占的比重分别为49.5%、33%和17.5%,而同期在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三国工业中上述三个方面占的比重是36.2%、35.2%和28.6%。[8]阿根廷等三国的工业结构并不一定是很理想的,而智利确实存在消费品生产比重过大而资本货生产比重过低的问题。在“进口替代”的原则下,消费品生产是在高额关税保护下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为宗旨的。消费品生产的扩大,一方面减少了相应产品的进口,另一方面却使中间产品特别是资本货的进口大大增加。拉美国家在实行“进口替代”的过程中,由于进口能力有限,都曾普遍发生中间产品和资本货的进口剧增问题,而智利等中小国家显然比阿根廷等本地区的大国更为严重。到70年代中期,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三国资本货生产的总和占了整个拉美地区资本货生产的90%左右,这三个国家资本货的自给率超过60%,而智利仅为25%。[9]这种情况不仅说明智利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较高,而且也说明它具有竞争力的出口工业品很少。1970年拉美地区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21.75亿美元,其中阿根廷、巴西、墨西哥三国共14.44亿美元,占了2/3,智利及其他国家只占1/3。[10]

4.市场对经济发展的限制。这种限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国家对经济干预过多,如直接经营大批骨干企业、广泛控制物价、关税过高,等等。另一方面是指市场不能随着生产的发展而相应扩大。农业长期落后限制了工业品的市场。人口政策失调,1940~1970年期间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而农村人口大大减少,因此,城市失业率长期偏高。加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固有的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广大下层居民的购买能力难以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