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味”_堂点睛_语文教学

语文“味”_堂点睛_语文教学

时间:2022-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味”_堂点睛_语文教学语文“味”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语文课应该具有语文味。没有语文味的课堂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但语文味不是说教味,也不是媒体味,更不是作秀味。语文教学应该从语言文字入手,教师要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进行反复品读。这样的语文课才够味,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体现语文浓浓的人文味。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切手段都要为达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服务。

语文“味”_堂点睛_语文教学

语文“味”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语文课应该具有语文味。没有语文味的课堂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但语文味不是说教味,也不是媒体味,更不是作秀味。

正如王尚文先生所说:“如果语文教学不能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牢牢抓住提高语文能力这一目标,语文课程必将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8日版)要抓住语文味,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一、真切自然的“人文味”

“文以载道”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传统观点。这与新课标所强调的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论点也是契合的。但教学实践中,由于历史原因,有部分老师还是习惯性地把“人文性”等同于“思想性”,把“思想性”等同于“政治性”,最后把语文演绎成了政治课。(www.guayunfan.com)

如小学语文(浙教版)第七册《当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文章描写了在飞机遇险的时候,周恩来同志舍己为人的故事。是一篇语言和思想同样突出的文章。

有位教师在教学中为了突显领袖的光辉形象,上课一开始便大谈周恩来在革命斗争和建国之后的丰功伟绩,以及他的生命对国家对人民的重要性,真是源源不断、滔滔不绝。进入课文学习后,对描写飞机遇险时情景的一、二两段的教学,他也只是稍作停留,几句带过。在学习描写让伞包经过的三、四两段时,才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出反映周恩来当时行为举止的句子,并找出有关词语,再让学生结合对这些词语的理解,谈谈对周恩来这些行动的看法,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又不时地从中点拨、归纳,最后终于概括出周恩来同志在危急关头把安全让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德。

这一教学设计思路,明显是受到“以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思想内容来代替学生对语言本体的学习”这一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周恩来的行为是高尚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但这种“高尚的行为”并不只是作为领袖的周恩来所特有的。飞机上的其他同志,在了解情况后不也是争着让伞包吗?只是之前他们没有周恩来那么细心罢了。我们还可以发现,抗洪救灾中的无名英雄、“泰坦尼克号”上的老船长……甚至《斑羚飞渡》中的老斑羚,也都具有这种品质。可以说,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高尚行为。课堂上,教师脱离文本,一味地依赖自身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虽然有助于树立周恩来同志的光辉形象,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思想意识的提高并无多少益处。

语文教学应该从语言文字入手,教师要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进行反复品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同样是这篇课文,有位教师的处理就很不一样,他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了学生的自读品悟上,教师只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请欣赏《当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的课堂教学片断:

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描写险情的词句,并在读中理解、交流“遇上寒流”、“蒙上薄冰”、“不断下坠”、“失去平衡”等反映险情的词语。接着让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再读书,反复揣摩,感悟这些词句。然后抓住“十分紧急”,教师再引导学生转换角色读悟:“假如你是机组人员,你有什么感受?据此,该怎么读?”“假如你是机上的乘客,你又有什么感受?据此,又该怎么读?”并在此基础上指导背诵,内化语言。

经过了几番细细品读,换位体验,抒发感受,最后,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对课堂进行了适度地拓展延伸,用课件罗列了一些“普通人”在危急时刻,舍己为人的感人事迹。

紧贴着文本,通过读、品、悟,学生们真切自然地感悟到了这样一种人文精神:灾难面前,扶持弱者,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这样的理解,不仅深化了主题,而且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这样的语文课才够味,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体现语文浓浓的人文味。

二、冗繁削尽的“简约有味”

科技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手段,也使教育现代化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后,给学校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我们语文教师开拓了更大的施展空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倡导“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不知不觉间,现代科技带来的兴奋逐渐消退,蓦然回首,我们却发现语文课上的“绘声绘色”突然多了许多,到处是“教师鼠标轻轻点,音画时尚飞进来”。识字教学、观察课文插图、配乐朗读、板书、学习词句、欣赏片断……几乎统统让多媒体课件给包办了。教师的亲身示范不见了,师生的对话交流也少了。一堂课听下来,让人搞不清是老师在上课,还是师生一起围着多媒体闻“机”起舞。

