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迎接课堂挑战_堂点睛_语文教学

迎接课堂挑战_堂点睛_语文教学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迎接课堂挑战_堂点睛_语文教学迎接课堂挑战心理的困惑、技能的缺失、工作的繁重,使教师们在体力和精神上有不堪重负之感。并以新理念支撑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实践,不断反思,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习惯。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以多种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关注课堂动态生成,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

迎接课堂挑战_堂点睛_语文教学

迎接课堂挑战

心理的困惑、技能的缺失、工作的繁重,使教师们在体力和精神上有不堪重负之感。因此,讲究策略,帮助教师减压,从容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体验到改革带来的快乐感和成就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一、改变观念,转换角色,从容面对新课程改革

“新的教育思想,即使在科学的范围内得到赞同,在实践中也不能立即变为现实。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教师和学校领导付出巨大的劳动,需要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需要拟定运用这些新的教育思想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体系的具体操作法。”新课程已经为我们实施现代教学理念提供了一个平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却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教师只有努力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并将抽象的、内在的新理念与具体的、鲜活的教育案例相结合,才能成功地实现观念的转变。并以新理念支撑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实践,不断反思,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习惯。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形成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行为,这是观念更新的最终目的。(www.guayunfan.com)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而教师角色的转换是否成功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教师要摆正位置,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以多种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关注课堂动态生成,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浓烈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各种教学因素,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

二、加强学习,在文化和业务上尽快缩短与新课改的距离

首先,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要广泛阅读,努力使自己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成为一个综合型的教师。

其次,学校要努力为教师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展示、成长的平台,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校层面可开展具体的、实用性强的校本培训,真正帮助教师解决困惑,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如开展有组织的专题研究、案例研究、微格教学研究等活动,定期就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与研究,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学习,拓展教师之间互动的空间,使势单力薄的教师个体,走出“单兵作战”的圈子,在多途径的互动中,发挥集体智慧,共谋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再者,教师要明晰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在教学实践中发掘自己的潜能,努力发展教育个性,逐步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以缩短与新课程改革的距离。

三、调整认知偏差,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新课改

对于新课程,每个人因为各自不同的经历与学历、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因素,往往会赋予各人不同的感受。

由于人们对压力的感受和理解的不同,即使在同一环境里,人们体验到的压力的程度也会不同。因此,积极修正对压力的不正确的认识和消极的观念,将有助于对问题的解决。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顺势而为,以积极、主动的态势迎接改革,以理智、宽容的心态看待当前改革进程中暂时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比如对待考试问题,有的教师认为新的评价制度未出台,心理存在着畏首畏尾的茫然感,这是模糊的理解所造成的。这次课改,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病,积极倡导由过去的接受性学习、被动性学习向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即使实行统考,其试题从形式到内容,也必定会根据课改要求而精心编制。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课改的教学需要,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时适度地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要正视现实、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到适者生存。

再者,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学校还要采取各种措施来减轻、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有专家认为,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一方面教师要补上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自我心理调节,更重要的是教育体制改革要力求完善,为教师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把教师的心理健康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要正视教师成长规律,切不可操之过急,对教师的适应过程要有实事求是的评估。为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让教师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学校还可以建立“奖优颂善”制度。遵循“颂善于公堂,归过于密室”的处理原则,对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做出成绩的老师,在大会上大力宣传,给予表彰,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并作为个人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对于失误或问题则单独谈心,并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同时,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注重教师过程性评价。总之,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从“教师心理”这一层面加以考虑,有效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战胜困难,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改革的路还很长,愿新课程一路走好!愿教师们和新课程共同成长!

