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稻米市场形势分析及后市展望

年稻米市场形势分析及后市展望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晚籼稻产量预计保持稳定中籼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晚籼稻产量持平略增。尽管遭遇台风袭击,但粳稻生长发育未遭受明显影响,仅灌浆速度有所降低,生长进程延缓。7月新季早籼稻即将上市,收储加工企业倾向于腾出库存,使得早稻市场供给增加,从而导致早稻价格略有下跌。8月新季早籼稻集中上市,由于新季早籼稻生产成本比2011年上升,导致早稻价格连续环比上涨。10月新季粳稻上市,市场供应增加,粳稻涨势略为减缓。

2012年稻米市场形势分析及后市展望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彭 超

农业部信息中心 张 欢

一、稻谷生产形势总体向好,有望再获丰收

(一)早籼稻再度增产

2012年国家提早公布并大幅提高早稻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种粮直接补贴,在早稻播种之前就将第一批农资综合补贴拨付到位,维持早稻的良种补贴标准,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争取实施水稻机插秧作业补贴,将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险种的补贴区域扩大至全国。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继2011年有针对性地应急启动实施了大棚育秧等补助政策后,中央财政专门安排了南方早稻集中育秧补贴,推动了早稻生产的发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早籼稻再度增产,播种面积达到8647.1万亩,单产达到385公斤/亩,总产量达到3329万吨,分别比2011年增加0.3%、1.4%、1.6%。

(二)中晚籼稻产量预计保持稳定

中籼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根据地方农业部门反映,大部分地区中籼稻产量增加,但部分地区中籼稻产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原因在于一系列的生产促进政策导致水稻恢复双季种植。晚籼稻产量持平略增。2012年晚籼稻育秧和插秧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局部降雨增多的情况;分蘖期,江南中东部和西北部、华南北部的部分地区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孕穗期,南方水稻产区又连遭台风袭击;晚稻成熟期,我国冷空气活动频繁,西南地区东部、江南中西部和华南西部多阴雨寡照天气,气温偏低,不利于晚稻收获晾晒。而且,2012年强对流天气频繁、雨水偏多,导致稻飞虱在西南大部、江南西部、长江中游稻区偏重至大发生,三代粘虫成虫在黄淮江淮地区回迁明显。然而,农业气象条件总体上对晚籼稻生产是有利的。8月,持续的台风天气虽然导致部分中晚籼稻被淹、倒伏,但台风带来的降水有效缓解了江南大部高温天气的不利影响,也利于增加库塘蓄水。9月,江南、华南北部晚稻区气温基本正常,局部出现轻度寒露风天气,但持续时间短,后期气温回升快,光照充足,对晚稻抽穗扬花影响不大,大部时段天气条件利于晚稻孕穗抽穗及灌浆乳熟。10月,长江中下游大部分气温适宜,光照充足,只有华南局部地区受到寒露风和台风影响,主产区晚稻产量可以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受中央强农惠农政策鼓励,稻谷的种植效益提升较快,2012年晚籼稻播种面积和单产基本保持稳定。

(三)粳稻主产区有望增产

2012年粳稻最低收购价再度提高,国家对东北水稻大棚育秧实施联技计补,农户粳稻种植积极性继续高涨,地方重农抓粮积极性也大大提高。黑龙江省农业厅信息中心介绍,2012年全省稻谷播种面积有望达到5585万亩,同比增加8.4%。2012年春播期间,东北地区降水明显,墒情基本有利。进入分蘖期和拔节长穗期后,雨水偏多,气温偏低。但是,进入8月后,东北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大部地区日照时数偏多,土壤墒情适宜,气象条件基本能够满足粳稻生长发育需要。尽管遭遇台风袭击,但粳稻生长发育未遭受明显影响,仅灌浆速度有所降低,生长进程延缓。9月中旬,东北地区部分早熟品种已开始收获,大部分水稻生长进入成熟期。10月初,受收获期阴雨天气影响,2012年东北粳稻整体收获进度落后常年7~10天。由于先进实用技术迅速推广、总体天气较为有利,预计东北粳稻单产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根据农业部调研组赴庆安县调查所获得信息,该县近年来大面积推广超早钵育水稻技术,示范片平均亩产超过700公斤。

