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依托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_崇思教学论

依托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_崇思教学论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托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_崇思教学论依托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王圣春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现状为基础,依靠本校教师、促进本校学生发展的课程,因而是校校

依托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_崇思教学论

依托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王圣春

(发表于《现代教学》2009年第12期)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课程,对学生而言,是获得个性发展的主要载体;对教师而言,是主导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对学校而言,是实施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决策和开发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开发校本课程,凸显学校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使命。

与此同时,作为课程实施的“主力军”,学校教育的关键因素,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决定了课程实施的质量,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尊重。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显然应该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事实上在我国教师并没有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和广泛尊重,其主要问题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明显差距。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还面临许多困惑:①发展内涵问题。即发展什么?朝何方向发展?②动力机制问题。即如何才能持续发展?③平台设置问题。即如何发展才是最有实效的?(www.guayunfan.com)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途径很多,我认为对于校本课程开发基础较好的学校,依托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校本课程开发为解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惑提供了一个视角与实践平台。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目标指向更为明确,团队互动更为广泛,教师共同认识课程开发的挑战性,充分施展个体的才华并分享集体的智慧,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反思和研究,不断完善专业结构、提升实践智慧、维持专业动机。

(一)推进教师专业结构的完善。长期以来,我们比较强调课程的权威性,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更多体现的是忠实取向,局限于教材提供的视野,知识陈旧,结构单一。课程开发则更多地体现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开发过程使教师处于一个更开放的系统中,为教师专业结构完善提供了方向。为适应课程综合化和多样化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观念,转换角色,完善结构,互相交流合作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感受、实践、操作的课程,同时在探寻知识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精神品质和思维方式,自觉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二)推进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属性中,实践性知识可以说是其核心问题。“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和教师成为研究者”正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反思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研究是对教学实践的研究。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即是一次全方位的教学实践的过程,反思和研究是课程开发顺利推进的必要环节。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立足于真实的情景,借助问题的层层推进,教师成为真正的反思实践者和行动研究者,实践性知识在此创生的课程开发中得以发展,实践智慧也必然在反思和研究中得以提升。

(三)推进教师发展动力的维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过程,离开发展主体的动力和需求,专业化发展只能停留在形式上,很难有实质的进展和突破。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持续推进保持一致,采取的是循环开发模式,教师在课程开发任务的强化驱动中,更能与学校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充分享受专业自主权,确立专业发展的主人翁地位,从而形成激发、转化和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促进教师不断地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和课程的不断改进。

如我校的生命科学实验中心五位教师在开发生命科学实验课程的过程中受益匪浅。创建之初,五位老师分别与交大生命科学院十五位教授、博士组成的导师团队结成对子,并在交大闵行校区接受为期半年的相关课程培训。在完成实验室场地建设、仪器配备、安装验收等基础性工作的同时,五位教师与交大导师共同完成了五个实验室的相关实验教材。在启用后的第二学期,两位教师辅导的学生参加创新大赛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教师评价:不仅每位徐汇学子为能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下接受现代科技教育感到荣幸,而且每位在这里工作的教师也为自己能在这样一个平台上施展才华、开拓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而感到自豪。

二、把握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素

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指自编校本教材,更重要的是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素。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要把握以下要素。

(一)学生为本理念的落实。教师专业化发展首先要求解决的是理念问题,包括教育理念、学校发展理念、课程理念等,其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是核心内容。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是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价值追求是致力于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以形成学生丰富自由的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阶段,都要把适应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帮助教师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以我为主的思维习惯,促进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自觉营造高效互动愉悦的课堂氛围,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我们认为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最好载体是走进实验室,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那么怎样的实验更符合学生的特点,更能被学生接受呢?我们选择了应用生物实验为主的方向。那么用什么样的实验让学生对基因工程这个领域有所了解呢?我校教师和交大导师选择了从水母体内转移绿色荧光蛋白到一种不会发光的细菌体内,让该细菌发出绿色荧光。高深的基因工程,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体会了其原理。当学生知道2008年10月8日,美国华裔化学家钱永健等三位科学家因为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兴奋不已。

