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多重理论视野中的新闻评论

多重理论视野中的新闻评论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赵振宇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国的新闻事业在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新闻评论也在各种媒体上以繁荣兴旺之势铺开,人们普遍地认为中国的第三次时评高潮到来了。

赵振宇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国的新闻事业在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新闻评论也在各种媒体上以繁荣兴旺之势铺开,人们普遍地认为中国的第三次时评高潮到来了。信息骤增,媒介迅速发展,对现代人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媒介素养就是其中之一。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曾作过如下的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能力。“创造一个媒介素养的美国联盟。”2001年提出了媒介素养能使人们成为有批判意识的思考者,是一个广泛应用图像、语言和声音传递信息的有创造力的生产者。从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媒介素养被看成是用多种形式,包括非印刷信息、系列信息能力的组成,包括接受、分析、评价和传播信息的能力。[1]人们运用信息,借助于媒体载体认识和反映世界主要有两种方式,这就是描述和评论(本文主要研究新闻评论),这是当今时代现代公民需要普遍具备和提高的一种公民素质。

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观点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然也得到媒体的重视;新闻评论作为舆论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民主政治建设中越来越发挥着积极作用;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有助于人们更全面更科学地认识世界。

一、从新闻学视野解读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传播的是一种观点信息

在新闻传播中,新闻评论和消息报道一起,向受众提供最新最快最多的观点新闻。它的对象是传播受众,它的作用是满足对象获取观点信息的欲望。

新闻是“及时公开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3]那么,新闻评论就是一种依赖于事实的观念信息。当今时代,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在传媒速度越来越快捷的形势下,读者已更加理智,深入了解事实成因及后果的欲求正在逐渐取代情绪宣泄和消遣的欲望。简单化报道和发表意见已难以激发人们的阅读欲,而视角独特、见解独到、说理透彻、思维方式新颖、富有知识张力的言论,才会受到读者青睐。

随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开播与成功,报纸也不惜版面,开设了形式各样的评论栏目,有的更是开设了评论专版。这里既有党报系统开设的栏目,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湖北日报的》“三楚放谈”、《长江日报》的“长江论坛”,也有晚报都市报开设的专栏,如《新民晚报》的“今日论语”、《齐鲁晚报》的“新闻时评”、《北京青年报》的“今日社评”等。还有一些报纸开设的评论专版,如《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工人日报》的“评论”、《南方日报》的“观点”、《新京报》的“社论”和“来论”等。还有《检察日报》等报纸推出的由“关注”“法辩”“时评”和“百姓”四个版面组成的法治评论专刊。有的报纸不仅开设有时评专版,几乎所有版面都开设了评论栏目,如《中国青年报》除开设有“青年话题”专版外,“综合新闻”版开设有“求实篇”栏目,“经济”版开设有“经济时评”栏目,“国际”版开设有“观察”栏目,“法治”版开设有“法眼”栏目,“教育”版开设有“教育视点”栏目及“快评”栏目,体育版开设有“就事论事”栏目,共青城版开设有“青年时评”栏目,“汽车周刊”开设有“车市快评”栏目,“创业周刊”开设有“创业主张”栏目等等。到2005年止,四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共产生了134个名专栏,其中评论专栏就有73个,占名专栏总数的54%。此外,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首推以“央视”命名的“央视论坛”,各地电台、电视台纷纷效仿,也开设了各具特色的评论专栏。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曾通过对我国入世后全国主要媒体的新闻评论的调查发现:我国新闻媒体的新闻评论近年来呈现出如下几大趋势,即新闻评论的分量更突出;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更强;新闻评论的论题更广泛;新闻评论的指向多元化;新闻评论监督的异地化;新闻评论形式的多样化;新闻评论队伍的专业化和学者化。

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中国媒体的竞争,已从信息量竞争阶段进入了“观点竞争”阶段。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观点”“思想”等已成为了新闻本身。新闻已不仅仅是最近发生的“事实”,还包括人们最近提出的“观点”,人们最近产生的“思想”,以及被人们最近发现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尽管有人称,将事实让位于观点是坏新闻的一种表现,[4]但是,我更同意这样的看法:“不光是从理论上,从现实发展来说,媒介竞争已经到了资讯的解释、资讯的解读、资讯的整合的层面上,因此像社评、时评这样的题材,在现代报纸竞争当中,实际地位越来越提升。”[5]