二、稻谷市场总体平稳运行,没有脱离供需基本面和政策调控方向

(一)稻谷市场总体平稳运行

2012年,国内稻谷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其中:早籼稻收购均价由1.22元/斤上涨至1.29元/斤,累计上涨约5.7%,除6月和7月环比下跌、10月与11月出现环比持平,12月环比下跌,其他月份均保持环比上涨;晚籼稻收购均价由1.30元/斤上涨至1.31元/斤,累计上涨0.8%,其价格5月之前保持环比上涨,之后出现连续环比下跌;粳稻收购均价由1.42元/斤上涨至1.46元/斤,累计上涨2.8%,1~3月持续环比上涨,4月和5月出现了两个月的环比持平,6~8月连续环比上涨,9月价格略有回落,10月出现了环比持平,11月有所回落,12月环比上涨。

img8

图6 2008年以来三种稻谷价格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信息中心整理。

(二)稻谷价格仍然没有脱离供需基本面和政策调控方向

稻谷价格一直维持稳中有涨的格局,供求关系和市场调控政策仍然是其价格走势的决定因素。2月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我国稻谷主产区2012年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20元、125元和140元,比2011年分别提高18元、18元和12元。受此政策提振,2~4月全国稻谷价格出现小幅上涨。5月是储备稻谷轮出相对集中时期,市场粮源供应明显增加,尤其是南方储备籼稻的大量轮出缓解了籼稻供应偏紧的局面,因此,5月三种稻谷全国均价全部环比持平。从第三季度开始,“籼强粳弱”格局开始出现了进一步的分化。7月新季早籼稻即将上市,收储加工企业倾向于腾出库存,使得早稻市场供给增加,从而导致早稻价格略有下跌。8月新季早籼稻集中上市,由于新季早籼稻生产成本比2011年上升,导致早稻价格连续环比上涨。5月之后,晚籼稻价格出现持续环比下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国内籼米市场受到了进口大米冲击,从而波及到了晚籼稻原粮。进入9月,收储加工企业倾向于释放库存以收购新季粳稻,因此,粳稻出现环比下跌。10月新季粳稻上市,市场供应增加,粳稻涨势略为减缓。9月和10月,国家也加大了国家临时存储东北粳稻(含最低收购价)竞价交易的投放数量,这也抑制了粳稻价格的上涨。11月,粳稻价格出现了下跌走势,黑龙江和南方部分地区相继启动了粳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粳稻价格于12月止跌回稳。2012年7~11月,早籼稻价格由1.26元小上涨到1.30元,而同期晚籼稻由1.34元小幅跌至1.30元,这是继2008年10月以来再次出现的早籼稻与晚籼稻同价现象,此后早籼稻价格下跌,晚籼稻价格上涨。

(三)早籼稻期货价格振荡盘升后回落

图7 2012年早籼稻期货主力合约月均结算价格

数据来源:农业部信息中心整理。

1~9月,早籼稻期货价格一季度冲高,二季度中回落,之后再度冲高,三季度中期再度回落。与2011年比较,底部有所上抬,涨跌区间有一定程度的缩小,这与作者2011年年度市场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1月,新季早稻上市前可流通粮源趋紧,市场预期国储早稻库存偏低存在大量补库需求,早籼稻期价振荡上涨。2月,受国家公布了2012年稻谷最低收购价上调方案的影响,大幅提振了期价。3月,早籼稻主力合约延续2月的上涨惯性至3月19日创出一季度最高价2718元/吨(结算价,下同)后开始回落。至5月17日,主力合约已跌至2602元/吨,较3月19日跌4.3%。此后,早籼稻期货价格再度振荡上升,至8月29日冲高至2842元/吨,较5月17日上涨9.2%。进入9月,期价深度下跌。10月跌势略缓,但仍处于振荡盘跌的阶段。至10月31日,主力合约已经跌至2639元/吨,较8月29日跌7.1%。进入11月,早籼稻期货再度振荡上涨,呈现出周期性的走势。

(四)国储拍卖表现出“籼强粳弱”的态势

2012年,国储粳稻竞价交易较为清淡,进入9月略有起色。全年,国储粳稻共计竞价交易25次,计划交易1873382吨,成交69885吨,成交率为3.73%。其中,由于新季粳稻市场粮源尚未消化完全,1月竞价交易稻谷219645吨,全部流拍,2月和3月的竞价交易成交率分别仅为15.2%和25.6%;9~11月,国家加大了政策性储备粳稻市场投放力度,但是随着新季粳稻产量形势日趋明朗且丰收在望,市场供需格局趋缓,降低了企业参与临储粳稻竞价交易的积极性,9月和10月成交率分别仅为12.5%和0.05%,11月更是全部流拍。相对而言,同期国储中晚籼稻竞价交易成交率较高。全年,国储中晚籼稻累计竞价交易39次,计划交易271837吨,实际成交179514吨,成交率超过66.0%。2~5月、8月以及10月成交率均保持在70%以上。10月只在国庆节假期后进行了一次竞价交易,之后国储中晚籼稻市场投放暂停。国储早籼稻全年只举行了一次竞价交易会,391吨国储早籼稻全部成交。

