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的途径

学习的途径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荀子将闻、见、知、行看做是学习的有效途径。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最高阶段,只有行,才能使“知”真正“兼陈万物而中悬衡”。对于学习途径,我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也都有过深入的研究。现代的教育理论家在继承我国古代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行”被看做是学习过程的阶段性终结,是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德行形成的集中体现阶段。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也是学习知识,而且是创新的必要途径。

第四节 学习的途径

一、闻见知行,知不若行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荀子·劝学》

荀子将闻、见、知、行看做是学习的有效途径。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说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这段话表达了学习过程中阶段与过程的统一,学习初级阶段必然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思想。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也是知识的来源。人的学习开始通过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形成不同的感觉,使进一步的学习活动成为可能,故云:“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但是,闻、见只能分别反映事物的一个方面,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与规律。知的阶段实际上是思维的过程。荀子说:“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规律,就能自如地应付各种新事物。这实际上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然而,仅有理性认识,有广博的知识,也仍然不是终结,还存在更高水平的“知道”,即“行”。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在他看来,由学、思而得的知识还带有假设的成分,是否切实可靠,唯有通过“行”才能得到验证,只有这样,“知”才能称得上“明”。

荀子的教育思想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他不仅重视“学”,以达到“知”,而且十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君子之学就是履行知行一致的原则,将所学付诸行动。对此,他明确提出了“知之不若行之”的重要观点。这是教与学不可违背的“法则”。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最高阶段,只有行,才能使“知”真正“兼陈万物而中悬衡”。他认为人常犯错是由于“蔽于一曲而于大理”,易使人只见一隅而不见其他,又受自身知识经验局限,产生闭塞。那如何“解蔽”呢?“兼陈万物”是对于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中悬衡”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不偏执于某一事物或事物的某一方面,而是客观地看待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亲身实践自己所学,才能对什么是礼义道德有更加认识的深刻,才能真正掌握礼义道德,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知而不行,必然陷入谬妄困惑,对人的道德增进并无益处。荀子进一步指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荀子的“知之不若行之”理论包含着重视在社会实践中改善人的道德品行的思想,体现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虽然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他“知行合一”“学以致行”的思想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理论中的精华之一。孔子认为,学贵在实行,所以他要求弟子要做到言行一致,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不以言举人。”北宋的程颐、南宋的朱熹明朝王阳明也都主张“笃行”。程颐说:“学者,言入乎耳,必须著于心,见乎行事。”朱熹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时。”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他们都主张在学习过程中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学习途径,我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也都有过深入的研究。先秦时期的思孟学派就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五个阶段学习理论。博学是基础,审问、慎思、明辨是关键,笃行是最终目的。朱熹在这一基础上增加了“立志”和“时习”两个阶段,提出:“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七个阶段的学习理论。

现代的教育理论家在继承我国古代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他们认为,围绕智力主线展开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四个阶段都要与“时习”直接发生关系,促使学习顺利地达到巩固记忆、熟练技能、开发智力的目的,从而为“笃行”奠定基础。“行”被看做是学习过程的阶段性终结,是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德行形成的集中体现阶段。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在知行关系问题上更重视行的作用。在他看来,行不单单是知的实行,更是知的来源。在《教育的新生》一文中,对于知和行的关系有极为精辟的表述,他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总之,我国传统的学习理论既反映了掌握知识技能的活动过程,又反映了运用知识与实践的活动过程,对我们现今的教育、教学工作仍然具有借鉴的意义。

就我们现阶段的教育状况来说,对于“知”给了足够的重视,但对“行”即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重视得还不够。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动手实践就是把通过感知、思维、记忆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知识也是一个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也是学习知识,而且是创新的必要途径。毛泽东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因此,应在知行结合、统一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批判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等。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呢?

首先,要加强引导,让学生树立知行结合的观念。在应试教育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教育背景下,有些学生甚至家长都认为只要书本知识学得好,考试能考出好成绩就行了。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多注重知识传授和学习方法指导,而忽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树立知行结合的观念,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观念,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知和行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其次,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动手欲望。学生在参加某项活动时,往往会出现不愿积极参与的情况。分析其原因主要,一是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动作迟钝,速度较慢,或出现错误时,同学要取笑,老师要批评,缺乏动手的自信心;二是在实际操作得不到老师及时正确的评价,动手积极性受挫。为此,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启发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学生实践操作后,教师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及时进行正确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对操作能力较差的,或有失误的学生应肯定其敢于大胆动手操作的勇气,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保持强烈的动手欲望和兴趣,养成大胆动手操作的好习惯。

再次,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材料,开拓动手操作的渠道。由于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接触社会不够广泛,体验生活的机会较少,因而实践操作的内容也就更加缺少。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动手内容和材料,挖掘动手的源泉。

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的许多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的好材料。如能鼓励学生把书本知识与通过实验渠道获得的知识结合起来,既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又能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如教《物体能传播声音》一课,教师向学生演示“空气能传播声音”的实验时,把闹钟放在有空气的玻璃罩里,学生能清楚地听见嘀嗒嘀嗒的声音。然后慢慢地抽出玻璃罩里的空气,嘀嗒嘀嗒声就会越来越轻,到后来就一点声音也听不到了;最后又让空气慢慢地进入玻璃罩内,嘀嗒嘀嗒声也就会越来越响。学生从教师的演示实验中验证了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这一原理,并得到启发,很快就会设计出验证声音能在水中和固体中传播的实验。这就深化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激发了他们动手的兴趣。

