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对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判断的基础上,指出了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提出了以“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经济发展的机制。在经济转型与市场化进程中,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基础设施薄弱、体制观念落后、产业特色的提升不高、劳动者素质较低等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经济转型的演化、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该课题以民族自治地区为研究的空间载体,探讨民族地区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制度变迁和经济转型理论在民族区域研究中加以扩展和应用。通过实证指标评估,深入分析和探讨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研究民族自治地区在相对市场化进程中的发展机理和特色。课题以云南8个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转型阶段性演化为对象,通过指标体系对民族自治地区的消费投资外贸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地方政府职能、开放程度等进行实证评估,从而寻找出民族自治地区制度变迁与经济转型的特色机制及其规律,并从制度变迁和要素变迁的双重角度探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机制。

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的制度变迁及其产生的经济转型和市场化进程,既具有中国改革与发展过程相一致的共同特征,又具有自身的民族经济的个性特色。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共存且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由于历史文化和自治的相对独立规则,使民族自治地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了众多区域发展的阶段性矛盾和问题,研究民族自治地区在改革开放30年中的经济转型的阶段性演化和相对市场化进程,对于丰富我国不平衡经济中的转型特色研究和针对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相对机制”实现市场化和工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变迁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的消费、投资与产业结构、外贸等关系的实证分析,探讨出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和实施机制,对于指导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经济的市场化、经济的有效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该课题以云南民族自治地区改革开放30年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为主线,考察了民族自治地区在民族自治制度的实施和贯彻过程中所经历的经济转型和市场化的变迁,分析代表性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状,研究了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市场化水平及其变动趋势。在对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判断的基础上,指出了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提出了以“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经济发展的机制。

1.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经济转型与市场化进程研究

课题首先对经济转型、制度变迁和市场化等概念进行界定,对有关经济转型与市场化进程的研究进行综合评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云南8个民族自治地区经济的历史演进和制度变迁的特殊性,考察民族自治制度安排的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选择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红河大理、德宏、迪庆4个民族自治区的经济转型的各个阶段的特征,研究民族自治地区转型的共性与差异,考察各个阶段经济转型的因素及其影响。通过招标体系,对30年来云南民族自治地区市场化进程进行实证测度和比较评估,寻找出民族自治的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机理的影响,并对如何完善提高民族自治地区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提出设想。

研究认为,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由于历史、地理、文化观念等原因,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其市场化程度低。但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制度变迁和经济转型,民族自治制度得到有效贯彻,国民经济得到较大发展,边疆稳定,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与其他非民族地区相比,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非公经济发展还不足,政府职能转换还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外开放的经济贡献还不够,有效市场制度供给不足,已成为云南民族自治地区发展道路上的不可逾越的“瓶颈”。因此,必须加大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市场化进程,特别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民族地区市场化进程;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抢占市场份额;健全法制服务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完善政府参与市场发育的服务职能。

2.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云南民族自治地区在云南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不高。在经济转型与市场化进程中,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基础设施薄弱、体制观念落后、产业特色的提升不高、劳动者素质较低等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基础;制定促进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优惠产业政策和资金支持;优化产业结构,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增强主导产业的带动力;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推进体制改革,推进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向市场主导型转变。

课题在研究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影响因素中,特别考察了消费、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和外贸的实际作用,通过历史和现实的计量分析,课题还研究了“三驾马车”在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的表现和问题,分别提出了完善和提升消费机制、优化投资和产业结构以及扩大以外贸为中心的开放体系来实现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研究认为,应当扩大消费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核心作用,通过消费政策调整与优化,刺激、鼓励消费,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切实增加居民收入,确保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扩大城乡居民的住行需求,推进消费结构升级,开拓农村市场,促进乡村居民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大力支持文化生活消费,拓宽消费领域和提高消费质量,提高城镇居民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扩大农村需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同时优化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大第一产业投资,调整农业投资结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和内部投资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工业结构高度化,促进非国有经济对第三产业投资的体制改革,加大旅游业的投资;重点发展云南民族自治地区对外贸易,抓住机遇,调整出口结构,转变竞争方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培训,加快人才培养和制度创新,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发展自我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积极发挥民族自治地区在云南省对外开放桥头堡战略中的核心作用,提升民族自治地区的开放水平。

三、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1.研究的学术价值

经济学一直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中国经济转型和市场化的研究,而对区域经济转型,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市场化研究不足。其实,民族地区经济转型既具有同中国整体经济转型一致的一面,也具有其独特的过程,通过对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市场化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来分析落后的经济发展的要素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丰富区域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而且通过对区域内经济增长差异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作出科学探讨,对于丰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及其经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对中国经济实践的指导意义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迁,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中,各个地区的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差异较大。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建立和发展,各地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方式也在发生着一系列的边际调整,由此而产生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各种新问题的不断涌现,要求中国的经济学家去研究和探索,从而为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3.对以云南为代表的民族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

由于受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的制约,以云南民族地区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以内向型为主,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物质基础薄弱,而且在全国区域经济结构中表现出明显的从属性。云南民族经济具有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典型特征,通过对云南民族自治经济制度影响的实证分析,探讨民族自治制度的绩效,以及了解民族落后地区在具有良好的资源环境下经济增长为什么在低程度上重复的原因,同时在市场化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如何通过制度优化和改变消费、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和外贸关系来提升民族地区经济的持续有效增长和结构优化,有着直接的应用价值。

4.社会影响与效益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运用招标体系对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市场化进行评估,对于客观认识和了解云南民族经济的现状和发展变化的特征,特别是对如何加快云南民族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探索以云南为代表的民族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必要。云南民族自治地区在云南占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它们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云南经济整体发展和效益的提高有直接的影响。只有民族地区经济的市场化大大提高,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根本转变,云南经济的整体水平才能再上新台阶。

课题名称: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经济转型的演化、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课题负责人:朱启才

所在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主要参加人:谭 瑛 郭 斐 赵 林 刘富华 周 文

结项时间:2010年7月2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