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学的生命

语文教学的生命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学生指出,表面上雁死于人的贪欲,而实则死于自身的高贵。有学生则认为大雁的死并不是体现了生命的倔强,相反,是怯懦的表现。放弃生命确实需要勇气,但这丝毫不能掩盖它们在残酷现实面前的无力,雁的结局除了引得善良人们的唏嘘感叹之外,并不能给人更多有益的生命启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堂成为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并不意味着生命教育只局限于课堂。

陆宏亮

文字诞生之初便与生命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忠实地记录着生命、传递着生命、创造着生命。它本就是生命的产物,烙着深深的生命印记。生命之河是那样的磅礴浩大,而文字所卷起的只是一个个鲜活的记忆,正因为它们的存在,才使得生命的世界异彩纷呈。

语文,在这门学科产生之前便注定要与生命结伴而行。也只有站在生命的高度审视语文,我们的教学才会真正拥有生命。因着这门学科的存在而使学生愈加看清了自己的生命世界,那么,语文教学的生命也就拥有了存在的价值。否则,它只能沦落为晋升的敲门砖或是闲置的冰冷的工具。

由此,再提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关联是否多此一举?这本就是不需要论证的事实,这两者根本无法隔离。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却时时在不经意间漠视了流淌在文字中生命的存在,淡化了在文章之后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生命的呼唤,只见文字、技法而对蕴含其中的生命诉求视而不见。这样,滤去了文章美质不提,还使这门充满灵性的学科日益面目可憎。

语文教学要真正肩负起生命教育的使命,必须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首先,教材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不是布道者、传教士,我们没有必要或者说并不是每个语文教师都有能力可以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生命航灯。记得语文界前辈刘国正先生在一次讲话中反复强调:语文教师该用具体的文章来教育学生。作为教材的文章往往浸透了先哲对生命的思考,是前人留给我们宝贵的生命与精神的财富,它们足以指点正匍匐于人生途中的学子,能让我们用更明亮的眼睛看清这个繁杂的世界。如何合理地使用教材,提取教材中生命信息的精粹是语文教学之所以呈现生命力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所以,作为语文教师都该拥有一双慧眼,敏锐地捕捉到文本中或显或隐的教育教学价值,这是任何一堂课要达到有效的前提。一个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必先具备强烈的生命意识,以己昏昏是无法使人昭昭的。入宝山而空手回,这是最叫人扼腕叹息的事。例如,初中教材中的《秋天的怀念》是篇极为动情的文章,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让读者再次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但读者很容易被主人公所俘获,而忽略了其更深层次的文本价值。课前查阅了网上的相关课例,几乎一致认为作者在秋天怀念的就是他的母亲,如此认识显然降低了作者原有的胸襟,滤去了不少蕴涵于文本中对生命的思考。为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我在教学过程中特意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我出示了作者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在2002年获得文学奖时的颁奖辞,其中有云,史铁生用苦难的经历向读者展现了明朗的世界。那么,为什么当我们读完全文后,瘫痪的作者、病故的母亲和未成年的妹妹让我们沉浸在一种悲苦的氛围而难以自拔呢?是我们没有读懂作者,还是颁奖辞中的说法本就是个谎言?学生就此展开了讨论,最终明确:标题“秋天的怀念”中所牵记的不仅是母亲,还有他所走过的那段岁月。在那个秋天,作者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在那个秋天,一个生命又重新开始。母亲的伟大并不在于她拥有一个苦涩的结局,而是在于她唤醒了一个在秋天徘徊的灵魂。作者是在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每一个读者,即使在生命的秋季,照样可以有鲜花烂漫。这是对生命该有的最质朴的态度。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需要教师引领的,发展智力是语文教学的高境界,而思维能力的高低又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智力水平。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沉浸于文本中,敏锐地感受其教育教学的价值,于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的作用才能显现。而浅阅读的观念和习惯使得我们面对优秀作品时走马观花,心浮气躁,滤去了太多的精神养分。从某种意义上理解,语文教学的生命就在于教师用自己的生命智慧去体悟文本中流动着的生命欢歌,继而引导学生去接受文字背后涌动的生命觉醒,为自己的生命机体增加钙质。

其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生命教育的口号缘起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生命本就是一个过程,对生命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更需要一个过程。教师不是救世主,但在学生面前我们总不自觉地表现着我们的强势。学生的思考权、话语权经常在我们慷慨激昂的讲课间消弭于无形。于是,灵动的生命被贴上了一张张标签,鲜活的灵魂被倒入了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文章一篇篇教,一篇篇读,而学生生命的厚度却并不见增加,语文教学的生命力也因此黯然失色。何不站在一定的高度,蹲下身子,倾听因着一篇共同的文章而来自学生心底不同的弦音呢?记得在教学石钟山的《雁》一文时,对两只大雁的死进行了探究。有学生指出,表面上雁死于人的贪欲,而实则死于自身的高贵。它们完全可以苟活于不能飞翔的日子,可以混迹在呆头鹅之间,寻食讨活;但它们是高贵的大雁,它们生命的所有意义在于翱翔在自由的天空中并循着自己的生活规律自在地生活着。面对强制禁锢,当它们无法挣脱时,生存的意义早就荡然无存。于是,选择死亡便是最好的结局。它们宣告的是:要有尊严地活着,活出生命的意义来。有学生则认为大雁的死并不是体现了生命的倔强,相反,是怯懦的表现。自古以来,任何光辉的生命形象都是从磨难中走到世人眼前来的,从司马迁到霍金,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放弃生命确实需要勇气,但这丝毫不能掩盖它们在残酷现实面前的无力,雁的结局除了引得善良人们的唏嘘感叹之外,并不能给人更多有益的生命启示。不妥协,不苟且,这是生命该有的骨气;但有韧性,敢面对,恐怕是生命更该拥有的品质。作者并没有明确地点明文章的主旨,而教师也不必忙着给出最终的答案。用平等的姿态倾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课堂内生成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探讨,课堂外延伸的恐怕是更深层次的对生命的思索。教师所需做的就是:带着学生,沿着文字,走进作者的生命世界,去倾听,去感悟;接着便是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与表达的机会。当我们摆正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后,语文教学的生命也许真能摇曳生姿了。

第三,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堂成为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并不意味着生命教育只局限于课堂。对于语文的学习其实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全部,这也是语文教学之所以能保有生命力的原因。世界是那样的精彩,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尽一个语文教师的能力打开学生的视界,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多姿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例如,在初二年级的暑假,我要求学生共同阅读两本书籍:泰戈尔的《飞鸟集》与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之后,邀请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就两本书的阅读作了专题讲座。泰戈尔清新的文字、深邃的思考及对生命的挚爱都在学生心灵的底片上留下了深深的倒影。美的文字确实可以涵养人的性情,提升对生命价值的认同。而名士风流,英雄本色,《世说新语》中风神俊朗的人物也给学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恃才傲物也许不足取,但如何在各种利诱、压迫之下依然保持生命的本色也许能给学生留下绵长的思索。学生以读书笔记及课前讲演的形式交流阅读之余的收获,有时,作为教师真的小视了初中生对生命的解读能力。在课堂上,我们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门或是推开了一扇窗,让学生怀着莫大的好奇穿过门,透过窗,进入到更为广泛的语文天空,体验、收获、感受生命的美好,聆听生命的絮语,丰富生命的内蕴,语文教学的生命由此盛大空灵。

语文教师的生命与语文的生命连在了一起,语文教学的过程演绎着我们平凡而高贵的生命,用热情与智慧,带着我们的学生在生命的长河中一路欢歌,这样,我们将无愧于天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