请欣赏《小镇的早晨》(浙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一文的教学片断:

第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该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他特地从绍兴水乡拍回来的录像片子,然后让学生对照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二课时:教师以片子没有音乐为由,要学生给录像配乐。然后列出了四段音乐,逐段播放,并让学生随着音乐配合录像朗读,再让学生综合所听的,选出一段最合适的音乐来。

《小镇的早晨》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这位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花了大量的精力,依着课文的描写精心拍摄了一段精彩的录像,其用心良苦令人钦佩。

但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活动,阅读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在理解和品味语言中感知世界,学会语言运用技能。而多媒体对课文内容的诠释往往是通过形象的、直观的画面进行的,这种直观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课文内容肤浅化、简单化的过程,这种手段的过多利用,必然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弱化,不利于他们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语文老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识字、读书、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认同感和对文字的亲切感。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切手段都要为达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服务。正如中国小语会秘书长崔峦所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必须通过语言的学习来实现。”(崔峦:《坚持语文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0期)这篇课文,学生只要通过自己的个性化阅读,就可以直接从文本中感知,并在头脑中营造一个“恬静”的水乡小镇早晨的印象了,当教师把文本变成优美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表面上是进一步解释了文本,实际上,却在解释的同时,也消解了文本的主题意义。这时看片子,不看也罢。

而第二课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四段不同的音乐让学生选择,就更让人疑惑了。语文课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语感而非乐感,为了让学生阅读,花这么大的周折值得吗?课堂上太重的音乐味会不会呛着了语文?

诚然,这样的语文课是热闹的,是吸引眼球的,执教者那课堂上华丽的套路,让听课者瞠目结舌,叹为观止,但学生是否就能了解课文的深意与内涵,品味到真正的语文之美呢?“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宋人陆九渊的话,说出了语文学习的一个真谛,值得我们反思。

华丽的课堂也许能让人一时耳目一新,但决非长久之计。“大道至简”语文教学呼唤简约之美,“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才是至理。教师只有给学生以充分阅读的时间,引导他们细细品读、深情诵读,反复涵咏体味,才能让他们在琅琅的书声中,领会到语言文字之美;才能让他们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对话,与作品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震撼中领会作品中蕴含着的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三、反璞归真的语文本味

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不期而至。怎样让自己以最佳的姿势迎接这次美丽的邂逅,是教师们的思维所系。但在新理念款款的脚步声里,由于理解不正以至造成操作不当的现象,却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不能承受之重。

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学科融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等等。但由于理解错位,常常走入误区。

请欣赏下面两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太阳》(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一文的教学片断:

课前先让学生们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上课时,先播放一段太阳活动的录像,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太阳的知识。学生举手踊跃,教师干脆让他们自己到黑板上写下来,一时好不热闹,于是黑板上密密麻麻地留下了诸如: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太阳也会死亡;日食;太阳也有自转、公转;太阳有黑子等等之类的词句。接着,老师再让学生解说所写的内容。课堂最后又要求学生在课外编一张太阳知识画报。

这哪像语文课,十足是一节常识课呀!语文教师,不应该和科学老师抢饭碗。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的重点应是在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非有关太阳等等的科学常识。“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王崧舟:《好课三味》,《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4年第10期)

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因此,语文课应该多让学生“动情诵读、静心默读”,以培养他们的语感,并让他们从中感悟到语文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而非越俎代庖地去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

【片断二】《找春天》(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一文的教学片断:

教学伊始,老师先告诉学生,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让大家猜一猜,再播放音乐《小燕子》,然后要求学生和“小燕子”一起“找春天”。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春天的景色,老师又让学生观看动画片,再交流各自发现了什么美景。在热烈的讨论之后,为了全面激发学生的热情,把课堂引入高潮,教师又让学生歌唱自己熟悉的有关春天的歌曲。而后似乎还有点意犹未尽,老师又让同学们把心中的春天用笔画下来,评出画得最好的几张,并请创作者上台说说自己这样画的原因。

这节课,从场面上看气氛热烈,老师上得有张有弛,学生们学得也有声有色。但细细一想,老师让学生又是听又是看,又是唱又是画的,不就都是为了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吗?但课文的内容并不等于教学的内容,太多的“外来入侵”消磨了课堂的时间,真正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却显得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了。