表2 2012年1~12月国储稻竞价交易情况 单位:万吨

img10

续表

img11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交易中心。

三、国内米价总体稳中有涨,大米加工企业经营成本上升

(一)国内米价总体稳中有涨

2012年,国内三种主要大米价格保持稳中有涨态势。其中:早籼米批发价由1.84元/斤上涨至1.91元/斤,累计涨3.8%,其中1~5月保持环比上涨,此后环比下跌,9月和10月出现环比持平,11月环比上涨,12月与11月环比持平;晚籼米批发价由2.01元/斤上涨至2.06元/斤,累计涨2.5%,2月出现环比下跌,3月和4月均环比上涨,此后进入振荡走势;粳米批发价由2.11元/斤上涨至2.32元/斤,上涨10%,除10月环比持平,11月环比小幅回落之外,各月基本保持了环比上涨态势。

图8 2008年以来三种大米价格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信息中心整理。

(二)企业成本攀升推动大米价格上涨

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涨,导致大米价格持续上涨。随着货币政策趋于稳健,企业融资成本不断增加。根据国研网工业数据库统计显示,2012年月谷物磨制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上涨23.09%,利息支出同比上涨21.13%。2012年年内,全国共有23个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18.0%。最低工资的提高,导致大米加工企业雇工成本不断攀升。2012年全年,受成本上升影响,尤其是近期用工季节性短缺严重,谷物磨制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26.63%,其中,大型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102.39%,中型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31.87%。农业部稻米预警会商组8月实地调查显示,东北大米加工企业开工率出现反复,仍有部分企业处于停摆状态。

(三)籼米价格先扬后抑,粳米价格保持上涨

分品种看,上半年籼米价格先扬后抑,粳米价格保持上涨,这主要跟各品种的供需形势有关。籼米价格先扬后抑的原因:由于籼米食用口感比粳米差,多年来一直作为被改良和调整的对象,原粮种植面积趋于减少,市场供给减少导致1~5月价格上涨;之后,由于进口大米尤其是来自越南的大米冲击南方大米市场,南方大米消费以籼米为主,从而导致籼米价格下跌。粳米价格保持上涨的原因:一方面,近年来粳米消费需求增加,对价格形成了一定的支撑;另一方面,2011年新季粳稻上市之后,呈现出高开低走的态势,为此国家加大了政策性储备粮收购力度。6月底以来,东北粳稻米价格持续走高。

(四)进口大米对南方籼米市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目前,进口大米对我国大米市场的冲击主要集中于南方地区。农业部市场信息司和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8月初赴江西等地调研,获得了一部分相关信息。首先,我国广西等地与越南接壤的地方小额边贸发达,凭身份证就可以一次性购买8000斤越南大米,关税减半征收,这种大米运到江西南部的价格可能不到1.8元/斤。其次,越南到中国的大米走私情况严重。据南方部分地区海关估计,走私数量基本与正常贸易数量相当,走私米运到江西南部的价格可能在1.2元/斤左右。低价的越南进口大米冲击了广东、福建等部分销区的大米市场,拉低了南方产区的籼米价格,挤压了部分大米加工企业的盈利空间。根据对大米加工企业成本收益的实地测算,2012年上半年,江西南部地区的米厂每加工一百斤籼米平均亏损20元以上,导致企业收购稻谷的积极性明显下降。受此影响,2012年晚籼稻收购价不仅平开低走,而且出现了价格水平与早籼稻持平的少有现象。

四、多数主产国稻谷丰收,全球大米供需基本平衡

2012/13年度,全球大米供求基本平衡,产量将再创新高且仍大于消费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2月谷物供需简报(The Cereal Supply and Demand Brief),2012/13年度全球大米产量4.8681亿吨,比2011年度增0.9%;消费量4.7555亿吨,增1.6%。大米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亚洲稻米主产国普遍增产,非洲国家也略有增产。全球大米产需基本平衡。期末库存1.6985亿吨,增6.6%,这是大米产量连年增加的结果。库存消费比35.7%,上升1.7个百分点。全球贸易量3759万吨,同比增0.8%。

