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能源供求走势与战略选择

中国能源供求走势与战略选择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能源供求走势与战略选择牛凤瑞 刘昌义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的能源供求走势和能源战略不仅关系本国现代化建设全局,而且对于世界能源格局具有重要影响。长期以来,中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一直超过消费量。

中国能源供求走势与战略选择

牛凤瑞(1) 刘昌义(2)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有效供给短缺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仍将有较大幅度增长,但能源资源相对贫乏,又面临减排的巨大压力。中国的能源供求走势和能源战略不仅关系本国现代化建设全局,而且对于世界能源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一、中国能源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中国能源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一是国内一次性能源由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转变为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而且缺口呈不断扩大趋势。长期以来,中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一直超过消费量。1992年首次出现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当年国内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0.73亿吨(标准煤,下同),消费量10.92亿吨,消费量超过生产量1914万吨。1990年~2000年,中国能源年生产量净增2506万吨,而同期能源消费量净增3985万吨。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重化工业快速发展(3)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度增加,以及生活用能的增加,(4)能源消费大幅度上升。2007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6.5亿吨,比2000年增长91.6% (见表1、图1)。

表1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变化

img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9月。2007年为网上数据。

img5

图1 能源生产与消费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二是国内资源禀赋相对丰裕的原煤和水电生产和消费比重均走过了一个马鞍形;核电从无到有,但所占比重尚小。1992年中国原煤产量达到13.73亿吨高峰后,一直持续减少,2000年不足10亿吨(低于1990年的产量),以后快速上升,2006年达23.6亿吨。原煤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74.2%下降为2000年的72.0%,2006年上升到76.7%;占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为2000年的67.8%,2007年又上升到69.5% (见表2)。水电、核电、风电等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4.8%上升为2001年的8.2%高峰后,2006年下降为7.9%;水电生产1990~2006年增长率为8.0%,低于火力发电10.3%的增长率,同期水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由20.4%下降为15.2%。核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1995年为1.27%,2000年为1.23%,2006年上升到1.9%。(5)

表2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以能耗总量为100)

img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9月。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3月。

三是国内资源禀赋相对贫乏的原油生产量在20世纪末期达到巅峰后,增长后劲不足,但消费量持续上升。1997年中国原油产量达到1.6亿吨以后,一直在1.6亿~1.7亿吨之间徘徊,原油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23.8%下降为1990年的19.0%,2000年下降为18.1%,2006年下降为11.9%。1990年中国原油消费量11845万吨,2000年达22439万吨,2006年达3.5亿吨,16年年均增长率达7.2%;1990年中国原油生产量高出消费量2345万吨,2000年低于消费量6139万吨,2006年低于消费量近1.6亿吨,其占国内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20.7%下降为1990年的16.6%,以后一直持续上升,1997年超过20%,2002年上升到23.4%的峰值,2007年下降为18.3%。

四是原煤中间消费比重上升,原油中间消费比重下降,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提高。1990年中国原煤中间消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39.1%,2006年上升为74.2%;其中发电用煤占原煤消费量的比重由25.8%上升为49.6%。1990~2006年中国生活用煤和交通仓储通讯业用煤分别减少了50%和66.5%;占原煤消费量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2.3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1990年全国原油中间消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4.2%,2006年下降为8.8%。同期中国各行各业原油消费量均有大幅度增长,其中生活消费和交通仓储通讯消费量分别增长6.0倍和5.5倍,占原油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上升了3.2个百分点和16.8个百分点;工业消费量虽由7322万吨上升到1.5亿吨,但占原油消费量的比重由63.75%下降为42.9%。1990年中国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67.2%,2006年上升为71.24%,其中发电及电站供热转换效率由37.34%上升为39.87%。(6)这一走势既是中国能源品种结构对社会需求的适应,也是中国能源消费方式的合理化和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

二、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未来走势

未来几十年内,需求的持续增加和供给受到诸多限制将是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基本走势。

(一)能源消费持续增加

21世纪最初几十年,中国是完成工业化、加快城市化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是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9.93%,能源消费量增长率为2.82%,10年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28,其中1990~1996年为0.51;1997~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97%,而能源消费量基本上没有变化。这种能源消费状况虽与亚洲金融危机、出口和国民经济增速下降有关,但也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能源节约的结果有关。这种态势不可能长期延续下去。同样2002年以后能源消费超速增加,也是阶段性的,只是与中国重化工业高速发展阶段的适应,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煤油电价格全面上涨,2004年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达1.59,既表明中国能源供给的相对紧缺,在一定意义上又是对以往数年持续能源消费超低速增加的某种恢复性增长,以后逐年下降,2007年为0.68(详见表3、图2)。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24.6亿吨标准煤,据潘家华等计算,同年出口制成品折合出口能源6.3亿吨,占25.6%;人均能源消费1.87吨,虽比2000年增长74%,但仅及OECD国家的27.6%,美国的1/6。(7)这就是说,发达国家相对较低的单位GDP能耗有中国的贡献;中国以自己较低的人均能耗水平支持了发达国家较高的生活水平。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0%、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4~0.5推算,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40亿吨(标准煤)左右。届时单位GDP能耗将为2006年的一半左右;人均能源消费3吨左右,比2006年增长60%,但仅相当于目前美国平均消费水平的38%、OECD国家的60%左右。其中若原煤占65%,则中国原煤消费将达38亿吨;若原油消费占20%,则中国原油消费量将达6亿吨,为2006年消费量的170%,但年均增长率仅相当于近年水平的不足一半。

