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连贯研究的方法论

连贯研究的方法论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4.2 连贯研究的方法论根据Jef Verschurren的观点,至少有六种主要的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和解释语篇连贯,其中有些方法强调分析两个句子连接起来时的微观层面的问题。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对语言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既然连贯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心理认知现象、社会文化现象,我们认为,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研究语篇连贯是完全可行的。

2.4.2 连贯研究的方法论

根据Jef Verschurren(1995)的观点,至少有六种主要的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和解释语篇连贯,其中有些方法强调分析两个句子连接起来时的微观层面的问题。现在列举如下:

第一种方法是有一种代表性的方法,就是在斯波泊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Sperber & Wilson's relevance theory)的框架内对连贯进行研究。

第二种传统方法是凡戴克(Van Dijk's,1977,1980)的宏观结构模型。宏观结构是根据一个语篇的内容的小结而形成的,它可以递归性地减少到只有一个“宏观命题”。

第三种研究连贯的方法是进一步发展由传统的辩论术和修辞学带来的并使之系统化的思想。

第四种方法通过聚焦语篇的互动特征来分析连贯。虽然伯明翰语篇分析学派在分析言语行为和会话分析方面的方法不同,但是连贯却是通过会话相邻语对、话轮和相似的原则来进行解释的。与言语行为相似的交际行为被用来显示一个语篇潜在的连贯的精确性。

第五种方法是Bartlet的认知脚本理论。为了能够理解和准确解释一个语篇,接收者不得不建立起一个与该语篇互为参照的特殊框架,建立起一个组织语篇的图式。当然从理想的角度来说,一个语篇应该清楚地表明它的主题是什么。它应该能够唤起一个认知脚本,人们根据这个认知脚本很容易构建起语篇的其余部分,从而整个语篇就很容易准确理解了。例如“once upon a time”一出现,读者就会自然地联想到某一特定的故事图式语篇。

第六种方法试图使用除了如推理和语境等很重要的概念之外,像隐含、协商和顺应等这样的解释工具而得出一个连贯概念。语篇是一个显露其目的和效果变化的过程。话语发出者和接收者随着他们共同协商、理解逐渐显露的连贯意义而共同参与一个连续不断的顺应过程,连贯、隐含和语境、功能一样,都是核心概念,需要不断地在语用学中引起注意和准确的解释。然而,研究目的应该是去解释它们而不是去给它们下定义。

尽管Jef Verschurren列举了六种方法,但是我们认为,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这还是不够的。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对语言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既然连贯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心理认知现象、社会文化现象,我们认为,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研究语篇连贯是完全可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