另据美国农业部12月供需报告预测,2012/13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4.6534亿吨,比2011年度增长0.1%;全球大米消费量为4.6851亿吨,比2011年度增长2.3%。全球大米供求基本平衡,期末库存为1.0254亿吨,比2011年度减少316万吨。全球大米库存消费比为21.9%,较2011年度下降1.2个百分点。全球贸易量为3658万吨,同比减少5.4%。

五、主要出口国持续干预市场,国际米价周期性波动

(一)国际大米价格“6个月周期”现象再现

2012年,国际大米价格从552.0美元/吨(2.15元/斤)上涨至564美元/吨(2.16元/斤),累计上涨2.2%。1月国际米价明显下跌,从2011年12月的591.3美元/吨(2.31元/斤)跌至1月的552.0美元/吨(2.15元/斤),跌幅高达7.1%,尽管2月跌幅收窄,仍然达到2.9%。自3月开始,国际大米价格出现反弹,至6月达到579.5美元/吨(2.21元/斤),但是仍然比2011年12月下跌2.0%。在经历了7月的持平之后,8月国际大米价格结束了6个月的周期,跌至547.2美元/吨(2.11元/斤),环比跌5.5%,9月国际大米价格又反弹至556.0美元/吨(2.14元/斤),环比涨1.6%,10月,国际大米价格又涨至564美元/吨(2.16元/斤),环比涨1.4%,10月、11月与12月连续三个月均是环比略涨。

(二)国际市场大米供应充足导致1~2月国际米价下跌

2011年,中国、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大米获得丰收。全球大米供给相对宽裕,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机构预测2011/12年度全球大米产量及库存将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2012年以来,巴基斯坦和印度大米出口增加,国际谷物理事会预测2012年这两个国家的大米出口量将分别增长32%。充足的市场供应,导致国际市场对大米形成了降价预期。

(三)主要大米出口国支持市场价格导致3~7月国际米价反弹

首先,泰国政府一再延长收购项目期限,持续收储稻米,使得泰国国内大米紧俏,贸易商备货困难,大米出口供应略显吃紧;其次,越南政府计划从农户手中收购100万吨冬春稻,也导致越南贸易商货源偏紧,此外,越南食品协会4月9日起将大米最低出口价上调6%;最后,印度农业成本及定价机构建议政府将稻米收购价格上调约16%,以弥补生产成本的增幅,导致印度大米出口价格上涨。

img13

图9 2008年以来国内外大米价格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信息中心整理。

(四)泰国释放库存和发布收储政策导致8~12月国际米价先抑后扬

8月,泰国政府计划无底价竞价销售庞大的大米储备,尤其是8月20日宣布将出售约75.3万吨库存大米,以提振泰国大米出口。消息一经传出,8月国际米价下跌。9月下旬,泰国商业部部长确认,2012/13年度(10月到次年9月)泰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稻米收购项目。据悉,2012/13年度普通稻米收购价格不变,仍为每吨1.5万泰铢,香米收购价格也稳定在每吨2万泰铢。但是,这一收购价格仍将远高于市场水平。泰国政府预计,2012/13年度稻米收购量同比增加近50%,达到2600万吨,主季稻米收购量可能达到1500万吨,高于本年度的900万吨。根据2011/12年度的泰国稻谷典押政策执行情况(见表3),如果政府实现这个目标,那么收购量将占到国内总产量的80%左右。泰国政府确认继续实施稻米收购项目这一事件,为国际大米价格上涨提供了支持,但是泰国、印度等主产国库存高企又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国际米价的上涨空间,因此,10~12月出现了连续三个月的环比略涨局面。

表3 2011/12年度泰国干预收购稻谷数量 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泰国大米出口协会。

六、我国稻米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据海关统计,2012年,12月我国出口稻米2.1万吨,环比增90.1%,同比减64.4%;进口稻米21.8万吨,环比增46.5%,同比增2.5倍。1~12月累计,出口稻米27.9万吨,同比减45.9%;出口额2.7亿美元,同比减36.2%。进口236.9万吨,同比增3倍;进口额11.5亿美元,同比增1.8倍。进口稻米主要来自越南(占进口总量的65.2%)、巴基斯坦(占24.5%)和泰国(占8.4%),出口目的地主要是韩国(占出口总量的36.4%)、日本(占17.8%)和朝鲜(占17.6%)。

