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时间:2022-04-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方法论和研究方法任何一种研究都离不开方法论的指导,尽管这种方法论可能未被研究者明确地表达出来。方法论就是形成思想的基本方法和前提,用以对研究的主题进行规范和指导,以避免研究中出现逻辑性错误。在这种方法论指导下,传统还原论科学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解释生物机体的秩序、目的性和精神层面等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在解决社会、经济等复杂问题时尤其力不从心。

第四节 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任何一种研究都离不开方法论的指导,尽管这种方法论可能未被研究者明确地表达出来。方法论就是形成思想的基本方法和前提,用以对研究的主题进行规范和指导,以避免研究中出现逻辑性错误。同时,对方法论的探讨有助于人们进行思想的交流,即澄清叙述者的方法论可能是更好地相互理解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本书有必要在展开研究之前对所使用的方法论给予一个基本的说明,让隐含在研究背后的基本逻辑和基本前提凸显出来,以规范本书对企业成长的研究。

一、一般方法论

1.建构主义观和实在论相结合

很长时间以来,哲学家们就已认识到现实的确存在着问题。实际上,对现实性质的探索是认识论理论扩展的一个主要理由。实在论认为,现实是独立于我们的,原本就存在的。理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关于现实是什么样子的原原本本的说明。实在论具有如下假设:最好的理论是最接近真理的;理论的正确性能够解释它的预测的有效性;我们逐步向现象的真实记录靠近;任何一种理论要么正确要么错误;只有通过推理的使用,才能证实一个理论或拒绝它。

建构主义观认为,现实是研究者建构的,研究者是社会的积极塑造者而非旁观者。建构主义观具有如下假设:知识是理论驱动型的,研究者在接近一个问题的时候,总是预先带有一个关于该问题性质的观念或者说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研究主体(研究者)和客体的分离是不可行的,理论和实践的分离同样是不可行的,理论和实践本质上是相互连接的,理论存在于实践之前也存在于实践之后;研究者从来就不是客观的或价值中立的(14)。根据建构主义观的假设,研究者所持有的立场,不仅支配其基本观点,而且事实上也决定了要解释的研究问题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理论方法以及由什么来构成观察和论据。所谓的现实世界不过是观察者的社会建构,而“不是真实世界的一面镜子”。

实在论和建构主义观都认为研究具有理论依赖性,这是我们认为现实既是社会建构的又是独立于我们的假设的基础(15)。建构主义观和实在论需要互相结合起来应用。认为现实是社会建构的可以增加我们对过程、情境和视角的敏感性。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科学问题而言,研究它们的过程比研究它们的逻辑更利于理解。认为现实是独立于我们存在的意味着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是部分的和片面的,对现实的复制是理论研究的准确性的关键决定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并且通过检验来验证理论的准确性,不断地向真理逼近。

在企业成长研究中,本书将从三个视角来研究,并重点关注过程视角的企业成长的研究。

2.系统论方法和还原论方法相结合

传统还原论科学具有3个特征:(1)本体层面,事物有组成结构和层次;(2)认识层面,能从关于部分(或较低层次)的概念、定律、理论和学科中推导出关于整体(或较高层次)的概念、定律、理论和学科;(3)方法层面,对事物进行研究时把整体分解成部分,或把较高层次的物质结构分解成较低层次的物质结构。还原论的特点就是整体等于部分的总和。在这种方法论指导下,传统还原论科学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解释生物机体的秩序、目的性和精神层面等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在解决社会、经济等复杂问题时尤其力不从心。

一些系统存在着具有整体的特性但是这些特性不能从其组成元素的行为中加以推断的现象,这就是复杂系统现象。概括来说,系统论的特点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由于企业是复杂性系统,因此系统论认为,研究企业系统还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

从表面上看,系统论方法和还原论方法是对立的,但是实际上它们存在相辅相成之处,应当将系统论方法和还原论方法结合起来,既关注微观现象又关注宏观现象。在研究企业时,不仅要研究企业本身,还要研究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要研究企业本身,还要研究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互动。以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为例,任何学习首先是个人的学习,个人是学习的主体,没有个人学习就不可能有组织的学习。但是个人学习并不是学习的全部,它仅仅是构成组织知识的要素。因此还要关注组织的学习,形成组织共享的知识,这种共享的知识可能是个人学习无法产生的。此外,个人学习还必须与组织学习同步结合起来。

