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大豆市场形势分析及展望

年大豆市场形势分析及展望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大豆市场形势分析及展望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徐雪高 农业部信息中心 孟 丽2012年前三季度,大豆市场价格在曲折中创新高。2012年大豆主产区天气状况良好,预计单产高于2011年,总产仍将继续下滑。12月,黑龙江国产大豆平均收购价每斤2.24元,环比下跌0.3%,同比上涨15.1%;山东地区国产大豆入厂价每斤2.46元,环比下跌0.2%,同比上涨1.7%。

2012年大豆市场形势分析及展望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徐雪高 农业部信息中心 孟 丽

2012年前三季度,大豆市场价格在曲折中创新高。在南美大豆减产、美国干旱导致减产预期、饲料行业景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豆类价格一路上涨屡创新高,并带动国内大豆价格持续上涨。进入第四季度,在美国减产不严重的背景下,国际大豆价格大幅下跌,而国内大豆在临储政策的支撑下,维持平稳。随着近期炒作题材的结束,预计2013年国内国际大豆价格近期以稳为主,后期价格走势主要受南美天气的影响。

一、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双下降,并创20年新低

受大豆种植效益较低的影响,近年来部分豆农改种玉米、水稻等其他作物趋势明显。在条件便利的地区,旱田向水田转化尤为迅猛,水稻面积增加迅速;部分地区由于水源及地形限制无法转化为水田,在这些地区玉米则占据绝对优势地位。2012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连续第三年下降,其中黑龙江降幅最为明显,2012年大豆播种面积调整到4000万亩,比上年减少近1200万亩。近4年来,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呈逐年减少态势,特别是最近两年,大豆种植面积更是以20%的速度递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717.7万公顷,较上年减少71.2万公顷,减幅为9%,创1992年以来的新低。2012年大豆主产区天气状况良好,预计单产高于2011年,总产仍将继续下滑。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2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280万吨,同比下滑11.6%,创1993年以来的新低。

二、国内大豆价格持续上涨,国际大豆价格大幅波动

(一)国产大豆价格持续上涨

12月,黑龙江国产大豆平均收购价2.24元/斤,比年初高0.27元/斤,累计上涨13.72%,月均上涨1.08%;山东地区国产大豆入厂价2.46元/斤,比年初高0.36元/斤,累计上涨17.14%,月均上涨1.33%。山东地区中等豆粕出厂价4001元/吨,比年初高1055.7元/吨,累计上涨35.85%,月均上涨2.59%。从价格波动幅度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月),国产大豆价格小幅上涨阶段。1~4月,国际大豆明显低于国内大豆价格,但由于2011年国家临时收储政策执行还未到期,国产大豆价格比较稳定;随着国际大豆价格的持续上涨,5~7月,国际大豆价格与国内大豆价格基本持平,因此,虽然5月临储政策执行结束,国产大豆价格并没有受到影响。1~7月,主产区国产大豆收购价格基本保持平稳,价格小幅上涨。6月,黑龙江国产大豆平均收购价2.05元/斤,比年初高0.08元/斤,累计上涨4.27%,月均上涨0.7%;山东地区国产大豆入厂价格为2.21元/斤,比年初高0.11元/斤,累计上涨5.14%,月均上涨0.84%。第二阶段(8~10月),快速上涨阶段。从7月开始,国际大豆价格快速上升,并一举超过国内大豆价格,从8月开始拉动国内大豆价格也较快上涨。8~10月,黑龙江国产大豆平均收购价累计上涨10.53%,月均上涨3.39%;山东地区国产大豆入厂价累计上涨12.32%,月均上涨3.95%。第三阶段(11~12月),基本持平阶段。随着年末临近,部分农民变现意识提高,大豆上市及出售数量有所放大,但农民惜售心理依然较重。国产大豆加工由亏转盈,企业收购积极性有所增加,大豆供销有所恢复,国内大豆价格基本持平。12月,黑龙江国产大豆平均收购价每斤2.24元,环比下跌0.3%,同比上涨15.1%;山东地区国产大豆入厂价每斤2.46元,环比下跌0.2%,同比上涨1.7%。