2012年我国稻米进出口贸易呈现出两大特点。第一,进口大幅增加。其中的直接主要原因是越南等国的稻米价格远低于国内。第二,进口来源结构发生变化。越南取代泰国成为我国第一大稻米进口来源,巴基斯坦紧随其后,泰国则跌落至第三位。实际上,越南等国稻米价格远低于国内只是本年度稻米大幅进口的直接原因。背后的因素则是东南亚稻米出口国政策的调整。泰国实施稻谷典押政策,抬高了该国大米的出口价格。泰国大米价格上涨后,我国稻米进口企业纷纷转向价格较为便宜的越南大米。越南大米色泽较亮,卖相较好,但口感较硬,因此很少直接销售。部分加工企业购买越南大米作配米掺入国产大米,或者制作米粉掺入国产米粉中,添加比例一般为5%左右,但也有可能达到35%。

图10 2010年以来大米进出口情况

七、后市展望

(一)稻谷价格预计将维持稳中有涨的运行格局

第一,稻谷产量增加为稻谷价格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2004~2011年,我国稻谷连续8年增产,而且生产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增产尚有潜力。2012年,早籼稻再度实现增产,中晚籼稻产量预计保持稳定,粳稻有望再获丰收,我国稻谷生产有望实现历史性的“九连增”。FAO于11月发布的粮食展望预测,2012/13年度我国稻谷产量将达到14150万吨(碾磨后)。美国农业部于2013年1月初发布的世界农产品供需报告预测,2012年我国大米产量将达到14400万吨(碾磨后)。国内有权威机构预测,2012年我国稻谷产量将达到20500万吨。根据以上机构的预测,结合目前稻谷的生产形势,我国稻谷产量将再次达到2亿吨以上。

第二,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为稻谷价格稳定提供了制度保障。2013年1月,为支持春耕生产,中央财政及时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拨付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要求认真做好2013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兑付方案,力争在春耕前将补贴资金兑付到种粮农民手中。同时,为支持地方做好粮食直补和调控工作,中央财政及时拨付2013年粮食风险基金中央补助款315亿元,加上地方配套资金67亿元,目前粮食风险基金规模为382亿元。该基金由地方政府按规定用于粮食直补和地方储备粮油补贴等方面支出。为减轻粮食主产区财政负担,目前全国13个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已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2013年1月下旬,农业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2013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提高了部分重点农业机械的补贴上限。早在2012年9月,为支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2013年中央财政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0亿指标已提前通知到了各地。国家于2012年开始实施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在南方早稻产区实施集中育秧专项补贴,在东三省实施东北水稻大棚育秧,这种“联技计补”的农业支持政策有望实现常态化。2013年“一号文件”提出,“粮食生产要坚持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的总要求,确保丰产丰收”。综上所述,2013年及今后较长的时期内,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会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农民种粮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从而为包括稻谷在内的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稻谷市场调控政策体系为稻谷价格平稳运行并保持合理上涨提供了政策环境。目前,包括稻米在内的主要粮食的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已经基本成型,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计划、政策性储备粮拍卖构成了我国对国内粮食市场调控的“三大法宝”。2005年以来,主要粮食价格一直保持稳中略升的态势。2006年起,国家每年都在当年稻谷春播之前公布其最低收购价格,在新季粮食开秤收购之前公布详细的执行预案,并且保持了最低收购价逐年上调的态势。2013年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2013年国家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经国务院批准,2013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32元、135元和150元,比2012年分别提高12元、10元和10元。至此,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已连续7年提高。可以预见,2013年7月初和8月底,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又会分别发布早籼稻和中晚稻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预案。国家在对包括稻谷在内的粮食实施市场调控政策,对稻谷价格形成了“托市”,从而为稻谷价格保持平稳运行并合理上涨提供了政策环境。