为什么近年来评论呈现繁荣昌盛的局面呢?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从经济上看,是增强媒体竞争力的一种考虑。截至2005年7月,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其中,中央级报纸218种,占我国报纸总量的11.3%;省级报纸806种,占总量的41.8%;地市级报纸848种,占总量的44%;县市级报纸54种,占总量的2.8%。[6]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运用,媒介层次变得含糊起来,大家都有获得独家新闻的权利和方便;同时,由于传播手段和更新使得采访地域相对缩小,于是,发现独家新闻也越来越困难了。开办评论专栏或专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弥补了这种不便,同时也节约了记者外出采访的经费。对于电视台来说,更是有利可图。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如果把一个小时的新闻报道节目变成一个新闻谈论节目,可以使节目制作成本大大降低。一条新闻报道通常需要编导摄像、灯光、录音师和两名以上的记者外出,他们的采访、差旅、工资、翻译、器材等费用要一两万元。如果一个小时要播60条新闻,一小时的成本就要100万元左右。而给一个谈家一年100万元那是很高很高的支出了。[7]

第二,从管理体制上看,是满足公民自我实现需要的必然趋势。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媒体是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行政拨款,附属于政府。因此,它不是表达社会意见的公共平台,而是一条单向的信息传播渠道,它所承担的主要功能就是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动员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和指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1987年以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被广泛推行,媒体有了一定程度的市场运作自主权,而这就为评论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公民个人的生态开始发生变化,他们不再以“单位人”的面目出现。他们个体参与社会的领域在扩大,程度在逐渐加深,并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暴露出来的矛盾有了发表自己观点的欲望。这种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评论得以繁荣的内在原因。

第三,从传播效果上看,是扩大媒体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有效途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知识的普及,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加快了传者与受众的交流,同时也加快了传者与传者的交流。谁是英雄谁好汉,再也不是单凭行政级别来划分了谁在信息市场占领的份额大,谁就是自然的意见领袖。在新闻报道特别是有关政策文件的发布,重大国际交往和重大突发事件的披露这一块,目前还保留着中央媒体和上一级媒体的权威性,地方媒体、一般媒体是无法替代和超越的。但是,在思想、观念、建议、方法等有形意见的发布上,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等级划分——谁最先发表意见,谁提出的观点最新最深,经过实践的检验谁最正确最有效,这样的媒体必然会受到广大受众的喜好和信赖,同时也会受到媒体同仁的尊重和佩服。天长日久,这样的媒体的知名度、美誉度自然而然就扩大了,由此带来的广告和发行量(收听、收视率)自然会大幅提升。在媒介市场,谁有了话语权,谁就有了力量。而新闻评论的强度和水平是增强这一力量的重要因素。

二、从社会发展视野研究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在民主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社会发展中,新闻评论是公民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直接方式,它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特别是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民主进程。它的对象是社会公民,它的作用是培养和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促使他们更好更有效地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1.提供讲坛,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

早在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11条就规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8]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社会成员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主体,他们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达出来,并有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凡是用恐吓或惩罚等方式使他们保持沉默,或剥夺他们利用传播渠道的机会,就是侵犯了这项权利。[9]2004年3月14日,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9个字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言论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表达思想的媒介日益增多,言论自由的范畴逐渐扩大,宪法保障人们充分运用各种传播工具和手段表达自己思想和意愿而不受压抑。

列宁说过,“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人权被列入中国宪法之后,宪法在中国更是“一张写着人权的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人民比较充分的言论自由权,人民有权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人民有权管理、监督、批评政府的行为,并对政府或者社会上的各种侵犯公民利益的事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或建议。

利用新闻媒体发表自己的有形意见,是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是保障公民人权的重要内容。现在,不少媒体除了开辟社论、本报评论员、本报编辑部文章等栏目外,大都开辟了有群众广泛参与的评论栏目。这些栏目的开设,使群众有机会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或自己经历的事,或自己接触的事进行评论,发表意见。这对于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是大有好处的。

改革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旧碰撞,是非伴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矛盾与问题错综复杂。对难点、热点问题释疑解惑,为新生事物鸣锣开道,就成为言论的重要任务。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各国人民的交往增多,人们看问题的视野将会越来越广阔,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越来越丰富,人们发表意见的形式也会越来越多样,人们认识问题的层次也会越来越深刻。这一切都将有力地推动我们的社会进步,同时,也对新闻传媒开设新闻评论栏目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需要,又要对参与者予以正确引导,保证公民在有序参与的轨道上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

