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问式”教学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挑战

“提问式”教学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挑战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提问式”教学所倡导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不仅是教学方法领域的革新,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方位调整,具体而言,是对包括课堂主体关系、知识传授方式等诸多元素的多方位重新建构。其实,“提问式”教学正好是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理想课堂主体关系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对话式”教学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教育形态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对话式”教学以其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成为教育家们追捧的教育形式,在“对话式”教学的实际运用中,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成为影响其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和参与?除了教师个人的魅力和讲授技巧之外,寻求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的教育方法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这时,“提问式”教学由于其特有的课程内容体系和课堂组织形式成为教育方法改革的重要支撑。要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提问式”教学以其独有的优势迅速成为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旦搭建起这样的桥梁,课堂教学就不再是简单的“你听我讲”,也不是单纯的“你说我记”,而是一种在倾听与交流中互敬互信、融会贯通的过程,一旦达成这种平衡,无论是师生之间的关系还是知识的传递都会变成一种良性的循环的模式,师生之间的默契也最终将课堂引向一个和谐沟通的氛围。正如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所说的那样:“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应是对话式的,而对话是创造性的。真正的‘对话式’教学中的对话,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究或自发的讨论中,发生在对话双方精神上真正的相互回应与相互碰撞中,发生在双方认知视界的真正融合。”[1]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提问式”教学方式是对话式教学方式在组织形式上的具体化,旨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最终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提问式”教学所倡导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不仅是教学方法领域的革新,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方位调整,具体而言,是对包括课堂主体关系、知识传授方式等诸多元素的多方位重新建构。

(一)传统课堂主体关系的改变

随着受教育者——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受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提法一度十分盛行,同时对如何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讨论也日趋激烈。其实,“提问式”教学正好是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理想课堂主体关系的有效途径。在“提问式”教学的课堂中,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提出、解答等一系列环节,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自由讨论,最后通过总结和解释达到传授知识、解决问题、纠正谬误的目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拘泥于“师与生”的传统角色定位,这是由于在提问和解答的循环往复中,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往往不会是单向度的,因此在“提问式”教学的课堂中,多数情况下是教师首先抛出问题,学生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又会不断有问题被提出,提出问题的人既可能是教师也有可能是学生,此时,在无形之中学生和教师已然完成了角色的调换,这也正是平等基础上的“对话”机制得以运行的基础。诚然,这种角色转换不仅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可能是所有课堂参与者共同的选择,这往往体现在当问题提出之后,学生的参与过程中老师多数处于聆听的状态,而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能就谈及的问题形成观点的碰撞和交锋,这时,老师的课堂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倾听,能分析,能解答,善引导。帮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形成正确的观念,积极培养他们多角度看待问题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传统知识传授方式的转换

传统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师—生”的顺序传递,这一顺序的产生原本就是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做了“高下”之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师”与“生”之间注定不能放在同等地位上讨论,或者说从一开始“师生”之间的界限就是明晰的,这是由于在“自上而下”的知识传输体系中,教师始终处于顶层的位置。但是,在信息化、数字化的网络时代,这种基于知识垄断性而形成并长期存在的师生关系正在遭受全面颠覆和重新建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功能遭受普遍冲击。但是,应该看到的是虽然教师“授业”层面的功能日渐衰弱,甚至有些时候学生基于对网络应用的了解可以获得比教师更多的数据和更大的信息量,但并不表示他们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区分对错,判断是非。相反,很多人反而觉得现在是看得越多越困惑,这时教师的作用就逐渐过渡为信息过滤和纠正偏误。与此同时,教师职业中的“解惑”职能的地位日渐凸显,能否了解学生的困惑并帮助他们消除这种困惑带来的不适感,成为除知识传授之外,教师职业的最高追求。在“提问式”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对话”关系中,而一旦建立起这种信任,那么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更容易袒露心声,将自己的问题和困惑表露出来,由此,教师就可以及时地把握问题,适时解决困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