第四,成本因素将是稻谷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农业部调研组8月初赴江西调查了早稻生产和市场情况,8月底赴黑龙江调查了粳稻生产和市场情况。结果显示,服务费用和雇工费用涨幅较大。早籼稻种植中,服务费用涨幅高达24.1%,雇工费用涨幅高达15.6%。粳稻种植中,服务费用涨幅高达20.7%,雇工费用涨幅高达50.0%。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首先,2012年稻飞虱、卷叶螟、粘虫等病虫害多发重发,打药服务或雇工费用涨幅高达42.5%~50.0%;其次,水稻育秧雇工费用涨幅高达33.5%~50.0%。这说明,如水稻集中育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于粮食生产的社会化服务,必须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第五,早籼稻期货价格将在短期内先扬后抑。在货币政策微调的背景下,一方面,种植面积增加和生产条件良好等利空因素打压了粮食期货价格,早籼稻期价还存在一定的下跌惯性。另一方面,最低收购价上调及种植成本增加等因素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粮食期货价格下行压力,早籼稻期货价格底部逐年上移,从早籼稻期货价格的历史走势看,第四季度前半段将出现振荡走势,后半段将出上升走势,但是交易量将大幅下降。从早籼稻期货价格的历史走势看,每年年底早籼稻期货价格会有一波大幅反弹走势,这一走势有可能延续到来年1月。我国早籼稻主产区均在3月开始大面积播种,因此,每年的3月、4月期价都是季节性下跌走势。4月、5月在播种面积增加及气候条件基本良好等利空因素打压下,期价振荡下行。第三季度不确定性因素较大,但由于近年来新季早籼稻生产成本比陈稻高,所以一般而言,第三季度会出现冲高走势。此后,随着新季中晚稻上市时间临近,籼稻期价持续回落。第四季度,仍然是由于新季中晚稻生产成本和季节性因素相互交织导致期价振荡,但是交易逐渐归于清淡。因此,根据以上总结的规律,稻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将于第一季度出现先扬后抑走势。

(二)大米价格稳中有涨格局,但“稻强米弱”值得关注

在成本上涨的背景下,农民惜售心理增强,原粮价格将进一步上涨,大米加工企业融资成本和雇工成本大幅上涨,都给大米价格造成了上涨压力。新季中晚稻大量供应终端市场一般在10月以后,加之前期东北粳稻供应减少,销区市场粳米阶段性到货减少,也带动了价格走强。展望后市,季节性消费提振行情已过,短期内大专院校等集团消费减少。尽管目前货币政策出现了微调,但是与往年一样,出于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大米价格调整比较困难,而且随着未来通货膨胀预期回落,大米价格上涨将在一定的空间之内。2013年1月1日起,北京、浙江、陕西、河南四个省市率先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可以预见,2013年,大米加工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将进一步攀升。更为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之后,不少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将面临困境,大中型加工企业或将面临一轮洗牌与整合。

(三)国际米价有可能进入新一轮振荡整理阶段

国际米价有可能进入新一轮振荡整理阶段。美国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9月13日宣布,将推出第3轮量化宽松政策(QE3),这对美元形成了贬值压力。从2008年国际粮食危机的经验看,美元贬值会为国际粮价上涨的主要动力。但是,货币金融流动性带来的国际米价反弹有可能受到制约。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全球稻谷库存达到历史新高,主产国有释放库存的压力。亚洲各水稻主产国开始进入收割期,印度和泰国大米库存依然偏高,后期走势取决于泰国和印度释放库存的力度和速度。石油价格与全球农产品生产成本关系密切,因此国际油价的不确定性也会对大米价格造成影响。气候也将是未来粮价波动的不确定因素之一。据世界气象组织(WMO)信息,9月到10月一股弱的“厄尔尼诺”可能在北半球出现,可能持续至2012年冬季,这有可能导致明年亚洲主产国稻谷种植期间出现低温冻害影响,并有可能带来干旱。

(四)稻米贸易持续增长

由于我国稻谷生产成本刚性增长,加之最低收购价持续提高和需求拉动,我国稻米价格仍将呈稳中有涨走势,普通大米进口价格将保持一定优势,预计后期大米进口仍将维持相对较高水平,但进口增速会有所放缓,主要是因为国际米价上涨和越南大米品质较低。从近几个月情况看,越南大米进口已经出现减缓势头。2012年12月,我国从越南进口大米量已降至5.0万吨,环比降23.1%,较5月进口峰值降85.3%。据大米加工企业反映,进口减缓的主要原因是越南进口的低价大米品质较低、口感偏硬,一般仅作为食品原料、工地食堂大米等销售,有部分企业采取掺兑的方法添加到国产籼米中进行销售,但由于国内消费者接受程度较低,销售情况不太理想。随着南方粮食主销省区与东北粳米产销对接进一步顺畅,东北大米出口可能继续同比减少。从出口去向上看,东亚地区仍然是我国大米出口的主要市场。受到中日关系影响,前一段时间中国大米在日本市场走俏的趋势将有可能减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