当然,语文教学也并不反对学生用画、用歌等等方式来加深理解或表达感受,但这种来自学科外的渗透和融合一定要适度,切不可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以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到头来却让语文课只落得个为她人作嫁衣。

设计链接

关爱生命,让我们有绿色的心

——《灰雀》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人教版新课标本语文第五册。

[教材分析]

《灰雀》一文记叙了列宁爱护灰雀的故事。一天,列宁正在为公园里丢失一只灰雀而无限惋惜时,一个男孩告诉他,灰雀还活着,一定能飞回来。第二天,列宁果然又看到了这只灰雀。赞扬了这个小男孩在列宁的真情感召下,知错就改,是个诚实的孩子。从故事中还可以看出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本课可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并在读懂词、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如何准确使用词语的。

[教学流程]

以“爱”的情感为主线,凭借列宁爱鸟、爱孩子的故事,采用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走进文本,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化对文本的体验,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真爱。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丰富语感,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教学流程]

1.认识“桦、婉”等生字,会写“胸、脯”等生字,体会“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的意思,并能运用。积累描写灰雀可爱的句子。

2.通过图文对照,初步感受故事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对人物能做出自己的评价,感受列宁循循善诱、尊重儿童和小男孩知错就改的品质。

3.通过多种形式品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体验列宁与小男孩心理的微妙变化。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情境展开合理想象,练习说话写话。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写话练习题。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收集名人列宁的故事。

[教学流程]

一、媒体引路,激发兴趣

(一)观看“名片”,走近列宁。

⒈出示列宁和小男孩的画面:他们是谁呀?引导学生认识列宁和男孩叶戈尔卡。

⒉出示列宁“名片”,了解列宁。

师:请大家仔细读读“名片”,说说你从这张“名片”中了解了哪些信息?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列宁的故事?

(二)观赏“灰雀”,感受“可爱”。

⒈(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这是一只怎样的灰雀呢?谁能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并适时作点评,以激励学生说得更生动。

⒉媒体出示文字:“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huà)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xiōnɡ)脯(pú)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wǎn)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通句子,扫除阅读障碍。

(2)对比理解,感受文字美,感受灰雀的可爱。你认为刚才自己的语言描述得美,还是这段话描述得美?美在哪里?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3)赛读,读出灰雀的“惹人喜爱”。老师作好随机点拨,升华情感。

(4)比较句子,感悟言语特色。

①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huà)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xiōnɡ)脯(pú)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wǎn)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②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huà)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一只胸脯是粉红的,另一只胸脯是粉红的,还有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非常惹人喜爱。

引导学生发现“两只”这个概括性词语的妙处就是避繁就简,“粉红”、“深红”和“来回跳动”和“婉转地歌唱”则从灰雀的动作和叫声两方面写出它们的惹人喜爱。

(三)教师边板书“列宁、小男孩、灰雀”边设疑:列宁、一个小男孩,再加上三只灰雀,就有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想知道吗?那就打开书本好好地读一读吧!

二、初读文本,概述课文

(一)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读准读通。

(二)交流初读感受: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小男孩、灰雀之间一件什么事?

(三)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争取读好它。

(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教师作随机评价和引导,引导读得更好。

⒈第1段指导要点:在学生朗读后,教师或点拨追问:这段话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情?或激励赏识:我听出你读出了喜爱的语气。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活蹦乱跳的灰雀呢!我仿佛听到了那动听的叫声。你瞧,你配上动作,把列宁和灰雀都给读活了呢!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⒉第2段指导要点: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列宁的焦急心情,再带着感情朗读。

⒊第3~10段(对话部分)自由读,同桌互合作分角色读,推荐读,同学评价,教师点拨。

(1)列宁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找到灰雀。此时,他的心情怎么样?(非常着急,担心,惋惜)这时,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默读,并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列宁、男孩说的每一句话。划好后,好好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2)课件呈现人物对话,指名分角色合作读,教师以随机采访的形式,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语气读,帮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感受列宁和小男孩的心情变化。

(3)同桌合作分角色练读。

(4)推荐分角色读,其他学生当评委,在读、品、评中,深刻体验人物心理变化。

⒋齐读第11-13段,引导学生存疑:这只灰雀它昨天到底到哪儿去了?列宁为什么问灰雀不问男孩?你更喜欢谁?

