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先学样子,再学技术

先学样子,再学技术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模仿是一种最为淳朴的创意。温州商人懂得在模仿中超越的道理,时刻保持着积极创新的精神。也许正缘于此,在温州人眼里,再新的商品也并不神秘,再新的设计也会很快被他们破解,变得不再新鲜。当然,如果只是一味模仿,温州商人也不会有今天光辉万丈的形象。太阳镜在国内市场的奇缺为精明的温州人带来了模仿的可能。这难不倒已经尝到甜头的温州人,加工器械也很快得到了解决。

模仿是一种最为淳朴的创意。温州商人懂得在模仿中超越的道理,时刻保持着积极创新的精神。但他们的模仿并不只是为模仿而模仿,而是在模仿中超越,在模仿中时刻寻找着突破——细心观察别人的经验,同时挑剔别人的缺点,有意识地进行改进。他们懂得,有时即使是最微小的变革,也会在市场上产生巨大的效益。

温州人不仅具有一双善于发现商机的慧眼,能够捕捉一瞬即逝的机遇;同时还有一对巧手,能够迅速解析紧俏产品中存在的流行因素和时尚元素,并能在短时间内时有潜力、有代表性的商品加以模仿。也许正缘于此,在温州人眼里,再新的商品也并不神秘,再新的设计也会很快被他们破解,变得不再新鲜。当然,如果只是一味模仿,温州商人也不会有今天光辉万丈的形象。事实上,温州商人往往会在大胆模仿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将别人的产品思想转化为新的,独创的东西。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港台影视刚开始风靡于内地的大街小巷时,内地青少年用异常羡慕的眼光打量着剧中主人公的装束,既新鲜又好奇。他们对戴着太阳镜、穿着上窄下宽的喇叭裤的时尚男女,难免生出模仿之心。所以很多人开始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各种渠道买进那样的产品。但在当时真正的太阳镜十分难得,即便能够买得到一副少说也要花去数十甚至数百元。因为当时国内还没有能够生产这种太阳镜镜片的厂家,只能从黑市上买得一些走私眼镜。

太阳镜在国内市场的奇缺为精明的温州人带来了模仿的可能。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唯有其难,才能在国内巨大的市场上形成优势。这个市场何其了得,那个时代一旦有了某种新产品,很快便会风靡全国。温州人想仿制这种太阳镜,但他们却不懂得生产这种太阳镜的技术,甚至不知道生产这种太阳镜都需要哪些流程:然而凭着一股子钻劲儿,温州人反复琢磨,反复试验,居然真的成功了。据当时人说,最初的镜片是用手在地上磨出大致形状,而后又用砂轮打磨,接着又用油石细磨,终于摸索出了镜片的生产程序,当然质量并不好,而且材料也是廉价货。镜片的生产程序摸索出来了,镜架相对来说则容易一些,经过反复拆解和仿制,居然生产出了第一批温州产的太阳镜。

最早出产于温州的太阳镜是用玻璃做镜片、钢条做镜架的仿制品,而且总共只有五、六副。但就是这批制作粗糙的、可视度并不高的早期产品,摆到街头的摊床上后不久,便很快引起了当地青年的注意,当天就卖完了个精光,这一成果鼓舞了温州商人生产太阳镜的信心。他们决定批量生产当然,对于他们费力费时的家庭手工制作而言,批量生产的确是太困难了,于是引进加工机械的问题就成为当务之急。这难不倒已经尝到甜头的温州人,加工器械也很快得到了解决。这一下不得了,随着一批又一批小批量、手工造的太阳镜的供不应求,温州人家家户户都人心大动,纷纷投身到眼镜制作的行业中来一个专业市场也就具备了雏形。而后又带动了眼镜修配和零售业,眼镜品种也由太阳镜发展到整个眼镜业。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温州眼镜行业已经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与眼镜业有关的生产厂家已逾百家之多,社会分工已经初步细化,批量生产能力也使产品成本大幅下降,就款式和质量而言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因而使温州眼镜具有了质优价廉的优势,走向了广阔的市场。

有了过硬的制作技术和消费市场,便有了扩张的实力和欲望。在打造销售市场这一环节上,温州人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模式,他们往往由经营一家小门面开始,精心打造品牌形象,此后再逐渐发展成为连锁经营。华视眼镜店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现在,温州人在厦门开有大大小小数十家眼镜店,规模、效益、名声最大的就是“华视眼镜”。“华视眼镜”由一家店面起家,如今已经在厦门开设了十几家分店,而且其经营地域也已经拓展到福州、三明、龙岩、泉州、漳州等地。温州远洋眼镜公司是进入欧美市场的先行者之一。温州眼镜过去多出口到亚洲、东欧、非洲等地,很少出口到西欧和美国,原因在于这两地均消费水平高,中、高档眼镜才有市场,而温州眼镜则属于中低档次,而且欧美国家在市场准入方面设置了许多贸易壁垒,使得温州眼镜生产厂家时常碰壁。鉴于亚洲、东欧和非洲等地市场已被温州同行们竞相打入,拼得硝烟四起,远洋公司决心迎接挑战,以高质量的中高档眼镜产品打进欧美市场。他们于1999年8月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终于获得了进入欧美市场的通行证。随着我国加入WTO,有更多的温州眼镜生产企业也开始在欧美市场登陆从最初的简单模仿起家,发展到1996年,温州眼镜出口位已达8亿元,次年又破10亿。1998年创值10.5亿元,1999年跃居15亿。在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已逾30%,行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劳务价格低、配件价格低,迫使日本、韩国、我国港台企业不得不将自己的生产墓地移至温州,创办合资或独资企业。可以说,从开始仿制、试销眼镜到形成一个有规模的生产基地,从门口摆卖到行销世界,温州人从未作过什么专门考察或实地学习,也从未请专家和师傅指导,从零做起,成为眼镜生产专家。这其中仿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事实上,不仅仅是眼镜业。创业初期,温州城乡经济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因而与家庭作坊相匹配的只能是一些日用小商品。而钮扣、眼镜、服装和皮鞋生产正好成为他们仿制的首选。当然,这并不是说温州人只能仿制这些,而只能说明,通过对这些产品的由模仿到独立生产的熟悉发展过程,温州人初步地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的创造力才只是崭露头角:纵然是仿制简单的产品,温州人也绝不是在机械地邯郸学步,而是不断地超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终成为市场上某个领域的佼佼者。

温州人的致富经:成功不可以复制,然而成功的经验是可以模仿的。特别是在创业起家之初,自己没有经验,没有技术,没有先进的管理。这个时候,最好的发展策略就是模仿成功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