最后,丰富实践活动,创造动手契机。对学生进行动手训练,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而应努力把课内活动延伸到课外,组织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游戏、小魔术和小实验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动手的契机。如教《蚯蚓》一课时,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前组织学生参与实验材料的准备,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备蚯蚓。学生在寻找蚯蚓的过程中,不仅知道在什么地方能找到蚯蚓,什么地方蚯蚓最多,而且会比较顺利地知道蚯蚓的外形特征和运动方式,并从实际操作中得知蚯蚓是一种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环境里的动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获取科学结论,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学到了探索知识的本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

要让学生正确看待知和行之间的关系,并且积极践行,知行一致,除了学校重视外,也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学生树立知行一致的典范。

二、师从贤士,学习君子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简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

——《荀子·劝学》

荀子认为学习最便捷的途径是跟从老师学习。《礼》《乐》的法则学生不能详细地说明原理,《诗》《书》的掌故学生不能切近现实,《春秋》的微言词旨隐约,不易迅速理解,只有学生跟着老师学,听老师讲解,才能通晓和周知世事。因此,学习最好的途径莫过于接受老师的当面教授。荀子说:“学之经(径)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即是说没有比心悦诚服地受教于老师更迅速有效的途径了,即便是依照经典书籍来立身行事也差一等。其次,荀子认为治学要有良友相辅,“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学友之间相互切磋,“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隆师亲友就在于得到他们批评指教,“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隆师亲友的原则实施,应当与笃实好学的学习态度结合起来,“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是自欺欺人。先生应当注意培养学生踏实向学的态度,“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然后可与言道之致”。隆师亲友与笃实向学,是儒家素以称道的教学原则与态度,《学记》把这一思想予以发挥,提出尊师重道,师道尊严以及“相观而善”的观摩学习法。

尊师重教一直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有许多有关尊师的故事。

孔子学识渊博,没有人会否认,但他依然谦虚好学,尊崇老师。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史官老子请教“礼制”知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上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弓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现当代许多在各自领域作出突出成就的人也都是尊师好学的典范。毛泽东就很尊师。毛泽东参加了革命,参加了共产党,在革命队伍中得以锻炼成长,当了主席,但他永不忘师恩。在他的老师徐特立先生六十岁生日时,毛泽东主席给徐特立先生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赛缪尔森发表演讲时说:“我可以告诉你们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教师在一个人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具有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与采用的决定作用。深奥渊博的儒家经典经过教师的讲解与阐发,学生才能原原本本地理解与掌握。通过教师的教授与指点,可以大大缩短学习过程。他说:“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因此他告诫统治者应当特别记住,“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重视教师,是关系到国家政治命运的一件大事。因此,荀子要求学生隆师、亲师、尊师、忠师。

荀子对于教师有着极高的要求。他说,一个人想要不断进步,应当“师贤师”,向深谙礼义之道的教师学习。所谓“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师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意思是说,礼义道德是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基本规范,教师则是正确理解礼义道德的人。没有礼义,就不知道如何行动;没有教师,就不知道按照礼义行动的合理性。按照礼义而行动,人的天性情欲就能恰当地得到调适。如能像教师一样行礼义、知礼义,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了。

他将教师工作看作崇高而伟大的政治职业,教师是以礼义来教化士农工商的职业政治文化工作者。认为只有儒者和君子圣人才能来承担。作为教师,荀子有严格的要求,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这是说,教师除了有渊博学问之外,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尊严的威信;二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三要有讲授儒家经典的能力,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循序渐进,诵说时有条有理,不凌不乱;四要能钻研和精通教材的精义,并且善于阐发微言大义,而不是记问之学。荀子认为,教师应当具有善喻的讲解能力,“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此外还要善于辩论,批评不仁之言,做到“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这些思想均为《学记》继承与发挥,成了封建社会对教师的教授能力的基本要求。

今天,我们依然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师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他们的学生。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也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来,师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今天我们对于教师依然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教师却不再像以往那样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经验,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多元化了。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现代教师的角色主要有:设计者、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伙伴、反思者和研究者。

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一专多能的能力和优良的人格,是教师作为指导者的先决条件。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多种能力,不光能让学生敬佩,对学生具有感染力,而且,这也是学生生动活泼、充满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作为学习的设计者,就是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和教学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要考虑三个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测验手段来检验教学效果?

所谓学习的指导者,就是要求教师一方面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这一过程类似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另一方面学生在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这时候学生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为主动。

所谓学习的促进者,就是要求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和示范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深入。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支持逐渐减少。

所谓学习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就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对教学环境进行控制和管理,组织课堂教学,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所谓学生学习的伙伴,就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融洽的关系,了解学生的需要、学习特点、兴趣、个性爱好等,以保证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所谓反思者和研究者,就是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另外,教师还要从事一些与自己的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教师自身应具备深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教师要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除了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外,学友之间的切磋,也有益于进学。《礼记·学记》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和同学交流,而不是闭门造车,才能避免成为井底之蛙。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成就了高山流水的美妙旋律,被人们传作佳话。齐白石广交画朋诗友,汲取众家之长,最终成为世界级的艺术大师。如他自己所说,是因为有幸与君子结交,所以才有机会成为君子。在学习中,我们也要重视同学之间的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更快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