三、对话交流,体验“真爱”

(一)灰雀哪儿去了?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引导学生从男孩低着头、说的话、说话的语气中分析出:⒈灰雀是被男孩抓走的;⒉现在灰雀还活着;⒊小男孩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

——男孩( )地说:“没……我没看见。”(引导学生通过加提示语,来感受男孩的“想撒谎,但有点内疚”的复杂心情。)

——从“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这句话可以体会到灰雀是被小男孩抓走的,还可以看出他决心放走灰雀。

——对比朗读: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抓住“!”和“肯定”,“会”和“一定会”,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感受男孩放灰雀的决心越来越大。)

(二)是谁让男孩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的?从文中找出依据。

引导学生从列宁的语言、动作中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欢、灰雀失踪后的着急、担心、惋惜、思念、牵挂,感动了小男孩,教育了小男孩。

⒈理解“自言自语”,读出人物心情: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1)自由读,赛读,相机点拨:哪些词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惋惜?

(2)什么叫“自言自语”?你在什么情况下会“自言自语”?(很高兴、很难过、感情很投入、很强烈、很激动时可能会“自言自语”。)

(3)列宁因为什么“自言自语”?(这儿的“自言自语”,既写出列宁爱灰雀,难过的心情,也写出列宁的智慧,他可能在等待什么。)

⒉师加提示语,导读,生接读。导语预设:

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列宁怎么也找不到。

这时,他看见一个小男孩,列宁(着急地)问——

男孩(吞吞吐吐地)说——

可怜的灰雀,列宁(担心地)说——

面对孩子的犹豫,不敢讲,列宁自言自语地说——

列宁爱鸟之情打动了小男孩的心,他看看列宁,(忍不住)说——

列宁(惊喜地)问——

男孩肯定地说——

(括号中的词语是老师添加的提示语)

⒊分角色感情朗读。

(三)列宁为什么问灰雀不问男孩?在文中找依据。

⒈(多媒体动画:列宁和男孩在看三只灰雀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

师:灰雀真的如小男孩说的那样飞回来了吗?你从文中哪个词语读出的?(果然)是谁捉走了灰雀?(小男孩)列宁知道谁捉走的吗?(小男孩)他是怎样对待这个小男孩的?

(1)自由读。

(2)师生合作表演读11~13段。师扮演“列宁”,故意带着满脸的疑惑地问:“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让学生对照课文评价,表演得好不好?引导学生理解“看看,又看看,微笑着说,也没有再问”这些词中体会到列宁对知错就改的小男孩的喜爱。他不想伤害小男孩的自尊心。他爱灰雀,更爱小男孩。(板书:更爱)

(3)你认为列宁这样做好吗?(既引导孩子改正错误,又保护其自尊心。)朗读体会。

四、揭示主旨,拓展延伸

(一)列宁爱灰雀,男孩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一样?你更赞同谁?

出示说话练习:列宁爱灰雀,_______________;

男孩爱灰雀,__________________。我更赞同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

(让学生通过说话明白:列宁爱灰雀,给它带好吃的,只是欣赏它,关心它,让它活得自由;而小男孩爱灰雀,是捉走它,占有它,让它失去自由。“真爱”,是一种与人共赏,是一份关心,一种给予,而不是“独自占有”,要做到“爱鸟不捉鸟,关心保护鸟。”)

(二)创设情境,写话练习。师:书上说“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但老师想,这灰雀叽叽喳喳地在枝头歌唱,一定在跟列宁和小男孩说了许多话,你们能把灰雀的心里话写下来吗?

⒈在音乐《爱的奉献》声中,学生进行写话练习:灰雀看看列宁,又看看小男孩,张开小嘴,快活地说:(       )

小男孩呢(     )。列宁(       )。

⒉学生写话,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⒊谈话总结,升华情感:列宁、男孩、灰雀,一个多么和谐的画面。同学们,爱的力量多大啊,爱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爱使人的心灵更纯洁,爱使小男孩变得更诚实。让我们怀着一颗爱心面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吧!

五、课外作业

⒈摘录文中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⒉收集并阅读中外名人故事。

[板书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