图23 2000~2012年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各年。

(二)国际大豆价格大起大落

img32

图24 2009~2012年国内大豆价格变化

注:国内大豆价格为山东地区国产大豆入厂价。

1~12月,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平均价格累计上涨21.56%,月均上涨1.64%。从国际大豆价格波动来看,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6月)明显上涨阶段。2011年11月“拉尼娜”现象出现之后,南美大豆在生长关键期遭受严重干旱,巴西及阿根廷的大豆预估产量被大幅下调,从2011年12月下旬以来国际大豆价格上涨。随着美国农业部对南美大豆减产情况预估不断严重,全球大豆产量不断调低,国际大豆价格持续上涨。4月,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平均价格524.1美元/吨,是2008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仅低于历史最高价(2008年6月和7月的552美元/吨),比年初高81.2美元/吨,1~4月累计涨幅18.34%,月均上涨4.3%。随着南美大豆的收获,天气炒作结束,国际大豆价格比较平稳。1~6月,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平均价格累计上涨15.46%,月均上涨3.66%。第二阶段(7~9月),大幅上涨阶段。美国遭遇50多年来严重干旱,美国农业部预测大豆减产日益严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9月美国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国际大豆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并连创历史新高。9月,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平均价格626.4美元/吨,比7月价格高53美元/吨,累计上涨9.24%,月均上涨4.52%。第三阶段(10~12月),大幅下降阶段。10月,美国农业部公布供需月报,大幅上调美国大豆产量,比9月预测数量上调了615万吨;11月,美国农业部继续上调美国产量,比10月预测数又上调了302万吨。随着美豆收割结束,12月,美国农业部将美国的产量定为8086万吨,比2011年减产333万吨,减幅仅为3.96%,远远低于前期估计,导致国际大豆价格大幅下跌。10月,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平均价格563.6美元/吨,环比大跌10.0%;11月,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平均价格又继续下跌5.4%。

img33

图25 2010年以来CBOT大豆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三)进口大豆到岸税后价与当地国产大豆价差变化剧烈

受美国大豆干旱减产的影响,从1月开始,进口大豆到岸税后价持续上涨。进入3月,进口大豆到岸税后价一举超过当地国产大豆价格,特别是进入6月后,国际大豆价格大幅上涨,9月,山东地区进口大豆到岸税后价为2.61元/斤,比当地国产大豆价格高了0.23元/斤,达到了2012年进口大豆到岸税后价超过当地国产大豆价格价差的最大值。10~11月,受国际大豆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山东地区进口大豆到岸税后价大幅回落,11月,山东地区进口大豆到岸税后价为2.21元/斤,比当地国产大豆价格低了0.25元/斤,达到了2012年进口大豆到岸税后价低于当地国产大豆价格价差的最大值。

图26 山东地区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2012年价格变化

数据来源:农业部信息中心。

三、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国际三大主产国纷纷减产,特别是南美减产严重

2012年6月,美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是近50多年来严重干旱,美国农业部预测大豆减产严重。进入8月,美国部分地区迎来了降雨,缓解了大豆旱情。据美国农业部12月估计,2012年美国大豆产量为8086万吨,比2011年减产333万吨,减幅为3.96%。从2011年12月开始,南美地区特别是阿根廷遭遇大面积持续干旱,部分地区降雨量创近40年来新低。2012年1月中旬以来,阿根廷中部地区降雨有所增加,土壤墒情得到了一定改善,因此大豆生长状况有所好转,但前期严重干旱已对部分地区大豆单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据美国农业部12月估计,2012年南美巴西大豆产量为6650万吨,比2011年减产880万吨,减幅为11.69%;阿根廷大豆产量为4100万吨,比2011年减产800万吨,减幅为16.33%。