二、具体研究方法

1.理论演绎和实证方法相结合

理论演绎的方法是从已知的定理或前提假设出发去推导出结论,实证方法是运用实例去证明本论文的结论,这两种方法是逻辑证明的主要方法。理论演绎的方法所得到的结论具有必然性,只要前提是真命题,其结论必然是真命题。实证的方法可以从各种零碎的案例材料中归纳出系统的、一般性意义的结论,是获得新的一般性知识的重要工具。这两种方法都有局限性,理论演绎的方法可能出现错误的假设,而一旦出现错误的假设,则整个论证就不可能成立。实证有可能会落入“轻率概括”的陷阱。这两种方法的互补结合可以克服它们各自的局限性,理论演绎的正确与否,可以通过实证来加以论证,实证方法所得到的一般性结论,也需要通过理论演绎的方法来加以证明。因此,本书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尽可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本书以理论演绎为主干,并结合案例分析进行实证分析。在本研究中,主要通过理论演绎的研究方法揭示企业成长和成长过程的本质特征,并据此构建理论框架。在本书的最后部分,主要采用案例研究的实证方法,对所构造的理论框架进行验证和说明。

2.跨学科的系统研究方法

本研究领域涉及品牌学、演化经济学、共同演化理论、社会学、企业理论、复杂系统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如演化经济学对企业网络、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的研究、共同演化理论对组织学习、组织惯例的变异的研究社会学对社会网络和根植性的研究、企业理论对竞争优势研究、复杂系统理论对于复杂性和企业组织行为选择的研究等。本书将把这些前沿性的研究成果整合到本领域,力图在微观层面上对企业成长理论能够有所发展和创新

3.共同演化的分析思想

共同演化的分析思想实际上是集演化理论、复杂性科学理论、组织生态学理论等众多研究领域思想的精华,它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在管理学尤其是企业成长领域的应用方面才刚刚开始。

共同演化的分析思想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多层次性(multilevels)

共同演化发生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当20世纪结束的时候,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演化论已经被正确地视为由多层次的微观和宏观的共同演化的解释所构成。宏观层次是指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共同演化。微观层次是指企业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共同演化。微观层次的共同演化是在宏观层次的共同演化的背景下发生的,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企业内部各要素发展的背景。与此同时,微观层次的共同演化也对宏观层次的共同演化有促进作用,使企业可以摆脱被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局面,从而发挥管理选择和组织行为的主动作用。

(2)多方向性(multidirectional)

多方向性是指企业与外部环境、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因果关系不是单向的,也不一定是双向的,而可能是多向的、非线性的。多方向性要求企业在选择组织行为时要特别注意特定时空的情境和要素之间的反馈效应。同时,多方向性意味着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非同等重要。

(3)互动性(interaction)

在共同演化中,微观层次上管理的主动选择和调整是占主导地位的。在宏观层次上外部环境的选择是主导力量,但是企业仍然存在较大的发挥主导作用的空间。企业的主导作用来自以下原因:首先,产业环境是由许多企业构成的,每个企业对产业环境的定义都是建构的,对产业环境的构成起着重要作用;其次,企业内部要素的变化和战略联盟的选择会极大地影响产业环境的演化。互动性要求企业更加注意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因素。

【注释】

(1)帕特里克·巴特勒、特德·W.霍尔等.“互动经济革命”,麦肯锡高层管理论丛3[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83-85.

(2)Martin James,“Only the cyber-fit will survive”,Datamation,Vol.42,Issue 17,1996.

(3)扬·莫里森.第二曲线[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298.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207.

(4)M.M.Waldrop.Complexity:The emerging science at the edge of orders and chaos[M].NewYork:Touchstone Books,1993.

(5)Jason Zweig.Old is beautiful[M].Forbes,27 April,1992.

(6)莱斯利·德·彻纳东尼.品牌制胜[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10.

(7)David J.Teece,Gary Pisano&Amy Shuen.Dynamic capac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Vol.18:7,515.

(8)Carney,Michael&Gedajlovic,Eric.,The coevolution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and 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the rise of family business groups in the ASEAN region,Organization Studies,Vol.23,Issue 1,1-29.

(9)Lori Rosenkopf&Michael L.Tushman.The coevolution of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1994:424,In J.A.C.Baum&J.V.Singh(eds.),1994,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s,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York.

(10)Madhok,Anoop&Phene,Anupama.The coevolution advantage: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and the eclectic paradig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July,2001,Vol.8,Issue 2,243-257.

(11)David Levy.Chaos theory and strategy:theory,applications,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Vol.15,167-178.

(12)范文涛,龚小庆,丁义明.建立系统科学基础理论框架的一种可能途径与若干具体思路(二)[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2.

(13)Ikujiro Nonaka.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arvard Business Review,Nov-Dec,1991.

(14)Raza Mir&AndrewWatson.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the case for a constructivist methodolog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21,No.9,2000,941-953.

(15)Mir&Watson,Critical realism and constructivism in strategy research:toward a synthesi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22,No.12,2001,1169-11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