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进口替代战略的回顾

进口替代战略的回顾

时间:2022-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进口替代战略的含义进口替代战略是在20世纪50—60年代提出并风行于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外贸发展战略。所谓进口替代战略,就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工业,替代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减少贸易逆差,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二)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依据进口替代战略在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盛极一时,在于它有着众多的理论支持。

(一)进口替代战略的含义

进口替代战略是在20世纪50—60年代提出并风行于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外贸发展战略。它强调发展中国家要创造自己的发展模式和决定自己命运的需要。所谓进口替代战略,就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工业,替代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减少贸易逆差,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二)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依据

进口替代战略在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盛极一时,在于它有着众多的理论支持。

李斯特和汉密尔顿认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应选择某些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和发展前途的幼稚产业,给予适当的、暂时的关税保护,待这些幼稚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成本逐步下降,民族工业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后,可以与外国产品竞争时,再取消保护。

普雷维什和辛格认为,如果实行自由贸易,发展中国家只会越来越丧失贸易应带来的收益,并在经济上成为发达国家的附庸。发展中国家应自己生产制成品,这样既可避免受“中心”国家的剥削,又可建立起国内独立的工业体系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弹性,而想要城市工业吸收这些剩余劳动力,唯有通过政府计划和保护主义干预,促进城市民族工业的发展,替代以前需要进口的产品,从而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扩大就业

赫尔希曼认为,各项产业之间具有前向或后向的连带效应。如果采用保护主义措施,在制造品和中间品产业实行进口替代,那么就可以带动其他一系列下游产业的发展。所以,进口替代是工业化的主要推动力。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平衡国际收支的重要手段。

(三)进口替代战略的实践成效

从以上可知,进口替代战略的立足点有两个:一是消除发展民族经济的障碍,二是消除不利的贸易条件,为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正是二战后初期大多发展中国家寻求经济独立和平等发展的目标,也是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的一条捷径。从各国的实践发展看,遵循这种封闭式、以资本积累为中心的进口替代型工业化发展路线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民族工业体系的初步建成,国民经济的独立性有所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等等。

(四)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反思

从后来各国的实践发展看,这条以进口替代为主的贸易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也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后果。主要体现在:造成农业发展停滞;造成外汇短缺,恶化了国际收支状况;高保护成本造成经济效率低下;造成不合理的资源配置;造成利润使用不当,加剧收入分配不均,贫富两极分化严重;阻碍外贸出口,使经济越来越内向化。

由于进口替代战略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也没有使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而一些实行对外开放、出口导向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却十分迅速,而且经济增长的质量也颇高,于是,发展经济学家对这些国家在对外贸易实践中所运用的战略、政策、措施进行了研究、探索和分析,并对进口替代的战略与政策进行了重新评估与反思,从而提出了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