表7 2012年三大主产国大豆产量

img35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12月供需月报。

(二)美国农业部供需月报对大豆市场推波助澜

美国农业部每月根据大豆主产国的天气变化,对产量进行全年的预测,直接影响大豆企业、市场投机者等对大豆价格的预期,从而使大豆价格大幅波动。上半年,美国农业部主要调减的是南美大豆产量。美国农业部根据南美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导致大豆在生长关键期遭受严重干旱,连续调减巴西、阿根廷两大主产国的产量,从而加剧了市场对当年供求关系的判断,直接推动大豆价格上涨。从2月开始,美国农业部将巴西大豆产量从7550万吨连续调减到5月的6500万吨,3个月调减1050万吨,减幅达13.9%;将阿根廷的大豆产量从4900万吨连续调减至6月的4150万吨,4个月调减750万吨,减幅达15.3%。下半年,美国农业部主要调减的是美国大豆的产量。美国农业部根据本国遭受的干旱现象,连续调减大豆产量,从6月的8723万吨连续调减至9月的7169万吨,3个月内调减了1554万吨,减幅达到17.8%。进入10月,美国农业部又开始调增本国大豆产量,从9月的7169万吨调高到11月的8086万吨,2个月内调增917万吨,增幅达到12.8%。美国农业部频繁地调减大豆主产国的产量,使全球大豆供求关系处于复杂的变化之中,直接反映在大豆价格变化上。

表8 美国农业部预测的2012年三大主产国的产量变化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三)生产成本的刚性增长不断推高大豆价格

生产成本是构成价格的最主要的因素。根据黑龙江省黑河市的成本调查,2012年大豆生产总成本平均每亩543.80元,比2011年增长了20.1%。从成本构成看,主要有五方面因素。一是化肥费增加。2012年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加上粮食价格上涨较快,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化肥需求增加,致使化肥价格有所上涨,其中涨幅较大的是尿素,平均每吨在2200~2500元,价格比2011年上涨了13.6%。二是农药费增加。主要是受2012年天气影响,农药的使用量增加以及农药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所致。三是人工成本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从事种植业的雇工相对减少,雇工工价也随之提高。四是土地租金增加。由于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又是稀缺资源,加之近年来农业生产收益不断提高,因此农民争包土地意愿强烈,加快了土地承包价格的上涨。五是机械作业费增加。

(四)临储政策有效发挥了托市作用

2012年,国家再度启动大豆临储收购政策,东北三省三等大豆2.3元/斤,相邻等级之间差价按每市斤0.02元掌握,截止日期2013年4月30日。自2008年开始,我国已连续5年在东北地区实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收购价格呈逐年上升态势,2008年为1.85元/斤,2009年为1.87元/斤,2010年为1.90元/斤,2011年为2.00元/斤,2012年收购价格同比大幅提高15%。大豆临储政策的出台有效地支撑了国内大豆价格。10月、11月,国际大豆价格连续下跌10%和5%,但国内大豆价格基本稳定,11月、12月涨跌幅在1%左右。

四、国内大豆进口激增,进口量再创纪录

据海关统计,12月我国大豆进口量589万吨,环比增长41.63%,同比高8.65%;进口金额38.32亿美元,环比增长35.96%,同比高33%。全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5838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比高10.91%;进口金额351.91亿美元,同比高17.93%。全年我国从美国进口2597万吨、巴西进口2389万吨、阿根廷进口589.5万吨,进口大豆的44.5%来自美国,40.9%来自巴西,10.1%来自阿根廷。大豆进口量的增加与美国干旱引发的恐慌有关,市场主体对全球大豆供应产生的担忧,使一些企业提前加大大豆的采购和储备量。2012年我国大豆消费外贸依存度首次跨过80%的台阶,达到83%,比2011年增长了约8个百分点。

img37

图27 2000~2012年大豆进口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数据。

五、后期展望

(一)近期国际大豆价格以稳为主,后期可能小幅下跌

从近期来看,支撑大豆上涨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美联储新一轮救市政策。2012年9月14日,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具体措施为每月购买额度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继续扭曲操作,延长超低利率政策至2015年中期。12月13日,美联储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加上QE3每月400亿美元的宽松额度,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达到850亿美元。除了量化宽松的猛药之外,美联储保持了目前零利率的政策,把利率保持在0~0.25%的极低水平。二是南美大豆库存见底。三是美国炒作题材结束。由于12月美国农业部报告基本上对美豆有着定产的意味,收割完成后再大幅调整单产可能性很低。根据美国农业部近31年的月度单产估计情况来看,最终单产较12月单产变动超过2%的可能性仅有1/3的概率,北美的题材已经基本尘埃落定。因此,当前南美大豆库存见底,美国大豆供应紧俏,明年一季度之前全球大豆供给紧张格局不会改变,对现货价格形成支撑。

