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出版业的市场化进程

出版业的市场化进程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出版业的市场化进程我国原有的出版业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出版业一直被作为社会主义的一项事业进行建设,生产有计划,项目有资金,待遇有保障,生产定销售,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这个阶段是中国出版市场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它以出版社的改企转型为主要特征,带动了出版市场的全面发展。

二、出版业的市场化进程

我国原有的出版业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出版业一直被作为社会主义的一项事业进行建设,生产有计划,项目有资金,待遇有保障,生产定销售,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十一届三中会以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出版业也逐渐走上了市场化之路,到目前为止,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商品化阶段(1978~1992年)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缓解社会图书需求巨大而出版业无书可供的“书荒”局面,国家出版局逐渐恢复并发展了图书的发行市场,并鼓励出版社提高图书生产能力。198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第一次提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注重经济效益”,承认图书具有商品属性,出版工作也是种经营活动,图书不仅具有政治功能,也具有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经济功能等。由此,出版业由过去只抓单纯的社会效益转变为追求两个效益的结合,由单纯的生产模式向生产经营型模式转变。出版社可以自办发行,图书的发行和流通渠道也大大拓宽,为出版业产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88年5月,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了《关于当前出版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确立了出版社“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原则,要求实施出版社内部机制改革,推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专业职务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对发行体制也进行了以“放开搞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此后,出版发行、物资供应、价格等方面逐步放开,出版物发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版业要素市场也开始启动。

这一阶段可视为中国出版市场化的启动和初步发展阶段,以图书的商品化及图书市场的发育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图书的商品观念和出版业的经济属性观念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图书市场得以迅速孕育和发展,并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出版社由纯生产性组织转变为企业化管理的生产经营型单位。这一阶段的市场化推动出版业高速发展:从1977年到1992年,出版社的数量由82家发展到519家;图书品种由1.37万种增长到9.67万种;图书总印量由15.11亿册增长到59.34亿册。但是,这时期也出现了单纯的数量扩张、选题重复、市场缺乏规范、出版散滥、买卖书号、图书质量低下等现象。

2.集团化阶段(1993~2002年)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1994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现两个转变的要求,即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方向转变。但出版业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出版业在这一阶段的市场化转型中障碍重重,步伐显得慎重而缓慢,而改革的重点落在调整出版结构和提高出版质量和效益上。1994年,新闻出版署针对总量增长过快、质量效益低下的状况,提出了“要从以规模速度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向以质量效益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的思路,强调质量和效益。另外指出,出版物是特殊商品,不能完全交给市场去调节。同时,为了调整出版结构,提高出版业的集约化经营水平,新闻出版署开始推动出版的集团化发展,1998年批准组建广东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广东发行集团、四川新华书店集团、江苏发行集团,作为全国试点单位。

这一阶段可看做我国出版市场化的发展时期,以出版机构的集团化和出版行政管理的规范化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中小学教材之外的出版物价格放开;出版上游的印刷和书稿、版权交易的市场逐渐放开;出版集团产生并初步发展,到2002年底出版业的国家级集团有出版集团13家,发行集团9家;出版市场规则初步形成,一系列出版行政法规得以颁布实施,如修订的《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出版物市场管理暂行规定》等。这一阶段的出版业也获得了一定发展,到2002年底,共有568家出版社,出书170962种,总印数达68.70亿册(张)。但是,这一阶段的市场化还没有触及体制因素,出版机构的性质仍然没变,集团化依靠行政力量推动;政事不分、管办不分,出版单位缺乏自主权;出版业条块分割的市场格局加剧;民营出版业快速发展却不被体制认可,等等。

3.企业化阶段(2003年~)

从2002年开始,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思想,并且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大力加强国家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003年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今后发展的中心任务,把市场化改革向广度与深度推进。2006年中共中央的《关于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在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背景下,中国出版市场化进入了全面、深入发展阶段。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颁发实施《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标志了我国出版物分销市场的正式对外开放;颁发实施《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为各种所有制资本和个人进入出版发行市场实行准入平等提供了法律保障。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深化出版发行机制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任务:根据“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出版分成公益性出版和经营性出版两类。经营性出版单位要全面面向市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转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关于深化出版发行机制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还对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现代出版市场体系提出了改革措施,鼓励出版集团公司和发行集团公司相互持股,进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并购重组,建立必要的经营性分支机构,推动有条件的出版、发行公司上市。

这个阶段是中国出版市场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它以出版社的改企转型为主要特征,带动了出版市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出版行业的政事、政企分开,政府职能开始转变;经营性出版社转企改制,部分已转制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少数出版企业成功上市融资,出版单位的所有制结构开始多元化;出版资本市场开始启动,产业一体化进程加快,跨地区、跨部门、跨媒体的出版业兼并重组开始出现;非国有资本进入出版业的领域和条件限制放松;等等。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出版社的体制改革,不仅给出“路线图”,还明确地列出了时间表:即除明确为公益性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外,所有地方和高等院校经营性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009年底前完成转制,所有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经营性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010年底前完成转制。

这一阶段,出版业稳步发展,到2008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79家(包括副牌社34家);出版集团30余家,其中2家上市;出版图书275668种,总印数69.36亿册(张);数字出版产业也初具规模。但是,这个阶段的市场化仍在继续。

综上可见,通过三十年的发展,出版业的供求关系已根本转变;比较健全的出版物市场体系已经建立;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确立了市场主体地位;行业主管部门职能已开始转变,政府治理向着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中国出版市场化有了很大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