2.提供平台,为建构公共领域创造条件

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在1998年访问中国时说:“公共领域首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他们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的控制”。[10]今天,在我们媒体评论的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有更多的人在发言,更多的人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使得时评在今天可能成为一种普遍表达的形式。在普通的岗位上,在普通的生活角色包括教师、基层公务员、学生,以及工人、农民中,一批善于表达,敏于判断的人正在积极参与到时评写作的队伍中来,这正是一个公民时代所需要的。[11]只有短短几年,时评写作在中国就以令人吃惊的速度繁荣起来。更具有本质意义的是,时评作者的来源如此广泛,使之具有了明显的“公民写作”和“公民表达”的显著特征。这正是中国迈向“公民社会”的划时代先声。公民社会必将伴随着“公共领域”在中国的出现而形成。时评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公共领域”的缔造者和推动者。

公民的积极参与体现了很强的正义感和生命力。正是成千上万的评论作者和网友的愤怒声讨和激情声援,汇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正义洪流,廓清了人们的模糊认识、普及了公民常识并且冲毁了不合理的制度堤防。如前段时期发生的邮政汇款留言收取“附言费”、个性化车牌等问题以及进入银行不得戴墨镜等事件,都是在时评介入以后,才使得这类问题明朗化,也才使得一些不合理规定被立马“叫停”。

另外,在中国官方最权威的人民网的时评论坛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大盖帽泛滥与权力滥用》(2004年02月03日00∶10);《做官要常修为政之德》(2004年02月16日00∶45);《假如历史上没有毛泽东》(2003年12月26日00∶39);《法院无权“封杀”记者》(2003年12月18日00∶39)等这样敢于拷问政府施政,质问国家权力机关,甚至对于已故领导人的评说的时评文章。这样的文章在当今的时评界屡见不鲜,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这种现状一方面反映了国家舆论政策的宽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评论和评论所营造的“公共领域”干预社会的犀利,影响国家政策的强悍,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12]

3.构建良好舆论环境,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舆论环境,是指在大致相对集中的时空内,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类别的众多具体舆论组成的有机联系体,它影响和制约着各种具体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调适不同的个人、群体和社会组织间的相互关系。在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它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

新闻评论在构建良好舆论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民主的舆论环境使民众的言语与心愿得到畅通地表达与实现,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非民主的舆论环境则使群众的积怨不能得到排解,造成矛盾激化而使群众上访,甚至出现过激行为。由此,民主政治就会遭到践踏,法治和人权也会遭到践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就会遭到破坏。加强舆论环境建设,保障公民有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一项重要任务。

新闻评论相对于新闻报道,它能够通过编辑部或公众发言的形式,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等进行摆事实、讲道理地发表议论,能迅速、及时、直接、广泛地反映党和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进步,对民众、对社会起着安定团结的作用。首先,新闻评论能够设置议题,配合中心工作,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其次,能够广泛干预社会生活,激浊扬清,从道德上引导舆论。第三,能够针砭时弊,引导舆论,发挥好监督作用,促进社会进步。

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新闻评论在民主进程中的作用将会更好更有力地发挥出来。

三、从认识论视野阐释新闻评论——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升为理性认识

在人们认识的过程中,新闻评论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理性认识的一种反映,它与感性认识结伴而行。它的对象是普通意义上的人,它的作用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理性的深刻把握世界,处理好主体人与客观世界(包括人、自然、社会)的关系。

从认识论的高度来阐释新闻评论,能更好地把握新闻评论的本质。

1.新闻评论源于感性认识

新闻评论,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的原则运用到考察人类的认识现象,认为认识本质上是一种能动的反映活动。从思维机制上看,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实际上是主体以特定的方式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有组织的加工、改造和整合的过程。具体在新闻评论的活动中,就是认识主体——评论作者,对来自客体的信息——新闻事实进行再加工的过程。

人们反映客观世界有两种方式:描述和评论。评论不是新闻人特有的,它是人们的一种意见表达,人人都有,是公民的一种媒介传播素质。描述属于形象思维,而评论属于逻辑思维。评论的本位定位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模式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在运用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描述事实的基础上,培养了运用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评论本性,能够比较全面比较正确地把握客观事物在感性上对自己的刺激,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新闻评论不可能孤立存在,评论中所涉及的事实具有新闻性,这些事实主要是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新闻是评论的基础和依据,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发表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先有事实,后有评论,新闻评论源于新闻事实,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