从后期来看,主要有两大因素制约大豆价格上涨。一是南美大豆产量。南美新豆播种工作开展,当地农户种植热情较高,而且天气好转的迹象十分明显,大豆种植的时间依然较为充足,因此南美大豆创纪录增产的预期依然存在,南美大豆增产为大概率事件。据美国农业部12月估计,2012/13年度,巴西的产量8100万吨,比2011年增加1450万吨,增长21.8%;阿根廷的产量为5500万吨,比2011年增加1400万吨,增长34.15%。南美大豆的大幅增产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大豆价格上涨。二是2013/14年度美豆的播种。从历年美豆/玉米比价图里面可以发现,比价在2.2~2.6波动属于正常范畴,如果比价偏离2.2~2.6的正常波动区间,则对下一年度大豆、玉米播种面积的增减将起到重要作用。由于2012年美国大豆价格上涨明显,农户种植大豆收益大幅提高,美豆和玉米的比价向均值回归,明年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将大幅增加。

此外,天气因素增加了大豆产量的变数,会直接影响价格。南美虽增产预期强烈,仍需警惕天气因素。假若厄尔尼诺先行指标的下跌导致2012年底到2013年初重现干旱气候,南美增产前景将受到显著影响,直接影响到价格的波动。

(二)近期国内大豆价格将稳中有涨,后期可能小幅下跌

从近期国内市场看,豆油价格将基本稳定,豆粕价格有望提升,国内大豆价格将稳中有涨。从豆油看,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2012年12月21日,发布《关于做好元旦和春节期间粮油供应的通知》,要求确保“两节”和明年“两会”期间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因此,后期豆油价格将保持稳定。从豆粕看,尽管近期下游的豆粕和豆油价格均有所回升,但企业压榨利润仍然为负,只是亏损幅度有所减少。以江苏张家港地区为例,近期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为4950元/吨,豆粕销售价为3900~4000元/吨,豆油销售价为8900元/吨,那么压榨企业利润为-369元/吨。由于亏损幅度较大,因此压榨企业普遍采取降低开工率,且对下游产品提价意愿强烈。近期猪粮比再次突破6∶1,生猪养殖效益好转,再考虑到肉鸡的节前备货对饲料的需求拉动作用,这更加利好于豆粕的长期需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在临储政策的支撑下,国内大豆价格将可能进一步上涨。随着2013年4月30日临储政策的结束,受国际市场供给充裕的影响,国内大豆价格可能小幅下跌。

六、政策建议

大豆是我国最重要的食用油籽消费品种,但产业发展确面临萎缩的困境,应从产业链的角度全面提升我国大豆竞争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一)加大良种良法的研发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大豆产量

大豆产量的提高离不开良种和良法的应用。一是加大新品良种的研发和推广。要加大大豆良种繁育的科研投入,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加强农资打假力度,提高统一供种率、良种覆盖率和品种优质率。二是建立起以大豆为核心的合理的“三三”轮作制度。通过轮作,多年种植大豆释放的毒素物质含量逐年降低,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变,减轻了大豆主产区孢囊线虫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据专家测算,通过玉豆、玉麦豆轮作的地块,大豆脂肪含量提高了2.1%,大豆病粒率、虫食率明显降低。同时,大豆根瘤菌有效减少了玉米、小麦等作物氮肥施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三是大力推进以“垄三”栽培技术为重点的大豆栽培模式。“垄三”栽培技术就是在垄作的基础上,以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垄三”栽培技术产量都可以达到亩产300斤以上,条件好的可以达到亩产400斤以上。在推广应用好大豆“垄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其他栽培模式。四是加大农机深松作业补贴力度。黑龙江一些大豆主产区连年使用小四轮整地,致使耕层变浅,犁底层加厚,土壤涵养水分能力低,抗旱涝能力差。建议加大农机深松作业补贴力度,提高抗灾能力。