(二)开拓创新精神的引领。教师的专业精神被认为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因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所在。而创新精神不仅是素质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重点,是课程开发的内在动力,更是教师专业精神的集中体现。教师是否具备专业精神,能否以创新精神引导课程开发,对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现状为基础,依靠本校教师、促进本校学生发展的课程,因而是校校不同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没有范式参照、其探索的过程一定是艰辛的,充满了挑战,这也更容易激发人的斗志,发挥创造潜能,唤醒专业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

我校飞镖队成立于2008年底,是中国首个国家级的青少年飞镖训练队,开发飞镖课程对于对此项运动知之甚少的体育教师范剑峰来说真是一个难题,但对于学校确立的这个首开中国青少年飞镖运动先河的项目,体育组的老师表现了极大的热情,认为这是学校提升体育品牌的契机。虽然聘请了专业教练,但开发课程还得依靠范老师自己的努力,范老师一边自己加紧练习飞镖技术、一边注意观察教练的教学过程,摸着石头过河……渐渐地范老师进入了状态,开始了建立学生信息档案、跟踪队员学习情况,并独立组织教学训练。

(三)特色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课程改革的视角出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要求是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实践智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学校的特色课程即是为满足学生兴趣与个性发展的要求而开设的,是学校的亮点和法宝,如果特色教师满足现状,特色课程无力支撑,那么再好的特色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光彩。特色教师要积极参与校本特色课程开发,强化特色课程对学生兴趣激发的意义,教师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要求与学生实际的差距,反思教学中不同教学手段运用对学生的影响,努力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能力。

我校是上海市科技、艺术特色学校,科技、音乐、美术在全市享有很高的声誉,拥有一支科技、艺术教师多彩发展的团队,如我校的音乐教研组有全国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的五项全能冠军、徐汇区学科带头人、徐汇区教学大奖赛一等奖获得者、音乐学科论文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等。为发展特色,激活学生潜能,我们要求教师编写相关特色的校本课程,现科技类校本课程5本,音乐、舞蹈类6本,美术类5本,其中美术部分内容被收录市二期课改教材。教师自编的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能准确把握实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编写让教师的教材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明显提升。

(四)科技生活知识的补充。新课程重视学科渗透,展现科技发展,接轨现实生活,这就要求教师知识结构也必须相应完善,适应变革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那么人的发展又是为了什么呢?我认为人的发展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如果说我们所教给学生的知识与社会生活毫无关系,那就等于浪费时间。课程开发给了学校、教师很多的自主权,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动态开放的过程,更新知识结构,渗透生活元素,紧扣时代主题,体现“为今日素质和明日发展奠基”的理念,力求培养学生关注今日社会、思考明日发展。

我校的“环境工程实验室”有一套模拟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在3月22日“世界水日”即将到来之时,我校的部分老师和同学来到天山水质净化厂开展考察实践活动,而这次实地的考察活动就如一个社会的“大课堂”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受益匪浅。高一(2)班的谢慜迩这样说:这次活动满足了我们在实验室里设想它大批量运作的实景时的景象的好奇心,而且实景更能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这方面的知识。由模拟到实景,由实验室到污水处理厂,由学校到社会,这样的社会实践能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而这些知识都是课本中所不能学到。高一(1)班的顾雅雯同学还说:看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刺鼻气味环境下工作的水质净化厂员工,节约用水的理由又多了一条:请珍惜污水处理厂工作者的劳动吧,这一切的水都来之不易。

三、依托校本课程开发,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则

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保障,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转特化发展提供了实践平台。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依托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注重文化认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管理的一部分,而教师管理根本的问题是形成文化共识,共同的价值追求让教师更有归属感和责任感,更利于教师将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文化既包含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包括学校传统风格,文化氛围、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等,其中学校的历史对每个学校都是一笔独特的财富,它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依据,未来发展的信心,文化形成的根基。校本课程开发要善于让师生在共同挖掘学校历史内涵的过程中,加深对学校传统的了解,理念发展的认识,文化氛围的尊重,从而自觉融合其中。

2010年我校将迎来学校160周年大庆,我们正从各个层面挖掘学校历史:老校长座谈会、老教师座谈会、老校友座谈会……并准备让在校的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到其中,如班主任牵头,以班级为单位,每班联系一届校友,与校友互动、听老校友回忆,谈生活感受,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年代,然后将58个班级的校友故事、学生感受等整理、提炼并编辑成册,让师生在共同的参与中感受百年老校学校的精神和文化。