表3 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弹性系数变化

img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2007年为网上数据。

img8

图2 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二)中国能源增加生产受到多方面制约

一是能源资源禀赋的制约。原油是未来中国消费增长最快的优质能源,但资源禀赋不丰,已有的大庆等主力油田已进入衰退期,新的主力油田勘探、开发尚需时间,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是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距离较远。中国的化学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能源产地远离能源消费地的格局将增加能源运销成本和风险。

三是丰裕能源资源开发受到资本、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等制约。中国煤炭、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资源相对丰裕,但其大规模开发利用既受到技术、资金短缺的制约,又受到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约束。例如,中国原煤消费占世界的27%,是世界唯一以原煤为主要能源的大国。煤炭大量开采造成的地下水枯竭、地表沉陷,煤炭燃烧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又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又如,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中国水电资源可开发量达3.9亿千瓦,按开发利用率达50%计,每年相当于5.0亿吨煤的发电量,但水电建设又面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物种保护、水库移民合法权益保护等几难的选择。

四是能源开发的体制约束。能源开发是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也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国家利益与开发地区之间、开发地区与能源消费地区之间、企业与当地居民之间、能源生产企业与能源使用企业之间的多重利益关系。中国正在进行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转型,以及民营企业投资能力弱小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滞后等,对中国加快能源开发建设构成体制性障碍。

五是国际竞争的压力。能源的稳定供给关系到国家安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竞争增加了中国从外部增加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

三、中国能源战略选择

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大国,能源消费的增长不仅是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日益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解决世界能源供给有赖于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但不能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为代价。人类社会达成节能共识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解决世界能源问题提供了光明前景,对此悲观失望是没有根据的,这也应是中国能源战略选择的基本出发点。为满足未来几十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中国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从目前的发展阶段出发,实施节能优先、以技术替代为支点、能源来源多元化、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并重的国家能源战略。

(一)节能优先战略

中国是有13亿人口、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现代化必须节能优先。为了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一是建立节能型的消费方式,以较少的能源消费达到较高的生活水平。照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方式,既于中国资源支撑能力所不允许,也有害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中国的私人轿车若达到美国的人均水平,带给中国和世界的将是生态灾难。二是建立节能型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GDP降低能耗20%、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10%的目标。目前生产用能占中国能源消费的近85%左右。能源供给不足将一直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和作为世界工厂(车间)的瓶颈。淘汰高耗能产业,发展节能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努力降低产业能耗水平,提高单位能耗效率是中国节能战略的主要方向。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健康的城市化。一方面,中国目前较低的人均耗能是以数亿农村人口较低的消费水平为代价的。城市人口相对聚集,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享受同等生活水平,在城市消费比在农村更节约。另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要以城市为依托,新型工业化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有中国能源消费的整体节约。

(二)技术替代战略

技术替代是未来中国的能源供需平衡的战略支点。目前中国多数产业部门耗能水平较高,在建材、建筑、冶金电力、采掘、化工、汽车制造等主要耗能行业采用先进工艺装备和新型节能材料,可以大大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污染。另外,能源的综合利用、单位能耗效率的提高,以及新的能源资源储藏的勘查、开采水平的提高,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所有这一切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所以技术替代战略的实质就是以更多的科技创新投入换取能源的节省和高效利用。

(三)能源来源多元化战略

从能源资源禀赋出发,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难以根本改变,但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又不可能是无限的;原油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比重的提高将受到国内资源储量的严重制约。因此,中国的能源来源必须实现多元化,既要在考虑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努力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和煤层气资源开发,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等,又要大力发展水电,加快核电建设,因地制宜、因条件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

(四)国际合作战略

能源资源禀赋和国际分工决定了中国大规模进口原油具有不可逆性。适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立足于国内能源开发,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世界能源资源的开发,包括能源开采和能源利用的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的中外合作,同时以制成品国际贸易形式出口能源,是中国实现能源供求平衡的必然选择。

(五)改革先行战略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和利益格局调整时期,要顺利实施能源发展战略,必须改革先行。一方面要完善市场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能源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快能源资源税收、能源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形成有利于能源节约、反映能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另一方面鉴于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能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的关系,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风能、太阳能、核电、生物质能源等生产行业的利益关系,逐步建立起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能源资源补偿机制和环境保护机制。

【注释】

(1)牛凤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2)刘昌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市发展系硕士研究生。

(3)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资料计算,2000~2006年中国各主要耗能工业品产量,发电量增长1.1倍、化学纤维增长近2倍、机制纸及纸板增长1.8倍、硫酸增长1.1倍、烧碱增长1.3倍、纯碱增长87%、农药增长1.3倍、乙烯增长1.0倍、平板玻璃增长1.5倍、水泥增长1.1倍、钢材增长2.6倍、汽车增长2.5倍。

(4)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数据计算,与2000年相比,2006年中国总人口增长4705万人,城镇人口增加11800万人,全国房屋施工面积增长1.6倍,货物周转量增长1.0倍,工业制成品出口量增长3.1倍,人均生活用能增长54%。

(5)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资料整理。

(6)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资料整理。

(7)资料来源:英国石油公司(2007)、国际能源署(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