案例链接

寻找那根看不见的缰绳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书生上街,在一家画铺里看到了一幅画。画上画着一个人牵驴过桥:也不知怎么得,那头驴耍起脾气来,就是不肯过桥。牵驴人没法,只好使劲地拽,可那畜生也似乎有意跟他较劲似的,竖耳咧嘴地拼命往后退。拉拽之间,吸引了街上不少行人的目光,人们神色各异,或惊讶、或嬉笑、或批评、或支招……虽非出自名家之手,但也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书生一时爱不释手,流连忘返。不想这一切,都被那画铺掌柜看在了眼里,在书生过来洽谈价格时,便开出了三百两银子的高价,足足比原价高了十余倍。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书生最后咬咬牙以二百两的价格买下了它。可身上只带了二十两纹银,便和掌柜的商定:以此为定金,等明天备齐了银两再来取画。

书生走后,掌柜的得意可想而知。他也想看看这画究竟好在哪里,让书生如此痴迷。不看不要紧,一看却差点吓出一身病:这画虽然画得很传神,却有一个致命的漏洞,那驴身上竟没有缰绳!牵驴人拼命拽着的,竟是一把空气!没有绳子还怎么牵驴?这画岂不是一文不值了?要是被那书生发现,我这眼看就要到手的二百两银子岂不打了水漂?掌柜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好在毕竟他机敏过人,片刻间便想出了一个瞒天过海的法子,找来一支笔,小心地在画上添了一根缰绳。

第二天,书生来取画时,一眼就发现了那条缰绳,便要悔约。掌柜不解,忙问缘由。书生道:“这幅画的精妙之处,便是这条看不见的缰绳。我之所以愿花二百两银子,也就是为了它。你现在把它丢了,我当然要悔约。”掌柜顿时哑口无言。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总不免要笑话掌柜的自作聪明。可想想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是不是也有点像这个掌柜,过于在乎看得见的缰绳了,不停地向学生提出要求,硬牵着他们去读书、习字、思考、练习……

书生所说的那根“看不见的缰绳”,究竟是画家的一时疏漏还是有意而为,我们不得而知。可留在画上的这段空白,非但没有使图画失色,反而更增添了它的神韵,使它身价倍增,却是事实。是什么促成了这个结果呢?是画家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精湛的绘画技巧!

如果把语文比作一棵大树,那它的根必深扎于课堂之内,但它的枝干却应该茁壮于课堂之外。记得有位特级教师曾作过一个比喻,他说如果把语文课堂比作正餐的话,那这正餐就是稀饭。把学生们一个个喂得面黄肌瘦、皮包骨头的。偶尔看到几个膘肥体壮的,却又都是课外偷吃的。这个评论,也许有点偏激,但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种弊病。学者吕叔湘、张志公也都认为,语文能力百分之三十得益于课内,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要教好学生“不是靠补课,也不是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是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语文教学的成败,不仅在于课堂上如何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学生的兴趣引向课外阅读。我们不但要像牧羊人,为羊群找到一处水草丰美的天地,更要学会如何激起羊群的饥饿感和迫切的进食欲望。因为吃惯了喂养饲料的羔羊们,不一定会对野味感兴趣。

画家笔下的那根“看不见的缰绳”,是无意中成就的,而作为语文教师,为了有效地把学生的兴趣引向课外,应该有意识地去打造一根“看不见的缰绳”。

我们经常惊叹于特级教师们充满魅力的课堂教学,和他们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而往往忽略了之所以如此的原因。

不管是情感派大师王崧舟的激情澎湃、口若悬河;还是超越派大师窦桂梅的超越教材、超越课堂;抑或是简约派大师于永正的简约质朴、扎扎实实……在他们的课堂上,总是洋溢着一股浓郁的书卷味和一种强烈的文化的气息,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人着迷,有一种磁性,令人沉醉。即便是在下课后,也会让人有一种余韵犹在,三日不绝的感觉,令人回味、引人深省,更让人有一种急于到课外阅读中继续探寻求索的冲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学生的这种阅读冲动的缘由,不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那根“看不见的缰绳”么?

图画上的那条“看不见的缰绳”的魅力来自于画家精深的画技,而特级教师们课堂教学的魅力又来自哪里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课堂设计的巧妙?还是源于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口吐莲花的语言技巧和充满书卷味的人文气息?或者是这一切的巧妙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