(二)促进主体合作。课程开发可以借助外力,但参与的主体一定是本校的教师,因为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师最清楚什么内容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怎样的呈现方式对学生来说是适合的。同时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挑战,教师不仅对怎么教进行尝试、改革和创新,还要对教什么进行系统的思考和设计,不仅要关注本学科的内容,还要关注其他学科的内容和教学,显然依靠教师个人独立开发是很难高质量地完成上述任务的,这就需要借助教师团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彼此尊重、分工协作,共同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反思出现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校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很强,这是学校历任领导都感到很自豪的地方。这也是我校在品牌教师不多,生源质量一般的情况下取得可喜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学校会根据课程的目标确定一个教师团队,明确团队的负责人,然后团队成员再根据课程要求分工协作。我校基础型课程的补充教材主要依靠的是教研组、备课组。比如我校开发人文类校本课程,力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基本形成不同年段的人文课程体系,初中以经典阅读为核心,预初阅读《西游记》,初一阅读《诗经》,初二阅读《论语》,高中开设西方文学简史,现当代文学简史、中国古代文学史等课程,让学生开拓视野,为今后的人文学习打下基础。每个备课组的校本教材的初稿成为下一届备课组课程的基础,再经过实践加以修改和完善。

(三)强调资源整合。参与课程开发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繁重的教学压力使教师相对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状态中,课程意识、知识结构及研究能力还比较欠缺,仅仅依靠本校教师难免有局限性,所以学校、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如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为课程开发提供开放的系统支持。比如寻求高校技术支撑,探索与社区合作开发,赢得家长信任支持,争取校友热心帮助等。开放的系统给教师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利于教师自我把脉,寻找不足,找准定位

我校的科技创新实验室就是我校44届校友新加坡华裔富商任九皋捐赠给母校的50万美金的前提下建立的,我们聘请了以林志新院长为主的交大生命科学院15位教授、博士作为导师,对本实验中心作技术支撑,同时邀请家长志愿者本区科技特色学校校长曹庆明、交大教授白晓慧、由德林等为学生作研究性课题指导,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共同参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学校艺术课程,也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钱初熹、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王大根、上海音乐学院、上海舞蹈学校、上师大音乐学院等高校教授的专业支持。

(四)明确目标引导。笔者最近在一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调查问卷中发现,54.32%的教师认为目前的教学任务重,身心疲惫,没有闲暇的时间和精力,这对课程开发的推进无疑是一个考验。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作为开发主体的教师必然承担着主要工作,但由于学校编制等问题决定了教师不可能脱产搞开发,教师必须兼顾课堂教学和课程开发,教师很容易将课程开发视为一种负担,从而降低工作热情,影响创造力的发挥。所以学校要确立课程开发的整体目标,减少教师盲目无效的开发,要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将参与课程开发作为教师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让教师充分理解课程开发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分三个系列:①“尊重教材、完善教材”的基础型课程开发;②“以课题带课程,以特色强课程”的特色课程开发;③“满足多彩需求、激活学生潜能”的拓展型课程开发,现已自编教材60多本。学校定期召开不同系列课程开发的教师团队工作推进会议,一方面听取工作汇报,协调面临问题;另一方面肯定取得成绩,明确下一阶段目标。学校的特色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课题研究整合,特色教师们边学边研边实践,很充实很有成就感但也感压力很大,为激励教师发展,学校尽可能在课时、津贴等方面适当倾斜,并为他们成立教师工作室。

(五)激励错位发展。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面对多元选择的课程,如果没有个性丰富的教师的有效实施,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是一句空话。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其专业化发展的自主权不容忽视。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促进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关注教师的个性、爱好、兴趣和特长,让其有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要鼓励特长教师错位发展,开发特色校本课程;要形成特色教师工作团队,通过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多彩发展教育,要培养多彩发展的学生离不开多彩的课程与多彩的教师。为鼓励教师的个性发展,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为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室5位教师、音乐组6位教师、美术组5位教师、OM小组、模型小组等总共18位特色教师建立了独立的工作室,每位老师一个领域,在自身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错位发展,既分工又合作,从而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多彩教师团队。学校正考虑继续推进基础课程的开发工作,考虑为学科教师设立工作室;推进德育课程的开发,建立班主任工作室、心理辅导工作室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