2.新闻评论高于感性认识

一方面,新闻评论必须关注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关注媒体上发布的新闻,这样的评论才有了针对性;另一方面,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有形意见的表达,要提出观点、发表看法,它必须高于事实而不能简单重复新闻事实。

新闻评论不是简单复述新闻事实本身蕴含的观点和认识,而是经过作者的再加工后成为的理论产品。在新闻评论的写作或制作过程中,评论不仅与新闻融合,而且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螺旋式的上升飞跃过程。

新闻报道依赖于事实,虽然报道中也含有作者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都是通过作者对有关场景、细节的描述而告知受众;新闻评论也依赖于事实,但是它需要作者对新闻事实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揭示事实里面所蕴含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由此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形成自己的意见公开发布出去。

在目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媒体通过有效的新闻评论,阐述党的方针、政策,帮助人们把分散的、个别人的议论,化为系统的、集中的、科学的意见;把人们创造的改革形式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去认识、执行和推广,从而形成一种能联系和调动全体人民奋发向上的社会舆论,为人们的改革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动员群众,团结群众,扫清一切阻碍人们前进的思路障碍,提高人们对改革的心理承受力和投身改革的自觉性、积极性,使改革得以顺利推进。

我们说新闻评论重要,并不完全是因为它代表传媒的立场和态度。不可否认,这些文章中一部分是代表传媒,甚至是一个国家、地区、部门的立场和态度的,但是,也不可否认有不少文章只是作者个人的意见(当然是得到传媒认可的)。新闻评论重要,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是根据现实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采取论理、分析的方法来反映作者的有形意见(即通过对事实的分析、说明、论证,揭示事物的本质,解决现实所提出的问题,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提出希望、意见和要求),达到明辨是非,释疑解惑,相互交流,为受众服务之目的。而消息报道,则是依靠事实,运用感性、叙述的方法,来反映作者的无形意见(思想观点包含在事实的叙述之中)。相比之下,新闻评论的理论性和深刻性要强于一般的消息报道。有的新闻评论虽然没有列出改革发展的具体措施,但是却告诉了人们一种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评论虽然没有解决某地某单位的“这一个”问题,但是,它却给了人们解决广泛的地区和单位“一般”问题的思路。

3.新闻评论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新闻评论的论说要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论述时遵守论说的一般规律;其次,它的论说要有理论根据,而这种理论也是经过历史的检验,是科学的。新闻记者特别是评论作者,不能人云亦云,随风摇摆,今天说是东,明天说是西,总是你有理。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谁的理论正确,谁的理论错误,不由谁说了算,社会实践是最好的检验官,一检验,一对照就清楚了。但是,我以为还要加上一句话,这就是: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世界的历史,中国的历史,都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当时看起来很正确的东西,时间一长,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有毛病了,不妥当了,甚至完全是错误的了。18世纪英国的散文家哈兹里特说过这样一句话:“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再说一千次也平凡无奇。”一个思想者,要在自己思想成熟后敢于及时发出自己的第一声,这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评论特别是时评,应该不仅为当时的形势服务,更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自然,这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如果错了,改了就行。评论者要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时常翻阅一下自己的作品,不时地检查和反思一下,过去的东西有多少在今天看来还是正确的还是有生命力或很强的生命力。一个评论作者,争取多写一些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有生命力的好评论。这是一个理论基础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做人的道德修养问题,需要引起评论作者的注意。作为一个成熟的媒体,也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9期]

【注释】

[1]张玲等:《媒介素养教育初探》,载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编者注)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办《媒介研究》2004年第3期,第83页。

[2]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7页。

[3]项德生、郑保卫:《新闻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3页。

[4]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113页。

[5]喻国明:《今日社评:以平民理解解读当日新闻》,载《北京青年报》2002-07-15。

[6]王美玉:《2005中国报业:在稳定中寻求突破》,载《中华新闻报》2005-08-10。

[7]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版本同前,第114页。

[8]转引自胡兴荣:《新闻哲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318页。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第155页。

[10][德]哈贝马斯著,梁光严译:《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载《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11]赵牧:《公民写作,一个时代的先声》,来源:搜狐星空,2003-12-01。

[12]赵振宇、张强:《时评的复兴与公共领域的建构》,载《新闻爱好者》2004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