(二)探索开展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制度,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

目前我国实施的大豆临储价格政策对农民收入的保护非常有限。在大豆价格下跌时,临储收购价起点低,农民按临储收购价拿不到多少实际好处;如果市场价格高时,临储收购价又无实效,也不能靠它增加农民收入。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是一项以保证农民收益的合理和稳定、减轻市场价格波动给种粮收益带来的风险的价格政策,突出体现了政府保护种粮收益的调控意图。一定时期(一年或更长时间)的大豆目标价格,是政府依据这一时期产品成本和合理盈利制定的,能够充分反映产品价值。以这样的目标价格为标准核定的收益补贴水平是合理的,既可以补偿种豆收益在市场价格实现中的不足,又可以消除大豆临储价在保护农民收益上存在的一定程度不确定性。因此,实施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有利于保护种豆农民的收益。同时,产区大豆加工企业可以按市场价格获得豆源,避免由于临储价格定价过高而下游产品价格却相对疲弱陷入大规模停产的困境。

(三)加强对主产区加工企业扶持,提高企业竞争力

产区大豆加工企业对当地大豆价格和吸纳劳动力就业有着突出的作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凡是加工企业或者购销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大豆收购价格明显高于周边地区。而且产区的企业一般是中小型企业,每百吨加工能力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要高于大型企业。日处理300吨大豆的加工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为120人,而日处理为2000吨大豆的加工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为180人,每百吨加工能力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前者为40人,后者仅为9人。因此,要加强主产区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为载体,按照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集聚,资源要素和加工能力向优势企业集中的原则,促进大豆加工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集中,优化加工企业布局。扶持大豆加工企业进行有序调整,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组建有规模、有实力的企业集团。鼓励支持企业发展大豆精深加工,重点发展大豆浓缩蛋白、组织蛋白等功能性蛋白,大力开发市场容量大的大豆粉、豆浆、豆腐等传统大豆食品,提高大豆磷脂、维生素E等产品的规模化水平,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培养一批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体可以在土地使用、水电费、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企业新技术新装备改进提供资金支持,对加工企业收购季节提供贷款和进行贴息,为企业管理人员的“走出去”提供机会等方面进行支持,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四)完善设施降低费用,提高国产大豆价格竞争力

加强大豆主产区铁路、公路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大豆物流主干通道网络。网络节点要重点以铁路沿线仓储设施较好、接卸能力较强、中转数量大的国有粮库为主,适当选择部分大豆主产县中交通比较便利的非沿线国有粮库为配套。选择一批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外运量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粮食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加快扩建仓容和增加配套设施设备。着力降低大豆流通费用。大豆的流通费用包括两部分,一是铁路收费,包括铁路运费、篷布使用费、综合服务费、道口监护费、专用线使用费等10多项费用;二是当地政府附加收费。包括国税、地税、工商管理费、物价调节基金、植物检疫费等。对这些费用要进一步清理,降低国产大豆运到销区的成本,提高国产大豆的竞争力。

(五)实施非转基因大豆保护战略,实现优质优价

在国际市场上,非转基因大豆一般要比转基因大豆价格高50%左右。我国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但在价格上并没有体现优质优价。因此,一是规范标识管理。建议国家建立东北高油大豆等大豆产地标识体系,促进非转基因大豆品质升级,打造非转基因大豆品牌。对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标识标注管理、使用作出更加严格的强制规定,大幅度提高字体高度最低标准,确保标识起到明显的提示作用。二是加强非转基因食品宣传。要运用电视、网络、展览会等各种宣传载体,大力宣扬非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绿色、天然、营养、健康的优势,扩大非转基因食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